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干燥,全身痒得难受,严重的时候,小腿前面和胳膊上的皮肤还会出现鱼鳞样的改变,瘙痒无比,这都是干燥惹的祸。这时可按摩百虫窝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的内上缘向上约一掌(四指并拢为一掌)处为经外奇穴百虫窝,它在足太阴脾经的循行线上,临近血海穴。按摩百虫窝穴可以活血止痒。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点按百虫窝穴,直到局部有酸胀感后放松,隔几秒钟再继续点按,瘙痒即能止住。百虫窝【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血海穴上1寸)。
【取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即脾经血海穴上1寸,正坐屈膝或仰卧取之。

【释名】 百,数字,意为多;虫,泛指各种虫毒邪气;窝,巢穴。本穴可治各类虫症及毒邪所致的病症,针刺如直捣其巢穴,故名。
【出处】 《针灸集成》。从血海穴分出。
【类属】下肢部奇穴(Ex-LE)。
【别名】血郄、百虫窠穴。
【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血海穴上1寸)。
【取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即脾经血海穴上1寸,正坐屈膝或仰卧取之。
【主治病症】
1、虫积,蛔虫病。
2、风湿痒疹,下部生疮,荨麻疹,风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和大收肌。分布有股前皮神经。
【配伍穴位】
荨麻疹:百虫窝、血海、曲池、三阴交。
胆道虫胆病:百虫窝、大横、阳陵泉。
疥癣疮:曲池、支沟、阳溪、阳谷、太陵、合谷、后溪、委中、三里、阳辅、昆仑、行间、三阴交、百虫窝。
【功用】祛风活血,驱虫止痒。
【临床应用】
【疳证】
主穴 中脘 四缝 足三里
配穴 虫积加百虫窝;食积加下脘、璇玑、腹结;重症疳积加神阙、气海、肺俞、膏肓、肾俞。方义 疳积之病理变化,关键在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脾胃乃后台之本,若脾胃功能旺盛,则生化之源复。取中脘以和胃利肠;足三里扶土以补中气;四缝为奇穴,是治疗疳积的经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