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北京》缺失的记忆 老年痴呆症

 图书 馆员 2012-08-27
《健康北京》缺失的记忆 老年痴呆症
北京宣武医院闵宝权做客BTV科教
视频 http://space./video/VIDE1346142623532387

缺失的记忆 <wbr>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表现
缺失的记忆 <wbr>老年痴呆症
    海马体 颞叶 颚颞萎缩是导致记忆和其他智能减退的主要原因。
缺失的记忆 <wbr>老年痴呆症长期频繁使用的信息,大脑皮层会存储永久记忆。如果不用的短期信息海马体会自动删除。
缺失的记忆 <wbr>老年痴呆症海马体的萎缩是无法恢复的,只能通过药物减缓病情发展。用一些改善脑子供血的药。促进智力 提高记忆力的药。
很多老年人都认为这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其实如果早期干预可以延缓2-3年发生。 缺失的记忆 <wbr>老年痴呆症缺失的记忆 <wbr>老年痴呆症 
许多老年人有健忘的表现,如出门没带钥匙 忘了关火,这是否算老年痴呆?
正常老人遗忘相对比较轻发生次数也比较少 经过提醒能回忆起来。
如果是老年痴呆一旦忘记很难提醒,就是提醒他很难回忆起来。
通过双手从前往后梳头按摩头部穴位也可起到疏通血管 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缺失的记忆 <wbr>老年痴呆症缺失的记忆 <wbr>老年痴呆症缺失的记忆 <wbr>老年痴呆症这些穴位有醒目开窍真菌安神的作用。
缺失的记忆 <wbr>老年痴呆症因为这些疾病都会引发脑部动脉硬化,加速大脑的老化。

