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帐目上60种合理避税的方法一、销售收入方面(销项税额) " t: _$ l+ L- q1 U3 {7
n# V; p* w! E$ I(
r (一)发出商品,不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时记销售收入,而是以收到货款为实现销售的依据。其表现为:发出商品时,仓库保管员记帐,会计不记帐。4 U2 ~0 l. q2 H# z3 Q( c#
e
* z G/ i4 w& H0 Y3 _+
G5 ] (二)原材料转让、磨帐不记“其它业务收入”,而是记“营业外收入”,或者直接磨掉“应付帐款”,不计提“销项税额”。 ! @/ p x( c+ {) S$ W7 N" L- s2 [3 b) |" E3 z, X7
b (三)以“预收帐款”方式销售货物,产品(商品)发出时不按时转记销售收入,长期挂帐,造成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 . h" L* B9 E% t$ Y" T, p+ B7 t$ E3 g) z) \4 Z,
d (四)制造大型设备的工业企业则把质保金长期挂帐不转记销售收入。 5 ]: N- I! S. x * x7
e1 i, i9 D9 Y) L) o- `7 }) w1
` (五)价外收入不记销售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如:托收承付违约金,大部分企业收到违约金后,增加银行存款冲减财务费用。 # d8 | q3 b2 c: W$ @8 ~: T$ a" C% c6 k# B7 Z/
? (六)三包收入”不记销售收入。产品“三包”收入是指厂家除向定点维修点支付费用外,还有按一定比例支付商家“三包费用”(含配件),保修点及商家挂帐不记收入,配件相当一部分都记入“代保管商品”。 ; O( D5 o1 `3 H$ w \" W a, k2 l+ l) k&
\ (七)废品、边角料收入不记帐。主要是工业企业的金属边角料、铁肖、铜肖、铝肖、残次品、已利用过的包装物、液体等。这些收入多为现金收入,是个体经营者收购。纳税人将这些收入存入私人帐户,少数应用在职工福利上,如:食堂补助,极个别用于上缴管理费,多数用在吃喝玩乐和送礼上。# |! e( n- x* g' i8 P* \ * a8 _& S; {, ](
a (八)返利销售。市场经济下的营销方式多变,返利销售是厂家为占领市场,对商家经营本厂产品低于市场价格的利益补偿, 是新产品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
是市场营销策略的组成部分. 其形式主要有两种: $ o6 z: C5 B; f! R&
[+ F一是商家销售厂家一定数量的产品, 并按时付完货款, 厂家按一定比例返还现金。 3 F0 M/ N9
U m二是返还实物、产品、或者配件。商家接到这些现金、实物后,现金不入帐也不作价外收入,更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形成帐外经营。- Q' n$ _# t/ ?% K7 p
" F4 B1 P4 X, j- ^. @* F8 b'
] (九)折让收入。折让即折让与折扣,相似于返利销售,所不同的是:折让是发生在销售实现的时候,在invoice上注明或另开一张红票反映的销售方式。按照税法规定,在invoice上注明折让数额的,按实际收款记收入,。另外开具红票的,不允许冲减收入。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人往往是用红票冲减收入,将冲减的收入以现金方式给购货员,购货方不记价外收入,造成少缴税款。. _/ `- [( m( q! }. [$ l ) {) U8 y# ]- I$ U0 s5
A (十)包装物押金逾期(满一年)不转记销售收入。#
H _. }( G! ^
3 K! v' t2
E& T' V) d (十一)从事生产经营和应税劳务的混合销售,纳税人记帐选择有利于己的方法记帐和申报纳税。 1 a1 ]+ K a3 E6 g0 J: V* b# I ) F+ e" v/ G' k3 c"
