上午,医生就告诉他们,罗杰的肺部术后感染比较严重,血压偏低,加上本身烧伤面积过大,免疫力差,康复情况不理想。
得知消息的临海市桃渚镇涧二村村民、罗杰的同学、老师等都赶来了,桃渚镇领导也赶来了。
8月13日午夜,罗杰从煤气泄露的房间里救出沉睡中的李先明和蒋玲芳夫妻,自己不幸被爆炸的煤气严重烧伤,全身表皮烧伤面积达78%。
罗杰的见义勇为事迹和他的人生故事,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罗杰的病情,时刻牵挂着每个人的心。
“这么好的一个青年,一定要设法救救他啊。”他们恳求医护人员。
不论是亲友、邻居、村民,还是老师、同学、工友,只要和罗杰接触过的人,无不对他的为人啧啧称赞,同时又为他的坎坷命运唏嘘不已。
为减轻家里负担,他执意退学
罗杰和他叔叔家的房子,可能是涧二村最破的房子。
3年前,罗杰和奶奶一起居住的老房子破败到难以住人的地步,他们只好借住在叔叔罗利君家。罗利君家的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百年老房,破烂不堪。“海葵”台风过后,屋梁上长起了霉菌,床顶的遮雨布上还积着一摊水。
罗杰的父母都健在,但在涧二村村民眼里,罗杰形同“孤儿”。
罗杰的父母自由恋爱结婚。父亲罗利好以替人捕鱼为业。结婚前几年,每年都按时寄钱回家。
罗杰7岁后,罗利好几乎再没寄钱回家。妻子蔡素春在家艰难维持了3年。
有时,家里没有一粒米。蔡素春硬着头皮,向她和罗利好共同的好朋友方小娟借粮。方小娟知道他们家困难,经常接济他们。
3年后,盼夫无望的蔡素春再也待不下去了,狠狠心,抛下孩子,离开了这个家。从此,罗杰与奶奶相依为命。
年过花甲的老人平时靠卖菜的微薄收入,抚养罗杰长大。10年前,中小学还没免学费。读书期间,罗杰的学费总是最后一个交齐。
对于幼小的心灵来说,交不起学费,是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但是,罗杰更为奶奶担心。“奶奶,老师又开始催学费了,怎么办?”
奶奶把多日来卖菜积攒下来的钱交到罗杰手里,叮嘱他把钱放好。“你明天先把这些钱交给老师,不够的部分,我们过些天再交。”
后来,有一次放学后,罗杰没有回家。奶奶找不到他。罗利君等人都慌了,到处寻找。
终于,在一个稻草堆里,大家找到了罗杰。他躲在角落里,身上盖满了稻草。
“你怎么躲在这里,不知道我们在找你吗?”奶奶问。
“明天去学校,老师又要向我要学费了。”他说,我不去上学,就不用交学费了。
奶奶抱着孙子老泪纵横。
读初中后,学费更贵。奶奶越来越无法承受。初二没读完,罗杰执意要求退学。
“我们再苦再累也会想办法给你交学费的。”罗利君不同意他退学,多次劝他安心读书。但罗杰下定决心,一定要退学。
虽屡经磨难,但乐于助人的心始终不变
退学后,他帮奶奶一起种地、卖菜,之后,又去造船厂,跟师傅学手艺。
罗杰原本以为,学一门手艺,有一份好收入,可以让年迈的奶奶享享清福。可令他想不到的是,人生的磨难刚刚开始。
2004年,18岁的罗杰经人介绍,跟严杰忠学手艺。严杰忠在舟山一造船厂上班,是一名管道工。
当学徒期间,罗杰很勤快,别人有什么需要帮忙,他总是第一个上前。看到工人扛钢筋很重,他就跑过去一起扛,看到厨房人手不够,他主动过去打下手。
“在他眼里,没有本地人和外地人之分,对谁都一样热情。”严杰忠说,这样的学徒平生第一次碰到,“不到一年时间,他得到全船厂工人一致称赞。”
2006年的一天,因为没有安排管道相关工作,严杰忠在宿舍休息。罗杰闲不住,来到一艘正在修建的船上。
一名工人艰难地摇动着转盘,打算把一艘救生艇吊到大船上去,但铁索很粗、救生艇很重,那名工人摇不动转盘。罗杰跑过去,帮他一起摇。
就在此时,挂铁索的轮环断裂,粗重的铁索从高空坠下,砸在了罗杰的背上。顿时,罗杰脊椎移位。抢救过来后,落下病根,从此不能再干重活。不久,又诱发腰间盘突出。
但回家后,罗杰乐于助人的心始终没变。“在村里,只要他能做到的事情,谁叫他帮忙,他都不会推辞。”涧二村委会主任罗丙达说。
“现在回过头想想,罗杰这孩子,打小时候起就懂事,有一副热心肠。”罗杰的小学老师朱善会说。
