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5S,恐怕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认为其很简单,不就是10个字吗?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认为其很简单,谁在和我谈5S的时候,我都能夸夸其谈的表示自己对其的理解。但是,最近BOSS让我做一份5S的培训资料,我收集了一些资料以及参考了专门写5S的书籍后,我才猛然发现,5S真的不简单。
认为5S很简单的人,我敢肯定的说,其一定把5S等同于打扫清洁做卫生。扫把谁都会舞,地上有垃圾谁都会扫,做好5S只要拿起扫帚保证地上没垃圾,这样不就做好5S了。咋一听,确实很在理啊,5S里的清扫和清洁我都做了,那还不表示我的5S做的好啊。难道真的是想的这么简单吗?
今天下午花了半天时间来思考总结“整顿”的内在含义,也算是有了新的觉悟。看到整个办公室里的桌椅摆放的井井有条,地上也是一尘不染,办公桌上中间是电脑,左边是临时摆放的笔记本、资料,右边是文件夹,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文件,咋一看,给人的感觉确实5S做的不错。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让我们首先看一下“整顿”的含义:“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置必需物品。”那么,什么是必需物品?什么是非必需物品呢?整顿的目的是什么呢?整顿的作用是什么呢?如何推进整顿呢?能回答这几个问题的人,也算是深刻理解了整顿的精髓。我认为“整理”有这么几个层次,首先是“知”,即完全知道了整顿的含义;其次是“行”,即亲自行动并验证过整顿的内在含义;再次是“授”,即向他人授业解惑,让其也能充分理解整理的含义;最后是“广”,即不仅仅局限于工厂去推进整理,而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完全融入了整理的精神。以下粘贴一下今天总结“整理”的一些资料,对应回答以上5个问题:
1、整理的含义
含义: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置必需物品。
目的:a.腾出空间;b.防止误用
特别说明:如果你的工作岗位堆满了非必需物品,就会导致你的必需物品无处摆放;你可能希望增加一张工作台来堆放必需品,这样一来就造成浪费,并形成恶性循环。
2、整理的作用
2.1 整理有以下作用
l 可以使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增大作业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l 减少碰撞,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
l 消除混料差错;
l 有利于减少库存,节约资金;
l 使员工心情舒畅,工作热情高涨。
2.2 因缺乏整理而产生的各种常见浪费
l 空间的浪费
l 零件或产品因过期而不能使用,造成资金浪费
l 场所狭窄,物品不断移动的工时浪费
l 管理非必需品的场地和人力浪费
l 库存管理及盘点时间的浪费
3、推行要领
3.1 明确什么是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类别 |
使用频度 |
处理方法 |
备注 |
必 需 物 品 |
每小时 |
放工作台上或随身携带 |
|
每天 |
现场存放(工作台附近) |
|
每周 |
现场存放 |
|
非 必 需 物 品 |
每月 |
仓库存储 |
|
三个月 |
仓库存储 |
定期检查 |
半年 |
仓库存储 |
定期检查 |
一年 |
仓库存储(封存) |
定期检查 |
两年 |
仓库存储(封存) |
定期检查 |
未定 |
有用 |
仓库存储 |
定期检查 |
不需要用 |
变卖/废弃 |
定期清理 |
不能用 |
变卖/废弃 |
立刻废弃 |
3.2 增加场地前,必须先进行整理
好不容易将工场整理干净,如果还将不必要的物品也整齐地摆放在一起的话,那就会弄不清楚需要的物品为哪一个,而且会因放置了不必要的物品,而放不下必需物品。
所以当场地不够时,不要先考虑增加场所,要整理现有的场地,你会发现还很宽敞。
4、推进整理的步骤
步骤一:现场检查
步骤二: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对于必需品,许多人总是混淆了客观上的“需要”与主观“想要”的概念。他们在保存物品方面总是采取一种保守的态度,即“以防万一”的心态,最后把工作场所几乎变成了“杂物馆”。所以管理者区分是“需要”还是“想要”是非常关键的。
步骤三:清理非必需品 清理非必需品时,把握的原则是看物品现在有没有“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同时注意一下几个着眼点:
货架、工具箱、抽屉、橱柜中的杂物,过期的报刊杂志,空罐,已损坏的工具、器皿;
仓库、墙角、窗台上、货架后、柜顶上摆放的样品、零件等杂物;
长时间不用或已经不能使用的设备、工具、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办公场所、桌椅下面、揭示板上的废旧文具、过期文件及表格、数据记录等。
步骤四:非必需品的处理

步骤五:每天循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