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讲座 揭示条文背后的病机

 淄水渔夫 2012-09-03
山中人
作为一部经典著作,《伤寒论》耗费了后人大量的精力,各种解说版本有数百种之多,搞得我们无所适从。大道至简,我坚信这个道理,别把它想得太复杂,当我们从病机着手去考分析条文,就会得出与前人不太一样的看法,从今天起,我为你们解开这个秘密.........
《伤寒论》中,疾病被分为六大类,分别用六经病命名,依次是: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少阳经病、太阴经病、少阴经病、厥阴经病,张仲景拿外感病举例,假定病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依次循经传变,基本上会走这个路线。每一步病情变化和病机,张仲景都做了归纳,把常出现的症状汇总在一起,叫做XX证,把中医引上规范化道路。
个人体质有差异,感受外邪后表现也不一样,有的一开始表现出阳明病,有的表现出少阴病,只要弄清楚病机,对症证治疗就行了。
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阳病用八纲辨证法分类,都属于表证。太阳病是表寒证,阳明病是表热实证,少阳病是表热虚证。表证的特点,脉浮,发热,头身疼痛。大多数感冒都是表证,用伤寒方足够了。
从气机变化来分析,表证是气是生发过程出了问题,要么阳气被郁结,生发不够,全身无汗疼痛,要么阳气虚弱,固摄无力,阳气过度外泄。通过对伤寒条文的分析,你可以搞明白。
条文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以太阳病作为本书的起点,而且太阳病占得篇幅最多,因为伤寒论主要讲寒证,寒邪是导致人发病最主要的原因。寒性凝结,收缩毛孔,闭郁气机,阳气发散不出去,经络不通畅,不通则痛。大脑发送恶寒信号,让人多穿衣服,再让肌肉紧张,寒战,产生热量,准备冲破寒气的束缚,正邪斗争的战场在体表和肌肤,所以出现浮脉。
条文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条文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是表寒证,进一步细分,有虚实两种,中风证是虚证,表阳虚,不能固摄,容易出汗,轻一点的稍稍活动就出汗,重一点的坐着不动就出汗。体质壮实的人也容易出汗,怕热,体虚出汗的人恰恰相反,怕冷怕风,不敢开空调,不敢吹电扇,不敢坐车兜风。中风证以阳气虚为主要矛盾,固摄无力,阳气过度外泄,治疗上要以扶阳收纳为主。伤寒证是实证,寒气闭塞的严重,阳气不能生发,治疗应该发汗排出邪气。
病情不断变化,表证和里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表证里面,虚实、寒热都可以变化,有时候上午表现出实证,下午就成了虚证。特别是经过治疗,变化的更快。判读变化的表准是什么呢?症状和舌脉。太阳病主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少阳病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这就是条文四和五的意思(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条文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医家对这句话有多种解释,我认为,这里的温病,病机是虚阳外浮。脉阴阳俱浮,绝对不是表证,表证会有多睡眠,精神差,语言难出吗?多睡眠代表少阴病的但欲寐。脉浮,但虚浮无力,沉取无根。张仲景提出这段条文,为的是与第一条比较鉴别,提醒大家不要摸到浮脉看到发热只想到表证,只想到太阳病。虚阳外浮证临床很常见,一般都有体质差的底子或者误治的经历,表面上一派热像,出红斑、发热、口渴喜冷饮,但少神,脉虚浮或者关以上浮,关以下沉弱。本质是阳虚,千万不能发散,治疗以回阳收纳为主。
伤寒讲座----7至10条
条文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区别表寒证和里寒证的简单方法,看他发不发热。这一点不够精确,上一条提到的温病也有发热症状。
条文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人体具备自我修复能力,患病的时候不用治疗也能好,提醒医生不要过度干预,尤其不能乱治,破坏了这种修复功能,就只能依靠药物过一辈子了。针足阳明,是针刺足阳明经的穴位,一般是足三里穴。从条文中可以看出,针刺具有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传变的功效。《伤寒论》中同时提到刺法,就是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刺血,在特定部位点刺放血,可以排除邪气,属于泻法。
