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难忘的一次国际学术盛会2
2012-08-28 | 阅:  转:  |  分享 
  
难忘的一次国际学术盛会

福建省福安师范附小陈瑞清

(2004年12月19日星期日)

今天,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国际文化大厦举行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亚洲地区会议。会议的开幕式可以说简洁、隆重,非常适合我们今天这次会议的主题,即“艺术教育与文化理解”,能够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小学生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增进他们对我们中华文化的理解,特别深受外宾的欢迎。

特别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道格拉斯·波顿教授等一些高规格的教授出席这样的会议,在现在的文化背景下,将艺术教育理解为全球的教育,在学术上是人人平等的。这一点我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让我感到特别惊讶的是,这些顶尖级的艺术教育专家竟然和我们这些普通的教师按照国际会议惯例一样排队吃自助餐,自己找座位就餐。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道格拉斯·波顿教授等一流的国际教育学者和专家的发言,的确让我大开了眼界。虽然有许多理论的阐述由于语言翻译没有那么顺畅我们一时还没有领会透彻,但是我们的确感受到了这种高层次的文化艺术教育交流的机会是多么的难得呀!一些国际上从事艺术教育的顶尖教授和我们零距离的接触,这是我们过去不能想象得到的呀!这里,我们得好好感谢福州艺师的王福阳校长,感谢省教育厅能够争取让我们这批美术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去参加这样的高规格的学习交流大会!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美国杨百翰大学视觉艺术系教授迈克尔·戴博士的学术报告《用综合艺术教育方法进行文化理解教学》中,分析了各个国家的艺术教育状况。他认为,艺术教育作为普通教育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几近相同的境遇,即对艺术教育的关注不够和对艺术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根据对美国国家、州、及地方教育体制的总体评估,提出一个能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提高艺术教育地位的综合方法。这一综合方法有四个特征:1.尊重学生;2.建立在教育理论基础之上;3.学校实践知识;4.全面有效的艺术内容。这四个特征为人们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倡导艺术课程和发展艺术课程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四个特征对我们国家的艺术教育也是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尽管美国是个世界发达的经济强国,也是存在关注艺术教育不够的状况。面临着这样的状况,作为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也要尽力为改变这样的状况而去做更多的工作。由此看来,我有了这样的感叹:不仅艺术是相通的,连艺术教育成为“小儿科”的命运也是相同的。

不过,尽管如此,美国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大大强于其它国家的。根据这种有效提高艺术教育地位的综合方法,可以看出他们始终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高度的人文特征,很有“人情味”的。这一点和我们新课程所提倡的体现教育的“人文性”新思维是不谋而合的。艺术教育和许多门类的教育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必须建立在教育理论之上的。研究教育理论的实质就是要为教育服务的。艺术教育一旦离开了教育理论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就会显得轻浮、匠气、俗气,提高不到一个高的层次上来。在这里,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新课程和课程改革。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国的艺术教育在现阶段大力艺术教育实践的同时,切莫脱离了理论的指导和研究。对艺术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技法的传授上做文章,要从研究的高度来审视艺术教育的规律,深入儿童的实际,全方位地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一线的艺术教师,这样才能将工作做到点子上。

对于综合方法中所提到的学校实践知识,迈克尔·戴博士举个相当多的美国学校教育之中的案例,深入而细致地分析了学校实践知识对学生学习和创作的重要性,将学生在学校实践中所参与和认识的知识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层面上来认识,尊重儿童的个性喜好,尊重艺术活动的多样性,给儿童一个非常宽松的艺术活动环境,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用行动去参与,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最原始的创造活动。这样,就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学习艺术和参与艺术活动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对于全面有效的艺术内容的论述,最为精彩的应该是教授的那种强调艺术教育活动的“全面”以及“有效”。所谓全面的观点,他艺术不能搞单一的,不是简单地培养几个精英就算成绩了,而是要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艺术的快乐。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激发他们的兴趣,启迪他们的艺术创作灵感。所谓“有效”,就是说,在学校的艺术活动之中,每一次的参与都要有收获,有成果。一切活动不是无所谓的嬉闹,而是在充分感受艺术的真谛,感受快乐。报告中,非常强调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实效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决不去搞那些伤害学生、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切娱乐活动。这里,我便联想起我们中国的新课程艺术教育所倡导的理念不是一个模式吗?

香港教育学院的马桂顺博士的学术报告《探讨后殖民地时期香港艺术教育中的文化认知》,对艺术教育在香港这块土地上的在特殊时期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香港人对身份认同和文化认知相关的议题讨论日渐增多,一方面这和香港的主权在一九九七回归中国有关,另方面反应出在迈向国际文化大都会的过程中,面对日趋多元文化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环境,港人对自我身份及文化认知问题的关注。最近本地的教育改革将“德育及公民教育”列为四大关键项目之一,当中“艺术教育学习领域”配合文化认知和价值观的议题能够发挥怎么样的功能,将是业界值得探讨的问题。接着,他首先检视国际与香港的文化环境,分析在殖民地政府管制时期存留于文化政策和艺术教育的问题,继而指出整体文化与艺术教育环境均缺文化定位及在文化认知上存在重西轻中的偏差,最后提出在进一步拓展本地多元的文化空间及方向下,在艺术教育中强化本土与中华文化意识和价值观的理据及建议。

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香港艺术教育处在这样的一种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之下,回归我国后特别注重中华本土文化的建设感到无比的欣慰。香港,毕竟就是中国的香港,缺少或者离开了中华文化和艺术可以说是很可怕的。经过马博士的这么一番精彩论述,让我对香港的艺术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拓宽了我的视野,明确了艺术教育今后在全球一体化方面的方向。

日本的藤江充教授、台湾的郭祯祥、黄壬来教授等的发言也是相当精彩的。他们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视觉艺术与艺术教育以及未来公民应该要加强哪一些方面的艺术素养等等。这样的盛会,可以说是我毕生从事教育的一次最高规格的国际学术大会,值得我们一辈子纪念的。

国际会议的最后一天,最令我感动的是和台湾黄壬来教授的交流。是啊,我是很珍惜今天这次来之不易的交流机会的。尤其是黄壬来教授对我的学生连环画作品的高度评价我很受鼓舞!他说:“你的学生作品创作很有新意,有自己的特色,比台湾的学生都画得好!尤其是吴晋超同学的作品特别精彩,这位学生要好好培养一定会成为漫画家的!”黄教授的这一番话,久久在我心中回荡,让我感受到教育教学的成功的喜悦!黄教授还在我的签字本上题了“法无定法”四个字,勉励我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奋力追求。

真是一次值得纪念的国际学术盛会!









3









献花(0)
+1
(本文系一丘图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