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园田居 ——陶渊明

 niesheng 2012-08-30

 归园田居》为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一共5首诗歌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

 
归园田居之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归园田居 <wbr>鈥斺斕赵

归园田居之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 <wbr>鈥斺斕赵


 

 
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归园田居 <wbr>鈥斺斕赵
归园田居之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
  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
  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于朽株。
  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
  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
  “三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抿灭空无。
归园田居 <wbr>鈥斺斕赵
归园田居之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译文;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归园田居 <wbr>鈥斺斕赵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