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产笋用林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园林空间 2012-08-31
高产笋用林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 作者:徐昌棠  转贴自: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8-6-18 9:04:15  点击数:2401   ]
2008年第二期

    夏季是竹鞭生长、伸展和笋芽膨大季节,此时土壤湿润有利竹笋增产。据宁波市竹笋高产基地的试验,如果在竹鞭和笋芽生长期能满足水分养分的需要,第二年竹笋要比干旱年增产30%~40%。在我们浙江,每年7~8月份是台风季节,如不做好排水沟,台风夹带暴雨,极易造成松土后的竹山水土流失,冲走肥土,使鞭根暴露,影响产量。因此夏季做好施肥、保土排水、诱鞭、断鞭、铺草覆土工作十分重要。
1 施肥
    夏季是竹笋长大成竹、竹鞭旺长季节,要消耗土壤中大量养分。为满足竹鞭和笋芽膨大所需肥料,此时需每公顷施厩肥22.5~30t,过磷酸钙3t,保证冬季和第二年竹林生长所需。施肥时在母竹上方1m处挖沟,肥料施入沟中。施肥应掌握四多四少原则:有机肥多施,化肥少施;年轻(2~4年生)母竹多施,老竹少施;竹林土壤贫瘠处多施,肥沃处少施;竹林上坡多施,下坡少施。
2 保土排水
    在6月份深翻竹山时,在竹林的上方,挖好宽30~40cm,深20cm左右的排水沟,以利排水。另挖长宽各3~4m,深1.2~1.5m的小山塘若干个,挖出的泥土施在林地,增厚土层。暴雨时,夹带的泥土可沉积在塘内。待雨停后,既可使塘内雨水下渗林地,使林地湿润,又可将沉积在塘内的泥土加在林地内,增加土壤厚度,减少水土流失,有利竹笋增产。
3 诱鞭断鞭
    诱鞭 一般竹鞭在竹林中分布极不均匀,影响均匀出笋。针对竹林中竹鞭分布深浅不一,数量多少不同,可采取以下诱鞭方法:对生长健壮的浅鞭把鞭梢前延下方的泥土挖掉20cm,施入栏肥15~20kg,或人粪尿10~15kg,适当盖土,使竹鞭深钻,生长健壮。对于竹鞭少的林间空地,把鞭集中地方的竹鞭有目的地引过来。方法是在竹鞭延伸方向挖40cm左右的沟槽并施入人粪尿10kg左右或猪栏肥15kg左右,再将竹鞭梢部轻轻放回后覆土。这样,能使整个竹林的鞭根分布均匀,成为竹笋高产的骨干鞭根系统。
    断鞭 如竹林土层疏松,则竹鞭旺伸,鞭节间稀长,影响出笋。必须在深翻竹山时,切断长度超过3m,年龄在6年生以上的竹鞭,留下2~2.5m长的壮鞭。这样,竹鞭粗壮有利出笋。原宁波市林科所在鄞县横街镇(原云洲乡)上兆村毛竹高产试验山挖到一根长1.39m 4年生的竹鞭,共有22节,节节生冬笋,其鞭与笋共7.5kg,发笋率达100%。
4 铺草覆土
    7~9月份是竹鞭孕笋,笋芽长大之时。据有关资料介绍鞭芽萌芽、休眠芽以及休眠芽中的活芽在10~20cm深的土层中比例最高。所以竹林培育,一定要增厚土层,使其多发鞭,多发笋。
    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利用农闲割嫩草、柴脑,收集秸秆,并加适量过磷酸钙,堆沤。于7~8月份干旱季节前铺撒林地,厚度10~15cm,数量不足时重点撒于林间空地,肥料撒施后,再在其上覆15~20cm厚的细肥土。这样,施肥一次,肥效可持续2~3年,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增加林地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也有利抑制水分蒸发,增加林地湿度,使竹笋稳产高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