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四国游】芬兰——震撼心灵的人:西贝柳斯![]() 西贝柳斯公园是赫尔辛基市民为纪念芬兰著名的音乐家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特别设置了这个公园和纪念碑。西贝柳斯在芬兰人的心目中有如救国英雄。因为他在1899年所创作的《芬兰颂》一曲,写出芬兰的悲苦命运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当时被俄国统治的芬兰,掀起一阵爱国风潮,也几乎成了当时的国歌。 公园里的西贝柳斯纪念碑相当别致,一侧是西贝柳斯的铁铸头像,另一侧是高10米,由500多支铁管组成如庞大的管风琴形状的艺术造型,代表西贝柳斯的音乐流传千古。这组雕塑是由芬兰著名女雕塑家希尔图宁花费了6年时间,于1967年,也就是西贝柳斯逝世十周年之际完成。 关于西贝柳斯(来自网络):西贝柳斯(1865~1957) 震撼心灵的人。芬兰作曲家,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出生在一个外科医生家庭,最初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l 889年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后赴柏林、维也纳进修。他一生著有100多部单曲和7部交响曲。他的作品中充满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英国一位音乐评论家曾说过,西贝柳斯是继贝多芬以后最重要的一位作曲家。他用敏锐的笔触、深沉的表述为世人展示了北欧独特的风情和气质。西贝柳斯是从学习法律转向音乐创作的。在他的创作中,很少直接以人物为描写对象,而大多以芬兰的大自然景观作为交响曲中的主要形象。但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无一不从浓郁的民族气息中深深感受到芬兰人民的精神实质,西贝柳斯真正地把自己的创作与民族解放斗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宽广凝重、粗犷苍凉是西贝柳斯音乐的主要风格特征,这既是北欧严寒的气候赋予他的,也是芬兰神秘黑森林给予他最直接的启示。西贝柳斯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芬兰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园和街道;他曾就学的赫尔基辛音乐学院也改名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而政府所设的西贝柳斯奖金更是高荣誉的象征。 西贝柳斯活了91岁,这在音乐家中是罕见的。他的代表作品有交响诗《芬兰颂》、((d/J-,调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图万涅拉的天鹅》等。虽然他自60岁起由于不愿追随当时的音乐潮流而停止了创作,但仅凭他在前60年中所有的作品,便足以成为芬兰精神的代言人,为全世界人民所景仰和喜爱。 西贝柳斯公园中的湖泊。 著名的岩石教堂。据说全世界只有两处岩石教堂,一处是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岩石教堂,一处是埃塞俄比亚的岩石教堂。 岩石大教堂由兄弟建筑师Timo和Tuomo Suomalinen 所设计,建于1969年。岩石教堂的所在处原本就是块大石头,为符合这特殊地形,建筑师大胆地将岩石挖空,以挖出的石块堆砌成教堂的外墙,有5—9米高。 教堂外观几乎看不到教堂特色,只在门框上方的右侧见到一个不起眼的十字标志。 教堂入口走廊为隧道状,顶部为混凝土,简单粗犷。 教堂内部空间倒是让人惊讶(当然是与其外观相比),据说可容纳750人,内部的墙有部分是岩体本身,有的则是开挖的石块所堆成,都保留了岩石的粗糙质感,营造出特殊的冷调空间。 祭坛的位置经过特殊计算,夏季的礼拜时间,阳光会透过天窗,直射祭坛上。 高大的铜制圆形屋顶,由许多钢梁撑起,圆顶直径24米,其与石墙连接处还开有180处天窗。 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是一座现代化的体育运动中心,可容纳7万多人。这一圆形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外形朴素雅致,也是芬兰最大的现代化运动场。 体育场旁矗立着一座72.71米高的白色瞭望塔,是为了纪念芬兰标枪运动员耶维尔宁而建,登上塔顶可鸟瞰赫尔辛基市容。不巧的是我们到时正赶上瞭望塔装修,塔身全部用画布包裹,我们也无法登顶了。 体育馆前有一座芬兰著名田径运动员Nurmi von W.Aaltonen 的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