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将加快构建

 bdcxrh 2012-08-30

本报北京1月5日讯 记者刘惠兰报道: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生态安全屏障框架基本形成。未来五年,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我国将加快构建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为有效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力争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林地保有量达到3.09亿公顷,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这是记者从今天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获悉的。

据介绍,这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包括:东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风固沙屏障、东部沿海防护林屏障、西部高原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屏障、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珠江流域生态屏障、中小河流及库区生态屏障、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和城市森林生态屏障。其建设范围覆盖全国主要的生态重点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建设内容包括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等主要生态系统,构成了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会上指出,着力建设好这十大生态屏障,是全国生态建设的主要抓手和战略重点。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坚持以建设和保护“森林、湿地、荒漠三个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核心,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以防范和减轻风沙、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为重点,加快构建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贾治邦指出,实现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13亿立方米的“双增”目标,是“十二五”时期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加快构建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是实现“双增”目标的重要举措。今后,我国造林绿化难度加大,60%以上的宜林地集中在“三北”、南方石漠化及干热河谷等地区,造林难、巩固难。我国还有7亿多亩中幼林亟待抚育,4亿多亩低产林亟须改造。他要求各级林业部门抓住战略机遇,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围绕“双增”目标和“十二五”时期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两个指标,层层分解任务,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同步增长。

据悉,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紧紧围绕森林、湿地、荒漠三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基本形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框架。在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完成造林3.7亿亩,义务植树117.2亿株,全国森林面积达29.3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20.36%,人工林保存面积达9.26亿亩,稳居世界首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