《健康北京》糊涂病要明白治-老年痴呆

2013年11月27日,BTV《健康北京》栏目制作了一期节目:糊涂病 要明白治。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经内科主任医师冯涛及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玉梅做客现场,为您介绍老年痴呆都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精彩节目,敬请收看~
名词解释: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病因:
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与该病发病有关:
1.家族史
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痴呆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
先天愚型(DS)有该病类似病理改变,DS如活到成人发生该病几率约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乃引起对该病遗传学研究极大兴趣。但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3~4倍。St.George-Hyslop等(1989)复习了该病家系研究资料,发现家庭成员患该病的危险,父母为14.4%;同胞为3.8%~13.9%。用寿命统计分析,FAD一级亲属患该病的危险率高达50%,而对照组仅10%,这些资料支持部分发病早的FAD,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有一篇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见可排除X-连锁遗传,而多数散发病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AD有关的遗传学位点,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个:早发型AD基因座分别位于2l、14、1号染色体。相应的可能致病基因为APP、S182和STM-2基因。迟发型AD基因座位于19号染色体,可能致病基因为载脂蛋白E(APOE)基因。
2.一些躯体疾病
如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等,曾被作为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史者,患该病的相对危险度高。该病发病前有癫痫发作史较多。偏头痛或严重头痛史与该病无关。不少研究发现抑郁症史,特别是老年期抑郁症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最近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认为,除抑郁症外,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也有关。曾经作为该病危险因素研究的化学物质有重金属盐、有机溶剂、杀虫剂、药品等。铝的作用一直令人关注,因为动物实验显示铝盐对学习和记忆有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痴呆的患病率与饮水中铝的含量有关。可能由于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加速了衰老过程。
3.头部外伤
头部外伤指伴有意识障碍的头部外伤,脑外伤作为该病危险因素已有较多报道。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严重脑外伤可能是某些该病的病因之一。
4.其他
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生活颠簸等社会心理因素可成为发病诱因。
临床表现:
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3年)
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第二阶段(2~10年)
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第三阶段(8~12年)
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检查:
1.神经心理学测验
简易精神量表(MMSE):内容简练,测定时间短,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临床上测查本病智能损害程度最常见的量表。该量表总分值数与文化教育程度有关,若文盲≤17分;小学程度≤20分;中学程度≤22分;大学程度≤23分,则说明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应进一步进行详细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运用和视空间能力等各项认知功能的评估。如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是一个包含11个项目的认知能力成套测验,专门用于检测AD严重程度的变化,但主要用于临床试验。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可用于评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损害程度。该量表内容有两部分:一是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即测定病人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脱衣、梳头和刷牙等);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即测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电话、乘公共汽车、自己做饭等)。后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
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评估: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和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等,常需要根据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基线评测,不仅发现症状的有无,还能够评价症状频率、严重程度、对照料者造成的负担,重复评估还能监测治疗效果。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CSDD)侧重评价痴呆的激越和抑郁表现,15项老年抑郁量表可用于AD抑郁症状评价。而CSDD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但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无关。
2.血液学检查
主要用于发现存在的伴随疾病或并发症、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痴呆。包括血常规、血糖、血电解质包括血钙、肾功能和肝功能、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甲状腺素等指标。对于高危人群或提示有临床症状的人群应进行梅毒、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体血清学检查。
3.神经影像学检查
结构影像学:用于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和发现AD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
头CT(薄层扫描)和MRI(冠状位)检查,可显示脑皮质萎缩明显,特别是海马及内侧颞叶,支持AD的临床诊断。与CT相比,MRI对检测皮质下血管改变(例如关键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皮质基底节变性、朊蛋白病、额颞叶痴呆等)的改变更敏感。
功能性神经影像:如正电子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提高痴呆诊断可信度。
18F-脱氧核糖葡萄糖正电子扫描(18FDG-PET)可显示颞顶和上颞/后颞区、后扣带回皮质和楔前叶葡萄糖代谢降低,揭示AD的特异性异常改变。AD晚期可见额叶代谢减低。18FDG-PET对AD病理学诊断的灵敏度为93%,特异性为63%,已成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工具,尤其适用于AD与其他痴呆的鉴别诊断。
淀粉样蛋白PET成像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规应用。
4.脑电图(EEG)
