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蛇及捕蛇的几种方法

 博苦捅金 2012-08-24

       为了寻找亲本蛇,繁殖更多的后代,有时要在自然界找蛇和捕蛇。要捕捉蛇。首先要求对蛇有一定的了解,消除对蛇的恐惧感。生活在野外的蛇,性情较急躁,当人们捕捉它时,常常会自卫咬人,因此一般人都不敢捕捉蛇。为了消除这种心理上的恐惧障碍,初学捕蛇时,最好是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学习,多练习捕蛇技术。
(一)蛇的活动地带及活动规律
       除部分生活在水中的蛇以外,大多数蛇是在陆地上生活的。它们栖息于洞穴、岩缝、草地、树上、溪旁。蛇窝距水源不超过300米。
       蛇类在冬季冬眠在洞中,仅偶尔在中午到洞外晒一下太阳。春天到秋天,蛇虽出洞活动,但活跃程度并不一样。初春、盛夏、晚秋,均因气温过冷、过热,活动较少。最活跃的时期是在晚春、初夏、初秋至中秋。蛇类的栖息地,也会因气温的改变而变换。冬眠过的蛇,当入夏气温过高时,它们总会离开冬眠场所而疏散到凉爽、近水场所去。
       不同种类的蛇出洞活动的时间也有差异。一般而言,壬锦蛇、乌梢蛇、灰鼠蛇等主要在白天活动,虎斑游蛇、赤链蛇等主要在晚上活动。而当气温过高或过低时,它们的活动时间就会相应延迟或提早。
       风和雨等气候因素也会影响蛇的活动。有3—4级风时。蛇很少出洞。台风来到的前夕,捕蛇者在夜间能捕到较多的蛇。这些蛇之所以外出,并非出来“迎接”台风,而是因为洞中闷热难受,憋不住才出洞的。大多数蛇如王锦蛇、乌梢蛇等,爱在晴朗的白天出洞,炎夏有时改为夜间活动,一旦下雨就潜回洞中。可是像毒蛇中的尖吻蝮蛇、竹叶青恰恰相反,常在雨天活动。
       蛇出洞活动,大多是为了觅食。当它们饱食归洞之后,会守居5.7天,静等消化食物后再出洞活动觅食。
(二)寻找蛇的栖息地
       蛇蛰居的洞并不是自己挖的,大多数是利用鼠洞、兽洞、树根旁的裂隙等。在蛇洞四周的4—5米范围内,常有蛇粪和蛇皮。当蛇交尾的季节,因为它们在草地上栖息较多,还可见到盘卧过的痕迹。一些熟练的捕蛇者能够根
       据蛇粪和蛇皮等判别出蛇的种类和雌雄。
       大多数蛇粪,虽有些像鸡、鼠的粪便,但有股特殊的腥臭,且伴有黄、蓝、白色粉状物质,干后一般呈金黄色,新鲜时呈淡黄色。当蛇吃了鼠、鸟和蛇后,由于鼠毛、鸟羽和蛇鳞无法消化掉,仍可以从其粪便中检查到。随着蛇种的不同,粪便的质地也随之而异。同一种蛇雌蛇的粪便比雄蛇的粪便细腻些。
       蛇洞虽有借用鼠洞的,但两者洞不同。鼠洞洞口粗糙。可见爪痕和鼠毛。蛇洞的洞口由于蛇体的摩擦而变得光滑,且可找到一些脱落的鳞片。假如蛇洞的洞口有蜘蛛网之类,此洞内一般不会有蛇。
       也可用狗帮助寻蛇。当狗找到蛇后会上去扑咬,这时主人应立即制止。若是毒蛇,狗会被毒蛇咬死,若是无毒蛇,狗会把蛇咬伤,就不能喂养了。一旦寻到蛇时,让狗守候在一侧,由捕蛇者捉蛇为好o
(三)捕蛇时应注意的事项
      1.要会识别毒蛇和无毒蛇 这是野外捕蛇起码的条件。在野外遇到蛇时,可根据蛇的花色、体型准确而迅速地判断出是毒蛇还是无毒蛇,做到心中有数,分别对待,避免因盲目带来的意外伤害。
      2.要胆大心细.掌墨捕蛇要领 在捕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力集中,眼明手快,动作敏捷稳妥。千万不能麻痹大意,畏手畏脚。蛇一般都怕人,听见响声或看见人就逃遁躲避。蛇向前爬行逃跑时,是捕捉的好机会。蛇的进攻能力在头部,捕捉时要抓住要害,从背后人手,抓住头颈部,以防其头部转动咬人。当蛇被抓住后,它会奋力挣扎,并以蛇身缠住人手。此时切不可胆怯而松手,可用另一只手将蛇体松开,并轻轻握蛇体,将蛇放人笼中。放蛇人笼时要先放尾部、体部,然后顺势将蛇头丢人笼中盖上盖子。
      3.要做好捕蛇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防止捕蛇时的意外伤害,应提倡用工具捕蛇(图7),并做好必要的防护准备。如穿上防护衣裤、高腰皮鞋或厚布鞋袜,必要时戴上皮手套。到山林捕蛇要戴上草帽,夜间捕蛇要带好照明工具。带上装蛇用的袋子或蛇篓。此外还必须携带一些急救用的蛇药和物件。捕蛇应避免一个人单独行动,要两三人同行,以便互相照应。

