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 山西是“国中之国”,懂得山西就懂得中国。 我们经常说,到陕西旅游是去上坟(无恶意),因为可看的景点大多是陵墓,从这个坟墓钻出来,又钻到那个坟墓去。而在山西不是这样,我们原来学的历史课本说,最早的是距今4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而现在晋南芮城县境内,西侯渡文化的大量遗存已证明,人类在距今180万年前就能人工取火,把世界文明史整整向前推进了一百余万年,这是人类进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笔。很多故事在这里发生。 我们提出一个全新的理念:“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为什么这么说?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所以“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五十年前上海只是江苏省松江县的华亭镇,现在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都市,上海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所以“百年中国看上海”;北京真正成为大中国的首都是从辽金时代开始的,距今约850年,所以“千年中国看北京”;从周文王、周武王的历史开始,到现在正好是三千年,所以“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从尧舜禹时代到现在大约是五千年,所以“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余秋雨先生的《抱愧山西》,内称:“在上一****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地区,而竟是山西!直到本****末,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女娲补天,精卫添海,愚公移山,还有炎帝,尧舜禹的很多传说和遗迹都在山西,晋文公重耳,赵武灵王也有很多故事在这里发生。唐朝之前李渊父子起兵就在太原唐明镇,这里是他们的龙兴之地。后来太原成了唐朝的夏都,封太原为北京,北都,与长安洛阳并为三都。李世民被称为太原公子。晋祠里立了一块唐碑,是李世民学习王羲之的草书写的,光一个“之”字就有 整个山西是一个树叶形状,南北相距七八百公里,东西相隔三百多公里。从最北面的大同云冈石窟往南面走,一路上有北岳恒山、应县木塔、五台山、太原的晋祠、祁县的乔家大院。像五台山有一个佛光寺,是唐代的木结构建筑,至今 山西的农工商富足到什么程度?包头原来是康熙征讨噶尔丹时候的一个兵驿站,山西人在那里为清兵办辎重,逐渐发展成了包头城;辽宁的朝阳是山西一个姓曹的做豆腐的生意人建成的;现在北京的大栅栏、珠市口有 山西的特点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一是华夏名人出三晋。山西是一个历史名人辈出的地方, 二是华夏文脉在三晋。山西诗人实际支撑了半部全唐诗,像初唐的王勃、盛唐的王维、中唐的白居易、晚唐的温庭筠都是晋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是晋人。 三是华夏财富汇三晋。从宋朝到清朝,晋商纵横中国一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尤其是在清朝,全国排名前 四是华夏人气看山西。看中华民族还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山西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地方。 因为尧王从陶唐(今太原)迁都平阳(今临汾)是在公元前 此后,儒家文明的始祖之一荀子是太原人,他排在孔子、孟子之后;百代帝师司马光、写《史记》的司马迁历史上也是山西人,韩城在历史上归山西管。“半部论语治天下,两册史书安民生”。历朝历代的皇帝,不管是汉族皇帝,还是少数民族皇帝,不管是成年皇帝,还是少年皇帝,他们治理国家的方式大抵一样,都来源于三部书———《论语》、《史记》、《资治通鉴》,从而导致中国政治一统、经济一体、文化一致。 山西这方水土诞生了很多治散、治贪的著名宰相,像汉代著名的大宰相霍光,还有王王圭、温氏三兄弟、裴度,三国时期与貂蝉共用连环计的王允,唐代名相狄仁杰,宋代著名的宰相王溥。蒋介石曾说过“世界上最会理财的是爱尔兰人,山西人就是中国的爱尔兰人”,国民党最有名的财政部长孔祥熙,******第一任财政部长薄一波都是山西人。 山西人理财有一个特点:“开源节流”,最大限度地增加税收渠道,最大限度地节******的开支。山西人办事比较缜密,这可能与喝醋有关系。喝醋能软化血管,山西人从生下来那天起,每顿饭都离不开醋(夸张了~不过建议大家尝尝山西的老陈醋~~一定要产自山西境内的哦~~~)。醋的作用就是把处在大漠边缘的山西人身上的刚烈之气、威猛之气给软化了,使山西人变得柔中带刚、绵里藏针,食品文化成就了山西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人评价说:如同性格刚烈的湖南人是南方的北人,而绵里藏针的山西人则是北方的南人,这两省人的性格的确有典型意义。 