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U箱”第一要看散热 真正的高手去买1U机箱,第一关心的是什么?必定是——散热!因为diy的服务器,最让人揪心的就是散热问题,如果散热解决好了,可以说80%就成功了,如果散热不好,一切都是瞎掰,就算用7000元一块的豪华服务器主板,其结果也一样肯定是:死机、重启、慢如老牛。如果散热能够解决好,即便是一块PC主板,跑个三年五载也能游刃有余。对此唐华深有感触,俺自己有一台服务器,配置一般不告诉别人,因为有点不好意思说,太低了,赛扬1.7+捷波845G主板(集成显卡网卡,售价350元)+1条256M散装现代ddr400内存+1个希捷并口IDE的硬盘,装的windows2003,在老鸟们眼中简直烂的可以,但就是这台机器,连续跑了一年多什么毛病也没有,特别稳定,经常一两个月忘了去重启一次,速度一直挺好,感觉不到比其他网站慢。 最有意思的是,因为资源比较空闲,我还在这个服务器上开了一个虚拟主机免费提供给我的朋友——“暴风影音”软件的作者,成为那个著名的软件——“暴风影音”的本地下载服务器,有时候一天要应付几十万访问量,赶上“暴风影音”新版本推出的时候,连“暴风影音”的官方网站都常常因为访问量过大而不得不更换升级服务器,但是咱的破服务器依然健壮如飞,从没给笔者丢脸,而且这个服务器上还同时跑着20多个公司的虚拟主机,其他用户也从未感到速度受到影响。连“暴风影音”的作者都奇怪,你到底用了什么高档配置的服务器?竟然能顶着这么大的访问量,呵呵,我当时可没敢告诉他,怕他听了害怕不敢用了。现在分析,这个服务器之所以这么稳定,与使用了当时千际新推出的在散热方面很先进的“玄冰一代”1U服务器机箱不无关系,赛扬CPU和主板芯片组的温度只有20来度,有时候甚至低到10几度,凉爽的环境可以说是服务器稳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如何甄别“U箱”的散热优劣呢? 那么究竟如何甄别1U机箱的散热优劣呢?随着服务器机箱厂商不断研发多风机高风量的1U机箱产品,社会上许多小厂跟风而起,也大搞多风机,一时间10风机、12风机、14风机等等词汇成为宣传的常用语,似乎风机越多就越好,这也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许多人买机箱的时候上来就问,你这个里面有多少风扇?其实散热好坏,并不是风机多少能决定的,最关键的是要看风机的布局是否科学,风机的风量是否足够。如果风机的布局不科学,逆着主板上元器件的散热风路,那么多少风机都是惘然,就好像一堆鼓风机对着一堵甚至几堵墙猛吹,风再大,墙另一边的人一样感觉不到凉爽。散热并非看风扇多少,而是要看风扇布局和风扇的风力大小。 有的人上来就问,你机箱里几个风扇啊?你用的是不是涡轮风扇啊?好像多风扇、涡轮风扇能解决一切散热问题,实际上呢,无数JS正是利用了许多人对涡轮风扇的迷信,制造了好多劣质服务器机箱,不仅坑害顾客,还给将来的服务器安全埋下重重隐患。例如:给你密密麻麻装一堆风扇,你要多少风机,就能给你加多少,实际上这么多风扇,不仅增加了电源负荷,而且因为风路布局不科学,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散热作用,吹的再热闹,温度还是下不来,纯粹是垃圾玩意儿。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要讲一下,就是一直以来,许多人对所谓涡轮风扇很迷信,认为只要是带涡轮风扇的机箱就是好机箱,散热肯定好,其实这也是个误区,因为涡轮风扇和轴流直吹的风扇一样,也存在布局是否合理和风量是否够大的问题,并不是模样好看就一定管用。 