e _ (十二)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包括应缴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等,不符合的,也不按4%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而是直接记营业外收入。1 T" H3 m k% ]6 g9 ^$ y2 T7
O& i - K) c$ b. z1 \8
P (十三)为调节本企业的收入及利润计划,人为调整收入,将已实现的收入延期记帐。 8 N. {5 o9 F7 A( w2 T/ Y- ~/ e/ s : e2 G# t6 j, v1
S (十四)视同销售不记收入。企业用原材料、产成品等长期投资,产品(商品)送礼或作样品进行展销,不视同销售记收入,不记提销项税额。 4 n( |( I5 T, O / r6
K9 U3 J" ]1 p2 j- m+ f! v (十五)母公司,下挂
*多家子公司,涉及增值税invoice、普通invoice部分的业务全部在母公司核算,其它任由子公司,子公司每年向母公司上缴一定的管理费。 . g" |2 O( s7 A( \ -
L6 G# s2 W0 u) x9 }&
I (十六)小规模纳税人为了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在认定后,达不到标准将要年检时,采取多家一般纳税人互相开具增值税专用invoice,货款也互相支付,但就是一点,几家开具invoice,互相之间的业务都不增值,这些就是一些企业税负偏低的一种原因。& v+ d- m. M" ?( |, ^ 8 F# ~% E6 Z' g/ m; B0
^ (十七)已开具的增值税invoice丢失,又开具普通invoice,不记收入。6 p3 _/ g1 ]. e3 T
2 g; K6 S% ^0 Z3 B0 d1 X" M二、进项税额方面 w- g& V, S6 j) _# S+ R0 A) N1 d7 W u$ S.
g c,
I (十八)商业企业按工业企业办理税务登记和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不按付款凭证而按原材料入库单。 * n' F* e, S0 @ [2 A5 w% [0 u" H$ @' A.
} (十九)购进货物时,工业没有验收人库,或者利用发料单代替入库单,申报抵扣。商业没有付完款,自审抵扣,或者先虚开一张大额现金收据,先增加“现金”后,以坐支现金的方式让对方开一张现金收据回来办理抵扣,这些业务没有大量的外调取证很难查清楚。- B8 {$ z& K$ H2 f # ?5 T. Q9 s( l% D" N( b6
E (二十)用背书的汇票作预付帐款,利用现代技术涂改多次复印充当付款凭证,用来骗取抵扣。 + \! t' Q. T: {, E4 z9 @0 i @3 W/ o. y2 @*
O (二十一)应税劳务没有付款申报抵扣(委托加工、水、电、运费)。! _& U* \) h8 A$ Q
1 z9 h( p6 g! L* N) ^+ A- h) ?* |3
} (二十二)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或者用作本单位的福利等非应税项目,不作进项税额转出。 " @* b0 L5 W P, `6 {* Y$ d( s) K6 E7 ~$ }! P1
M (二十三)取得进项专用invoice,开票方、收款方不一致,票货、票款异地申报抵扣。 2 o+ @8 h) N0 J E, @1 @2 ^$ X. d. ?, p4 \7 W7 i# m6 t4 x7 O2
j (二十四)商业企业磨帐不报税务机关批准,擅自抵扣税款。 : U$ u$
S2 @, e+ h& d2 v 2 K! m1 R3 m; }&
A- P' k (二十五)用预付款凭证(大额支票)多次复印,多次充作付款凭证,进行申报抵扣。 7 }$ Y3 @6 n/ Q( D% I# H) I& R0 o 3 d' m' E- V8 |" g(
T (二十六)运输invoice开具不全,票货不符,或者取得假invoice进行抵扣。 & K! u5 M( Z4 L" x l4 A$ B$ x% M# m. r( _( W% k2 M"
U (二十七)为达抵扣目的,没有运输业务,去运管办、货运中心、地税局等单位**invoice进行申报抵扣。 ( C* @% t. h' |3 p7 |" ~) r( o0 @/ Q3 q' P- ]$ G& G/ K$ I.