山西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人种杂交地区。古代蒙古人的铁蹄要踏向中原,首先要经过山西,然后再继续往南打。忽必烈一直打到云南、缅甸,山西就变成了蒙古人的后方留守处,几百年来都处于来回拉锯且首当其冲的位置,于是蒙汉大量通婚,而且有好几个世代。陕西也是蒙古人逐鹿中原经过的地方。过去黄河西岸有民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说的是那里出美女猛男。山西历史上也出美女,武则天是文水的,杨贵妃是晋南的,貂蝉是忻州的。人们奇怪了,那些地方风沙滚滚,怎么女孩子的皮肤还那么好呢?其实这跟风沙、阳光没有关系,很大原因是她们的祖先可能与蒙古族或者更早的其他民族杂合的结果。山西还出了很多武将,“万年三晋,论谁数,多少裴杨人物”。“杨”是指北宋的杨家将,名将还有西汉的卫青、霍去病,三国的关羽,唐朝的薛仁贵、郭子仪。“裴”是指山西裴氏家族,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一个小村的家族中出了 山西的地形却使得古代的战争很少在这里展开,像匈奴人、蒙古人打东京(汴梁)等地方只是路过这里,打咸阳也只是迂回一下。山西在近代史中虽打过大仗,抗战时期的平型关大捷是忻口战役的一部分,前线总指挥是卫立煌,但山西相对河南要好多了,后者战乱、灾祸不断。山西沦陷以后没有发生过很激烈的对抗,日本人虽然占了山西,但八路军的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三个大边区也都在山西。很多老将军的回忆录里都满怀感激之情地提到山西,山西人民靠小米养活这么多部队是很不容易的。你去武乡县随便找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都可以和你聊一聊******、刘伯承、陈赓、左权这些人在根据地的故事。左权是八路军副参谋长,是******在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挺进东北和大别山的时候,有很多党政干部是从山西走出去的。解放初期云南、四川、福建等省的领导大多是山西干部,在四川很多县局级干部都是山西人。 爱情铛铛后记:好汉不提当年勇!!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停留,也不会折返,空追忆,也枉然···此篇权当向大家介绍些山西的皮毛罢了,有空来山西旅游真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些古建筑,在这个**下,不知还能存在多久···山西人民的坚忍是你们无法想象的,在那荒凉贫瘠的外表下,谁敢说她没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呢?来看看山西吧,也许你能遇到自己祖先的过往··
太原概况 历史沿革:太原辖1市3县6区,面积6988平方公里,人口345万。“广平曰原”,太原就是大平原的意思。太原古城“晋阳”,公元前497年,晋国重臣赵简子赵鞅令家臣董安于,尹铎负责设计兴建了晋阳城。当时的晋阳城在今天的晋源区古城营村,因位于晋水之北,古人称水北的地方为阳,,所以叫晋阳城。,以此为始,太原建城已有2500多年了。秦朝时,始皇帝在全国设置36郡,晋阳属于太原郡。汉武帝刘彻当政期间,全国设置13个刺史部,晋阳为并州刺史部治所,晋阳因此又称“并州”,太原简称“并”即由此而来。说来说去,还没提到龙城,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北齐,虽然没把太原作为首都,但却是别都,大力营建太原,留下了众多古迹,如蒙山大佛,天龙山石窟等。隋唐时期,太原迎来了他的辉煌鼎盛时期,隋文帝杨坚把太原作为“北门锁钥”的军事重镇,先后让自己的三个儿子晋王杨广、秦王杨浚、汉王杨谅驻守晋阳。当担任太原留守、河东抚慰大使的李渊镇守晋阳时,他的儿子李世民从小在晋阳长大,人称“太原公子。617年即隋义宁元年,李渊、李世民父子从晋阳起兵,第二年就攻取了长安,建立了大唐王朝。李唐父子对太原很有感情,认为太原市“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所以唐朝把太原定为北都、北京,与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并称为“三京”。有李白诗为证:“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五代十国时期,晋阳先后涌现出后唐李克用、后晋石晋瑭、后汉刘知远、北汉刘崇等4位皇帝。因为他们都是在太原开基立业的,出真龙天子,所以叫太原为“龙城”。龙城大街的得名也源于此一典故。 到了宋代,晋阳古城迎来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宋朝皇帝赵匡胤、赵光义哥儿俩攻打晋阳,直到第三次才攻打下来,当时宋朝已经建立20年。赵光义打下晋阳后,生怕这座龙城再出所谓的真龙天子闹独立,与他争夺天下,于是就下令水淹、火烧了这座历经春秋至隋、唐、五代等十多个王朝的城市,同时命令大臣潘美在当时的唐明镇修建了现在的太原城。刚刚我们路过的大南门,就是宋朝太原城的一个城门所在。同时,潘美还在太原修建了丁字街,取其钉死龙脉之意。现在的建设路还有很多丁字街,就是当初建城留下的遗迹。