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lc999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杨绛先生101贺寿
2012-08-25 | 阅:  转:  |  分享 
  
杨绛80岁寿诞时,夏衍题词:“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杨绛,本名杨季康,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祖籍
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后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并认识钱钟书,二人结成夫妇。1935年至
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1938年,
杨绛随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
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写于1984年的《老王》被选为初(高)中教材。沉定简洁是
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
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2012年7月16日,杨绛先生翻阅新版《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7月8日,堂侄女杨立立(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探望杨绛。“的确,女人活在世上要比男人吃亏一点,吃亏就吃亏吧!我是吃亏主义者。”2012年1月1
9日2012年1月18日2012年1月,北京。历经整整一个世纪的沧桑,起落,在去年7月17日,杨绛先生度过了100岁的生日
。年过百岁的杨绛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精力。北京的冬季寒冷,每天起床后,老人便在房间内来回踱步锻炼腿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向窗外远眺,
接受阳光沐浴。尽管钱老已去世多年,杨绛居所里所有布置保持了钱钟书生前的原貌。杨绛生活俭朴、为人低调。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
修,旧式的柜子、桌子。室内也没有昂贵的摆设,只有浓浓的书卷气。图为每天老人坚持读书、写作、整理钱钟书手稿。读书间隙老人靠着椅子
小憩。杨绛先生说:“我家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工作室,也充客厅,但每间屋子里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图为旧
式的书架上摆着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的照片。多年来老人独自生活,只有一个保姆常年陪伴。平日里,老人还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杨绛
的居所里所有布置保持了钱钟书生前的原貌。杨绛的居所里所有布置保持了钱钟书生前的原貌。“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
高境界。”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她非常满足于这样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2012年1月居家的杨绛2011年1月24日
2009年1月20日杨绛先生近影(摄于2011年4月)杨绛先生手书《槐聚诗存》墨迹“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
高境界。”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1912年,杨绛一岁1927年的杨绛1932年留影1941年在上海写剧本19
53年在北大1962年在北京1997年在寓所书房“剩了我一个”杨绛2003年岁尾摄于三里河寓所杨绛:“我一个人思
念我们仨。”1950年,钱钟书、杨绛和女儿钱瑗在清华园。八十年代钱锺书和杨绛在南沙沟家中阳台新婚的钱钟书和杨绛搭乘邮轮赴英留学
献花(0)
+1
(本文系lc99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