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无糖食品详细解析
2012-08-26 | 阅:  转:  |  分享 
  


无糖食品详细解析







●走近无糖食品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紊乱,不能食用过多的糖,就连少量的糖也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目前,我国有3000万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就是说,涉及到3000万左右的家庭要慎重地选择饮食。这也使许多商家抓住了赚钱机会,大量生产无糖食品。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适宜”于糖尿病人服用的食品,比如超干啤酒、南瓜汁饮料、无糖奶粉、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口香糖、无糖糖果等等。

但是,无糖食品真的就不含糖吗?糖尿病患者或血糖高的人真的就可以放心地选购和食用了吗?不然,如果你走近无糖食品仔细看一看,你就会发现,有的标明“无蔗糖”、有的标明“不含单糖”、“不含双糖”。这其中的陷阱多着呢!



●何谓无糖食品



按国际惯例,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而必须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一类食糖替代品,但替代品绝不是用糖精等高倍甜味剂生产的。无糖食品的甜味就是来自于这些替代品。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甜味剂有十几种,主要为化学合成甜味剂。这些化学合成甜味剂不提供任何能量与营养,仅能满足一下口感,而且过量食用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所谓的无糖食品,在食品标签中大多笼统地写明使用了“甜味剂”、“复合甜味剂”、“蛋白糖”等极不规范的名称,而不注明甜味剂真实的化学名称。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糖精的消费量约相当于400万-500万吨食糖,而如此大量的糖精是怎么吃掉的呢?市场上没有一种食品标明使用了糖精作甜味剂。而有关部门曾抽查的11个所谓蛋白糖样品中,竟无一合格,全部为糖精与糖复合配制而成。

因此,无糖食品的可信度是十分低的。更不能轻信包装上的承诺,同时要针对自身情况,选择添加了不同甜味剂的食品。目前已经发现和使用的非糖甜味剂有以下几种:

一、合成甜味剂:糖精是第一代人工合成甜味剂,属无热量甜味剂,糖精作为甜味剂的特点是甜度高,是蔗糖的300倍。但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尚未排除,我国对使用糖精严格控制在1.50‰。在美国凡添加糖精作甜味剂,均标有“糖精能引起动物肿瘤”警告用语。

二、甜蜜素:甜蜜素,又名环乙基氨磺酸钠。于1949年由美国批准可用于食品,但于1970年美国又提出禁用。原因是甜蜜素中往往含有能致癌的环乙胺和二外乙胺。所以选择甜蜜素作为甜味剂应慎重。

三、糖醇甜味剂: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等。

木糖醇,是植物中半纤维素的多聚戊糖,经水解后再加氢还原成的产物。可用来代替蔗糖。但近来有研究表明,进食过多的木糖醇有升高血中甘油三脂的可能性。同时有引起腹泻的作用,因此应慎用,不应大量服用。

山梨糖,在很多水果中都存在,甜度仅为蔗糖的50%,热量稍低于葡萄糖,服用后在血液中不会转为葡萄糖,所以其代谢不受胰岛素支配,是适合糖尿病并发肝炎、胆囊炎者服用的甜味剂。

麦芽糖醇,甜度和蔗糖接近,摄入后不产生热量,也不含合成脂肪和刺激胆固醇形成。它是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病患者较理想的甜味剂。

糖醇类甜味剂摄入必须适量,否则会引起腹泻,甚至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

四、非糖天然甜味剂:包括甘草甜素和甜菊苷。

甘草甜素,甜度为蔗糖的250倍,与少许蔗糖,柠檬酸钠配合,不仅可减少蔗糖的用量,还可以获得甜美的口感。近年来,由于甘草甜素的原料甘草遭到人为的肆意采挖,面临资源枯竭的状况。

甜菊苷,俗称甜菊糖,是从菊科植物甜菊叶片中提取。甜菊苷的甜度为蔗糖的200~250倍,甜味特点接近于蔗糖,甜菊苷除了赋予食品甜味外,还有一定的可降血压、促进代谢、治疗胃酸过多的保健作用,是糖尿病患者普遍选择的一种理想的甜味剂。据文献资料记载,较多糖尿病患者反映,直接饮用甜菊叶泡制的茶,给人一种舒服感和降血糖作用。

五、氨基酸衍生物甜味剂:氨基酸衍生物甜味剂阿斯巴甜(又名“天冬甜肽”或“蛋白糖”)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造甜味剂,其主要原料为苯丙氨酸与天冬氨酸。由于阿斯巴甜的口感近似于白糖,发热量又大大低于白糖,即使常吃也不易使人发胖,故阿斯巴甜自上市以来颇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全球销售额已达十几亿美元。阿斯巴甜在国外被广泛用于糕点、果汁、色拉酱与糖果(口香糖)等产品中作为甜味剂。



●无糖食品分类



无糖食品按功能大致可分5大类:纯中药类、富含膳食性纤维类、富含微量元素类、富含海藻类、代糖类。仅食品中就有不计其数的无糖食品,包括无糖月饼、低糖牛奶、降糖挂面、无糖巧克力、无糖饼干等等。



