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货币及“通胀”

 llos 2012-08-25
财富,货币及“通胀”
2012-08-25

  人们在谈及“通胀”时,总指责政府超发货币!其实,货币及通胀现象的缘故,比我们一般人的想象要复杂得多!政府在大多数时候可能其实是被冤枉的。

  首先,什么叫“货币超发”?--------已经“通胀”了,当然可以推理“此前”是货币超发了,但是,问题在于,当时的“此前”其实是无法断定而后会由此发生“通胀”的。因 为造成通胀往往还可以有其他许多致因。根本不是每次似乎“超发”都会导致“通胀”。相反,只有货币保持应有的足额供给,才算不拖经济发展的后腿!!{货币发行不足,会降低经济交流 运行,也就是会白白造成损失}。

  一般地说,货币代表着商品{或财富},{在初始原发情况下},有一份货币,就有一份商品财富。囤积货币,就是囤积财富,就是意味着某些商品将积压。囤积财富,就意味着商品 价格将通缩,意味着一部分货币将多余!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证}:某国王一改以往做法,精简机构军队,收税也几乎只收黄金,{不开支},黄金入库。----------原本这些税收是用于军 队及官员工资,而军队官员用这些钱来买粮食及工业商品。现在不仅不开支了,而且,这些人还加入了粮食及商品制作大军。------其结果之一就是“通缩”,长期以往,或者是国王仓库的 黄金越来越多,或者是国王的纸币货币越来越多,或者是由税收变成的其他产品商品财富在国王的仓库里越存越多。--------说明全社会的财富也在越来越多,-而全社会流通的黄金却由于国 王的收藏入库而{相对}变少了。所以,一个客观的定理是:财富的日积月累价值总数额,大于流通货币额!

  再举一例,一个上好的房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笔财富的囤积!货币,既是用于表达物品价值,也是以“中介”身份用于物品流通交易。在中世纪农村,可能有许多值钱的房 屋,但自给自足的农民,自给自足的农村小经济体,可能不需几个货币用于流通,他们甚至可以长期物物交换!

  货币的发行量与财富的总量成正比例关系,{无需再解释};与财富的囤积比例成反比例关系,即囤积的越多,全社会运转所需流动货币越少;与货币的周转速度成反比例关系,即 货币周转越快,全社会运转所需货币越少。

  “财富总数额,大于货币发行总额”,也许不需更多的理论推理证明,现实就是证明:各方公认中国总共发行人民币约100万亿元。中外各谋体的数据,中国居民总财富有说200多 万亿,有说400多万亿。{比美国还多,其原因是中国楼价比美国高很多}。也就是说,仅仅中国民众的私人财产,都已是中国货币总额的两倍以上!!

  全中国有多少财富那?中国高铁,中国铁路的几乎全部,高速公路的大多数,公路,机场,各大企业的国有股,所有未上市的国有企业,公共建筑,所有学校,医院,军队装备 ,公共财富,{本人估计}约100万亿人民币。

  地下矿藏:仅煤,已探明藏量1万亿吨,{远景储量4万亿吨},值3万亿人民币。其他矿藏,暂定总价值也是3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国100万亿人民币货币,对应的年gdp是40 万亿,但对应的全社会总财富却是900万亿至1100万亿!即使撇开有争议数据,100万亿人民币,对应的财富也有300万亿!

  也就是说,假如所有人都不想持有房产,股票,其他实物等,都想兑换成钞票钱,而国家也想把所有物业出售兑换成钞票钱,{即,都抛售物业},那么房产等不动产财富,价格 可能下跌至3分之1!!

  既然100万亿货币,面对着300万亿财富,按常理,货币应该不够才对,何以会有“通胀”这回事那?!进一步深刻分析,原因似乎是:钞票货币自己本身并无价值{大概印一张百 元钞成本不过一毛钱而已},他只是千千万万不同财富之间价值比对表达的一个抽象借用工具,一个数量单位。当多种财富都集中想兑换某一种财富物品时,{或者,改一个说法,所有人都把 自己的钱拿去买同一样财富物品时}。势必引起这种物品供不应求,继而发生价格上升,形成“通胀”。100万亿货币对应300万亿财富物品,之所以不发生“通缩”,而且可以健康运转,其原 因就是这300万亿中的绝大多数财富物品,其实是处于“冻结”状况,几乎从来不进入商品交易市场:故宫几千年不需买卖。大多数居屋几代人居住,直到倒塌。铁路系统,包括机车铁道路轨 ,百多年都只属国家,……估算起来,只有粮食,日用品,是需要不停地买卖消耗。大概300万亿财富物品中,足有250万亿财富物品是从来不需交易,也就是说,有大约250亿的财 富不需占用货币钞票!只有剩余50万亿财富商品面对着100万亿人民币钞票,这100万亿只要瞄准了任何某种商品,实行集中购买,都会引起“供不应求”,引起“通胀”。{所谓“蒜你狠”“ 豆你乐”“苹什么”“糖高宗”,就是一批人刻意将钞票集中起来购买储藏蒜,豆,苹果,糖}