AD的EEG表现为α波减少、θ波增高、平均频率降低的特征。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于AD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证据,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谢异常、暂时性癫痫性失忆或其他癫痫疾病。
5.脑脊液检测
脑脊液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和蛋白电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脱髓鞘疾病疑似者应进行检测。快速进展的痴呆患者应行14-3-3蛋白检查,有助于朊蛋白病的诊断。
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检测:AD患者的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于Aβ42在脑内沉积,使得脑脊液中Aβ42含量减少),总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研究显示,Aβ42诊断的灵敏度86%,特异性90%;总Tau蛋白诊断的灵敏度81%,特异性90%;磷酸化Tau蛋白诊断的灵敏度80%和特异性92%;Aβ42和总Tau蛋白联合诊断AD与对照比较的灵敏度可达85%~94%,特异性为83%~100%。这些标记物可用于支持AD诊断,但鉴别AD与其他痴呆诊断时特异性低(39%~90%)。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检测和样本处理方法。
6.基因检测
可为诊断提供参考。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突变在家族性早发型AD中占50%。载脂蛋白APOE4基因检测可作为散发性AD的参考依据。 诊断:
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AD及相关疾病协会(NINCDS-ADRDA)规定的诊断标准。可能为AD的诊断标准:A加上一个或多个支持性特征B、C、D或E。
核心诊断标准:
A.出现早期和显著的情景记忆障碍,包括以下特征
1.患者或知情者诉有超过6个月的缓慢进行性记忆减退。
2.测试发现有严重的情景记忆损害的客观证据:主要为回忆受损,通过暗示或再认测试不能显著改善或恢复正常。
3.在AD发病或AD进展时,情景记忆损害可与其他认知功能改变独立或相关。
支持性特征:
B.颞中回萎缩
使用视觉评分进行定性评定(参照特定人群的年龄常模),或对感兴趣区进行定量体积测定(参照特定人群的年龄常模),磁共振显示海马、内嗅皮质、杏仁核体积缩小。
C.异常的脑脊液生物标记
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浓度降低,总Tau蛋白浓度升高,或磷酸化Tau蛋白浓度升高,或此三者的组合。
将来发现并经验证的生物标记。
D.PET功能神经影像的特异性成像
双侧颞、顶叶葡萄糖代谢率减低
其他经验证的配体,包括匹兹堡复合物B或1-{6-[(2-18F-氟乙基)-甲氨基]-2-萘基}-亚乙基丙二氰(18F-FDDNP)。
E.直系亲属中有明确的AD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
排除标准:
病史:突然发病;早期出现下列症状:步态障碍,癫痫发作,行为改变。
临床表现:局灶性神经表现,包括轻偏瘫,感觉缺失,视野缺损;早期锥体外系症状。
其他内科疾病,严重到足以引起记忆和相关症状:非AD痴呆、严重抑郁、脑血管病、中毒和代谢异常,这些还需要特殊检查。与感染性或血管性损伤相一致的颞中回MRI的FLAIR或T2信号异常。
确诊AD的标准:
如果有以下表现,即可确诊AD:既有临床又有组织病理(脑活检或尸检)的证据,与NIA-Reagan要求的AD尸检确诊标准一致。两方面的标准必须同时满足。
既有临床又有遗传学(1号、14号或21号染色体的突变)的AD诊断证据;两方面的标准必须同时满足。
治疗:
1.对症治疗目的是控制伴发的精神病理症状
(1)抗焦虑药 如有焦虑、激越、失眠症状,可考虑用短效苯二氮卓类药,如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去甲羟安定)、劳拉西泮(罗拉)和三唑仑(海乐神)。剂量应小且不宜长期应用。警惕过度镇静、嗜睡、言语不清、共济失调和步态不稳等副作用。增加白天活动有时比服安眠药更有效。同时应及时处理其他可诱发或加剧病人焦虑和失眠的躯体病,如感染、外伤、尿潴留、便秘等。
( 2)抗抑郁药 AD病人中约20%~50%有抑郁症状。抑郁症状较轻且历时短暂者,应先予劝导、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环境改善即可缓解。必要时可加用抗抑郁药。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较轻,也可选用多塞平(多虑平)和马普替林。近年来我国引进了一些新型抗抑郁药,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赛乐特)、氟西汀(优克,百优解),口服;舍曲林(左洛复),口服。这类药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比三环类轻。但氟西汀半衰期长,老年人宜慎用。
(3)抗精神病药 有助控制病人的行为紊乱、激越、攻击性和幻觉与妄想。但应使用小剂量,并及时停药,以防发生毒副反应。可考虑小剂量奋乃静口服。硫利达嗪的体位低血压和锥体外系副作用较氯丙嗪轻,对老年病人常见的焦虑、激越有帮助,是老年人常用的抗精神病药之一,但易引起心电图改变,宜监测ECG。氟哌啶醇对镇静和直立性低血压作用较轻,缺点是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近年临床常用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等,疗效较好。心血管及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少,适合老年病人。
2.益智药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药
目的在于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这类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方兴未艾,新药层出不穷,对认知功能和行为都有一定改善,认知功能评分也有所提高。按益智药的药理作用可分为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脑血管扩张剂、促脑代谢药等类,各类之间的作用又互有交叉。
(1)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 胆碱能系统阻滞能引起记忆、学习的减退,与正常老年的健忘症相似。如果加强中枢胆碱能活动,则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学习记忆能力。因此,胆碱能系统改变与AD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即所谓的胆碱能假说。拟胆碱治疗目的是促进和维持残存的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这类药主要用于AD的治疗。
(2)脑代谢赋活药物  此类药物的作用较多而复杂,主要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皮质细胞对氧、葡萄糖、氨基酸和磷脂的利用,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改善功能脑细胞,从而达到提高记忆力目的。
预后:
由于发病因素涉及很多方面,绝不能单纯的药物治疗。临床细致科学的护理对患者行为矫正、记忆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长期卧床者,要注意大小便,定时翻身擦背,防止压疮发生。对兴奋不安患者,应有家属陪护,以免发生意外。注意患者的饮食起居,不能进食或进食困难者给予协助或鼻饲。加强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记忆力的训练。
byb.cn
BTV《健康北京》
byb.cn
主持人:王巍
byb.cn
本期做客嘉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冯涛
byb.cn
另一位做客嘉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张玉梅
byb.cn
观众(朱女士)讲述自己的健忘经历
byb.cn
冯主任提不:健忘很常见,总犯要警惕
byb.cn
提醒:老年痴呆最终可能因感染而致死
byb.cn
介绍老年痴呆的四"不"症状
byb.cn
提示:老人出门捡垃圾,异常行为需注意
byb.cn
嘉宾介绍:老年痴呆的诊断需要做测试题
byb.cn
现场观众测试记忆力
byb.cn
冯主任介绍:空巢老人需要关爱,孤独增加患病风险
byb.cn
介绍老年痴呆的六种常见因素
byb.cn
提醒:常吃甜食会肥胖,血糖升高要预防
byb.cn
现场观众互动:哪些食物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byb.cn
嘉宾建议:预防老年痴呆,杂粮坚果加蔬菜
byb.cn
提醒:红酒虽好莫贪杯,常喝白酒智力退

