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臭牛牛臭牛牛 2012-08-27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 未来 - 未来的博客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 未来 - 未来的博客

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埃萊娜·格里莫(Hélène Grimaud)是谁?钢琴家或作家?美女或狼女?巴黎音乐学院年纪最小的学生或与狼共舞的野孩子?她说:“我渴望与朋友们坦诚相见,但那些无情的目光总是对我评头论足,一位钢琴家(纯洁的人)、一位古典音乐家(具有智慧)、从事一种国际性的职业(经济独立、行动自由),再加上‘和狼一起生活’(充满性能力的幻影),于是视我为洪水猛兽。”  世上从不乏奇女子,钢琴家中也辈出怪才,但恐怕谁也难以拥有格里莫这般的魔幻气质,宛若连通人界与兽界之间的一个美丽的半兽人。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 未来 - 未来的博客
格里莫生于法国的普罗旺斯,父亲是非洲裔犹太人,母亲则是科西嘉裔的犹太人。6岁,她着魔于弄伤自己,凝视髌骨上的伤疤,摩挲伤疤上凝结的褐色痂盖。她轻轻地掀开它,欣赏下面那粉红色的新皮;或是猛地揭掉,看它再度流血。每当左手被划破,她立即会把右手也划破。她必须在书的两边摆放同样数量的铅笔。她没有真正的朋友,除了扑向书籍,《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布拉热洛纳子爵》……   格里莫的童年,无论在精神还是身体上,都出现了一种偏差。父母起初带她去学舞蹈、柔道、网球,但自愿的受伤和强迫性的平衡都没有消失,直到她7岁时接触到钢琴。“练琴的时刻是我一周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两只手的演奏手法并不对称,然而奏出的音符却产生了完美的和谐,在最后一个和音之后的全休止期间,我清楚地感觉到,一切终于以愉快幸福的方式在我周围回响起来。”在钢琴上,格里莫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语言,“我飞了”。  于是格里莫投身乐谱,就像当初投身阅读那样狼吞虎咽。即便在没有乐器的情况下,她也在想象该用什么样的力度,按键盘上的哪一个键。这种疯狂的热情让她一连跳了好几级。13岁时,格里莫只身一人前往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学习,却因为无法忍受狭隘局限的教育制度,拒绝聆听任何钢琴老师的死板教诲,毅然退学。她在自传中写道,“14岁,我敢作敢为,毫无顾忌,第二天,我就回到了曾培育我4年的埃克斯音乐学院”。 1991年,格里莫移居美国。有一天深夜,她在遛狗时偶遇了独居的邻居丹尼斯,这一天改变了格里莫的命运,因为丹尼斯牵的是一头母狼。“它脚步很轻,朝我走了过来,它靠近我的左手,嗅了嗅。它先用头,然后用肩胛骨蹭我的手掌,我感到一阵闪电般的火花,全身为之一颤,一种特殊的触感,在我身上激发了一种神秘的歌声,唤起了一种莫名的原始力量。”   此后的若干年,格里莫全身心投入到建立野狼保护中心中。她搬去了纽约,成功地向父母隐瞒了这种自愿的颠沛流离。她平均每3个月搬一次家,没有绿卡,没有美国的银行户头,除了工作签证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合法证明,还经常非法占用空屋。“我换了15个住处,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位于名声欠佳的贫民区。那儿有人大叫、打架、酗酒。从搬进新住处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寻找下一个住处,因为如果住3个月以上,房东就要求提供银行担保。我几乎从不清空那只小旅行箱,它被我当作了衣橱。除了演出服外,我只有一套平时穿的便服。我的工作环境从未如此艰苦,因为我没有钢琴,只能通过思索、形象的组合以及心理投射在头脑中练琴。我拜访业主,把所有的演出报酬攒起来,用来购买一处地产养我的狼群。我与美国管理当局谈了几十次,希望成立基金会的请求能获得批准。” 格里莫视自己是家庭、音乐世界乃至社会的一个孤独的局外人,内心充满挣扎。比如在考虑在什么地方建立野狼保护中心时,她写道:“最好是在别处,我一直希望是在别处。”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 未来 - 未来的博客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 未来 - 未来的博客
  事实上,直到2002年,格里莫的音乐事业才真正渐入佳境,算起来,为了野狼保护中心,她付出了整整10年的努力。如今,格里莫的基金会已经拥有超过700头狼,每年都组织上万名孩子前去参观。在新闻发布会上,格里莫心满意足地说:“现在,保护中心已经步入正轨,纳入政府机构监管,即便我哪天在街上被公车撞死,也不用为此担心了。”我很好奇,格里莫是如何在狼群与人群之间游刃有余的,尽管我们许多人也像她一样,为了自己深爱的狼,不得不应付那些无聊的人。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 未来 - 未来的博客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 未来 - 未来的博客
天蝎座的格里莫对一切神秘的东西都兴趣浓厚,比如占卜、占星术、塔罗、灵媒、中世纪、宗教……她在书中如此描述脑海中上演的景象:“一位女巫向她的水晶球弯下身,摩擦着它。突然,球体爆裂,向整个空间、各个阶段散发:巴赫的浪潮向着绝望者,勃拉姆斯的向着恋人,莫扎特的朝向智者,维瓦尔第的向着快乐的人。啊!音乐,多么完美的占卜师!” 她那回旋曲式般夹杂狼的传奇与个人生平的自传《野变奏》(2003,<Variations sauvages>,英文版名为<Wild Harmonies: A Life of Music and Wolves>)在看似琐碎的语言中彻底将自己的心声抖露出来——不见得比卢梭的《忏悔录》优美,却一定足够真实。她的第二部著作《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2005,<Le?ons particulières>),中译版前年刚出,最近好像火了起来,比第一本在文学性方面高了一个档次,这才是她内心真正的奇幻世界。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 未来 - 未来的博客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 未来 - 未来的博客

