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章 汽油机点火系统

 昵称4404259 2012-08-31
目前国内外汽车上使用的电子点火系统主要分为有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统和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统两大类。无论是哪一类电子点火系统,都是利用电子元件(晶体三极管)作为开关来接通或断开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通过点火线圈来产生高压电。 一、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有触点电子点火装置用减小触点电流的方法,减小触点火花,改善点火性能,它是一种半导体辅助点火装置。除了与传统点火系统一样具有电源、点火开关、分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之外,还在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路中,增加了由三极管VT和电阻、电容等组成的点火控制电路,断电器的触点串联在三极管的基极电路中,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 接通点火开关 SW,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三极管的基极电路被接通,使三极管饱和导通,接通了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其路径是: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从蓄电池“+”→ 点火开关 SW → 点火线圈初级绕组 N1 →附加电阻 Rf → 三极管的发射极 e、基极 b → 电阻 R2 → 断电器触点 K → 搭铁 → 蓄电池“-”。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流从蓄电池“+” →点火开关 SW → 点火线圈初级绕组 N1 →附加电阻 Rf →三极管的发射极 e、集电极 c→搭铁 → 蓄电池“-”。使点火线圈的铁心中积蓄了磁场能。 当断电器触点分开时,三极管的基极电路被切断,三极管由导通变为截止,切断了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路,初级电流迅速下降到零,在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击穿火花塞间隙,点燃混合气。 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触点不断地闭合、分开,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和初级电路的通断,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
二、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利用传感器代替断电器触点,产生点火信号,控制点火线圈的通断和点火系统的工作,可以克服与触点相关的一切缺点,在国内外汽车上应用十分广泛。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信号发生器(传感器)、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其中分电器主要包括配电器和离心提前装置、真空提前装置,它们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传统点火系统对应部分完全相同。 例如,一汽大众捷达轿车的无触点点火系统原理图,接通点火开关,当点火信号发生器(霍尔效应传感器)发出点火信号,输出具有一定幅值的正脉冲时,就会触发点火控制器,使其中的功率三极管导通,于是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接通。初级电流由电源的“+”极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的“+”接线柱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L1点火线圈的“-”接线柱、点火控制器、搭铁、电源的“-”极。由于点火线圈初级绕组中有电流通过,于是点火线圈中便形成磁场,将电能转变为磁场能储存起来。 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信号发生器取代了传统点火系统断电器中的凸轮,用来判定活塞在气缸中所处的位置,并将非电量的活塞位置信号转变成为脉冲电信号输送到点火控制器,从而保证火花塞在恰当的时刻点火。所以点火信号发生器实际就是一种感知发动机工作状况,发出点火信号的传感器。它的类型很多,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有磁脉冲式、霍尔效应式和光电效应式。(如下左图) 1.磁脉冲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磁脉冲式点火信号发生器是依靠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它一般安装在分电器的内部,由信号转子和感应器两部分组成。信号转子由分电器轴驱动,其转速与分电器轴相同;感应器固定在分电器底板上,由永久磁铁、铁心和绕在铁心上的传感线圈组成。信号转子的外缘有凸齿,凸齿数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等。永久磁铁的磁力线从永久磁铁的N极出发,经空气隙穿过转子的凸齿,再经空气隙、传感线圈的铁心回到永久磁铁的S极,形成闭合磁路。当发动机不工作时,信号转子不动,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量不变,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传感线圈两引线输出的电压信号为零。(如上右图)