下面这个机箱,是一个朋友不久前丢在我这里的,这个箱子的模具流散很广,好多小厂都竞相仿制,铺货很广,在国内很多电脑市场都能买到,价格不菲,机箱中间一排三个涡轮风扇!看着很唬人。那天,朋友拎着一台这样的机箱来找我,说是前几天从海龙市场一个柜台买的,摊主说能支持P4-630和Intel915G主板,结果他回家装好服务器,发现温度太高,希望我能帮助解决一下,当时我接上电源开机一看,三个涡轮的微风实在太弱了,几乎没什么感觉,软软的,还不如一般的小风扇,呵呵,真是一堆纸老虎,虽然搭配了一个漂亮的纯铜+涡轮的散热器,但是服务器什么也没有运行,温度直奔90多度,不一会,主板就启动温度保护,自动关机了,没啥好说的,这样的东西肯定不能放入电信机房,想想,在服务器层层叠叠的互联网机柜里,上下都是热烘烘的机器,这个服务器的温度那将多么可怕,我根据他使用的intel7221-BA1主板的元器件风路布局,建议他换了一款千际龙冰五代1U4DLB625巨涡轮1U机箱,开机测试,以“火炉”著称的P4-630立即被降服,老老实实降到40多度,一切OK。而那个样子唬人的三涡轮机箱,现在还静静躺在我房间一角,没准哪天有谁上个810主板什么的,还能凑合用上,我这么想。 这就是那台被称作“纸老虎”的三涡轮1U机箱,现在还在我房间一角蒙尘。 散热不好主要由于所使用的涡轮风扇风量小,风向与主板元器件走向不匹配。 现在分析一下,这个涡轮机箱之所以散热不好,是因为设计和工艺、品质上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涡轮虽多,使用的是低速的劣质小口径涡轮,风量太小,还不如好一点的直吹风机,你看下图摆在三个涡轮旁边的这个大家伙是千际龙冰五代系列1U机箱内部使用的滚珠高速涡轮风机,口径大,功率大,转速高,关键是功率大,是专门定制的,现在市面上能找到同样口径大小的涡轮风机,其功率不足千际这个涡轮的一半,我曾经用一个同样口径的名牌涡轮风扇(电流是0.48A,是市场上能找到的最大功率的)替换千际这个涡轮做压力测试,结果CPU温度立刻直线上升,很快爬到78摄氏度!直观感觉千际这个涡轮的风量非常大,风力很硬,好像一堵风墙压在CPU的散热片上,此时用手摸CPU散热片只是微微温热,可见风机的转速和风量是保证散热的一个关键因素; 其次,这个涡轮机箱还存在风道布局笼统,不够科学的问题,现在的775接口的主板,多数CPU插座的位置位于主板的侧后方,前面横亘着几条内存、硬盘数据线接口和其他一些元器件,这些东西对来自机箱前面的风力产生很大的消弱作用,本来三个涡轮的风力就不足,还距离主板远远的,又经过几重元件的阻挡消弱,到达CPU的风力就可想而知有多弱了,在1U机箱内部不倚靠机箱风扇辅助散热而光靠CPU散热器来散热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这个机箱散热不好的一个因素。(对机箱购买要考虑自己平台的情况) 而千际这款1U机箱,巧妙地将电源前移,将主力大口径高速涡轮风机安置在紧靠CPU散热器的侧边,因而强劲的风力直接冲击CPU,散漫开的风力还顺带给主板芯片组和内存、网卡芯片等一并散热,从风力走向看,一路上所有主板元件布局都是顺着风向的,将风阻损耗降低到最小,因而产生立竿见影的降温作用,很多人反映用龙冰五代1U散热套件,散热效果超过在PC机箱内使用英特尔原装风扇; 第三,这个涡轮机箱,明显是模仿一些早期P3时代的1U机箱,没有考虑现在大容量硬盘的散热问题,现在大容量硬盘早已普及,但是大容量硬盘的发热也是巨大的,没有降温措施的硬盘摸上去都烫手,在过高温度下,硬盘会出现读写错误,减少寿命,因此做好硬盘散热也是保证服务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而这个涡轮机箱,采用了老式的“抽屉+锁”硬盘安装方式,将硬盘裹在抽屉盒子里,前后无风扇,用过这种箱子的朋友都知道,这种硬盘安装方式有点哗众取宠的意味,本身,这种机箱