有一年,桃渚镇北涧村连续发生多起火灾,许多同学家里的房子被烧掉。罗杰是班里的一个小队长。(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他就发动同学捐零花钱、捐书本、捐文具,帮助家里受灾的同学。在他的影响下,同学们纷纷加入爱心捐助活动中来。
在同学中间,他威望很高。有同学与父母吵架,大家各不相让,只要叫罗杰过去,总能解决问题。“大家都信他。”小学同学罗志敏说。
没有父母调教,他却是当地“最懂礼貌”的人
罗杰不但为人热情,在桃渚镇北涧村一带,他还是一个出了名的“懂礼貌”的人。这一点,跟他接触过的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五六岁时,太公太婆还健在。他每次从外面玩了回来,不是先回自己家,而是先去太公、太婆家里玩一会儿,再回家。
“罗杰从小就很礼貌,见到我,阿婆叫个不停。”黄春花说。罗杰奶奶有时卖菜回来晚了,他就得饿肚子。黄春花家里煮了番薯粥,总不忘给他端去一碗。“这么乖巧的孩子,看他挨饿我心疼。”
陈冬菊嫁到涧二村才10来年,年纪不大,在村里辈分却挺大。每次路上跟罗杰碰到,罗杰总是恭恭敬敬地叫一声“阿婆好”。
“啊呀,我比你大得了几岁呢?别叫阿婆,叫我名字好了。”陈冬菊很不好意思。
“哪里的话,你辈分在那里,理应叫你阿婆。”罗杰说。
对于罗杰的“讲礼貌”品格,朱善会也深有体会。他只教过罗杰一年,他们之间平时碰面的机会很少。“但是,不管在哪里,只要他看到我,总会跑过来向我问好。”
半个月前,朱善会骑着自行车去镇上办点事。路过一家石子厂,罗杰和叔叔罗利君正在厂子里干活。朱善会没太注意到他。他看到了,忙放下手中的活,跑到朱善会跟前。“朱老师,”他热情地问道,“这么大热天,你去哪里啊?”说着,忙递烟给老师。
朱善会不抽烟,但学生给他递烟,他很自豪。“说实话,许多自己教过的学生,碰到了,往往把头一低,装作没看见,更别说远远地跑过来问好。”他说。
罗杰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王剑,常年工作在外,照顾不到多病的母亲。罗杰像亲生儿子一样照顾着王剑的妈妈,三天两头过去嘘寒问暖。“我妈要去哪里,他随叫随到。”王剑说。
北涧小学原校长罗安良坦言:“像罗杰这样懂事礼貌的学生,如果有条件继续读书,说不定早已成才了。”对于这个好学生,他是既欣慰又心痛。
即使命运多舛,他一直没放弃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
罗杰虽然身世坎坷,但是,玩伴罗志敏、王剑等人回忆,从小到大,他们都没看到罗杰自卑过,掉泪过。
“或许内心深处,他自卑过,怨恨过,掉泪过。”罗志敏说,“但他表现出来的,始终是一个乐观、热情的人。”
退学后,他主动帮奶奶承担起家庭负担。脊椎受损后,他又得了腰间盘突出,为了不增加家里负担,一直没去医治。
在家期间,他不愿闲着。钓鱼既是他的爱好,也是他为家里减轻负担的一种方式。白天水温高,钓不到鱼,他就深夜去钓鱼。鱼是他家最好的伙食。多的时候,他拿去卖。
他一直都没放弃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村委会主任罗丙达是个水管工师傅。罗杰曾做过水管工学徒,便问他:“我能不能跟你打工?”
“行啊。只要你身体能行,有我干的活,就有你的一份。”罗丙达很爽快。
罗杰很高兴。罗丙达告诉他,现在进工地干活,都要求有职业技能证书。要不然,进不了工地。
罗杰记在心里,然后到镇上报名。2010年11月,他考出了管道工的职业技能证书。他原本打算,等自己身体好些,跟罗丙达一起出去接活干。
“半个月前,他还跟我通过电话,说自己正在谈一个女朋友。”昨日下午,严杰忠想及徒弟的坎坷身世,不停地哽咽、掉泪,“这么多年的苦难都经受住了,希望他这次也能挺过来。”
(原载8月20日《台州日报》作者:包建永 梁丹丹 陈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