(四)几种捕蛇方法
      1.棍压法棍 压法是最普通的一种捕蛇方法。捕捉时可先用一根木棍或竹竿压住蛇的身体,以防蛇逃跑;再用另一根棍子压住蛇的颈部,使它不能仰头咬人,并迅速地用一只手从蛇的背后捏住蛇的颈部。这时放下棍子,捉住蛇体的后半部,双手把蛇捉起来,放入布袋中。
      2.木叉法 在野外发现蛇时,可悄悄地从它的后面接近它,出奇不意地、准确地用特制的木叉叉住蛇的颈部。一手固定木叉不让蛇跑掉,另一手捏住蛇的头颈部,然后放下木叉,握住它的后半部,便可将蛇捉住o
      3.蒙罩法 适用于捕捉性格凶猛、体型较大的蛇,如王锦蛇。当人们接近蛇时,用衣服、麻袋向蛇头甩去,蒙住它的头部并迅速用手压住,用脚踩住它的身体,再设法捉住头颈部,迅速投入蛇笼中。
      4.素套法 用这种方法捕蛇,虽较麻烦,但却稳当。捕蛇前,先用一根长约l米的竹竿,将中间竹节打通,穿上一条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细塑料绳或细铁丝,做成一个活动的圈套。捕蛇时,用手拿着竹竿和绳索的一端,从蛇的背后,将活套对准它的头部,迅速地套住它的脖子,立即拉紧活套,即可捕捉到蛇。但活套不要拉得太紧,以免蛇受伤或窒息。
      5.网兜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捕捉运动中的蛇,以及在水中游动的蛇。即用一个长柄网兜(做成长筒形,网眼要密),从蛇身后伸过蛇头,再往回捞兜,把蛇兜入网袋中,并随即扭动网柄,将袋子缠在网柄上,锁住网口,使蛇不能出来。然后用蛇钳隔网将蛇夹住,再扭动网柄,伸开网袋口,并把袋口罩在蛇笼上,把蛇倒进蛇笼,盖上盖子。
      6.铁钧法 此法适于捕捉行动较缓慢、爱盘曲的毒蛇,如尖吻蝮蛇。另外,在蛇笼或蛇窝中取蛇时,也可用铁钩。即用l米左右的钢筋条,前端做一弯钩,捕蛇者手持铁钩,将蛇钩住,再迅速放进蛇笼中。从蛇窝中取蛇时,先把蛇钩出放在地面上,再用钩背压住蛇颈捉蛇(图8)。
      7.光照法 蛇大多畏光,尤其是金环蛇、银环蛇等夜间活动的蛇类,强光一照立即眼睛昏花,因此夜晚带强光手电筒,用以照射蛇头,常常会使蛇蜷缩成一团,然后再捉蛇就方便了。
      8.徒手压头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捉蛇法(图8)。采用此法必须熟悉蛇性,手法要熟练,动作要敏捷,一看准蛇头的位置,立即用手掌把蛇的头部压住,用另一只手捏住蛇的头颈部。压蛇头的位置应注意要使蛇不能反身咬到
      9.徒手拖尾法 当蛇向前逃跑时,迅速用手拖住蛇的尾巴,立即提起来,使蛇头朝下,不停地抖动,使它转动不灵,无法抬头咬入,然后把蛇丢进蛇笼。?“?圈8压颈捉蛇法
       如遇较大较凶的毒蛇,可尽快朝光滑的地方拖去。再用力左右甩动使其疲劳,然后迅速准确地捏住毒蛇的头颈部,或采用棍压法捕捉。这种方法没有经验的人不要用。
      10.挖洞捕蛇法 蛇大多有其栖居巢穴,且隐匿能力较强,这时可采取此法捕捉。每年冬季蛇类成群蛰伏洞内冬眠,一此时是挖洞捕蛇的最佳时机。但要求会辨别蛇洞。当找到蛇洞后,要注意观察四周,若有几处洞口则要把小洞用泥土、石头堵塞住,再从主洞口掘进。如有几个人挖洞,也要把多余的洞口堵住塞牢再行挖掘。在挖掘过程中,如发现有支道,要先把支道口塞牢,挖完主道后再挖支道。当最后发现蛇盘伏在洞里时,可用蛇钩或蛇钳捕之。
      11.烟熏捕蛇法 遇到蛇洞口很多、很深的情况下,挖掘不便,可用烟熏捕蛇法较为省力。这种方法首先是把主洞口扒大一些,把其余洞口堵塞紧,然后把点燃的柴草塞入主洞口,再用草帽把火烟扇进洞内。柴草烧完后将灰扒出来,铺上一层干土,再把洞口堵住一半。留下来的一半洞口糊上一层稀泥,经过15—30分钟,蛇在洞内忍受不住烟熏的刺激,便会往外爬。等到蛇头穿破稀泥伸出来时,立即用蛇钳夹住头颈部,把蛇拖出来。有时洞内的蛇会猛冲而出,因此要准备好木棍或竹竿,迅速压住捕捉。此法要耐心、机警,注意观察洞口。如一次烟熏不出来,可再熏一次。
       捕蛇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有的毒蛇,如眼镜蛇、眼镜王蛇在激怒时,会竖起前半身,“呼呼”地往外喷射毒液,远的可达2米。遇到这种情况,要防止毒液进入眼中及皮肤上,以免失明和中毒。一旦毒液喷到眼上或身上,必须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有的毒蛇,如尖吻蝮蛇、蝮蛇等有夜间扑火习惯。在这类毒蛇出没的地方,晚上用明火照亮捕蛇时,虽能起到引蛇出洞的效果,但也要特别注意,防止毒蛇扑火造成伤害。如遇到毒蛇扑火。要沉着地扔掉火把,如果扔到水沟里,火灭后毒蛇即不再袭击人或悄悄溜走,如扔在路上,毒蛇还可能扑向火把,这时再用工具捕捉。另外,若是毒蛇追袭人时,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沿直线逃跑,可采取左右跑“之”字形的方法,避开追击,或者向光滑的地面跑去;也可以站立原地,面对毒蛇,注视它的来势,向旁闪开,然后找机会用蒙罩法或棍压法捕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