N (二十八)铁路客运invoice(行李票)当作运输invoice进行申报抵扣。$ {# z& s+ t+ v$ i2 g, o0
B
' L( v* Y1 d" n1 k#
r (二十九)最为典型的是个别企业将拉运垃圾的invoice当作运输货物invoice申报抵扣。 * c' p2 K, \7 q2 m: d, K5 c: w- J0 g" l7 P; \* F+ o0
u (三十)进项invoice丢失,仍然抵扣进项税额。 $ D* o!
e. w8 r6 I2 T1 D" i T ; S+ s)
Q4 q4 R# o* R三、应缴税金方面,
w4 j/ P8 M
3 h( f( h' |; h!
t (三十一)代扣代缴税金长期挂帐不缴。 , A3 \0 E. Q9 s6
n / B0 J+ k* @3
F (三十二)稽核评税、税务稽查查补的增值税、所得税补缴后,不作帐务调整,该作进项转出的不转出,该调增所得额的不调整帐务,造成明征暗退。有的把补缴的增值税再记入进项税额。 " @- {7 W* B: I" Z' k* P6 _( U! i 2 n+ d7 i/ A) z# l, G7 e, ?4
Q (三十三)福利企业外购原材料转让或者直接销售,自己没有生产能力,委托加工就地销售、也按自产产品申报骗取退税。 + N5 s4 [( P1 L8 p0 F* p 1 ?+ r! }% ]) L- z4 H# R/ ?/ ?,
d (三十四)福利企业该取得增值税专用invoice不取得,自认为反正是退税,造成税负偏高,退税也多。4 [# @0 [- s' ]' T) `' a: a : E. b- H" n- N8 O/ M/
m (三十五)福利企业购进货物使用白条,骗取高税负退税。$ ^, }) g* M$ _0 \( C" \ $ W: M0 I! v7 d" P, x# I7
c 四、企业所得税方面 # \& |, E. _1
T P" j% |* k5 X% o4
A6 }0 I: M1 \ (三十六)中央与地方企业所得税划分模糊,纳税人为方便,只在地税办理税务登记。特别是2002年实行各
50%企业所得税以来,由于国地税信息不共享,致使在2002年新办证的纳税人没有全部到国税办理税务登记。; v! i$ k0 s# E# |- M$ x%
y
$ @0 _* M9 j" ~4 C' |;
O (三十七)企业收取的承包费不记人所得额,长期投资、联营分回的盈亏不在帐上反映,始终在往来帐上反复。 1 f7 N- S7 ^; l0 f9 c8 O , Q. [ b* p3 [2 R)
X (三十八)购买股票、债券取得的收入不按时转记投资收益。 ! Z/ a5 r(
h! }, O- |! |$ y' i5 h8 A5 U+
w. K" V (三十九)未经税务机关批准,提取上缴管理费。 0 b2
W7 @) x3 D0 Y: S3 t * k. y4 X1 M7 c9 @*
N (四十)发生大宗装修、装潢费用以及待摊费用不报税务机关批准就摊销。! A1 A& J& m, E " @# w! H0 _) k)
z (四十一)多计提应付工资,年终将结余部分上缴主管部门。+ ~ z* K1 o% J% a+ Q6 E, O5
Y
9 F, m5 N, Z* a' P,
U (四十二)不上缴统筹金的单位,计提统筹金长期挂帐不缴。 " j& V1
E1 Z$ t V+ y' y( n'
P$ Q$ j! i (四十三)购买土地,准备扩建,将土地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 q' F3 m- y4 f8 l$ [) \ . m( f5 A. Y7 S3 z% \: ^% w!
A (四十四)盘盈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不作损益处理。2 Y*
s2 u3 X. k& a* c. ]; I) A % u$ H# b/ Z/ w1
z (四十五)白条支付水电费。" [* Q% K$
w+ V* X# Z+ {5 Y * K3 _( ~!
f7 U8 |/ q9 [* P* M! Y (四十六)购买假invoice人帐。7 @6 G0 E7 q( j3 i% \. T-
p
/ J7 G& m; r, T7
~ L (四十七)应有个人承担的个人所得税进入管理费-其它。7 a6 A g* t$ o9 ~. a8
?