转子旋转,穿过铁心中的磁通逐渐变化。转子的凸齿每在铁心旁边转过一次,线圈中就产生一个一正一负的脉冲信号。如此,发动机工作时转子不断地旋转,转子的凸齿交替地在线圈铁心的旁边扫过,使线圈铁心中的磁通不断地发生变化,在传感器的线圈中感应出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的感应电动势。传感器则不断地将这种脉冲型电压信号输入点火控制器,作为发动机工作时的点火信号。转速升高时,传感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速率增大,因而感应电动势成正比例增加。可见,磁脉冲式点火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交变信号受发动机转速的影响很大。转速越高,信号越强,对点火控制器电路的触发越可靠,但可能造成电路中有关元件的损坏。为此,电路中需增设稳压管等元件来限压。但是,转速过低时,磁脉冲式点火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交变信号过弱,造成对点火控制器电路的触发不可靠,容易引起发动机起动困难、怠速转速不能调低等问题。所以设计上应保证发动机依最低转速运转时,点火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足够强。一般情况下,转速变化时,磁脉冲式点火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电压的变化范围可达0.5~100V。这一信号除用于点火控制外,还可用作转速等其他传感信号。磁脉冲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因而应用最为广泛。 2.霍尔效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霍尔传感器) 霍尔效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安装在分电器内。 由霍尔触发器、永久磁铁和由分电器轴驱动的带缺口的转子组成。 霍尔触发器(也称霍尔元件)是一个带集成电路的半导体基片。当直流电压作用于触发器的两端时,便有电流I在其中通过,如果在垂直于电流的方向还有外加磁场的作用,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电压UH,该电压称为霍尔电压,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是利用霍尔元件的霍尔效应工作的,即利用只有在直流电压和磁场同时作用于霍尔触发器时,才能在触发器中产生电压信号的现象制成传感器,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点火信号。霍尔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当转子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触发器之间时,永久磁铁的磁力线被转子叶片旁路,不能作用到霍尔触发器上,通过霍尔元件的磁感应强度近似为零,霍尔元件不产生电压;随着信号转子的转动,当转子的缺口部分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触发器之间时,磁力线穿过缺口作用于霍尔触发器上,通过霍尔元件的磁感应强度增高,在外加电压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霍尔元件的输出端便有霍尔电压输出。发动机工作时,转子不断旋转,转子的缺口交替地在永久磁铁与霍尔触发器之间穿过,使霍尔触发器中产生变化的电压信号,并经内部的集成电路整形为规则的方波信号,输入点火控制电路,控制点火系统工作。 霍尔效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比磁脉冲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性能稳定,耐久性好、寿命长,点火精度高,且不受温度、灰尘、油污等影响,特别是输出的电压信号不受发动机转速的影响,使发动机低速点火性能良好,容易起动,因而其应用日益广泛。
3.光电效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光电效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以红外线或可见光光束进行触发的,主要由遮光盘(信号转子)、遮光盘轴、光源、光接收器(光敏元件)等组成。光源可用白炽灯,也可用发光二极管。由于发光二极管比白炽灯耐振动、耐高温,能在150℃的环境温度下持续工作,而且工作寿命很长,所以现在绝大多数采用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光束一般还要用一只近似半球形的透镜聚焦,以便缩小光束宽度,增大光束强度,有利于光接收器接收、提高点火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可靠性。光接收器可以是光敏二极管,也可以是光敏三极管。光接收器与光源相对,并相隔一定的距离,以便使光源发出的红外线光束聚焦后照射到光接收器上。(如下左图) 遮光盘一般用金属或塑料制成,安装在分电器轴上,位于分火头下面。遮光盘的外缘介于光源与光接收器之间,遮光盘的外缘上开有缺口,缺口数等于发动机气缸数。缺口处允许红外线光束通过,其余实体部分则能挡住光束。当遮光盘随分电器轴转动时,光源发出的射向光接收器的光束被遮光盘交替挡住,因而光接收器(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交替导通与截止,形成电脉冲信号。该电信号引入点火控制器即可控制初级电流的通断,从而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遮光盘每转一圈,光接收器输出的电信号的个数等于发动机气缸数,正好供每缸各点火一次。(如上右图) 点火控制器:点火控制器取代了传统点火系统中断电器的触点,将点火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点火信号整形、放大,转变为点火控制信号,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绕组中电流的通、断,以便在次级线圈的绕组中产生高压电,供火花塞点火。点火控制器的基本电路包括整形电路、开关信号放大电路、功率输出电路等。 分电器:电子点火系统的分电器与传统点火系统的分电器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电子点火系统取消了断电器(触点和凸轮)和电容器,增加了点火信号发生器(信号转子和传感部分)。有些点火控制器能够随着发动机转速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所以这些分电器去掉了离心提前调节机构,只保留真空提前调节机构,配电器的结构则无变化。电子点火系统中所用的霍尔分电器的结构。 点火线圈:电子点火系统所采用的点火线圈是用点火控制器控制其初级电路通断的,所以其初级电流可以增大,点火线圈的电感和电阻一般较小。因此,一般情况下,不能和传统点火系统点火线圈互换。电子点火系统多采用闭磁路点火线圈。 火花塞:由于普通电子点火系统的点火能量提高,火花塞电极间隙比传统点火系统的火花塞电极间隙增大,一般为0.8~1.0mm;为了适应稀薄混合气燃烧,有的甚至达到1.0~1.2mm,并且各种车型差异也较大,在检查、调整、维修时,应严格根据原车说明书进行。高压线:为了减轻无线电干扰,电子点火系统采用的高压线为有一定电阻的高压阻尼线,阻值一般在几千欧至几十千欧不等;火花塞插头和分火头也都有一定的电阻,一般为几千欧。
