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色形态手诊法—研究论文((4)

 辰龙天蝎 2012-08-24





八、手诊在常见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青岛市肿瘤医院  申方

 

根据刘剑锋老师《观手知病》一书中所谈及的各种病症的“诊断标准”,笔者详尽观察了1992年9月—1992年11月住我院 107名肿瘤患者,结果平均阳性率为68.40%,证实了气色形态手诊法的实用价值。

一、我采用的方法如下:

1、在未了解病人病情之前,随机抽样观察。

2、本文所及107例患者,均系CT、病理等确诊患者。

3、严格按照《观手知病》中所列诊断标准判断检查。

二、结果见下表所列:

疾病名称

食道癌

胃癌

肝癌

直肠癌

鼻咽癌

肺癌

例数

20

30

10

15

10

12

阳性数

18

20

10

7

5

7

阳性率%

90.00

66.70

100

46.70

50.00

58.3

合计阳性率68.4%

三、分析:

1、从以表可以看出,消化道肿瘤的检出率相对较高。

①在所观察的20例食道癌患者中,18例其手诊食道区均有明显的“*”符号,即以周边不整齐的灰白色斑点最为典型。并据“符号”出现的位置,基本可确定病变侵及食管的部位。

②在所观察的10例肝癌患者中,其中6例为原发性,4例为胃癌术后并肝脏转移患者。在手诊的肝区均有圆形或椭圆形暗青斑点。

③直肠癌诊出率相对较低,原因:(一)观察经验不足,没有真正把握刘老师指明的观察要点;(二)在所观察的15例直肠癌患者中,8例为中晚期患者。由于长期脓血便,体质一般较差。整个手部气色较灰暗、枯槁,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2、在呼吸道疾病中,鼻咽癌的诊出率相对较低,原因:①鼻区恰在中指根部,多数人此部位生长有黄色老茧,给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②在所观察的20例患者中,其中9例在钴6O放射治疗过程中,咽区出现针尖状红色斑点。其后10-20天内出现不同程度的鼻腔出血征象,意义较大!

3、有趣的是:手术中直视下发现,按摩患者手诊胃区约5分钟,可见其肠蠕动明显增强。

总之,刘剑锋老师的观手诊病法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望它成为一种简便的诊断武器,为更多的人所掌握。

 

 

九、脑疝的手征及治疗

天津汉沽盐场职工医院   高玉泉

 

学习了刘剑锋老师的气色形态手诊法后,自1993年4月15日至6月3日,我们认真观察了5例脑出血合半脑疝形成的患者在手征上的特异反应,现介绍如下:

一、脑疝手征的部位

脑疝的形成多见于脑血管病患者,所以除了中指的掌指关节两侧,可见患侧脑血管的手征区有边缘不规则的青色或暗红色、暗棕色的一个密集稍有突起的斑点外,还可以在掌指关节的中点,见到米粒大小的潮红或红色的凸起性的斑点,很明显。

脑疝是由于严重脑水肿(脑出血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使脑组织受到挤压和压迫,造成颅内压过高,使脑组织通过枕骨大孔向外膨出,而形成脑疝。这时可以在患者中指的指掌关节中见到一凸起的红色斑点,脑疝越重,斑点越红,凸起越大,越突出,距出血的时间越近,斑点颜色越红。随着病情好转,色泽变暗凸起变平。以上这些变化,提示了脑疝的形成、发展,好转及痊愈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这一动态变化适时应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并且根据这一变化来决定应用脱水剂的次数,药量的大小等,这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很有意义。

二、病例

患者,唐**,女,67岁。深昏迷,伴左侧偏瘫3小时,以急诊收入院。患者因当日上午9时用力搬运物品而突然发病,摔倒并撞击右头部,随即神志不清,呕吐,大、小便失禁,躁动不安。压迫眶上神经反射迟钝,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颈部轻度抵抗,双肺干鸣,心音规律,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侧膝反射迟钝,双侧巴氏征阳性。5小时后右瞳孔大于左瞳孔。

患者右手中指掌指关节的右侧,有一规则的,红色凸起的斑点,脑疝区有一红色的如米粒大小的凸起区。诊断为脑出血合并脑疝形成,急给20%甘露醇250毫升加压快速静点,每6小时一次,速尿20毫克,加入50%的葡萄糖60毫升中静脉注射,其他治疗按脑出血常规用药处理。