坦诚地说,我对她的文字有些排斥。神经质的过于自我很吸引人,却也易讨人厌。或许她写的足够真诚,但很多时候也未免自大了点。很遗憾,我是个凡人,喜欢一个人与否,尚持中庸之道。但我非常喜爱她的演奏。我越来越觉得,音乐音响与创作出它的人并没有必然联系。无论是对作曲家还是演奏家,他/她们的音乐很多时候与俗世中的他/她们无关。我们欣赏或解读他们的音乐,不必时时联系到这位音乐家日常生活是个怎样的人——何况每个人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多面呢。最初爱上听她,是从《信经》<Credo>这张专辑开始的。令我着迷的不仅是格里莫极其出色的演奏,更是整张专辑的曲目安排极富深意:第一首是约翰·科瑞利亚诺(John Corigliano,美国现代作曲家,电影《红色小提琴》的配乐,1938-)的Fantasia on an Ostinato(固定音型幻想曲,1986),以著名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为固定音型,运用现代音乐的各种思维加以发展,可以视为对古典音乐的祭奠。中间两部作品则是贝多芬的第17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op.31 no.2,d小调)以及贝多芬的“合唱幻想曲”(op.80,c小调)。最后一首是阿沃·帕特(Arvo P?rt,爱沙尼亚作曲家,1935-)的<Credo>(信经,1968),那是我第一次听这部作品,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整部作品建立在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主题上,开始由圣洁的合唱音色呈示出和声序列,钢琴紧接着独奏出主题,而整个中间部分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扩展噪音,各类先锋音乐技法纷纷上场阻碍着巴赫主题的正常演奏,令人难以忍受的极端噪音终于停止,巴赫的声音在钢琴上静静地流淌出来,合唱队轻声相随,噪音也慢慢消失。这部作品创作于帕特的转型期——即从早期的先锋姿态转向后期的宗教回归姿态,也是他对现代音乐发展方向的一个思考结果。此专辑以此曲命名,恐怕也传递着格里莫自己对五花八门现代音乐现象的观点。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 未来 - 未来的博客

 

试听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a556d0102dtii.html

个人还是偏爱格里莫演奏的拉赫曼尼诺夫,符合她不羁的浪漫主义气质,却对各声部线条有着极其清晰的处理。她演奏的拉二在我心目中暂列第一名。

 

试听地址:

 http://www./music/auditionnl.jsp?listenId=5d8bc61a224dc24801224ebfa6ec02a6&type=music

 

格里莫不喜欢别人将自己视为女人,这从她舞台上的“衣冠不整”就能一目了然,在曲目选择上她也偏爱贝多芬、勃拉姆斯等极富男性特征的音乐。06-07年他又挑战了贝多芬第五钢协“皇帝”,颇具狼王气概。而对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第28号)的诠释又不失细腻,又有了点“皇后”的感觉。

试听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a556d0102dti3.html

 

加入DG后,格里莫的音乐事业似乎更“专业化”了,也是DG运营有方吧。比如这张《Reflection》的曲目安排,可谓别有用心,舒曼的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狂想曲、大提琴奏鸣曲,以及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舒曼的艺术歌曲尽收其中,音乐史上这个不朽的三角恋情故事在这里暧昧地铺陈开来。加上格里莫不时插入对这三位音乐家的理解,不可谓不吸引人。

 

试听地址:

http://music.sina.com.cn/yueku/a/80425.html

今年年初,格里莫发行了她的最新专辑《Resonances》,首次尝试录制了李斯特和贝尔格的奏鸣曲,都是难度极大且推动了音乐史发展的先锋曲目,与《信经》相似,首尾又安排了风格迥异的两部作品——打头的是一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而以巴托克的罗马尼亚舞曲结尾,相当吊诡。

 

试听地址:

http://music.sina.com.cn/yueku/i/2527335.html

 

她曾说:“音乐改变了我,狼则拯救了我的生命。”“我始终相信我与陌生人之间神秘的亲切感。我对人类族群彻底绝望,只有某些单一的个体才让我看到希望。” 而在《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的扉页上,她引用了威斯坦·休·奥登的话:“若爱不能分享,愿我是用情至深的那个。”

 

 格里莫官方网站:http://www./

 

 

 

埃萊娜.格里莫的奇幻世界 - 未来 - 未来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