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语口号遭遇尴尬

 棋中王 2012-08-27

标语口号遭遇尴尬

 

中午,途经某弃管小区,几个社区干部模样的人,正站在路当中,忙活着悬挂横幅标语。此时,一男子骑车路过,愤然扔下一句话:“净整那些没用的,干些正事行不?小区一天停水80遍!”停水80遍固然是夸张,但肯定是经常停水。再看破旧的小区,路面坑坑洼洼,没有一处平坦的地方,临街的饭店后厨冲着院子,泔水桶、垃圾房的污水横流,秽气熏天,加之乱停放的车辆,居民出行十分别扭。再看标语口号,赫然醒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实现**全面振兴!

就凭这小区的脏乱差,还好意思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过又是在搞名堂。兴许人家会说,这不是在“创建”过程中嘛,不文明现象难免会有。笔者不禁颇有微词:这些年许多评比的逻辑,就是上下都在“做文章”,上级评审团、检查团之类,抹了油嘴、拿了礼品没有通不过的事儿,下边做做样子、好一阵子,且也会搞些“样板工程”专供检查评比之用,大家心照不宣,各得其所。于是,许多城市只要提出“创建”之类的口号,保准能够实现。譬如,某城市当年评为国家级的“森林城市”,市区哪儿见到什么森林?不过徒有虚名罢了。更多引发的是外界的贻笑大方,以及老百姓的嗤之以鼻。

按说标语口号并无过错,有过错的是整事儿的人。其实,老百姓最厌恶反对的是,这种标语口号背后的形式主义。假如创建文明城市,好好地抓一抓城市的硬件环境,尤其是老百姓居住的环境建设,人民群众肯定会双手赞成,甚至是大加褒奖。但老百姓看到的是,地方政府在做表面文章,搞名堂来渲染所谓的政绩,便会遭到诟病。社区干部,最能代表底层的社情民意,连最起码的停水问题,都不能代表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究竟不知他们在忙些啥?居民看到的是“干那些没用的”——悬挂标语口号。

在一些城市里,有许多这样的弃管小区,所谓弃管,即没有物业、没有保安管理的大杂院。居民每天需忍受着诸如,道路破损、排水不畅、垃圾污秽、车辆乱停、商贩叫卖所带来的不便,还要克服由于管道线路老化,水压电压不稳定所造成的经常性停水、停电。这样的生活、生存环境,让许多亮丽的标语、响亮的口号,失去了光泽,更显得苍白无力。倏然想到“真抓实干”这个关键词,这些年总是出现在领导讲话和官文中,每每提要求时,都要反复强调。原来都是这些华丽的“标语口号”给闹得,假的虚的东西太多了。

“标语口号”,你何时可以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呢?

20128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