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4体验

 静浪平风 2012-08-26

B4体验

 

【背景】

B4,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的众多排列组合中的一个,一个代号而已,它让我通过体验感悟到很多。

这个代号是我在前几天参加教师团体心理辅导营时,与所有老师玩“沟通与合作——扑克重组”游戏中体验的一个角色,是被小组导师——岚岚随机分配的,这个营共有四个组,我所在的组是 “黄菠萝”,另外三个组是“哈密瓜”“榴莲”“红苹果”。

 

【规则】

当五十多个人按照里层、中层和外层的顺序依次落座以后,我并不紧张,无知者无畏。

当看到大屏幕上的“扑克重组”字样时,我稍微有些动容。说实在话,我只会一些简单的扑克玩法。一直以来活动性的项目对我这个“四体不勤”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我对较为复杂的活动类项目的规则的领悟和具体动作的掌握要比一部分人要迟钝一些,玩扑克牌更是如此。如果因为“学艺不精”而影响“菠萝”组完成集体任务的表现,我会自责的,尽管我一早就知道这只不过是个技术含量较高的体验性游戏。

当大组导师——阳光出示了几张密密麻麻的PPT,讲明了活动的规则以后,我猜测更多人的脑中是迷雾重重。因为虽说是规则,游戏具体怎么玩绝大部分人还是不知道,从他们不着边际的提问可以体会到这一点。我了解到的是,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任务要完成,我有一个上级A——云云,她有B1B2B3B4四个下级,相当于四个小组,我们四个也有两到三个下级C,我有两个下级C9——羽毛球和C10——5678A只能与我们四个B进行沟通,我们四个B既可以与上级A沟通,又可以下级C沟通,BC之间不能沟通,而且沟通方式只有一种——写纸条,了解信息或者是换牌,谍影重重,其他三个组的建制也是如此。

【过程】

当游戏开始的时候,全场肃静,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出气,这是活动前已经交代好的,气氛相当紧张、刺激。我小心翼翼地接过了岚岚递过来的信封,封底有我的任务,有几个要点,有几个要点是形式上的要求,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服从A的指示,任务完成后向A举手示意。我抽出了信封里的四张牌,两个梅花、黑桃与红桃各一个,还不知道按照什么规则去扑克重组。

只见A已经埋头开始在纸上飞快地写着什么,带着任务的纸条很快就到了B1B2手中,B1B2已经开始与他们的下级进行沟通换牌,并且与A也开始沟通换牌,其他三个大组也这样动起来了,神神秘秘,神经兮兮,看了让人不忍发笑。

我和不远处的B3眼巴巴地望着A,希望她赶紧下指示,分配任务。一段时间过后,一张写有“你们小组牌的花色要一致”的纸条到了我的手里。我的理解就是我应该让手里的牌的花色一致,这样我们小组就完成了A的任务。于是我片刻不停地先与C9C10沟通,要梅花,但是还是缺少了一张,我又马不停蹄地与A联系弄到了一张梅花,在此期间,也不断地接受A的指示满足她临时的换牌任务,因为她还要协调B1B2B3小组牌的花色。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我看到自己手头的四张牌的花色一致,我举手示意A,我们小组的任务完成了,而B1B2B3还在忙活,而岚岚看了我和“羽毛球”和“5678”的牌以后一直摇头。难道任务有错?我心里在嘀咕。A这时一再发纸条给每个B,小组的任务是否完成,有一个小组抽牌时发生纰漏,她手里有五张牌,还多了一张牌。这样僵持了很久,“羽毛球”和“5678”一直递纸条问还有什么任务,请指示。我给他们的回复都是“等待中……”A最后给我的一张纸条是“你们小组每个人牌的花色一致吗?”,这个指令很明显比第一张纸条清楚多了,我恍然大悟,原来A给我的任务是我、“羽毛球”和“5678”我们每个人手里的牌的花色都要各自一致,这与“你们小组牌的花色要一致”的意思是不同的。现在我的两个下线的花色肯定不一致,我得先满足他们!