●无糖食品的功效



无糖食品虽然有甜味,但是不易被肠胃吸收。比如麦芽糖醇的一种低聚异麦芽糖,这是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而制得的一种淀粉糖制品,但它绝不是原来意义的淀粉糖。淀粉糖易于被胃肠吸收,而这种低聚糖几乎不被胃肠吸收。这是因为人体胃肠内没有水解这种低聚糖的酶系统,并且它所提供的能量值很低,可以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又不会引起血糖波动,所以它可以供糖尿病患者、肥胖病人、以及高、低血糖患者服用。

但有些食品的包装上特别注明“专治糖尿病”,价格自然比“有糖”食品要高出许多。其实这多半是胡乱吹嘘。因为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中不能添加药品,包括保健食品。我国的《广告法》还规定,保健食品不能在广告中宣传具有什么疗效。包括无糖食品在内的保健食品在某种病态下可以食用,但是,绝对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应该说,无糖食品对一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起到了很大的辅助治疗作用,它们不仅给患者以饱腹感,而且具有调节血糖、滋养五脏、预防各类并发症的作用。但无糖食品不是药,不能代替药物。有些糖尿病人尤其是Ⅰ型病人,必须服药物控制。



●识别无糖食品



有些食品,在包装上用小字标注“无蔗糖”,而无蔗糖不等于无其他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等)或双糖(如乳糖、麦芽糖等);还有的产品标出了“无蔗糖”,却在配料表中写明加有白砂糖或葡萄糖,用蔗糖的其它叫法混淆视听。

这里,首先提醒大家,购买无糖食品时,不仅要看它是否有“无糖食品”的字样,还要注意其原料配方是否含有其他什么单糖或者双糖,尤其是对标明“无蔗糖”的食品更要警惕。另外,购买时不要图一时价格上的相对便宜,应该尽量选择名牌企业的名牌产品,起码是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这样购买的风险才会相对小一些。



●食用无糖食品的注意事项



无糖食品为糖尿病患者解除了饮食禁忌的烦恼,但食用无糖食品应注意适量,要把热量计算在当天摄入的总能量中。

另外,食用无糖食品应与服药时间相隔2小时以上。



●无糖食品在国外



目前在国际上,一般都用糖醇作食品配料。糖醇有一定粘度、吸湿性和耐热性,还具有某些生理活性,如不引起血糖上升,不被啮齿的链球菌利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双歧杆增殖等。糖醇的热量低于食糖,所以糖醇也称作营养性甜味剂。虽然各种糖醇在自然界的水果蔬菜中均有少量存在,但要从这些天然物中提取,成本过于昂贵,所以世界各国均用相应的糖还原生成醇。如用木糖制木糖醇,用麦芽糖制麦芽糖醇等。2000年6月,国际粮农和卫生组织法典委员会确认,山梨醇、木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和甘露醇是在食品中可以按正常生产需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由于社会上糖尿病患者和高血脂病人增加以及防蛀牙的需要,在发达国家,无糖食品十分流行。据调查,在欧洲用食糖替代品生产糖果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其中口香糖更加突出,无糖口香糖的市场比重在英国为73%,德国为71%,法国为57%,意大利为53%。在美国,牙膏厂同时经销含山梨醇、木糖醇和麦芽糖醇的无糖口香糖,据说每天吃这种口香糖并用他们的牙膏,可减少25%发生龋齿的几率。

目前我国已经批准列入使用卫生标准的糖醇——食糖替代品有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这些替代品允许在糖果、糕点、饮料中使用。但至今国内市场无糖糖果很少见到,而在欧、美、日等各国超市均能比较容易地买到你所需要的无糖糖果。



●如何在饮食中控制糖



人不可能不食一点糖,只能是尽量减少。确保低糖饮食,需要对低糖及无糖有正确的认识。糖类对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是造成肥胖的原因。其实胰岛素对人体的影响十分复杂,胰岛素对血糖、对脂肪、对饥饿感都作用重大,我们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评判究竟哪一方面占优势,究竟什么是决定因素。真正从科学原理上来解释低糖饮食对人类瘦身及健康的益处现在还做不到,进一步的研究还需深入进行,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能再犯盲目的错误了。其实呢,低糖饮食并不是让人们无糖饮食,少量糖类的摄入对人类还是有好处的。人体内所需要的能量70%依靠食物中的糖供给,其次才是脂肪氧化。如果糖类摄入不足,能量的来源也就减少,人就会感到疲乏无力。同时糖类摄入不足时,脂肪代谢就会不完全,形成酮体(包括丙酮,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这样可以造成酸中毒。糖摄入不足还可造成体内蛋白质消耗过多,肝脏解毒功能下降,维生素合成减少,发育减慢,缺乏构成身体组织的物质等等一些不良影响。

因此,应合理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不能惦记着不吃糖,只吃水果或无糖食品,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甜滋滋的水果里所含的热量是惊人的,不能顾此失彼。同时,要正确认识和选用无糖食品。



























献花(0)
+1
(本文系寻道忍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