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的田园牧歌

 F藏龙卧虎 2012-09-02

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的田园牧歌

 

二十四节气,源于商周,确立于秦汉。在今天,那些关于人与天时、人与大地的故事,已成为对于永远逝去的田园牧歌的追忆。

 

立春(阳历24日前后)

 

立春要迎春神、打春打春就是打土牛。在鼓声中举起柳条,鞭打土牛。柳条长24寸,寓意一年的二十四节气。街边的小商小贩们吆喝着卖小泥牛。小牛四周,点缀了许多泥捏的百戏杂耍人物。孩子们的腰间带着绢制的春娃,寄托着妈妈的祝福。

 

雨水(阳历219日前后)

 

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早早就站在了路旁。当第一个路人经过时,母亲迎面走去,让孩子给他磕头,认他做干爹。新婚的女婿,在这一天为岳父岳母送上两把缠着一丈二尺红带的藤椅,对他们将自己的妻子养育成人略表谢意。岳父岳母会回赠他一把雨伞,让他为妻小出门奔波时遮风挡雨。

 

惊蛰(阳历35日前后)

 

人们会在门槛外面撒上石灰,警告蚂蚁小虫,不许上门。小孩子拎了铜铃或是铜盘,跑到自家的地里边敲边唱:金嘴雀、银嘴雀,今朝我来咒过你,吃我家谷子烂嘴壳。

 

春分(阳历320日前后)

 

春分不只是要种树,还得下到池塘去栽藕。麦子在这一天也开始拔节。孩子在村里找到一种叫做佛指甲的草,把它栽在小盆里,放到屋顶上,能消灾避火。孩童们还要把汤圆戳在竹竿的顶端,插在田埂上粘雀嘴,希望能粘住偷食雀儿的嘴巴,让它受个教训。

 

清明(阳历45日前后)

 

是祭祀祖先的大日子。祭祖后,孩子们在野地里玩起了斗鸡的游戏。姑娘们也跑到小河边,挑选好看的柳条,插在发髻。

 

谷雨(阳历420日前后)

 

谷雨是采桑的时节。而桑林自古以来就是约会的好地方,人人期望能在这里碰上艳遇。那些藏在桑林深处的采桑女若隐若现,偶尔的笑声有着神秘的诱惑,让人遐想无限。

 

立夏(阳历55日前后)

 

女孩要吃带壳的豌豆,因为豌豆荚形如美目。小孩则要吃豌豆糕。大人们在屋前的大槐树上吊起一杆大秤,秤钩上悬挂着一只四脚朝天的长凳。先是称孩子。孩子爬上凳子,只能增重,不能减,如此便会不怕炎热,长寿健康。

 

小满(阳历520日前后)

 

小满之日,要祭水车神。小满这天天不亮,人们就打着火把,把水车一字排在河岸上,摆上鱼肉、香烛还有一碗水,磕头拜祭。人们吃着麦糕、麦饼,只等族长一声锣响,便如飞地踩动水车,整齐的号子掀翻了天。水像一条条白龙,从河里,向各家的地里飞奔而去。

 

芒种(阳历65日前后)

 

抢收、抢运、抢晒,芒种是一年最忙之时。麦地里,挥舞着镰刀的人们,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推动着一波接着一波的麦浪。麦场上,爷爷扬了鞭,大声吆喝着,赶着牛碾谷。伯伯头上裹着一块毛巾,用长长的木锨,一下又一下,向高空抛着麦粒,让风吹去麦芒麦壳。

  

夏至(阳历621日前后)

 

这一天,女子会将绸缎和五色丝线编成的彩带,系在心上人的手臂上,名为长命缕;这天,还要把菊花烧成灰,撒在麦堆上,据说可以防蛀。夏至日还要在稻田当中插上许多的草人,然后在田头摆上酒食,作揖祷告,祭土谷之神。祭神之后,还得回家祭祖。

 

小暑(阳历77日前后)

 

小暑之日,狗也懒得动,趴在树阴底下,吐着舌头喘气。孩子们,泥鳅一般地跳到河里不肯上岸,连头也用一片荷叶遮着。

 

