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东吴.大都督— 鲁肃

 鲁继 2012-08-30

《三国》东吴.大都督— 鲁肃

鲁 肃  字子敬,《三国》时期东吴名将 (172217) 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孙权部下名将,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外交家。为人忠厚,谋智胜高,是他首先提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这一战略思想,为孙权谋划“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比诸葛亮早多了。鲁肃家庭富裕,乐善好施,以赈穷结士,深得乡里欢心。后被周瑜荐之于孙权,颇受孙权的敬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欲一举灭吴,情势危急,吴国主降者甚众,鲁肃与周瑜力主应战,并建议联合刘备协力抗曹,为孙权采纳,任为赞军校尉,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今湖北嘉鱼西南),后称“赤壁之战” ,时为“伐乌林”。每有建议,总与孙权意合。周瑜临终,上疏请以鲁肃代替他的职务。孙权依言拜他为奋武校尉,代周瑜领兵。后又拜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转拜横江将军。治军严明,有令必行。能文章,虽在军中仍手不释卷,巧好这方面的优点被《三国通俗演义》的作者贬之为阿弥陀佛的和事佬。得到了現代有关学者专家的反对,武汉大学中文系博土生导师陈文新教授在新出版的(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0.4版)《三国志》作序中前言说:“诸葛亮热衷于联盟抗曹,曹操也害怕孙、刘联盟,而鲁肃借荆州给刘备,赤意在联刘抗曹,可见英雄所見略同。吕蒙的见识达不到这一步,这才袭取荆州,导到了孙、刘联盟的破裂和蜀汉的衰落;同样,刘备的见识也达不到这一步,这才因为失去荆州的缘故,大举攻吴,以致兵败呕血而死。……凡此种种,均为曹操、诸葛亮、鲁肃有远见的验证。”。有评价说;“鲁肃有勇有谋,堪与周瑜相媲美。若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恐怕比周瑜还要略胜一筹。《三国志》作者陈寿赞他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吴书》说他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引自《三国志?鲁肃传》注)这些都是对他的真实评价。

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被塑造成一位忠厚有余而才智不足的人物,经常成为周瑜诸葛亮斗智中被捉弄的对象,显出一幅憨态可掬的愚相。很显然,这是对历史上鲁肃的严重歪曲都市圈圈博客&MBs7Xt6[y9y”。普遍认为是鲁肃首先向孙权提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鲁肃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沒有鲁肃的战略思想,就不可能有东吴的三分天下,只是各为其主而罢。

鲁肃家谱载;“为吴执掌朝纲,临事不荀,常劝孙权结备拒曹。权曰;一见子敬便及帝王大略一快也,赤壁之役劝孤诏公瑾定计二快也,至其手不失卷,在行陈亦复如故焉,葬汉阳龟山右足下坐西北向东南武昌蛇山其案也”,逝世后连孙权对他评价有二快也,连葬处孙权认为是其案也。其实鲁肃墓全国已知的有5处,分布于岳阳、汉阳镇江丹徒和句容,孰真孰伪各有说法,还有旧志推论,鲁肃墓已没于泗洪县临淮镇南境的洪泽湖中。但家史载:葬武汉市汉阳龟山右足下,史料载建安二十二年鲁肃过世,卒年四十六岁。孙权为鲁肃筹办丧事,鲁肃下葬时又亲临其穴。诸葛亮亦素服发哀表示对鲁肃之死的哀恸之情。 “孙权亲临其穴”,谁知修长江大桥迁搬时是衣冠塚。鲁肃妻室有曹氏(诰命夫人)、程氏、孙氏三位,有子乾元、乾亨、乾利、乾贞、乾龙、乾凤、乾班7人。父亲鲁文韬,祖父鲁赐,曾祖父鲁紫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