并不支持热插拔操作,而且也不可能单靠抽屉更换硬盘,要换硬盘还得拆开机箱盖子,所以抽屉的作用也仅只是一个摆设,并且这个抽屉做得不怎么严密,有点晃荡,高速运转的硬盘包裹在这个抽屉里,不能得到散热,还有点晃荡,可以想象其结果多么让人担心,千际的龙冰五代1U机箱,摈弃了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既然不能通过抽屉更换硬盘,那么干脆将硬盘稳稳妥妥安装固定在机箱支架上,在硬盘前部设计了相对低速抗震动的散热风扇,直接为硬盘输送来自机箱外面的冷空气,实际运转表现,即使是大数据量高负荷运行,硬盘也一直很凉爽,摸上去,只有微微的一丝温度,数据安全性和准确性得到极大提升。而且,吹过硬盘的风,继续为主板内部其他元件提供了辅助散热,快速补充来自外部的冷空气,可谓一举两得。 这就是千际专门为775CPU+9*5芯片组主板推出的“龙冰五代”系列1U服务器机箱中的一款,型号是1U4DLB625,可以同时安装4块硬盘。 将“龙冰五代”1U机箱内的大功率高速涡轮风机和劣质机箱里的低速涡轮风扇放在一起,孰优孰劣立刻一目了然。 劣质机箱采用晃动的抽屉式硬盘固定方式,且没有任何硬盘散热措施。 “龙冰五代”1U机箱选用的优质涡轮,运转起来威力无穷,风声犀利。 Intel915G主板安装进“龙冰五代”1U机箱内后,主力风扇的风流可以直接吹过CPU散热片和主板芯片组,一路上没有横挡的元器件,因此散热效果令人满意。 同一套主板,同一个CPU,使用不同的1U机箱,温度差异如此巨大,让人印象深刻,这间接说明了,散热的优劣对于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不容忽视的决定性作用。我的经验是,购买1U机箱产品,最好一步到位,服务器不是用来做试验的,死机一次够你窝心难受一宿,最好不要到市场柜台乱转随便碰运气购买,侥幸过关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能要求小摊主有扎实的服务器散热知识,应该首先确定购买知名厂商的成熟产品,直接和厂商指定的销售机构联系,购买前向厂商专业技术人员说明自己服务器的用途和选择的主板、CPU等配置情况,请他们帮助选择风路布局最佳的产品,这样可以少走弯路,也可以了解最新的散热技术和产品动态,最大限度地保证服务器稳定,这就为将来的服务器维护节约了很大一笔成本,试想如果将来服务器不稳定,三天两头往机房跑,实在不行再扔了旧机箱,更换新机箱,那个耗费的精力、体力、财力,损失的客户信誉,就难以计算了,假如你是托管在外地机房,那就更要考虑这些,想当年,我看多了火烧火燎的哥们儿买飞机票去外地修服务器。 所以,真心忠告一句: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能够给任何主板和CPU提供良好散热的1U机箱,凡是听到有人说,我这个机箱上什么主板都可以,那么一定不要买他的,肯定是JS一个。 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现在组装服务器时,一些常见配置具体应当如何选择1U服务器机箱,应当注意那些事情: 现在组装1U服务器,最常见的是用这几种处理器: Intel:P4-3.0E(478接口)、P4-630(775接口)、PentiumD-820(双核775接口)、至强3.0(533外频)、至强3.0(800外频,习惯上称作Nocona) AMD:主要是Athlon64-3000+、Opteron 以上这些CPU都是现在装机人喜欢用的东西,属于比较新的处理器,当然还有更高级的产品,不过以上这些主频的产品是现在性价比较高的,因此选择的人多,这些处理器就算用来装PC或者工作站,也属于高配置了,它们速度虽好,但也都发热量不小,即便装在PC机箱里,如果不用一流的散热器,也难保不出问题,将它们统统装入只有4厘米高度的1U机箱的狭小空间里,还要让它们稳定工作,不死机,不重启,不冒烟,这真的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准,不是一般菜鸟能够胡来的,否则温度超高了,绝对黑屏没商量,下面就让我带着大伙一起来为它们找寻合适的散热配置。 