  按这个思路,进一步分析,要集中钞票购买某种物品,一般地说,就会放弃另一种物品的正常买入,也就是说,会引起另一种物品财富{包括钞票自己}的降价。

  原始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就是放弃一切工业品,包括放弃工厂,机器设备,股票,{甚至包括食品},集中兑换储藏钞票,黄金。战争年代,就是放弃一切房产不动产,包括 股票,钞票,集中兑换抢购,食品,工业品,黄金。中国本轮的危机,就是放弃钞票股票,集中购买商品房。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通货膨胀,政府辩解说只是“结构性通货膨胀”。其实“结构型通货膨胀”大半是一句废话--------除了战争等特殊年代所刻意进行的滥发钞票而引起的“恶 性通胀”外,其他所有“通胀”其实都是“结构性通胀”。--------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说到底,就是一部分物品涨价,另一部分跌价,并非全部物品都涨价的意思。

  我们在谈论通胀时,往往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通胀原因,即,由科技进步劳动效率提高引发的慢性通货膨胀。由于工业进步快,所以工人工资比农民工资上升得快,所以在价值规律 下,农业劳动力逐步自发流向工业,导致农业劳动力也被动地逐步工资提升,最后导致农产品也逐步提高价格,从而形成大部分低附加值商品升价。

  政府在提到“结构型通货膨胀”时,很可能他们自己也搞忘记了,忘记了在目前这种科技大发展情况下,低通胀比不通胀是更正常更合理的现象。{只不过,怎样算是合理的低通胀 ,怎样算是不合理的真正通胀,二者不易区分而已}

  什么叫“发行货币”?什么叫“超额发行货币”?一般人以为,二者有明确的界限,其实,二者只有理论上的区分,现实运作中是难以区分的:打个比方,甲向银行贷款10万元买了 乙的一套房,过了两年,乙又打算向甲买回自己原来卖給甲的同一房屋;而这时楼价上升至原价的两倍,这样,乙必须在把以前甲所付的10万元交还甲外,还必须再向银行贷款10万 元!!-------------很明显,银行后来贷给乙的这10万元,应该有疑问,它算不算是银行的“超发”那?!即使银行不算犯了“超发”错误,那么能不能归结为是全社会在犯“超发货币”的 错误?!很明显,基本上应归结为,银行与全社会都没有“超发货币”。

  所以,“通货膨胀”是一个比我们想象复杂得多的现象。进一步分析下去,100万亿货币钞票不止是面对50万亿流通商品产品,物品,还有后边250万亿的“不动产”财富,还有藏在 地底下的约600万亿财富。这后两类财富也会不知什么时候“偷袭”正常的货币流通运转。{“二手房”的大量交易,“煤老板”的买矿运动,就已是小规模的“偷袭”}

  言归正传,“通货膨胀”最一般的意思,就是食品涨价,就是日用品涨价,就是工业产品涨价。人们总是将之归结为政府多发行了钞票。其实,起码有两个重要原因一般人是没有看 见的:①20万亿人民币的外汇,平均每年有3万亿的出口产品差额不能不用“通货膨胀”的方式予以消化。3万亿差额,几乎相当于每人手里的10元人民币只能买到9元的日用物品。这个通胀力 度是很大的!②近20来年工业工资上升了近10倍。折算起来,这10倍工资增长拉动农业劳动成本上升,辗转最终应拉动物价“通胀”每年也应有百分之二。所以,将通胀原因全部归结为政府 多发钞票,很可能是极错误的。

  如果将“多发钞票”理解为“有一份财富,却发了两份钞票”,则是更加错误的!!因为明摆着:新中国60年来发出的100万亿人民币货币,面对的是300万亿至1100万亿总财富!!

  能不能根据财富的总额来推算应发多少货币那?!可以肯定,世界各国都只有自己的{依据gdp推算的}约莫经验数据,没有成熟统一可行的数字。笔者推理,根据上述分析,世上也不 可能有可行的可靠的推算公式。

  所以,我们似乎更应该把“通胀”看成是一个货币,商品,财富三者间无序自由买卖的自然结果!!

  应该说:通胀了,就收缩银根;通缩了,就放松银根{发行钞票}!这就是唯一可行的正确应对措施!唯一的真理!!

  我们只有正确地理解世界,才能正确地改造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