于是,我开始奋笔疾书,隔壁时不时传来偷笑声。我了解下级的需要,拆散自己的牌,并且协调A手中的资源终于使我们三个人手中的牌的花色一致了,在此基础上B3的任务也完成了,“黄菠萝”组仅次于“哈密瓜”组完成了扑克重组的任务。

【反思】

在小组分享时,通过岚岚的分析和小组人员的叙述,我们才了解到B3B4小组任务受挫的原因:沟通渠道有问题,A下达给B3B4的指示与B1B2的任务的清晰程度不同,“你们小组牌的花色要一致”与“你们小组每个人牌的花色一致”;沟通态度有问题,B3B4A的指令理解出现歧义,如果及时与A沟通再次确认,如果C成员积极主动都可以促进指令的进一步明晰,那么整个小组就可以更快地完成任务。

在小组分享和大组分享时,每个人还了解到了自己所扮演的ABC的角色所需要的品质,如A的统揽全局,B的上传下达,C的主动与服从,我们甚至找到了现实中遍布于学校以及其他单位的这种三级人员组成,如扮演A角色的领导,B角色的中层,C角色的一般人员。

【重建】

我,作为B4,除了倾情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到活动的紧张、刺激、具有挑战性,在分享中收获的关于沟通与合作方面的理性认识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体会。

1、人生没有彩排,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这是一位不知名的哲人说的。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人生的规则与游戏的规则相同。游戏中所涉及到的ABC三种角色,不就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团体漫长人生经历的演练吗?

在游戏中,我们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义务,你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下发号施令,我作为一个中层干部上传下达,他作为一个执行者尽心尽力,在齐心协力的情况下完成游戏任务。游戏借助于回放、重播别人的、自己的过往人生,强化了我们对生命的探索与反思,以此保证我们今后更好地扮演好各种不同的角色,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在游戏后,每个人都可以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淋漓尽致地深刻反省每种角色在完成一个目标任务时所需要的贡献值。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再次重建对各种角色的认识。

2、团体需要“正能量”

所谓“正能量”其实就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我们在游戏中充满了“正能量”,但是现实中呢?

确实是人生经历的真实排练,但是游戏可以重复,以此让我们修正自己的行为,为了游戏目标的达成而一次次地提高我们的执行力,甚至可以在该游戏后反思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己推人、包容、舍得、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我可以去理解A的责任重要,可以去理解C的被动执行,你也可以理解我作为B在上传下达中的关键作用,但是真实的人生中却充满了不确定。游戏只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去按照规则行事,这只是形式问题,而对待规则的态度,如沟通的渠道是否畅通,沟通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也许更为重要。

在“态度决定一切”的情况下,提升不同角色人的个体感受,各种角色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增进角色间的理解与沟通,减少团体内部不必要的“内耗”,都能够促进 “正能量”的产生。反之,如果工作中处处充满“负能量”,独裁专断,一意孤行,以自我为中心等等,那么即使大家都知道游戏规则,也会因为沟通态度而出现故意曲解游戏规则的个体,最后导致沟通渠道不畅通,无法完成任务。

3、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实际上就是悦纳自己。活动通过让每个人去体验游戏过程,去发现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与优点,承认自己的这些特质,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

比如,我不是一个很好的发号施令者A,但是我是一个很棒的上传下达者B,或者我是一个很好的行动执行者C。当你去接受这些属于自己的特质时,你的“正能量”就产生了。比如,我不善于具体体验、行动应用,但我善于反思观察、抽象概括,我的总结提升给其他人带来启发,我在活动中又把我的特质发挥出来了,又得到了别人的承认,我的内心就强大了。

    同时,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是一种胆量,自我安慰、自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都可以帮我们解除危机感。比如,在大组分享时,我发现其他组的A还不我们的A,还有不少的B的表现还不如我,他们的工作思路比我还不清晰,我对自己就更加有信心。比如,在“用眼睛传递数字”时,尽管我从前面的人那里得到了错误的信息,只是1的差别,但是我传递出去的信息下一个人都接收到了,据说后面的成员传递时的差错更多,这些都让我释然。

曾经看过【美】约书亚·罗斯·李普曼写的《心灵的宁静》一书,觉得关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这一点有几个要点很值得分享:

第一、当我们无法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时,绝对不要折磨自己。

第二、一个人必须对自己抱有友好的敬意。

第三、有些人无法理智地爱自己,而是对自己产生病态的厌恶,百般排斥。有时候这种现象还可能导致自恋:这同样是一种异常的心理,源于自我压抑、自我贬低,并使人陷入自我陶醉的圈套,但是在自恋的同时又掺杂着自卑的情绪。

第四、不管是男是女,如果你无法抛弃过去那些虚伪的自我塑造手段,无法接纳更重要的新的自我塑造手段,你就不可能拥有一个自尊自爱的人生。

第五、你会发现,倔强地认为我们是完美的这种傲慢想法,才是我们内心的最大敌人;你要学会拥有一种灵活的谦卑感,别要求自己十全十美,别要求自己拥有天使般的美德。

第六、一旦开放对自己的看法,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能泰然处之,而不是逼迫自己去追求看似崇高、实际上永远无法达到的完美,如果你真的舍弃一切去追求绝对的完美,最终等待你的只有无尽的失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