第六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电子点火系统对点火时刻的调节,与传统点火系统一样,基本上仍采用离心提前和真空提前两套机械式点火提前调整装置,而它们只能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来调节点火提前角,且调节特性为线性(或不同线性的组合)规律。而发动机的最佳点火提前角除了随转速和负荷变化外,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状况、车辆的技术状况、使用状况等,而且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变化的规律也不是线性的。因此,各种普通电子点火系统都存在着考虑的控制因素不全面、点火提前角控制不精确的缺陷,影响了发动机性能的充分发挥。此外,离心点火提前调整装置和真空点火提前调整装置中,机械运动部件的磨损、老化和脏污等,都会引起点火提前角调节特性的改变,使发动机性能下降。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发达国家对汽车排放限制及对其他性能要求的提高,微机开始在汽车上获得应用——用微机控制点火正时,形成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由于微机具有响应速度快、运算和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通过微机控制点火提前角要比机械式的离心点火提前调整装置和真空点火提前调整装置的精度高得多。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多种因素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的点火提前角都与相应的最佳点火提前角比较接近,并且不存在机械磨损等问题,克服了离心点火提前调整装置和真空点火提前调整装置的缺陷,使点火系统的发展更趋完善,发动机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更加充分的发挥。因此,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是继无触点的普通电子点火系统之后,点火系统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按是否配有分电器分为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和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两种。
一、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 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一般由传感器、微机控制器、点火执行器等组成。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结构不尽相同,但其工作原理相似。奥迪200型轿车五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结构,其主要组成部分及作用如下: 二、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优点 1)在不增加电能消耗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了点火能量。 2)对无线电的干扰大幅度降低。 3)避免了与分电器有关的一些机械故障,工作可靠性提高。 4)高速时点火能量有保证。 5)节省了安装空间,有利于发动机的合理布置,为汽车车身的流线型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6)无需进行点火正时方面的调整,使用、维护方便。 由于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具有上述突出特点,所以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在美、日以及欧洲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点火系统发展的又一次飞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我国一汽大众生产的部分奥迪轿车和捷达轿车、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部分桑塔纳2000型轿车等也相继采用了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正逐步成为点火系统的主流。(如下左图) 2.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 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由低压电源、点火开关、微机控制单元(ECU)、点火控制器、 点火线圈、火花塞、高压线和各种传感器等组成。有的无分电器点火系统还将点火线圈直接安装在火花塞上方,取消了高压线。(如上右图)
3.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根据高压配电方式的不同分为独立点火方式和同时点火方式两种,其工作原理也各不相同。 独立点火方式是一个缸的火花塞配一个点火线圈,各个独立的点火线圈直接安装在火花塞上,独立向火花塞提供高压电,各缸直接点火。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去掉了高压线,因此可以使高压电能的传递损失和对无线电的干扰降低到最低水平。 由于一个线圈向一个气缸提供点火能量,因此在发动机转速相同时,单位时间内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要小得多,线圈不易发热,所以这种线圈的初级电流可以设计得较大,即使在发动机以9000r/min高速运行时,也能够提供足够的点火能量。独立点火方式因车型的不同,其控制电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采用一个点火控制器,如日产地平线2000轿车RB20DC发动机。