在P3时代,装1U服务器,相对现在讲究要少得多,基本上一种机箱都可以搞定,主要靠CPU上面的那块散热器来散热,机箱风扇有点风辅助一下就可以,不用特别注意风路布局设计等细节因素,但是如今时代不同了,CPU动不动敢一个耗电100瓦,想想一个100瓦的灯泡多热?能烤着报纸!不小心不行啊。现如今组装1U服务器,必须要研究机器内部的风路布局,说白了,就是要认真研究主板的构造,什么样的主板,必须搭配什么样的机箱和散热器,否则,很难一帆风顺。 Intel915G主板安装进“龙冰五代”1U机箱内后,主力风扇的风流可以直接吹过CPU散热片和主板芯片组,一路上没有横挡的元器件,因此散热效果令人满意。 同一套主板,同一个CPU,使用不同的1U机箱,温度差异如此巨大,让人印象深刻,这间接说明了,散热的优劣对于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不容忽视的决定性作用。我的经验是,购买1U机箱产品,最好一步到位,服务器不是用来做试验的,死机一次够你窝心难受一宿,最好不要到市场柜台乱转随便碰运气购买,侥幸过关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能要求小摊主有扎实的服务器散热知识,应该首先确定购买知名厂商的成熟产品,直接和厂商指定的销售机构联系,购买前向厂商专业技术人员说明自己服务器的用途和选择的主板、CPU等配置情况,请他们帮助选择风路布局最佳的产品,这样可以少走弯路,也可以了解最新的散热技术和产品动态,最大限度地保证服务器稳定,这就为将来的服务器维护节约了很大一笔成本,试想如果将来服务器不稳定,三天两头往机房跑,实在不行再扔了旧机箱,更换新机箱,那个耗费的精力、体力、财力,损失的客户信誉,就难以计算了,假如你是托管在外地机房,那就更要考虑这些,想当年,我看多了火烧火燎的哥们儿买飞机票去外地修服务器。 所以,真心忠告一句: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能够给任何主板和CPU提供良好散热的1U机箱,凡是听到有人说,我这个机箱上什么主板都可以,那么一定不要买他的,肯定是JS一个。 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现在组装服务器时,一些常见配置具体应当如何选择1U服务器机箱,应当注意那些事情: 现在组装1U服务器,最常见的是用这几种处理器: Intel:P4-3.0E(478接口)、P4-630(775接口)、PentiumD-820(双核775接口)、至强3.0(533外频)、至强3.0(800外频,习惯上称作Nocona) AMD:主要是Athlon64-3000+、Opteron 以上这些CPU都是现在装机人喜欢用的东西,属于比较新的处理器,当然还有更高级的产品,不过以上这些主频的产品是现在性价比较高的,因此选择的人多,这些处理器就算用来装PC或者工作站,也属于高配置了,它们速度虽好,但也都发热量不小,即便装在PC机箱里,如果不用一流的散热器,也难保不出问题,将它们统统装入只有4厘米高度的1U机箱的狭小空间里,还要让它们稳定工作,不死机,不重启,不冒烟,这真的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准,不是一般菜鸟能够胡来的,否则温度超高了,绝对黑屏没商量,下面就让我带着大伙一起来为它们找寻合适的散热配置。 