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巴藏女

 书楼寻踪馆 2012-09-02

 
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位于藏川交界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丹巴,古称嘉莫·查瓦绒,因墨尔多神山而得名,简称“嘉绒”。这里生活着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嘉绒藏族,在风景绚丽的大渡河峡谷中繁衍生息了数千年。

  我在上一篇博文记叙了康巴藏族的汉子像雄鹰一样骄傲、大山一样伟岸,很多朋友给我留纸条说:希望我能介绍一下我们最美的藏族女子。而最能代表我们藏族女子则是丹巴藏女,她们平均身高一米六八以上,如云朵般柔美、流水般多情。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丹巴的女子天生冰肌玉肤,含烟凝碧,体态瘦长而丰腴,令人惊艳。丹巴的女孩儿们打小受雪山甘露滋润,以雪水沐浴,不怕风吹日晒,艰苦的体力劳动更是令其身形妍美,只稍加梳洗,便气韵毕现,有着都市女子难以模仿的天然之美。而丹巴的“美人谷”,更是一个美人辈出的地方,美人之多令人瞠目。

  走在村子街头,随处可见清纯俏丽的丹巴美女。她们天生丽质,不论身在乡村还是走出大山,几乎都不施粉黛,也无需华丽的衣饰去装扮。而逢年过节,村子更是美人巡游图,身穿最艳丽民族服饰的丹巴美女们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她们载歌载舞,环佩叮当,令人过目难忘。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丹巴何以盛产美女?传说许多年前,神鸟凤凰飞到了墨尔多神山,随后化成千千万万美丽迷人的女子,于是墨尔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但这毕竟只是传说,当地人认为,在西夏王朝灭亡之时,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从遥远的宁夏逃到气候温和、山美水秀的丹巴,过着与世无争的桃源生活,从此这里便男俊女俏了。按拿破仑的话来说,不能想象一个贵族是塌鼻梁。丹巴的漂亮姑娘是东女国的贵胄,西夏皇族的后裔,所以她们有着挺拔俊美的鼻梁。据专家研究考证,以墨尔多山所在地——丹巴为中心的川西地区是西夏祖先党项羌的栖息地。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国后,西夏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妃嫔从甘肃经川西高原流入丹巴革什扎一带,因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合宜,便定居于此,将美丽与富贵的血质注入这了一方膏腴之地。

      今年四至五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专门负责重建西夏文化的部门邀请丹巴县派出西夏之后;三名美女应邀出访,认祖归宗,引起轰动,在贺兰山南北传为美谈。至今,在丹巴革什扎河西岸的人民仍然保留着一些古代西夏国的风俗。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当然,关于嘉绒藏族的源与流至今还没有定论,但即使就另一说,仍不乏美的原质。话得从西藏四大神山之一——墨尔多神山说起。它座落在丹巴县城东北方向约8公里处,南北走向,主峰高耸入云,海拔4800多米。南仰如蓝色的宝瓶置于地毯上,北看似一尊巨佛跨着雄狮奔驰;山顶雪峰,金光灿烂,直刺蓝天;东望峨眉金顶,西眺西藏冈底斯雪山,是民族英雄的象征。自古,人们把墨尔多神山周围纵横千里之地居住的部族称为“嘉莫查瓦绒”。据学者杨嘉铭称:“嘉莫查瓦绒”在吐蕃统治前为东女国,“嘉莫”是指女王,“查瓦绒”是指河谷,合起来即表示女王和河谷农区,后人将“嘉莫查瓦绒”一词予以简化,取其首尾而称“嘉绒”。据传,发源于丹巴的大渡河过去叫“嘉莫欧曲”,即女王河,是女王的汗水和泪水汇成的河流。

  似乎是上天注定,不论哪一种解释揭示了真理,不论哪一种说法符合事实,都免不了丹巴美女富贵与美丽的潜在血质,让人不禁勾起一段段美丽而感怀的记忆!


