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州游记

 一江映月 2012-08-26

徐州游记

 

      江苏省徐州市古称彭城,地处南北交界,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使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文化十分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历史上有11位皇帝属徐州籍。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黄茅岗上金丝柳,红杏花开燕子楼;戏马台前笙细细,云龙山上乐悠悠;九里山前高项战,白云洞中静安修;子房山居清福地,王陵母冢万古留;楚汉相争今何在?惟有横波水东流。由此可见,徐州古迹多多。又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淮海战役纪念馆,碾庄战斗纪念馆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无一不见证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伟大胜利。所以,徐州景致多多,去徐州旅游别有一番风味。

    云龙山位于徐州市南郊,南北耸列,峦壑连绵,烟云弥漫,蜿蜒苍翠,宛如游龙。传说汉高祖刘邦起事前曾入此山,其妻吕氏遍寻无着,后观天象,见山中有云龙之气,于是入山,终于找到了刘邦,因而山名云龙。由北麓登山,迎面巨石上横书“云龙山”三个大字,笔锋犀利,镌工精致。登上山顶,北眺九里山,两千年前楚汉鏖战的古战场就在眼前;西览云龙湖。碧波如镜;东望黄河故道,犹如白练婉蜒;凤凰山上庄严肃穆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尽收眼底。山上名胜麋集,兴化寺内北魏石佛、东坡石床、燕子楼遗址、放鹤亭等都是著名古迹。

    在云龙山的南坡上,有一处数丈高的悬岩。岩顶有一幅南海观音的图像,后人依岩结庐,建成一座庙宇。从前面看,有五层楼高,,巍峨壮观;从后面看,却只有三砖高。这一奇观为海内外所罕见,它就是名闻四海的云龙山观音大士岩。大士岩的正殿为圆通宝殿,正殿中的观音大士像雕在巨岩之上。
    
九里山,又名九凝山,位于徐州市西北部,和云龙山遥相互应,因东西长九里而得名。九里山每座山头随物象行形,至西向东依次为象山、宝峰山等,支麓有大孤山、小孤山、沙孤山、虎山、龟山、看花山、杨家山、江家山和琵琶山等。以东端的琵琶山景色最佳,因山形酷似琵琶而得名。据说,九里山是楚汉鏖兵的战场,留有项羽兵败的白云洞。此后,唐朝的朱全忠和时溥,明朝的朱棣和朱允炆等,都在九里山激战过。《水济传》中的一首歌谣唱到:“九里山前摆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道出了九里山的战略作用。

   
    位于九里山境内的龟山西麓的龟山汉墓,依山为陵,全部由人工开凿而成,是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面的为刘注的墓,北面的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共有15间墓室,总面积700余平方米,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宛如一个浩大的地下宫殿,且雕凿精细,工程浩大,气势雄伟,为全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楚王陵墓,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狮子山汉王陵,说是汉朝三代楚王刘戊的墓。墓是掏空了一座石头山建成的。墓口到墓室几十米墓道,直得连红外线都打不出偏差,可见当时的测量和施工技术有多高。汉王陵的陈列室里有一些文字和图表,说了刘戊的身世和经历。说刘戊是刘邦弟弟的孙子,是被刘邦的哥哥的儿子刘濞拉下水,联手去夺刘邦孙子刘启的皇权,兵败自杀的。

    陵墓的西侧是一片洼地。初秋,空气清新,摇曳的芦草间池水闪烁,水下兵马俑就在那儿,很为壮观。这里的兵马俑谈不上壮观,大多都是萝卜大。但请你放慢脚步,俯身作鸟瞰状,你会感到这支兵种齐全、装备精良的部队,正在行军途中,你甚至能看到他们脚下踏起的烟尘。一般来说,兵马俑应是屹立拱卫着陵葬,而这支部队却为征战状,离陵葬渐行渐远。值得注意的是,部队中还有文官,或立军前,或夹阵中。是为出师出有名?是为不刃而胜?不得而知。

    子房山位于徐州市区东北部,海拔127,原名鸡鸣山。相传楚汉之际,张良为了瓦解楚军,巧妙使用了攻心术。他训练了一批吹箫能手,制作了许多大型风筝,风筝下悬挂箩筐,将吹箫者置于其中。张良坐镇鸡鸣山指挥,乘风势将风筝放到楚军阵地上,一时洞箫齐鸣,凄婉的箫声勾起了项羽江东兵的思乡之情,八千子弟弃甲而散,汉军不战自胜。从此,鸡鸣山改称子房山。刘邦建立希罕政权后,张良急流勇退。他淡泊名利,婉言谢绝了刘邦让他在齐地自择三万户封邑,甘愿受封留侯,选择了徐州的鸡鸣山退隐。兴汉三杰中,唯他免遭杀身之祸。

  
沿着占地有五六亩的混凝土广场绕过圆形大花园,径直向前首先到了雄宏庄严的淮海战役纪念馆,从馆内出来西向拾级一百二十九级台阶就到了纪念塔,塔高四十米、宽十六米,正面是淮海战役纪念塔九个鎏金的毛体字,背面是介绍淮海战役的碑文,两侧各有三十多个真人大小的幅雕栩栩如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当年淮海战役的悲壮场面。
    淮海战役国共双方参战兵力总计一百五十余万,最后以全歼国民党徐州剿总杜隶明集团五十余万人,活抓杜隶明,基本解放整个长江以北地区而告终。淮海战役可以说是一举而定乾坤的历史性决战,为纪念在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无数先烈,在陈毅元帅的倡导下,修此塔于此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