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留园

 书楼寻踪馆 2012-08-28


 
苏州留园
 
     到过姑苏数次,许多景区都观赏过,大同小异的江南风格,使记忆不佳的我以为苏州园林已游遍。今年初夏,因摄影之故,我受邀游览留园。打着雨伞随着导游跨进园门,一个巨大的屏风映入眼帘,上用2500块碎玉镶嵌成该园风景图。绘有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周饰草叶图案,花团锦簇。我始知,这园林我未曾来过。

过了屏风,向右一拐,进得一幽长曲折的封闭长廊,顶上木档纵横,每隔三步,便挂一印花雕木纸罩灯笼。远远望去,一串的灯明闪烁,一串的影红摇曳。长廊的右边,嵌着一排名家字画,隐约中,书香幽幽袭来,顿觉宅园增添了浓浓的书卷气。长廊左边,是一排造型各异的花窗,或如冬梅盛开,或似俏丽菱花,或成几何图形。花窗之外,风景直扑眼底,随着步动位移、窗花变幻,景致也各呈妙趣。

长廊尽头,豁然开朗,只见那高6.5米、重5吨、被誉为太湖第二名石的“冠云峰”傲然矗立于“浣云沼”池中,挺拔的雄姿凸现出宅主的权贵,映衬着留园的富华。进得池畔的五峰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厅堂,两根顶梁大柱浑圆稳重,选用上等金丝楠木,虽历经数百年沧桑,仍不见半点残败;桌椅皆用珍稀红木打造,贵而不奢,尽显大家风范。四壁用大理石打磨出的写意山水装饰,或皓月清风、或江南春晓、或秋实风华、或烟水寒波,韵味雅致。正堂两侧各有一镂空雕花满月拱门,从此门往西,有“鹤所”、“揖峰轩”、“还我读书处”等院落,竹石倚墙,芭蕉映窗,满目诗情画意。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古雅尽显。

随意行走于园林,树影葱翠间,不时有白墙、青瓦、小轩窗闪入眼帘。入得一屋,竟是三面为墙,一面空敞,内置一方石桌,四方石凳,背靠一接顶雕花抹金大屏风,屋顶挂一木雕垂穗八角大红宫灯。坐于此间,从空敞的一面望去,视野开阔,庭台楼阁尽收眼底,想当年,主人在这里呼朋引伴,赏景吟诗,把酒临风,是何等的写意与陶然。

走过小巧门洞,便站在了一围篱笆前。数株野花含苞,满地浅草吐翠。草丛中散落着白、黄、蓝、紫的小花,一团团,一簇簇,随风摇摆,怡然自得。角落有一假山,高只过人,却通透交错。穿梭石间,数枝下垂的蔓条斜斜地挡住去路,一簇簇黄花喜盈盈地向我盛开,绿叶上满是雨滴,更显娇艳羞态,可爱异常。

穿过假山,随意张望,四处山石耸立,草木密植,浓翠欲滴。偶闻人声,却不见形。石径环绕,且分叉众多,看似正道,其实不然,走到尽头,才发现无路可走;看似绝路,却又于一虚掩草丛间觅得端倪。有好事者,弃路不走,手足并用,越石而去,也其乐无穷。登上山顶小亭,刚住的雨又淅淅沥沥起来。极目远望,树影婆娑,雨细柳斜,圆荷泻露,万翠垂晶,亭台楼榭倒映湖面 ,美不胜收。不由忆起:“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的诗句。

下得小山,抚栏卧桥之上,桥栏四方通透,绿蔓青藤绕柱而生,随意垂落。依栏凭眺,有秋水伊人之感,连心也娴雅起来。一阵清风拂过,沉碧的池水泛起层层涟漪,不禁若有所思。

思绪飘渺间,突闻悠悠洞箫随风飘来,依声寻去,原是一古装美女,在满池绿荷的屋栏边吹奏。那温雅的气质,悠闲的神情与留园的景致相得益彰。留园因箫声而添更浓的古韵,箫声缘留园而觅最佳的去处……

留园之美,美在其形。可以说,驻立在留园的任意一处,都会得到视觉的冲击,让人眼目愉悦。任意摁动快门,只要焦距得当,都会收获方寸之美。

留园名副“中国四大名园”之实。它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精巧,它的迂回,它的变幻,更在于它把自然之景与人之性情融在了一起。它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巧妙搭配,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堪称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范。(原摄)苏州留园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摄)苏州留园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摄)苏州留园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摄)苏州留园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摄)苏州留园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摄)苏州留园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摄)苏州留园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摄)苏州留园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摄)苏州留园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摄)苏州留园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原摄)苏州留园 - 高山长风 - 亚夫旅游摄影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