        如果你想亲眼见识一下名震四方的丹巴美人。丹巴县每年11月份会举办一次“嘉绒藏族风情节”,即选美节,选出一朵金花,二朵银花,五朵石榴花和一朵康巴之花,个个美艳群芳。此时去丹巴定能大饱眼福!据说,“高原红”组合成员和《英雄》中张曼玉的替身,就是丹巴美女——扎西措。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美人生活的地方总是充满灵气,几百幢藏寨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春来桃李花开,秋色五彩缤纷,犹如童话世界。远望夏季山谷,翡翠般的青草绿树掩映着沉甸甸的田地和密林深处的寨房,伴着时有时无的潺潺溪流,一幅颇富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随之展开。白色主调与绿茸般的背景巧妙搭配,把神秘的古老风水学说与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融为一体,可谓天人合一。在这样的地方,如果不住上一夜,感受一番天地人和的美妙,实在枉来丹巴。

  甲居藏寨是村里最合适居住的寨子。天气晴朗时,坐在童话小屋一般的房顶上,面对墨尔多神山,聆听山谷中河水奔腾之音,看翠绿的树丛中偶尔经过几位勤劳美丽的丹巴姑娘,真是惬意无比。

  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游两岸的村寨、山脊和要隘处还耸立着无数的古碉建筑,留下“千碉之国”的美誉。“千碉之国”,这个称谓一点不为过。在鼎盛时期,丹巴碉楼不下3000座,一个大的村寨即有百余座。试想当初在河谷两岸,密密麻麻林立的碉群,其气势是何等壮观!

  如今游客能看到的古碉最早修建于唐代,历经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有的久已偏倚,却不倒塌,有的甚至弯曲如弓,自成奇景,其建筑艺术堪称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据藏文经书记载,方圆数百公里的嘉绒西藏仅有三座13角碉,丹巴境内就有两座,至今它们仍挺立于藏寨碉楼之间,气势雄伟,坚如磐石,虽经历千年风雨洗礼却神态依然。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近年来丹巴“藏族美人谷”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八百美女出山,三千美女下海”,丹巴美女闯天下,成了众多媒体、专家、旅游者和用人单位关注的事。

  “这么多美女都走了,你们不着急吗?”

  “这样走下去,你们丹巴怎么办?”

  “你们想过没有,丹巴怎样才能留住自己的美女,美女都走了,你们丹巴怎么发展旅游业?”

  “你们能用什么办法留住自己的美女?”

  ……

  这几乎是所有关注“美人谷”的人士都要提出的问题。

  有人曾对一位丹巴美女说:人生苦短,青春难再,象你这样的资质,只要抓住机遇,就能取得成功。象你这样天生的美丽,成为一个当红演员也不为过。你一定要很好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

  一个人只要具备社会所需要的技能、才干、或先天条件,就是人才。美也是一种资本,美人也是一种人才。当今世界是人才大组合,人才大流动的时代。既是人才就要流动,既是人才就要组合。丹巴美人谷的美人们必然要去闯世界,要去创造她们自己的美好未来,这是一种趋势。

  丹巴有那么多的藏族美女,就目前的状况看,当地不可能完全解决她们的工作,不可能使她们的长处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在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美女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可阻挡地要走出大山,走向崭新的生活,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幻。

  丹巴美女A,家居高山,若留在丹巴,她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可是她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千变万化的广阔世界,机遇使她得到成功,她的潜在艺才能得到充分拓展,成了小有名气的歌星;丹巴美女B,是前些年走出山谷的丹巴姑娘,她的才干在一家企业受到重视,成为该企业不可少的主要管理人员;丹巴美女C,聪明美丽,活泼可爱,高中毕业后下海成都,与一位法国小伙子相爱,二人奋力拼搏,如今已有上百万资产;丹巴美女D,因为演唱”古堡情歌”被有关部门看重,特招入伍,如今就职某军医院。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无数的机遇在她们的身边,她们应该抓住这些机遇。

  大千世界万紫千红,给丹巴美女提供了十分广阔的活动天地,使她们得以施展、发挥,她们的大量出走恰是对美人谷的炒作和宣传,流水不腐,一流便活,走得出去,就走得回来,丹巴美女走出大山是时代的必然和发展的需要。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一是留不住,由她去吧;二是人才要流动;三是无需留,因为丹巴美女层出不穷。在丹巴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美女,在丹巴这个梅花旋纽状的地质构造中不断的在涌现着美女。无须杞人忧天,有人说一些乡村青年男女失去平衡,小伙子们倒是要忧虑何处去对象,认真地讲也无须忧虑,丹巴的小伙子是那样英俊,“家中有了梧桐树,何愁招不到凤凰来”。事物总是在前进发展中求得平衡。。

  有多少人向往丹巴美女,有多少记者、游客在丹巴山寨里寻找丹巴美女。也有一些人到丹巴后寻美未遇,即使碰上一两个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于是抱憾而归,慨叹丹巴美女都走光了,“美人已到天涯去,此地空余美人谷”。其实这是一个时间地点的大错位,记得2008 年我随西藏政协代表团到丹巴考察时,那一天我们竟没有碰上一个美女。丹巴美女,她们也有家,也有自己操生的工作,她们也是金贵的,她们没有时间整天站在路口等待人们来参观,要看丹巴美女,最好的机会是在节庆日、庙会、转经会、锅庄会、婚嫁等聚众场合。不过从发展旅游的角度来看,向游客们展示丹巴美女的风韵姿颜倒是必要的。『原创随笔』丹巴藏女『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在丹巴街头的一个商店里,正巧遇到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对准了一位丹巴靓女,主持人失声惊叫:

  “哇,这不是巩俐么,她怎么会到了这里?”