第二天,脑疝手征区变为潮红色,斑点的凸起变平,停用50%葡萄糖,改20%甘露醇250毫升,每8小时一次;第12天后,脑疝手征区变为暗红色,改甘露醇125毫升,每12小时一次;第19天后,脑疝手征区反应点消失,停用甘露醇,患者神志清晰,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血压150/90毫米汞柱(20/12Kpa),抢救成功。

三、体会

通过唐**这一脑疝手诊区的改变过程,依靠此反应区的特征,指导我们应用脱水剂的用药时间,用量大小,是非常及时和准确的,所以此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抢救急症患者伴发脑疝过程中,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依据。

 

 

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手诊观察

乌鲁木齐铁路中心医院   张宝禄

 

“气色形态”手诊法为中医四诊之首“望”的具体运用,古代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但前人并未对此做过论述。近年,我对“观手知病”进行了潜心研究,对诸多疾病,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有了不少体会,现分五个部分介绍如下。(以下简称为类风湿)

1、临床统计  1992年全年统计了50例病历,其中女性34人,男性16人,最大年龄32岁,涉及大关节病变者16人,小关节明显变形者30人;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1年;长期服用去痛片,口服激素类药、外用消炎痛栓者30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和休病假者10人。

2、采用方法  采取病家不开口,以“气色形态”观手法进行诊治;根据“位”,确定类风湿疼痛在手掌反应的位置;根据“相”以“气色形态”进行分析,而后确诊是否为类风湿。

3、验证结果  以“气色形态”手诊法对50例类风湿患者进行观察;并对照《198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类风湿病学会修订标准》,发现有46例符合《标准》,正确率为92%。全部病例采用“气色形态”手诊法辨证施治,临床有效率大大提高。

4、典型病例  王**,女,25岁,工人。多处关节疼痛,历时已2年。1992年6月,更换夏衣时加重。手诊征象:双手指关节呈对称形梭状红肿,手掌潮红,气色尚有神,但掌中小血管呈青绿色明显浮露,尤以指关节小青筋明显,无名指处尤为显著;其次,大鱼际下端,近腕横纹处小血管也有表露。进而详观其右手,大鱼际底部有多个青而淤暗、湿润的小斑点;小指掌侧肩部,小鱼际下侧掌缘均有红白斑点;掌的中、下掌纹交叉点肝区青暗;掌中线下1/3肾区轻度暗滞无泽。综合上述手诊检查印象,确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告病人:你的右肩、腕、膝、踝关节都痛,双手指痛得握拳困难,其他部位也有不固定的疼痛。病人惊讶地回答:“你说得真准。”接着病人自述:1990年5月,和老同学去水库钓鱼,岸边潮湿,阴寒刺骨,直坐得腿脚发麻。一周后,全身关节酸痛,双手肿胀,在单位卫生所口服阿司匹林,逐渐缓解。以后,每次关节疼痛都是口服止痛药,以至形成习惯,每日必服,致使胃也不适。至今,双手肿胀,握物困难,有时肩抬不起,有时下蹲困难,晨起关节僵硬,活动片刻方能缓解,劳累、感冒后疼痛加重,入夜疼痛加剧。因病况日趋加重,从北疆线小站来到乌鲁木齐就医。后经化验及拍片检查,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诊所见与检查报告一致,病人心悦诚服地愿意接受治疗。治则以温经散寒,化湿通络为主,兼以扶正,方药:芜活20克、独活15克、细辛6克、生苡仁25克、川芎12克、当归10克、生黄芪15克、防已12克、黄柏10克、藿香10克、桑寄生15克、生地12克、制附片12克(先煎)、生甘草10克。每日一剂,水煎,早晚服。病人服药三个月,以上方为主加减,中间停药休息10天。在服药20天后,关节疼痛减轻,逐渐停服止痛西药。病人在此期间全休,注意保温,配合适当体疗。经三个月的治疗,病人关节疼痛已消失,活动自如。且各项化验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从此正常工作,至今未再复发。

5、手诊提示以下五点:①早期手诊指关节肿胀呈梭状,晚期指关节僵硬畸形,是该病的主要征兆。②风湿区有异常病变点,是必备条件。③早期的手掌潮红,有热感;晚期手掌干枯、暗紫色、无神、温感低。④病情进展一段时间后,手诊肝、肾部位出现青暗、淤滞。⑤关节剧痛时,手掌某些部位相应地出现青筋浮露。

类风湿和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均按“痹症”诊断处理。在手诊上两者的手诊区和特征均相同。

由于现代医学科学对此病的认识在不断进展,所以在“观手知病”诊断上有待进一步研讨,而将上述两种病加以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