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意缺失成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硬伤

 天然记者 2012-08-29

创意缺失成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硬伤

时间:2012-01-17 来源:中国网滨海高新

  人才的短板,与推广平台的缺失,这是福州创意产业的硬功遗落。

  1月8日,福建省工商联召集的省内企业家会议中,群贤毕至。然而,会议中,来自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郑勇所作的一则简短的报告却让台下大多从事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们睁大了眼睛。仅仅是因为一句话:“从事创意产业的利润可以达到70%……”

  1月15日,福州市人大的一次会议上,代市长苏增添做出如是宏图规划,2010年要培育壮大动漫游戏等七大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海西动漫之都等项目建设,争取福州成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

  2010年,创意产业成了福州经济圈的开年大戏。然而,硬件的不足,软件的或缺却难掩福州创意产业的创意缺失。

  光鲜的外表

  动漫游戏基地、创意大道、产业联盟、三坊七巷文化核心区……

  短短数年间,福州俨然已经从国内创意产业的末梢一跃成为了创意产业之都。

  目前,福州动漫产业基地已通过验收,已有动漫企业约50家,其中原创动画企业已达到17家。截至2009年8月,福州动画产量为12部400集,共计6200多分钟,其中去年来的产量达5400多分钟;以网龙为代表的原创游戏企业5家,年产值超10亿元人民币。

  目前福州文化产业初显规模,从事文化产业人员多达20余万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0多亿元。

  然而,光环夺目之下,却难以掩饰行业发展的些许失落。

  底蕴的缺失

  为什么,福建省发改委专家们所分析的一则创意产业盈利利润的数字会让与会的所有福建顶尖企业家们座如针毡?

  也许,福建的传统的企业家们就从来没有审视过他们身边悄然兴起的这一产业,已经成为时下国内最具盈利性的发展产业。

  究其原因,福州缺少产业发展底蕴使然。

  业内人士如是评述:“福州城市的发展重心依然垂青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比如长乐地区的纺织工业、福清地区的制造加工业、钢铁产业等。处于第三产业中的创意产业未能成为福州带动经济发展的一极,难以获得市场和相关政策主导者的认可。因此也就很难培养产业发展的底蕴。”

  不仅仅是福州,整个福建省目前都还缺失这样一种创意产业发展的氛围。

  “与一线发达城市相比,福州的创意产业发展稍慢,但即使是与国内西部的不少城市来看,福州也不占优势。西部不少城市在基础产业薄弱的情况下,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比如成都的设计产业、长沙的影视动漫产业、兰州的动漫传媒出版产业,都已经在各自领域中占据了发展优势。然而福州在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福州从事设计产业时间最长的福州藤藤田家居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祖腾如是说。

  是底蕴的偏颇导致了产业发展的滞后,还是产业发展的落后导致了底蕴未能及时培育。对于这互成因果的关系,福建以传统制造产业为主导的企业家们还需要思考很多。

  模式的偏差

  “大学者,并非大楼,乃大师也。”近百年前告诫,在而今的创意产业中同样适用。

  近年来福州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成就有目共睹。一批包括软件园创意产业基地、台西创意产业园、海西动漫创意之都、永泰创意产业园,等等包装推崇一系列创意产业基地成了福州时下最流行的举动。

  刻意营造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是否有益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

  该命题尚未得到时间的检验。

  虽然有着非凡的硬件支持,但依然有业内人士明确的对产业集中发展的模式提出了质疑:“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创意产业有严格区别。

  现在没有确切的统计能说清国内创意产业究竟有多少是从创意产业园区创造出来的。”

  专家指出,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本身只是打造了一个外壳,培育了一种形态,形态必须有内容来填充。

  福州天狼星动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华良也这样认为:福州目前形成的创意产业基地都有着同样严重的内伤。“同一产业园区,同质化类型产品严重。比如动漫产业基地,就大多数是从事动漫产业。设计产业基地,就培育设计产业。这种产业集中式的发展模式必然导致了进驻园区企业只能加剧彼此间的竞争,而不能有效地协作与上下游衔接。”

  相关部门的产业布局有其充分考虑的因素,但如何兼顾行业发展的本质,却依然需要更多的考量。

  硬功的遗落

  “创意产业,最稀缺的是人才。无论是产品的市场推广还是产品设计,人才始终居于整个产业的上游位置。然而福州发展时间过短的产业,却很难网络这样一批具有顶尖推广实力的人才。”陈祖腾如是表示。

  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口总数的12%;伦敦为14%;东京为15%.而在福州?这一比例,从业者并不敢擅估。

  “不仅是数量上不足,在从业人才构成上,也存在不平衡。比如传媒行业发展比较早,目前人才已经相对饱和。而新兴的如动漫和游戏行业,人才就比较缺乏。”廖华良表示。

  虽然,行业的需求极大,但人才的培养渠道却较为单一。几乎所有从业者都只能在工作中自我培育。这对于行业的发展并不利。

  此外,如何将产品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也是福建创意产业从业者亟待解决的困局。

  国内的动漫企业并不缺乏生产制作能力,而是缺乏对上下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并最终推向市场的渠道。

  “如果制作完美的动漫节目没有播出,那么最终也只能是一个光盘。”对话中,从事动漫产业的廖华良抛出了这样一个行业的警告。

  境外,迪斯尼动漫有完整的产业链条。除了影剧院,还有卡通卫星栏目,有相关服装鞋帽的品牌体现,有游乐场等等品牌扩大化后的利润增长点。然而,国内动漫产品在衍生渠道上的表现似乎乏善可陈。

  “创意产业,最稀缺的是人才。无论是产品的市场推广还是产品设计,人才始终居于整个产业的上游位置。然而福州发展时间过短的产业,却很难网络这样一批具有顶尖推广实力的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