在P3时代,装1U服务器,相对现在讲究要少得多,基本上一种机箱都可以搞定,主要靠CPU上面的那块散热器来散热,机箱风扇有点风辅助一下就可以,不用特别注意风路布局设计等细节因素,但是如今时代不同了,CPU动不动敢一个耗电100瓦,想想一个100瓦的灯泡多热?能烤着报纸!不小心不行啊。现如今组装1U服务器,必须要研究机器内部的风路布局,说白了,就是要认真研究主板的构造,什么样的主板,必须搭配什么样的机箱和散热器,否则,很难一帆风顺。 英特尔盒装三年质保的PC级主板——intel915gav,常常被用来当作组装1U服务器的平台。 英特尔主板以做工大气不惜工料著称,你看右上角那一块空板子,不像有的主板那样挤成一堆。 915主板的CPU还是位于主板的侧后方,被内存等挡着,因此“龙冰五代”系列1U机箱的侧吹风设计正可以大放光彩。 另一个是著名的服务器主板厂商超微公司的服务器主板——超微X6DVL-EG2,这也是一款技术成熟,深受diyer们喜爱的好主板,采用Intel新一代E7320服务器北桥芯片组,支持最新的双800MHz Intel Xeon EM64T CPU,最高支持3.6GHz;支持双通道240-pin DDRII 400MHz内存,最大支持8GB;主板规格为ATX,尺寸为12"x 10"(30.5cm x 25.4cm)。这块主板能够满足电信增值、政府、教育、通信、大中型企业、金融等行业多种应用。最关键是,这个板子价格不贵,仅仅2000多元价格即可体验双路NOCONA。 超微是著名的服务器主板厂商,有些朋友可能没听说过,其实在服务器主板领域,超微的名气和价格可是远远超过你所知道那些名牌PC主板厂商啊! 这块双路处理器的服务器主板的两个CPU插座并排位于主板正前方,和PC主板布局完全不同,因此应当选用从前向后吹风的型号的1U机箱,而断然不能选用“龙冰五代”系列那样的侧吹风设计的1U机箱,否则会适得其反,风再大也不管用。 服务器主板多数采用24+8pin的电源接口设计,这也是与PC主板不同之处,要注意你的电源是否支持这样接口啊。
还要注意这块服务器主板的IO后窗也和一般的PC主板不同,购买1U机箱时要提醒厂商争取找到合适的IO后窗背板。 只需看看这两块主板的照片,就可以立即看出,这两款主板上的元器件布局迥然不同,前者的CPU插座位于主板的侧后方,而后者的两个CPU插座位于主板的前方,细看一下,其他元件也不同,最明显就是内存的走向和位置不同,前者的四条内存槽横在主板前方,挡在CPU前面,而后者的几个内存槽则位于两个CPU后方,与前者的内存走向正好呈90度角。很明显,这两种布局不同的主板,要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绝对不能采用同一种风向的机箱,否则必然有一个主板的风流受到阻挡。以千际产品为例,就为这两种类型的主板分别设计的不同的1U机箱,在这里具体说,就是前者要使用千际龙冰五代系列的1U机箱(侧面吹风),而后者则需采用千际暴风雪系列的1U机箱(前面吹风)。保证机箱主力风扇的风流都可以不经过阻隔直接吹拂到CPU散热器上。 选好了机箱,还要注意,就是机箱后面IO后窗背板的选择,一般1U机箱都是只送一种背板,最好根据自己的主板,选定那种背板,告诉厂商,让他们发合适的背板过来,背板其实并不是必须的,主要起一个美观作用,实在配不上合适的,也没关系,如果是自己使用,大可不用,没准散热还更好,如果是给别人组装的,那么可以用主板赠送那个铁片背板稍微改改用上,具体改的办法就是,先用锤子将铁片背板敲平,然后用剪刀稍微剪掉一点背板的边缘到可以放入1U机箱高度,然后将背板扣在主板后的IO接口上,再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从外面看,背板就很服帖地挡在后窗上了,非常好看,如果你不喜欢背板的颜色,还可以花几元钱去汽配商店,买一瓶黑色自喷漆,将背板喷成和机箱一体和黑色,呵呵,DIY嘛,就要发挥想象力。