条文九: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太阳病室表证,治疗时多用发散的方法。一天之中上午阳气生发,下午阳气沉降,治疗时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借助自然的力量,选择上午巳午未三个时辰,服用发散药物,更容易治愈疾病。
条文十: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意思没弄明白
伤寒讲座----11至13条
条文十一: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这条和第六、第七条连起来读就更明白了。虚阳外浮时外热内寒(虚),阴阳格拒时内热外寒。
条文十二: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前边已经分析过,太阳中风证,是表虚寒证。阳浮者热自发,是说表阳虚,固摄无力,发散太过;阴弱者汗自出是指沉降不及,治疗应该以扶阳收敛为主。在以后的条文中,张仲景反复提出,中风证不能大发汗,就是这个原因。桂枝汤有五种药物组成:桂枝性热,兼有发散和收敛两种特性,当阳气上冲产生奔豚证时重用桂枝,桂附地黄丸中用肉桂也是为了收敛阳气。白芍味道酸,更是收敛的药物,整个方子里只有生姜是专门发散的药物,占五分之一比重,由此看来,桂枝汤兼有发散和扶阳收敛双重功效,也正是这个原因,桂枝汤经过加减变化可以适用于表里虚实寒热各种证候,被称作群方之祖。
条文十三: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特指表寒证,汗出恶风代表阳虚。恶寒与恶风有显著区别,前者表现出怕冷,穿厚衣服盖厚被子都不能解决问题,但只出现在发病期间。里阳虚病人平素也怕冷,表阳虚体质平素也怕吹风,尤其是怕吹冷风。
条文14--15
条文十四: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金匮要略》中用此方治疗柔痉病,表阳虚兼阴虚,经脉不利,肌肉僵硬疼痛,葛 根既可解表,又能补津液,各注家对此意见基本一致。
条文十五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桂枝汤两分宣发八分沉降,可治疗误下之后阴气上逆,如奔豚证。下之后阴气不上冲,只要有桂枝汤证,汗出恶风,脉浮缓,还可以用桂枝汤。
条文16--17
条文十六:太阳病三日,巳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误治之后,病情变化,辩证清楚病机,对症施治。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是表寒实证,应该用麻黄汤,不能用桂枝汤。
条文十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张仲景举个例子,有些经常喝酒的人,平素不喜欢吃甜味的,体内湿热重。酒性发散,这种人爱出汗,怕热不怕冷,感受外邪后多表现出阳明病症状,发热不恶寒,口干喜冷饮,多汗,需要与桂枝汤证的自汗出相鉴别。
条文18--20
条文十八: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平素好咳喘的病人,体质虚弱,急性发病时阳气更虚,外浮得更厉害,桂枝汤基础上加降气的厚朴、杏仁。其实严重的病人一定要加附子,固摄阳气。 
条文十九: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这条要和十七条参照,酒客病,病属阳明热证,误用桂枝汤,导致热盛化腐成脓,吐出脓血。 
条文二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表阳虚的人是经不住发汗治疗的,发汗可以是用中药的麻黄汤、大青龙汤,也可以是用西药如解热镇痛药。汗出不止,坐着不动也出汗,怕风,身软无力。汗出多了津液不足,尿量减少。治疗这种情况用桂枝汤加附子。附子补一身阳气,与桂枝联用可回阳收纳。如果是大量吐泻造成的体液减少,可以用生脉饮,现在有注射剂,更方便。
条文二十一: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太阳病,本应该发散,误用下发,表邪未解,病情又向里发展,脉促,表明心阳受损,气机逆转,郁积在胸,所以胸满,如果郁积在心下,肯定心下满。表里同病,当然要表里同治,桂枝专补上焦阳气,兼有发散和收纳双重作用,去掉白芍后,整个方以扶阳发散为主。
条文二十二: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接上条进一步说明,表里同病,如果里阳虚更严重一些,补里为主,加附子,温补固摄一身阳气。 伤寒三原则之一,表里同病,里虚,当先救里再解表。有些情况下,里虚不太严重,也可以表里同治,补里同时解表,解表一定是用桂枝或桂枝汤,不能用麻黄汤。