  

 

老年痴呆症的因机证治
□ 欧阳真理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老年痴呆症是当今较为常见的老年难治病,包括现代医学的阿尔茨海默性痴呆和脑血管性痴呆。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病将成为社会上的多发病。本病属疑难病症,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及康复方面占有优势。笔者就其病因病机及治疗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病因病机

  病位在脑,神明失用

  《素问·五脏生成》:“诸髓者皆属于脑。”隋唐时,杨上善在《太素》中明确指出:“髓在头中最多,而头是心神所居”,“认知万物,意志,思虑,智,皆属心神之用也。”又云:“心能决动四肢百体”,其所言的“心神”包括了感觉动作,思维情感等一切精神活动;指出“心神”为脑所主。可见杨氏在公元前约668年就已认定脑主思维。明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说:“脑为元神之府。”

  以上都说明脑具有主神明,即思维、记忆、感觉及运动的功能。所以老年痴呆症病位在脑,为元神失养,神明失用所致。

  脾肾虚衰为本,痰瘀火邪为标

  脏腑功能虚衰是老年痴呆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脾肾虚衰为主;脏腑虚衰,脾肾不足,阴阳失衡,机体失控所产生的痰瘀火邪则为其标。两者又往往互为因果,互相作用。

  《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素问·五脏生成篇》有:“五谷之精微,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说明脑和髓的生成是禀受先天的精气和后天水谷之精气而成,与脾肾密切相关。

  老年人胃气虚衰,纳运失调,脾肾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导致气机逆乱,上扰于脑而为病。或老年肾阳不足,脾失温煦,也可因健运失司,津液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而致脑海空虚。脾肾虚衰,肾之精气得不到供养,也会使脑髓不足。脾肾虚衰,精血不足,元神失养,神明失用,是老年痴呆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应以脾肾虚衰为本。

  老年人脾肾虚衰,气血推动作用减弱,使血行瘀阻,使水液停留。老年人肺脾肾皆虚,气化无力,津液敷布失常,易酿湿生痰。老年人固执保守,焦虑疑惧,易产生气滞。气滞血运不畅也可为痰。肝气不舒,脾失健运,也能聚湿生痰。

  痰为浊邪,因气而上,风痰上扰,迷蒙元神,或由“髓空”、“阳虚”痰浊兼虚上犯,导致痴呆病症发生。若瘀血随经流行入脑,与精髓错杂,致使清窍受蒙,神明失养,灵机呆钝,则出现神识不清,表情痴呆,日夜颠倒,癫狂时作等症。