  原来这位姑娘叫乔羽,是丹巴美人谷2007年选美中的银花得主,出生在丹巴县城,她亮丽照人,乍一看极象巩俐,仔细一瞧,她是那样青春焕发,几分媚气,几分纯真稚气。主持人啧啧夸赞:太象巩俐,太美了。

  “哇!这不是王思懿么?”一位身材高条,气质贤淑的姑娘从镜头前走过。

  在丹巴考察的日子里,我几乎天天可以看见记者们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在丹巴街上采访,路过的姑娘,商店里的打工妹,甚至于女老板,到处都可以发现美丽动情的丹巴姑娘,真是美无处不存在。一位女老板竟然叫刘晓庆,记者们乐了,丹巴不单有巩俐、王思懿、还有刘晓庆,莫非还有宁静、周迅?当问到刘晓庆的儿子是刘小庆漂亮还是你妈漂亮时,刘晓庆几岁的儿子却回答说我妈漂亮。

  在巴底韩家坝美人谷接侍站,我们政协代表团采访了当年康巴之花得主卢阿姆,卢阿姆正经营着自己办的美人谷家庭旅游接待站,虽然开张不久,生意很不错。卢阿姆的爱人是搞汽车运输的驾驶员,当我问他当年是怎么追上这位“康巴之花”时,他回答说他是最英俊的小伙子。

  我追问卢阿姆怎么爱上他时,卢阿姆回答说这是缘分。

  令我们非常吃惊的是许多丹巴藏族美女不管怎么照片和摄像,都是漂亮的,当我向我的学生谈起这件事时,我把我照过的一些丹巴美女的照片拿出来比较,原来这些丹巴美女首先是长了一张具有丹巴美人特色的脸型,这种脸型主要体现在轮廓美,这张线条优美的脸型与她们健美的身材形成非常协调的统一,她们不管穿什么服装,怎么照怎么摄怎么好看。我只有一个回答:她们很上镜,原因是她们的形象具有丹巴姑娘特有的流畅的线条美。

  当我走到曾在跑马溜溜山下的康定城作过中国移动形象代言人的罗绒卓玛的办公室时,又是一大吃惊,得知罗绒卓玛已经三十七岁,儿子已经十七岁,却象一位二十来岁的大姑娘时,我为她的美丽震动,情不自禁的问起她是怎样保养的,作没作过美容,其实这些美丽的丹巴姑娘从来也不作美容。于是便问起她吃些什么,平时怎样生活,我真想从她那里找到永葆青春的奥秘。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一家进藏拍摄西藏风情的电视台的主持人曾问我,你觉得丹巴美人谷的姑娘的美在什么地方。

  美在那直而挺的鼻梁。我回答说,这种鼻梁美丽致极,使人想起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画家笔下的贵族妇女们。拿破伦曾经说过,不能想象一个贵族是塌鼻梁,丹巴的漂亮藏族姑娘是东女国的贵胃,是西夏皇族的后裔,所以他们有高而美的鼻梁。

  其实这是一道难题,丹巴藏族姑娘的美在于她的形体的健美和气质美。不论是从身材或面部都形成一种大方美妙的轮廓线条,十分的婀娜多姿,却没有丝毫的娇柔造作,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形成毫不小气的五官布局,微显黝黑的皮肤中透射出无限活力和青春韵致。加之她们雍容大方,飘逸潇洒的围裙头帕展示出一派落落大方的形体美,令人迷恋神往。

       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就那飞逸的头帕下迷人的娇艳,就那飘然的围裙和婀娜的身姿,就够你冥想一辈子,联想一千年”可以说丝毫也没有夸张。这种形体美和气质美的统一是丹巴美丽自然风光的熏陶和深厚人文历史的孕育,这就是地灵人杰。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原创随笔』丹巴藏女
 
 文/图:尼娃卓玛(藏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