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的标准固然要看其社会适应,但更要紧的还要看当事人自己的“痛苦程度”

 中外比上 2012-08-30
健康的标准固然要看其社会适应,但更要紧的还要看当事人自己的“痛苦程度”(这一点许又新有精彩论述)比如陈景润,旁人看来是“痴人“、“怪人”,但他自己沉浸在数学研究中,并不觉得痛苦;他虽然注意力狭窄到除了数学研究外,几乎注意不到其他事情的程度,但他乐在其中。所以即使他生活的时代有心理咨询,他大约也不会去的,他不觉得有何不适,尽管人们为了治疗,讨论制定了健康的标准,但大师们有都很接纳“带着症状生活”这样一种状态。因而正常与非正常的两个维度应该是我们要重点考量的:1、是否妨害他人和社会;2、个人的痛苦程度,个人有无改变的愿望
陈爱国督导坊(1040716906)  12:08:48
许又新老师曾多次亲自为我授课并督导,是我敬重的老前辈,但他的-些观点仍站在医院医生角度,起着阻碍中国心理咨询事业发展的作用。现在的心理咨询,已不是病不病或“带着症状生活”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要去自我分析自己是怎么为自己设下陷井的,自己的潜意识是怎么支配自已命运的,从而达到自己认识自己,自己觉察自己,自己解教自己的目的。

陈爱国心理督导坊(1040716906)  12:16:24
越是成功人士,越是要分析和认识自己,因为他们更输不起,陈景润英年早逝,刘翔两次败逃在起跑线上,是国家也是自己的巨大损失,均有很深的潜意识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