  同时由于淤血内阻,使脑髓转运疏泄失常,使脑气与脏气不接,使脑之供血不足,脑失所养,日久精髓逐渐枯萎,故病程呈进行性加剧。

  痰和瘀都是体内津血运行失常的病理反应。痰来自津,瘀本乎血。《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其津液,注入于脉,化以为血。”说明津血同源,痰瘀也同源。痰阻血难行,血凝则痰难化。淤血内阻,久必生痰,痰浊停滞更致血瘀。痰阻血瘀,蒙蔽清窍,元神失养,神明失用是老年痴呆症尤其是脑血管性痴呆最常见的病机。

  患者既有面容呆滞,头晕头重或头蒙如裹,舌苔白腻之痰症,又有舌质紫暗,颜面晦滞,年老斑等瘀象。肾阳亏虚,心火旺盛,心肝火盛,上扰神明,也是造成痴呆的原因。

  七情失调是重要诱因

  老年人活动不便,感觉失灵,失掉能力的感觉容易产生悲观;当丧失配偶、同代人去世也往往使其孤独寂寞;尤其退休后易产生无用或失落感,会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悲观情绪,以致精神忧郁,焦虑疑惧,致使气血逆乱,造成津血运行失常。此外,劳逸不当,房劳过度也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证型与治疗

  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本病的归属、临床诊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等都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笔者根据本病病位在脑,由元神失养,神明失调所致,本为脾肾虚衰为主,标为痰瘀火邪最多,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临床将本病分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痰阻脑窍、痰血内阻、心肝火盛五个基本证型,再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加减。

  由于本病表现复杂,而且变化多端,尤其常为虚实相间,临床往往几种证型并见。如痰瘀交阻、气虚血瘀、髓亏血瘀等等。同时各型之间又互为因果,相互转化。所以临证应围绕主要病机进行辨证。

  实证以化痰活血化瘀为主,酌情运用开窍,清火,理气;虚证应益肾,补气健脾兼以养心;虚实夹杂应驱邪扶正并举。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灵活施治。

  从临床观察,老年痴呆症不少是因痰而起,因痰致呆。痰为浊邪,因风而上,风痰上扰,迷蒙元神,而形成痴呆。治风痰上扰之痴呆,天麻为必用之品。痰阻脑络,久病必瘀,必须痰瘀同治。地龙,水蛭等虫类药收逐力专,对脑络之瘀尤能建功。

  老年痴呆症出现机窍被蒙,神智不清时,可选加芳香走窜醒脑开窍之品。通脑窍以麝香,石菖蒲为最。具有醒脑开窍作用的中成药有苏合香丸、局方至宝丹、牛黄清心丸和安宫牛黄丸。随临床辨证选用,用之得当可奏速效。但芳香走窜之品耗伤正气,故不宜长期使用。

  本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往往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改善脑微循环,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是治疗和预防脑血管痴呆的关键。加强护理、防止跌伤、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与本病的康复密切相关。

 

