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波主义 书法

 杨敬科书法 2012-09-02
        中国的前卫书法,或者可以说是当代书法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远溯其源,应来自同是华夏文化系统的东瀛。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画家提出纯粹的“墨の形象”,就是后来所谓的“墨象派”。他们在国内外举办了一系列的展览,在欧美艺术家亦的确引起过艺术界的重视,亦争取到不少收藏家的支持。如今诸如金子鸥亭和大泽雅休等几位代表画家的作品,在日本没有大价钱捧不回来。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书法艺术变革已经摆上台面。新形态的书法艺术已经在亚洲最有经济活力、亦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中萌动,除了日本,韩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都有这样的画家在活动。

  这种新书法运动与社会变革有密切关系。如果说日本的“墨象书法”因日本战后经济复兴而起,那么中国的所谓的“书法主义”和韩国的“物波主义”书法,应是中国改革开放和韩国经济复苏的“副产品”。不过与日本墨象派书法家的作品相比,中国与韩国的现代派书法在市场上的表现就差远了。这其中,韩国现代派画家的遭遇会好一点,间中亦会有理论家吹捧和收藏家关照。而在中国,除了那几位游荡于书法之外,但又借中国书法形式来进入前卫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前卫派书法家还是处于一种自己顾自己的地位。不过他们在艺术院校的书法专业中很受欢迎,一些拿到高学位的书法研究生亦乐此不疲。虽有少数白领花三五千块买幅前卫书法当装饰,但可以说他们的作品暂时还上不了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