! Q1 S7 v, e; `: V U,
g (四十八)主管部门向下级分摊费用,下级只有记帐支付凭证,没有原始凭证。+ [, Z2 Y0 t& |7 Y; K+ n 8 b# \4 `( l, m0 q!
y (四十九)邮政、电信行业收取的邮资、话费没有按照规定开具invoice,用盖邮戳的白条、托收承付票据给客户。 0 ~/ S* W ~4 H, d$ h $ _0 G, T( R `7 t2 v:
C (五十)报销不属于自己单位的invoice、tax invoice。 2 p* F: T7 {" |2 R & ^. p* [) b3 f8 S; Z/ c0 X9
V (五十一)记帐凭证报销多,原始凭证数额少。) k+ `$
s7 T, l6 C; ^ 8 H% Y9 A! X"
}, N# y5 ? (五十二)购入固定资产列入费用,或者将固定资产分解开票记入费用。 " \" t8 o2 y4 o& ~3 i8 V p 6 ^: K+ z* f; P G5 J3
W (五十三)在建工程的贷款利息记入管理费用或者财务费用。 8 w; ^+ x(
m# ~0 D3 z4 ~' ~. k; d; a1 p(
d `8 _$ G$ R (五十四)财产损失不经税务机关批准,直接在税前扣除。& H/ D2 r6 o6 a4 z$ V: G: ~9 y- K8 N;
} 9 E) Z8
P v& A- H3 f3
J (五十五)流动资产损失在地税批复后,直接记入营业外支出,涉及增值税部分不作进项税额转出。6 c j0 j& P&
~ @% `; e: j- y 4
J+ s# y# e: t5 ]$ d (五十六)补贴收入不并入计税所得额,直接记入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0 {* H' D* _5 l 3 Q1
@+ ^8 h, M% E (五十七)业务费、广告费超支后放在其它科目列支,如:手续费、差旅费、会议费、有害补助等。2 m+ @: g) S, V% `3 f% ]4
j
( m0 g& q" i) h) t/
z (五十八),未经税务机关批准,在税前列支三新费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开发费)。 # Z/ S p5 {/ J/ `7 @8 w5 J 5 y8 [- s* i3 G0 Z: Q @8 h,
u (五十九)校办企业、福利企业的证书没有年检,申请减免企业所得税。 / W-
R- k: _) q& B6 F3 j" D2 W6 o 4 e#
v& H) z( S4 }3 r( u (六十)税务稽查审增的所得额,属于时间性差异部分,只补税不调帐,造成明征暗退。
1.成本费用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成本项目的支出帐务处理变为费用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费用项目的支出成本化以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夸大当期利润的目的。原因:因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容易混饶,所以是该操作的漏洞。另直接材料中包含的运费及人工搬运等费用也与管理费用较容易整合。中国会计社区是国内最知名、最火爆的会计论坛.讨论会计实务、税务、审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行业话题。( k* J5 \$ A- F) s) f& q l 2.费用资本(产)互化中国会计社区,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论坛,会计社区# v( V' S9 N5 T6 M1 c7 S( }8 s0 n 操作方法:将属于费用项目的帐务处理变为资产,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或将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支出直接确认费用,当期税前扣除。 原因:部分资产价值本身就包含费用,故可将其他费用整合进入资产价值,反之亦然。另资产修理,借款费用等本身确认边界比较容易人工虚拟。另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确认的依据较容易虚拟。中国会计社区4 n: v9 Q* h0 h7 h 3.费用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限制较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帐,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 操作方法: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 另有选择性的将费用分摊,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原因:同第3点。中国会计社区8 T2 a0 A9 B6 P+ q/ P& w5 f 5.成本名目转化8 Q# w7 C ~: k8 }% P( J5 e 操作方法: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i0 ?6 h; d# Q* H A0 I0 M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本期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原因:成本结转规定较模糊。