找到痴呆线-预防老年痴呆,就这么简单



小区住着一位中国音协的编辑,突然患了老年痴呆,不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居然也不认识与他生活了50多年的老伴和儿女,家人和他本人都备受煎熬。据她老伴说,着名交响乐指挥家秋里也患上了老年痴呆,儿女都在国外,很可怜。今天在网上看到这篇关于老年痴呆的文章,转发给朋友们,不知道是否有道理,但是我想每天按照文章中介绍的方法揉揉脚,肯定不会有坏处。
人上了四十岁以后,一定要多观察自己的脚,而年轻人也一定要多观察自己爹娘的脚,看看是不是有了痴呆线。如果有的话,就赶紧划拉他们脚上的小脑反射区。最近几年,我遇到的得老年痴呆的人明显比前几年多。
很多中年人到我这儿瞧病,都抱怨说,父母得了老年痴呆,像个傻小孩儿,脾气不小,还经常瞎胡闹,做儿女的简直是哭笑不得,都没办法了。还有的老年人得了老年痴呆,连家都找不着,做儿女的就满大街找爹找妈。而且,我发现这个病有低龄化的趋势。很多人都说,这个病又没有前兆,总是得了以后才弄得家人措手不及。
其实,老年痴呆是可以提前发现的,而且可以通过做足部的反射区来防治。
有一年春节,我去哥哥家拜年,他家亲家母正好也过来了。閒聊的时候,我就给他们瞧瞧病。
我看见他亲家的大脚趾外侧,也就是挨着二脚趾的那个地方有一条棱线,我说:“你要注意啊,你有老年痴呆的倾向。”
她非常吃惊,说:“我妈就老年痴呆,我是不是有遗传啊?”
我说:“你小脑有问题”,果然,我刚一摸她大脚趾根部的小脑反射区,她就嚷嚷说太疼了。
其实,她脚上的那条棱线就是痴呆线,严重的会形成一块硬皮,像茧子似的。好多女同志会说我这是穿高跟鞋穿的,男同志说我那个皮鞋有点紧。这些都没关係,如果你发现大脚趾外侧有这麽一条茧子了,再摸摸你脚下的小脑反射区,要是疼的话,那就要注意了,这是痴呆症的前兆。
人上了四十岁以后,你一定要多观察自己的脚,而年轻人回家也一定要多看看自己爹娘的脚。年轻人,如果发现爸妈脚上有这个棱了,一定要常回家给他们做一做。
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大脚趾根部的小脑脑干反射区,从脚趾缝往外,用我教您的补泻一步法,顺着推,每天100下,坚持两个月。就算从现在开始两个月天天做,也比父母痴呆了以后你找不着他强。
老年人自己也可以每天晚上泡完脚后搬起脚做它100来下。不出两个来月,这个棱就消失了,这时,你的小脑就激活了。
在天津,有个着名话剧演员的夫人,原来是位医术高明的儿科大夫。她的八十大寿过得非常隆重,但八十岁零七天时就痴呆了。她姑娘从此有钱再也不敢让母亲拿着,怕丢了,只按月给她五百块钱零花。但是,每次拿完钱母亲都不高兴。
有一次,姑娘给完钱,老人一下子就爆发了,说:“我得跟你谈谈,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
她姑娘说:“怎麽了?”
老人说:“我的工资好多,你就给我五张。”
姑娘听完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只好换了五十张十块的给她。
老人拿着钱就满意了,说:“我的工资就是这麽多。”
这件事听着可笑,想着可悲。所以,您学了我教给您的方法,一定要付诸实践,千万别让自己的父母走到这一步。
在这裡,我想跟所有的子女们说,孝敬父母一定要从观察父母的脚开始。现在每个星期花点时间摸摸父母的脚,不要等到你有一天满大街都找不到他的时候再后悔到处找。按揉小脑脑干反射区就能防治老年痴呆。

Rose【(转载)找到痴呆线-预防老年痴呆,就这么简单】 - Rose - Rose Yang的博客

Rose【(转载)找到痴呆线-预防老年痴呆,就这么简单】 - Rose - Rose Yang的博客

 

编后语:感恩我们伟大的父母养育了我们,为父母做些小事,那是太应该了。记得回去给付检查哦!感恩您的转发,帮助更多人知道。


 

