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明初设卫以来,一直是通衢大邑,人杂五方,素称“畿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天津清代诗人有诗句:“繁华要数估衣街”。有记载当初在老街上经营丝绸布匹生意的有八大祥,分别是谦祥益、瑞蚨祥、瑞生祥、瑞增祥、瑞林祥、益和祥、广盛祥、祥益号,其中,谦祥益的丝绸店建筑体量最大,经营活动最活跃,最具特色,为当时八大祥之首。
估衣街上的谦祥益是由山东章丘县旧军镇孟氏家族的财主在清晚时期一九零六年至一九一三年投资开办的。由于当时天津漕运发达,来往货商都聚集在如今的估衣街、北大关附近,带动了这里的商业发展。谦祥益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生意遍布“三北”,跨越长江两岸。在清末民初,虽经历几次大劫难,但都很快得到复苏和发展。因此,谦祥益可以说是见证天津商业发展的“活化石”。



解放后,谦祥益曾取消了原有的字号,直至改革开放老字号才得以恢复。新千年伊始,在红桥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经万隆大胡同置业有限公司全面维护,粉刷一新后,“谦祥益保记”在历经一个世纪的洗礼后,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的谦祥益已变身“谦祥益文苑”,是市政府授牌的“津味相声风景线”加盟店,天津众多相声名家均在茶楼演出,被誉为“天津第一茶馆”,是华北地区颇有名气的相声曲艺茶馆。


该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三层三院、三进天井外廊式砖木结构,小青瓦顶,条石作碱,青砖砌墙,磨砖对缝,深灰色瓦当图案,古朴浑厚。


2011年9月17日,天津相声博物馆在天津谦祥益文苑正式揭牌纳客,天津相声博物馆是全国首家经过审批、认证的专门介绍相声、曲艺的主题博物馆,博物馆立足天津,辐射全国;立足相声,涵盖曲艺的其他艺术形式。占地1400平方米。馆内陈列展示有关相声、曲艺的道具、文本、老照片、书刊、音像制品等珍贵文物2000余件。通过丰富的文字、模型、老照片、实物、书籍、唱片及其他音像资料,全方位地介绍相声在天津的发展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