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海参崴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生活

 昵称1026904 2012-08-24

不一样的海参崴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生活

http://www.eastmoney.com/2012年08月24日 10:23苏州旅行网

  这是一片令人心情复杂的土地。海参崴、伯力、海兰泡、庙街……这些遗留下来的名字刻在中国人的心里代代相传以昭示那里曾经是中国的土地。明清时有大量的中国人迁移过去,在那里建城建村。直到1860年前后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割让。到2001年中俄签订友好协定,中国政府正式勘定了边界,那边土地永远的失去了……

  由于珲春口岸没有火车,所以出境的人都从延吉出发,过珲春口岸后再到俄罗斯的斯拉夫扬卡。中国口岸过关非常迅速,但是听说俄罗斯那边工作效率极低,一辆车需要一个小时。

  我们顺利的过了珲春海关,在缓冲地带等待俄罗斯的边检。据说当年吉林省开放珲春口岸时,老毛子并不热情,在中方承诺为其修建边检大厅之后才同意开放。许多年之后,中方的口岸已经翻新,而俄方依然沿用,新的边检大厅建了五年仍没建好。这就是俄罗斯人的性格,他们拥有广袤的土地和资源,工程建设进度却非常缓慢,只要还能使用就不会想去换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