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爷孙俩要到北村去,便同骑一头驴子上路了。途中,一位中年人看到后说,“俩人骑一头小驴,都快把驴压死了!”老爷爷听后,遂让孙子骑驴,自己下驴走路。没走多远一位老年人看见了,摇头说,“真是太不尊敬老人了,小孩子骑驴,让老人走路。”于是孙子让爷爷骑驴,自己下来走路。又没走多远,一个小孩看见了,生气地说,“没见过这样的爷爷,自己骑驴让孙子跟着驴子跑!”爷俩听了,想了半天不知该怎样骑驴才走好,干脆爷孙俩人都不骑驴了一起走路。谁知到了北村,路边几个种地的人哈哈笑道,“有驴不骑,还走路,真笨哟!”老爷爷搔搔脑袋看看孙子,又看看那头驴,不知怎么才好。 儿时就读过这篇寓言故事,如今又重读了一遍,还是在无奈的感慨之余,只好苦笑道,真是难骑的驴啊! 静下心来细细地想来,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又有谁没遇到过类似这样的难骑的驴的问题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是对这“骑驴”的故事的最好的阐释吧。但面对那些“仁者”和“智者”,该采纳那种意见,又该让谁满意呢?解决这个两难或多难的问题,大概比简单的骑驴问题要复杂得多,往往是瞻前顾后,苦思冥想不得其解。 放下怎样骑驴的难选问题,从另个角度来看,不能不说人言可畏,祖孙俩正是因为路人多意见多而无所适从。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因畏人言而被淹死在这无谓的争论的口水中,更不知有多少人被这样无谓的路人的品头论足而一叶障目,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和信仰,而随波逐流一事无成,甚至误入歧途抱憾终生。 坦而言之,在这个几千年崇尚中庸之道的社会里,从不缺少这样的争论,但能理性地面对这难骑的驴,确需一种挑战世俗和超越自我的非凡的勇气。 拿破仑说,“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虽然拿破仑没笑到最后,但他说得对,不管别人怎样说,他一直坚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了自己的路。经验也告诉我们,史上凡有所成就的人从来不缺乏应有的自信和主见。我们该相信自己,只要我们量体裁衣地选择了行为的目标,用法律和道德的准绳去衡量自身的行为,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地修正自己的行为,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去坚信自己的目标,用“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意境去全面地看待前程的一切,相信自己不论经历的是坦途还是险阻,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伟大的诗人但丁说得好,“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走自己的路,其过程的艰难需要有奥德修斯战胜海妖赛壬的歌声的毅力,但笑到最后的永远是属于有这种精神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