条文二十三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以脉象判断表里虚实,脉浮为表,脉沉为里,有力为实,无力为虚,一般是这个规律。太阳病本应该七日自愈,八九日还没好,但没有传变,表证仍在,可以发汗。恶寒轻,说明寒邪已经散掉一些,没必要大发汗,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稍微发发汗,邪去病愈。风寒邪气聚集在肌肤,常常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西医诊断是荨麻疹,常规使用抗组织胺药物,中医只需一剂发汗药就能解决问题。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都起小发汗作用,根据寒热不同,还能选用桂枝加葛根汤,越婢汤等等。
条文二十四: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桂枝汤三分发散七分收纳,发散力量弱,如果遇到寒邪盛,气机闭郁比较严重时,就需要加大发散的力量。医生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二、配合外治法,针刺风池、风府穴,就像在充气的皮囊上扎个小洞洞,阳气很快就发散出来了。
条文二十五: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技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大汗出,脉洪大,是太阳病转变成阳明病,应该用白虎汤。病不传变,仍属太阳病,需要小发汗,可选桂枝二麻黄一汤。
条文26--27
条文二十六: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与上条互相参照,阳明腑热证,病情已经入里,热盛伤津液,大烦渴不解,白虎汤中加滋补津液的人参。 
条文二十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这条语句排列顺序有问题,重新排列就能读明白了: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太阳病,热多寒少,病情由寒证向热证转化,用药也要由热性向凉性改变,越婢汤中有石膏,可以中和桂枝汤的热性。至于各药的分量,以病性为依据加减。脉微弱,里阳虚证,断断不可发汗,只能补阳,用四逆汤、甘草干姜汤、甘草桂枝汤之类。
条文二十八: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后世医学家对这条很有争议,到底是去桂枝还是去芍药?我的看法是,依照伤寒治疗三原则,不管表证里证,只要有小便不利,先利小便。这一条病机是表里同病,“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是表实寒证,应该用麻黄汤;“心下满微痛”是里证,原因是水气停留于心下,应该用苓桂术甘汤。表里同病可以表里同治,因为有小便不利,解表不用麻黄汤而选用桂枝汤,这样分析,当然要去芍药而不是桂枝。其实这种病症根本不需要搞得复杂,直接用五苓散就行,先解表,若心下满微痛仍在,再用苓桂术甘汤。
条文二十九: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张仲景再次强调辩证要准确,不要把浮脉一律当做表证,虚浮脉是里阳虚证,虚阳外越,汗出不止,最后是阴阳两虚。这种情况应该先补阳后补阴,阳主阴从。补阳用甘草干姜汤,辛甘化阳,严重时用四逆汤。补阴用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其实补阴补阳的方法很多,张仲景给出了原则,我们可以发挥,不要拘泥与这两个方。
条文三十: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腔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腔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阳旦汤,有人认为是桂枝汤(林亿《金匮要略方论》) 有认为是桂枝汤加附子(陈修园《金匮浅注》),有人认为是黄芪建中汤加人参,(甘肃中医学院牟慧琴《敦煌“大阳旦汤”与《金匮》阳旦汤关系考》)结合上条分析,应该是桂枝汤。我们把29条30条综合起来看: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证象阳旦,按(阳旦汤)法治之(反)而增剧,(出现)厥逆,此误也。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腔挛,病形象桂枝,(用)桂令汗出,得之便厥,亡阳故也。咽中干,烦躁两胫拘急者,饮甘草干姜汤,(剧者)加附子参其间,附子温经。夜半阳气还,手足当温,两脚当伸,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条文三十一: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表实证,偏热性。无汗,恶寒轻,口微渴,头项强痛,脉浮大。葛根用量大,可解表,可补津液。这一条文,注家意见统一。