现在这里的这个intel915gav主板,正好配合千际提供的D型背板,从这个背板可以看出,千际的1U机箱是能够很好支持竖立的声卡结构的,现在使用PC主板组装1U服务器的人很多,大家要注意,PC主板上的声卡部分往往都是竖立的,如果没有对竖立声卡的兼容性进行特意设计,传统的1U机箱是无法安装PC主板的,因为竖立的声卡会顶着机箱盖子盖不上,这一点,大家要高度重视,一定要选择支持竖立声卡的1U机箱。而超微X6DVL-EG2主板则正好配合千际提供的C型背板,这些在厂商的网站上都有详细注释说明,所以说,购买机箱之前,最好能多到厂商的网站上好好看看,好好研究一下。 intel915g主板的IO接口正好和“龙冰五代”1U机箱的D型背板吻合,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龙冰五代”1U机箱可以很好支持竖立三孔的PC主板。除此以外,“龙冰五代”系列里,还有能够支持上光驱的型号。这个是不上光驱,只上4个硬盘的型号。 1U机箱实在太狭小了,下图左边是P4-630使用的盒装CPU散热器,右边是一块1U纯铜散热器,二者高度差距巨大,如此大的悬殊,还能保证稳定的散热吗?看来必须另辟蹊径。 传统的1U超薄散热器还是沿用PC散热器的老模式设计,即上面一个风扇+下面一个散热片,但是在1U高度里,这个散热器的总高度不过25毫米左右,如何兼顾风扇的风量和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实在是个难解的难题。 即使是采用优质涡轮的进口散热器也难以抵挡功率巨大的新处理的高温。 千际“龙冰五代”系列1U机箱采用了创新的“机箱+散热器”一体化设计思路,使用机箱强力风机直接吹冷一块被称作“千际冰霸”的散热面积很大的被动式散热片,使CPU散热风扇的风量和散热片散热面积都得到极大提升,产生了划时代的散热效果。另外,在“千际冰霸”散热片表面还喷涂上一层黑色的热辐射增效涂层,这也是千际科研的成果,在红外线测温仪的测试下,可以看到,喷涂了这层涂层的散热片比没有喷涂的散热片吸热和散热效力提升数倍。 这是“千际冰霸”775专用散热片在“龙冰五代”1U机箱内的安装示意图,那个大号涡轮风扇的基座使可以前后左右灵活移动的,可以根据不同主板的CPU插座位置不同,移动到最佳最靠近散热片的位置上安装。 这是服务器的电镀拉手(买回机箱后自己装上,如果长途运输要拿下来,放置磕碰断裂)和千际1U机箱所特有的内嵌式开关。 内嵌式开关需要用尖细物触碰才能启动和关闭服务器,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凌乱的互联网机柜里,别人误碰到你服务器的开关造成你服务器关机或者重启。 有人对内嵌式开关不以为然,那么看看我拍摄的某电信机房的机柜内部状况吧,我觉得防患于未然还是必要的。 凌乱拥挤的电信机柜。 对了,还得注意,现在915、945的主板,多数也和服务器主板一样,是24针的电源接口了,买机箱的时候多看一眼,带的电源是不是有24针接口,千际现在的1U机箱多数都采用下图这种20-24针兼容接头,无论你是20针的主板还是24针的主板都没问题。 如果你的电源不是兼容的,就要用到下面这样的转换线了,下图是一条24转20针转换线(上)和一条20转24针转换线(下)。不过,我建议最好不用。 四针电源头是用在PC主板上的,下面的八针电源头是用在服务器主板上的,用什么主板一定要看好电源是否支持。 这是两个现在常用的SATA硬盘供电接头,没有这个的电源,还得去买转换线。 这是一台正在安装软件的基于P4-630的64位处理器服务器。 这台服务器拷机2天,温度一直在50度左右,很满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