脑萎缩、老年性痴呆效方

方1  脑萎缩:黄芪20克,当归、党参、白术、钩藤各15克, 赤芍、川芎、葛根、石菖蒲、益智仁、天麻、扁豆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常服,治疗脑萎缩显效。
 方2  脑萎缩、老年性痴呆:桑葚子、黑芝麻、黑豆、谷牙、麦芽各30克,黄芪、熟地、菟丝子各15克,党参、枸杞子、全虫、地龙各10克,水蛭、土鳖虫、柴胡、羌活、陈皮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服一个月显效。
 方3  老年性痴呆:桑葚子50克,核桃仁30克,粳米100克,一起煮粥,每日吃一次,久服奇效。
 方4   老年性痴呆:银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放在一起蒸一小时,一次服下,每日服一次,常服治老年痴呆。
 方5  预防老年痴呆:经常按压神门穴,至少每天按压一次,常做可预防痴呆。

11种人易得老年痴呆 怎样预防老年痴呆?
目前,全世界可能有数千万的人正在遭受着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的折磨。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如何治疗老年痴呆症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在此,小编提醒您:以下11类人易得老年痴呆症,防治需注意几大事项。
谁将来可能会患老年痴呆症?日本最新一期《AREA》杂志认为,退休后易得老年痴呆症的上班族类型有下列几种:
一、对年节送礼馈赠非常热心;
二、对上司绝对服从、对下属相当严厉;
三、喜欢将部下的功劳归己,将自己的失败归人;
四、假日与家人外出时习惯穿西装打领带;
五、对演艺界绯闻或家人闲聊话题完全摸不着边;
六、不善闲谈、不会讲笑话、缺乏幽默感;
七、一点也不觉得猫、狗等小动物可爱;
八、不被同事或部下喜欢;
九、对同事或朋友的升迁反应过敏;
十、对音乐、电影毫无兴趣,并且对玩电子游戏嗤之以鼻;
十一、生活步调相当固定,每天走过的街道几乎一成不变。
老年痴呆患者常见的症状:
1、随做随忘,丢三落四
做菜时已放过盐了,却不知道放过没有;明明锁了门出去,半路上却又觉得门没锁;上街去买菜,忘了拿篮子或钱。
2、词不达意,唠里唠叨
本来想表达一种意思,说出来却是另外一种意思,对一件事总是反复不停地说。
3、忘记熟人的名字
走在街上,明明是老熟人却叫不出对方的名字。
4、多疑猜忌
自己东西找不到了,总怀疑别人。
5、情感冷漠
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甚至对过去很感兴趣的事情也觉得索然寡味。
6、计算力下降
上街买菜,挺简单的账算起来很费力,甚至根本不会算了。
支招:
手指常活动可防老年痴呆
专家指出,中老年人经常活动手指关节、刺激手掌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原因是手和大脑关系密切。如能每天坚持摇摆手指,改善手部血液循环,将有助于大脑血流通畅,既能健脑又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现介绍几个简单易行的动作:
将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拔,做屈伸运动10次。
将小指按压在桌面上,后用手反复刺激它。
双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后突然猛力拉开。
刺激手掌中央(手心),每次捏20次。
经常揉擦中指尖端,每次3分钟。
每天可在上述方法中选择2~3种交替使用。同时,要尽量利用各种机会活动手指。
家属如何照顾老年痴呆病人?
老年痴呆症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老年痴呆患者的一些机能和能力一旦失去了,恢复往往比较困难。所以,对老年痴呆的护理,家属一定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给予足够的精神支持
让老年痴呆的亲人感受到关爱和理解。特别是当他们完成了某件事情的时候,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获得满足感和寻回自信。用简单的语言和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可以让老年痴呆的亲人更容易理解。
其次要尝试建立一种生活的规律性
老年痴呆的亲人往往记忆丧失和脑部功能退化,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也减弱。生活的规律性,有助于老年痴呆患者更好的生活。可以做适量的体育锻炼、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起居可以保持老年痴呆患者的健康,选择老年痴呆亲人状态最好的时候进行活动。
最后还要注意预防意外的发生
把一些可能会伤害老年痴呆亲人的物品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或者隐藏起来,例如钥匙、火柴和刀具等。同时,应该注意环境的用电用火安全,积极消除隐患。要记住,有些对自己安全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对老年痴呆的亲人也是安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