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你好,我是东北老四,有人让我要你一条腿,你说咋办吧?”接到此类电话,令当事人胆战心惊。 从2007年开始我市接到多起此类报案,次年此类案件明显增多,被敲诈勒索者多是我市知名民营企业的董事长及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此类案件频发在社会上影响强烈,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公安局多次召开案情分析会,进行研究讨论,刑侦支队和技侦支队成立了专案组,并制定了详细的侦查方案,全力侦破案件,由于犯罪嫌疑人的流动性和作案的隐蔽性,给侦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和难度,专案组多次奔赴我国的东北三省、河北、北京、江苏等地侦破此案,行程3万多公里,案件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近期此类案件又在我市出现。 本月8日14时30分左右,家住河北唐山市唐海县的栾某打电话报案称:当日上午9时30分一自称“老四”的东北人用手机给他打电话,说他得罪人了,别人花5万元买他的两条腿,让他给一张农行卡打3万元钱用来处理此事。栾某害怕自己和家人出事,于当日11时给对方提供的银行卡汇款1万元。后发现被骗,通过银行查询该笔钱已被人在大同取走,遂向大同警方报了案。 9日中午12时许,家住河北唐山市的孔某打电话报案称:当日上午一自称“老四”的辽宁人用手机给他打电话,说他得罪人了,别人花3万元买他一条手臂,让他给对方指定的农行卡汇3万元钱。孔某信以为真,于11时左右给对方指定的银行卡汇款5000元,之后再打电话就打不通。孔某感觉被骗,通过银行查询发现该笔钱已被人在大同取走,就向大同警方报了案。 刑侦支队接案后责成二大队全力侦办,并召开案情研讨会进行研究,发现两起案件采用的作案手段相同,敲诈勒索的对象都是同一地区人,且所用手机的号段相同。经专案组侦查,两名受害人提供的嫌犯所用手机号码归属地同属辽宁省盘锦地区,通过查询对方手机号,发现已漫游至大同。侦查人员对嫌犯取款的银行进行布控,并在银行附近的宾馆旅店进行摸排,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查找嫌犯的位置,经过不懈努力,10日17时在南郊区上皇庄村一土路上,将正用手机通话继续进行敲诈勒索的嫌犯王彦忠、刘中力、杨海峰抓获,缴获作案用的手机3部、银行卡13张、手机卡26张、个人资料200多张,赃款8万余元。 经查,3人均属河北隆化县人,其所在村庄多人在2007年前后利用手机敲诈勒索,3人后来因风声紧而收手。本月初,王彦忠因欠下高额赌债无力偿还,为了凑钱,他在北京给同村的刘、杨二人打电话商量敲诈他人钱财,3人一拍即合,重操旧业。4日,刘、杨赶往北京找到王,在安贞桥附近由王彦忠出资购买了作案用的3部诺基亚手机、40张移动电话卡、13张银行卡、10块电池和200多张个人信息资料。6日,3人从北京出发朝大同方向行驶,利用事先买好的个人信息资料,在高速公路上驾车行进中给唐山、山东、陕西等地500多人打电话敲诈,得逞8起,获赃款8万余元,最多的一次敲诈了5万元。8日,3人流窜至我市继续打电话敲诈,并在多家银行ATM机上提取现金。 据悉,这是我市破获的首例电信诈骗案件,也是我省首例破获的利用手机敲诈勒索犯罪案件。 据警方介绍,利用手机敲诈勒索犯罪,是近些年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犯罪模式:犯罪分子专门购买全国各地企业家、政府官员、甚至普通市民的个人信息,并冒充东北黑恶势力逐一拨打对方电话进行敲诈,数额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采取以受他人雇佣为名对事主进行人身伤害,并以挑筋断骨及伤害其家人等手段相威胁,通过事先获取的受害人联系方式,四处拨打电话,恐吓勒索受害人钱财,已形成了一种地域性职业犯罪,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