6 A. X2 W5 m3 c! Z6 k9 @ 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收入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收入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原因:收入确认规定较模糊。" V: r: y+ p- R0 X/ F 8.收入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如把主营收入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的目的。" o$ d$ d# L' A+ {. A 9.收入负债化/支出资产化 {中国会计社区操作方法:将收入暂时挂帐为其他应付款,或将支出暂时挂为其他应收款,达到推迟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10.收入、成本、费用虚增/减中国会计社区是国内最知名、最火爆的会计论坛.讨论会计实务、税务、审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行业话题。' b: d% e7 O1 y+ J7 f 操作方法:人为虚增或虚减收入或成本或费用,或虚减收入。造成进行差错调整的依据。达到纳税期拖延或其他目的。; Y/ ]5 ^/ E# h- J. a1 r 11.转移定价中国会计社区是国内最知名、最火爆的会计论坛.讨论会计实务、税务、审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行业话题。1 K+ d; D, g' V" }' {( Q 操作方法:与外部交易方进行人为价格处理,达到转移定价的目的,将价格降低或提高,以其他费用的方式互相弥补进行各自小金库。达到避税的目的。 12.资产、负债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固定资产中的资产类别名目转变,改变其折旧年限;将应收帐款挂其他应收款,或预收帐款挂其他应付款等手法避税。1 d2 H3 C5 i, N+ m 13.虚假交易法中国会计社区,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论坛,会计社区, n+ E5 f0 L8 k7 {$ H1 b3 l 操作方法:以不存在的交易合同入帐,造成资金流出,增加本期费用,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 操作方法:收入因涉及流转税,在收入确认前即彼此以费用直接抵消,达到控制流转税目的。如将商业折扣变为后续期间降低售价。中国会计社区,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论坛,会计社区: a) x' ]5 g ], W+ E3 g+ j 15.重组转让法中国会计社区是国内最知名、最火爆的会计论坛.讨论会计实务、税务、审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行业话题。6 _! v6 g3 W2 c7 }% s' M0 R 操作方法:利用股权转让、资产转让、债务重组等进行资金或收入转移达到避税的目的。如将公司的资金转移,达到破产赖帐等目的。 16.私人费用公司化2 h, Q6 A6 J, A! L! D* P( @ 操作方法:将私人的费用转变为公司的费用,即达到降低私人收入个税应纳税额的目的又增加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费用的目的。如:将个人车油费在公司处理,将个人房租费在公司处理。 17.收入/成本/费用转移法2 Y- ^& i/ {8 }" R/ w! Q5 `. ^ 操作方法:分立合同,将收入或成本,或费用转移至其他公司或个人,达到差异税率处理的目的。或将各公司的费用进行填充报销,小金库补偿,达到各自平衡有限制的费用。 18.虚增/减流转过程# t+ z6 ^( u* ?5 @3 P4 O& F7 O 操作方法:在流转过程上下工夫,多一道流转过程,收入额多一道,各有比率限制的费用可扣除范围增大。或可虚拟出部分费用,如将资产由公司借款给个人买下,由公司租赁个人资产,无形增加租赁费用。或利用委托收付款等方式。 19.利用金融工具法 操作方法:利用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工具进行难以控制未来价格的交易。将交易时价格控制在低水平,交易后成为金融工具的投资收益,避免部分流转税。 操作方法:利用集团化操作,达到国家批准的部分集团化统一纳税公司的操作模式的目的。将集团内各公司的费用平衡分配,达到统筹纳税的目的。如集团内成立软件公司,工资扣除无1600的限制,将其他公司的人员编制在该公司,工资在该公司发,人在其他公司工作。等等不一而足。 21.其他中国会计社区是国内最知名、最火爆的会计论坛.讨论会计实务、税务、审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行业话题。2 r9 M7 O5 ? y 如:如借款变成收到其他公司的定金处理。将利息产生的税金避掉。等等不一而足。 注:做财务的朋友们啊,假帐要学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