有些则采用多个点火控制器,如奥迪五缸发动机,但其工作原理相同。发动机工作时,微机控制单元(ECU)不断检测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根据存储器存储的数据计算并求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和通电时间,以点火基准传感器为标准,按照发动机各缸的作功顺序,确定每一缸点火线圈的接通时间和通电时间,并将其转换为该缸点火线圈的控制信号IGi(i指第i个气缸)。当某缸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点火控制器中对应此缸的功率晶体管导通,点火线圈通电;当该缸的控制信号变为高电平时,对应的晶体管截止,线圈中电流被切断,次级线圈产生高压电,将火花塞电极击穿点火。独立点火的点火控制器需要判别的点火气缸的数目多,因此气缸判别电路较复杂。 点火线圈配电方式是一种直接用点火线圈分配高压电的同时点火方式。几个相互屏蔽的、结构独立的点火线圈组合成一体,称为点火线圈组件。4缸机的点火线圈组件有两个独立的点火线圈,6缸机的点火线圈组件有三个独立的点火线圈。每个点火线圈供给配对的两个缸的火花塞以高压电。点火控制器中有与点火线圈数量相等的功率三极管,各控制一个点火线圈的工作。点火控制器根据电脑提供的点火信号,由气缸判别电路按点火顺序轮流激发功率三极管,使其导通或截止,以此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通断,产生次级电压而点火。点火线圈配电方式点火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二极管配电方式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对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进行分配的同时点火方式。与二极管配电方式相配的点火线圈有两个初级绕组、一个次级绕组,相当于是共用一个次级绕组的两个点火线圈的组件。次级绕组的两端通过四个高压二极管与火花塞组成回路,其中配对点火的两个活塞必须同时到达上止点,即一个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另一个处于排气行程上止点。微机控制单元根据曲轴位置等传感器输入的信息,经计算、处理,输出点火控制信号,通过点火控制器中的两个大功率三极管,按点火顺序控制两个初级绕组的电路交替接通和断开。当1、4缸点火触发信号输入点火控制器时,大功率三极管 V1、初级绕组 N1 断电,次级绕组产生虚线箭头所示方向的高压电动势,此时1、4缸高压二极管正向导通而使火花塞跳火。当2、3缸点火触发信号输入点火控制器时,大功率三极管 V2 截止,初级绕组 N1 断电,次级绕组产生实线箭头所示方向的高压电动势,此时2、3缸高压二极管导通,故2、3缸火花塞跳火。二极管配电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一个点火线圈组件为四个火花塞提供高压电,因此特别适宜于四缸或八缸发动机。
4. 主要元器件的结构及原理 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与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相比,火花塞、高压线和主要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但是微机控制单元、点火控制器和点火线圈在结构和原理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1)微机控制单元 由于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取消了机械式高压配电而改为电子式高压配电,因此,微机控制单元不再只控制一个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通断,而是要根据曲轴的不同位置,按一定顺序控制两个或多个点火线圈初级绕组,以实现电子式高压配电。微机控制单元除了包括输入接口电路、A/D转换器、微机控制单元(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等组成部分外,还增加了气缸判别(简称判缸)电路(又称为分电电路),以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或气缸判别信号传感器确定需要控制的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同理,输出接口电路也不只输出一路点火控制信号,而是依次输出多路点火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点火控制器中与各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对应的大功率三极管的通断;或者输出接口电路在输出一路点火控制信号的同时输出一路判别气缸信号,由点火控制器根据点火控制信号和判别气缸信号控制与各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对应的大功率三极管的通断,使需要点火气缸的火花塞适时跳火。 2)点火控制器 由于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有两个或多个点火线圈或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所以点火控制器一般除了具有自动断电功能、导通角控制、恒流控制等电路外,还有气缸判别电路和多个大功率三极管及相应的控制电路。 3)点火线圈 由于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有两个或多个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每个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只通断一次(独立点火)或两次(同时点火),所以点火线圈初级绕组能够有较长的通电时间,点火线圈可以采用完全的闭磁路结构,提高能量利用率。