聪明一时的赵光义毁掉晋阳古城,只想到赵宋王朝家天下的安危。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晋阳古城被毁,就使得中原大地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护卫屏障。140多年后,金兵便南下太原,长驱直入汴梁,即今开封,掳走了他的子孙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使中原大好河山再度陷入破碎混乱的局面。历经金元两朝300年,明朝朱元璋的第三子朱受封晋王后,宋建太原城迎来第一次扩建。当时的夯土城墙外包城砖,周长 现在的太原市辖1市3县6区,从北到南分别是尖草坪区、杏花岭区、迎泽区、万柏林区、小店区、晋源区。三县是清徐县、阳曲县和娄烦县。一市指古交市。在太原市有一句话概括的很具体”北有不锈钢,男有富士康”,这个是说尖草坪区有我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太原不锈钢生产有限公司,另外还有全国中型生产基地“太重机械厂”,神舟七号的基座就是太重所产。南有富士康是指太原富士康。在山西有两家富士康:太原富士康和晋城富士康。因为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先生是我们山西晋城人,为了回馈家乡父老,他在山西创立了两家富士康。近来来随着经济发展,尖草坪区已经成为太原重工业区,小店区则成为新型学府区。迎泽区和杏花岭区是太原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山西省人民政府、太原市委、省军区都坐落在这里。晋源区则是太原的古城区,宋代以前的太原古城就坐落在这里。最后是万柏林区,这个名字的又来还有一段渊源,当年阎锡山割据一方,有人对阎锡山说:太原汾河西畔的西北隅,属阴阳八卦中的“乾”方。此处,背负吕梁山脉的云中山系,后土广袤;面临滚滚北去的汾河之水,财源不竭,是一块极好的阴宅宝地。惟感不足的是地表林木稀疏,不过用人工去种植也绝非难事。这一席话说得阎氏神感心受,于是便决定在这里广植柏树,必达万棵,以备将来辟建陵园,并先取其名曰“万柏陵”。后阎氏败亡,而居住在这一带地区的父老乡亲们,遂将万柏陵中的“陵”字,以其谐音的“林”字换而代之,更其名为“万柏林”。 各位团友,现在咱们所走的这条大街就是迎泽大街,为什么叫迎泽大街呢?以前啊有人说是为了欢迎毛主席的到来,所以叫迎泽大街。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在明朝的时候太原古城有两个城门,迎泽门和承恩门。后来迎泽门被拆掉了,为了纪念这座城门,于是把这条大街命名为迎泽大街。以前的迎泽门就在现在的大南门,承恩门就在现在的五一广场,大家看左手方我们看到的就是五一广场,这个当然是为了纪念伟大的五一劳动节。左侧这根旗杆高 现在我们的车子所走的这条路市滨河东路,边上是汾河景区。汾河景区环境优美,曾获得2005年环境卫生奖,这些都得益于山西前任省委书记胡富国,他担任山西省委书记是提出一句口号“治理一条河,美化两座山,修通太旧路,引来黄河水”其只治理一条河就是指汾河。情侣之间表达爱意时常用一句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首诗就出自汾河景区的雁丘祠。据说当年山西忻州籍大诗人元好问赴京赶考,他路过汾河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个猎人捕捉大雁,有两只大雁结伴飞过,其中一只落网,另一只大雁竞久久不肯离去,在天空盘旋,最后竟然一头撞死在地上。大诗人有感而发,就写出了这首《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 山西八大怪 1.“山西陈醋一道菜”。老陈醋是山西的特产。可以健胃、生津、养颜、养生,保养有道。在山西,不管是饭店还是在家中,桌子上都放着陈醋,是一道必备的菜。 3. “刀子削面比飞快”,山西以面食为主,而刀削面的水平很高,一分钟可削110多次。现在大街小巷的山西刀削面,自然是最好的解释。据说在元朝时,为了防止汉人造反,就没收民间的金属制品,并严格规定10户共用一把厨刀,用完收回。有一位老汉去取刀,却先被别人取走了,无奈之下就用拣了一块薄铁皮“砍”面,没想到这一无奈之举竟砍出了中国五大面食之一的刀削面。很有趣的“山西八大怪” “山西陈醋一道菜”。老陈醋是山西的特产。可以健胃、生津、养颜、养生,保养有道。在山西,不管是饭店还是在家中,桌子上都放着陈醋,是一道... 4. “烧饼要用石头块”。石子饼是山西的一种特产。烙饼时,先在铁锅里把石子炒热了,把饼放在上边,再铺一层石子。纯手工制作,香脆可口,别有风味。 5. “路边灰土当煤卖”。山西物产富饶,资源丰富,煤储量大,煤质一流,是产煤大省,却污染严重,煤炭遍地都是,连路边的灰土都可以当煤卖。 6. “土豆白菜论麻袋”。山西干燥少雨,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不多。土豆白菜是地道的当地特产,便宜实惠还有营养,是家家户户的主要蔬菜,所以论麻袋来卖。 7. “山上挖洞当房盖”。山西人就地取材,依地势而建窑洞,即冬暖夏凉,又突出了山西的地理特点,更反映了三晋人的智慧。 |
|
来自: 坚强人的力量 > 《历史、古镇、系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