大暑(阳历723日前后)

 

这时节,有的人家会在井上铺上竹器,有些人打个赤膊,到晚上,说几段狐仙鬼怪的故事,人人吓出一身冷汗,倒也自得其乐。因为盛夏多疫病,一些地方有送大暑船的习俗。

 

立秋(阳历87日前后)

 

女孩子在这天要摘梧桐叶子,剪成不同花样,插在发髻上。妈妈会在孩子的手心放七粒赤豆,和着井水吞下。立秋要吃鸡头菜。奶奶前一天就开始采地里的瓜,又要拿竹竿打树上的果子,等到晚上,边纳凉边吃。

 

处暑(阳历822日前后)

 

处暑先要收麻。爸爸在前面砍,孩子跟在后面,一捧捧地抱到院子里堆起来。妈妈拿着一块铁片,把麻一缕缕刮下来。做完后,就该祭田神了,祷祝今年有个好收成。

 

白露(阳历97日前后)

 

早起,院外桂树上满是晶莹的露水。主人托着青瓷盘收取了,回去煎茶。鹤在白露节这天会对天鸣叫。这天还要留意家养的鹭鸶。在白露这天,鹭鸶会振翅飞去,一去不返。

 

秋分(阳历923日前后)

 

是夜,人们在月光最好的地方,供上香案,摆上瓜果和月饼,祭月神。孩子们拎着兔儿灯,在一家一家门前游荡。人们几乎把每种食品中,都掺进了桂花。

 

寒露(阳历108日前后)

 

天还没有大亮,爷爷牵着牛走在前面,父亲扛着犁和轭跟着。妈妈肩上背着一袋子的麦种,手里拎着圆篓。孩子们舞着九齿的钉耙打打闹闹,蹦跳着往前。田地里满是农人。耕地的、种麦的、耙土的、挖山芋的,忙忙碌碌。

 

霜降(阳历1023日前后)

 

敏感的小虫小兽们,匆匆忙忙往巢里搬运食物。在树林间,豺狼正把捉来的野兽,一只一只整齐地摆成正方形,然后发出长长的嗥叫。这时千万不要去打扰它,它在祭祀。它在祷告山神容忍它的捕杀。

 

立冬(阳历117日前后)

 

人们惦记着逝去的祖先,要给他们准备衣裳。立冬吃饺子,要先敬土地神,感谢他在秋天里慷慨的给予。土地公公和土地娘娘的庙可实在小得厉害,才半人高。

 

小雪(阳历1122日前后)

 

前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地里的大青菜铲了起来,洗得干干净净,挂在院子外面的竹篱笆上。到了小雪,再将晾干的菜挑到厨房腌寒菜。

 

大雪(阳历127日前后)

 

雪还在下着,孩子们已经跑到了广阔的原野里。他们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狂奔不止,一点不在意打破这雪国的静美。

 

冬至(阳历1222日前后)

 

孩子们在院子里围成圈,拍着手唱起来。等他们唱完《九九歌》,转过身来,提笔画了一枝素梅,正好九九八十一瓣,贴在木格的窗上做窗纸。每瓣花的中间都是空的,不能一下子填满。冬至开始进入数九寒冬。每天填一瓣,等所有的花瓣都填满了,就是九九艳阳天。

 

小寒(阳历15日前后)

 

河面上热闹了起来。有用带鬃的猪皮包在脚上,飞一般滑行的。更有考究的人,在椅子的脚上,加两根横杆,包上铁皮,坐上去。有人在后面猛地一推,一声怪叫,椅子立即远远地滑开去。小的孩子玩滚铁环、踢毽子、跳皮筋,大一些的男孩聚到一起,找一块大空地斗鸡

 

大寒(阳历120日前后)

 

集市上铺满了年画、春联、糖果、爆竹,人头攒动,一派喜庆。最忙的是村里写得一手好字的教书先生,孩子们不断地送来红纸,请他写春联。村子的上空,整天都飘着炊烟,每户人家都在大锅上架起了蒸笼蒸馒头。

 

(来源:《中老年时报》 2012-03-16作者:申赋渔,原题《天人合一生活》,刊于《新民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