点火线圈具体结构因高压配电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1)独立点火方式配电用的点火线圈:采用独立点火方式时,发动机每个气缸都有自己的点火线圈,每个点火线圈的结构完全相同。 独立点火方式特别适合在双凸轮轴发动机上配用,点火线圈安装在两根凸轮轴中间,每一点火线圈压装在各缸火花塞上,在布置上很容易实现。 奥迪轿车四气门五缸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安装情况,每个点火线圈通过导向座用四个螺钉固定在气缸盖的盖板上,然后再扣压到各缸火花塞上。 (2)点火线圈配电方式配用的点火线圈:发动机采用点火线圈配电方式时,点火线圈实际是由若干个相互屏蔽的、独立的点火线圈组装起来形成的一个点火线圈组件。每个独立的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一端通过点火开关与电源正极相连,另一端由点火控制器的大功率三极管控制搭铁;次级绕组两端分别接到两个气缸的火花塞上,使两个气缸的火花塞同时跳火。 六缸发动机无分电器独立点火系统采用的点火线圈组件的结构及电路图。 (3)二极管配电方式配用的点火线圈: 二极管配电方式配用的点火线圈有两个初级绕组(或一个初级绕组被中心抽头分成两个部分,组成两个初级绕组)和一个次级绕组。次级绕组有两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又分别接两个方向相反的高压二极管,这样次级线圈通过四个高压二极管与火花塞组成回路;两个初级绕组的电路由点火控制器中的两个大功率三极管控制轮流接通和断开。点火线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点火线圈只包含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不包含高压二极管,高压二极管装在火花塞上方,便于高压二极管检修,点火线圈有两个高压插座;另一种是点火线圈既包含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又包含四个高压二极管,点火线圈有四个高压插座,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线路结构,高压线连接简便,但是一旦有一个高压二极管损坏,点火线圈就需要更换。
第七节 汽车电源 汽车上的点火系统及全车电器设备的电源由蓄电池、发电机及其调节器组成,其在汽车电路中的连接关系,两电源并联后与用电设备相连。发动机正常运行时,发电机向点火系统及其他用电设备供电,并同时向蓄电池充电。汽车的用电设备用电量过大,超过发电机的供电能力时,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向点火系统及其他用电设备供电。发动机起动或低速运行时,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很低,起动机、点火系统及其他用电设备所需要的电能,全部由蓄电池供给。 一、蓄电池 蓄电池是一个化学电源。充电时,其内部的化学反应将外接电源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用电时, 再通过化学反应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输出给用电设备。蓄电池的种类繁多,按电解液成分的不同分为碱性蓄电池和酸性蓄电池。由于酸性蓄电池电极的主要成分是铅,所以也称为铅酸蓄电池,简称铅蓄电池。由于发动机起动时,蓄电池必须能够为起动机提供200~600A的电流,有些大功率柴油机起动机的起动电流高达1000A,且要持续5s以上的时间;在发电机发生故障不能工作时,蓄电池的容量应能维持车辆行驶一定的时间。所以要求汽车用蓄电池有尽可能小的内阻以及足够大的容量。铅蓄电池虽然比能较低,但其内阻小、电压稳定、在短时间内能提供较大的电流,并且结构简单、原料丰富,因而在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下左图) 汽车用铅蓄电池又分为普通型、干式荷电型、湿式荷电型和免维护型。干式荷电型蓄电池除具有普通型铅蓄电池的全部功能外,其主要特点是蓄电池内部无电解液贮存,极板是干的,且处于荷电状态,新的蓄电池不必经过长时间的初充电即可投入使用。湿式荷电型蓄电池的极板为荷电状态,蓄电池内部有少量的电解液,大部分电解液被极板和隔板吸收并储存起来。免维护型蓄电池是在汽车合理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添加蒸馏水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的电解液,由制造厂一次性加注,并密封在壳体内,因此电解液不会泄漏、不会腐蚀接线柱和机体,在使用中不需加注蒸馏水或补充电解液来调节液面高度,无需保养与维护。(如上右图) 二、发电机 车用发电机是在发动机的驱动下,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作为汽车的主要电源,其作用是在发动机怠速以上转速运行时,为电气设备供电且不断地给蓄电池充电。 目前,国内外汽车使用的发电机几乎都是交流发电机。这是因为交流发电机与直流发电机相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寿命长、发动机低速时充电性能好、配用的调节器结构简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信号弱、能节省大量铜材等优点,因此,自诞生后即得到迅速普及。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通过二极管整流,使其输出直流电,由于整流二极管是硅材料的,所以也称为硅整流交流发电机。 1.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类型 (1)硅整流发电机按总体结构的不同,分为: 普通交流发电机: 指无特殊装置和特殊功能的汽车交流发电机,如JF132交流发电机。 整体式交流发电机:指内装电子调节器的交流发电机,如一汽大众奥迪、高尔夫、捷达和上海桑塔纳等轿车用JFZ1613Z型交流发电机。 带泵交流发电机:指带真空泵的交流发电机,如JFB1712系列交流发电机。 无刷交流发电机:指无电刷和滑环结构的交流发电机,如JFW1913型交流发电机。 永磁交流发电机:指转子磁极采用永磁材料的交流发电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