条文三十二: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合病后为什么会下利?临床观察,冰冷饮食入胃肠,寒气直接入内,最常见到上吐下泻,再合并点头疼、身痛、发热等症,就成了胃肠型感冒,这是葛根汤证,葛根汤主之。
条文三十三、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半夏与生姜可以止吐。
条文三十四: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误用下法,邪气进入胃肠,但表证仍在,形成表里热证,用葛根解表,黄芩黄连清里,让表邪发散而出,里邪虽大便排出。
条文三十五: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这条讲麻黄汤证,太阳病的一种,按八纲分类,属表寒实证。患者恶寒发热,一般体温很高,全身疼痛,因为阳气不衰,正邪斗争剧烈,症状比较明显。患者大冷大热,精神很好,大呼小叫,难受劲都溢于言表,这与桂枝汤证的精神萎靡形成显著差异。寒气困在体表,气机不能宣发,出不了汗,咳嗽,喘气,憋得十分难受。治疗的关键是打开毛孔,让气机宣散,发一发汗,寒气就随着汗液排出体外。发汗疗法,可以治疗外感寒气,也能治疗外感湿气和风气。无形之邪气侵犯人体后,多依附于人体津液等有形之物,通过发汗,把带病气的津液排出,疾病就痊愈了。
     按照现在的用量6—10克,麻黄汤根本发不了汗,可以让患者同时煎两付药,一小时服药一次,半天服完,不出汗再煎两付,这样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提高疗效。
条文三十六: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胸满,一般是里证,结胸证就可以看到,阳明病是腹满。当表里同病,同为实证,阳气不虚,当先解表后治里,解表用麻黄汤。
条文三十七: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病,十日以上,病情如果没有传变,仍然是麻黄汤证,还可以用麻黄汤。现在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人稍有不舒服,各种药物就上去了,甚至早早挂上吊瓶,谁会拖十天啦;如果传变成少阳病小柴胡汤证,就用小柴胡汤,总之,有什么证用什么方。潜台词是:没有这证的时候别牵强附会。
条文三十八: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发汗重剂,治疗外寒内热实证,用于体质壮实的人,还要有补充液体的保证,防止汗出过度,津液耗损。麻黄汤也好,大青龙汤也好,只适用于表实证,表虚证不能用,否则发汗更伤阳气。“脉微弱,汗出恶风”也可能是虚阳外浮证,连桂枝汤都不能用。
条文三十九: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身不疼,但重,脉浮缓,是外感湿气,或水气病,病位在体表,用麻黄汤发汗是对的,湿气随汗排出体外,但发汗量要小,持续时间要长。肯定不会用大青龙汤来除湿。

条文四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药物组成:麻黄3两(去节),芍药3两,细辛3两,干姜3两,甘草3两(炙),桂枝3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一般都认为小青龙汤适应症是外受寒邪,内停水饮,表为寒实证,里有饮病实证。其中麻黄、桂枝、细辛、干姜、都是发散药物,也是温热药物,这符合痰饮病的用药原则:当以温药和之。五味子、白芍、半夏、具有沉降收敛之性,防止发散太过。《金匮要略》中用此方治疗溢饮。痰饮病是指水液代谢障碍,体内存在病理性的液态水,根据水留存的部位不同,把痰饮分成四种: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其中溢饮停留在四肢,皮肤肿胀,治疗方法仍以发汗为主。临床上经常见到,受寒后感冒,发热干咳,医生不用发汗法,一通冷冰冰的液体输进去,发热倒是退掉,咳嗽反而加重,咳吐白痰,胸闷气喘。这种情况适合用小青龙汤。年老体弱的病人要注意,里虚证,一定要加附子,小量服用,防止阳虚阴气上冲。

条文四十一: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语句次序有点颠倒,“小青龙汤主之”放到“发热不渴”后边就通顺了。张仲景用口渴与不渴区分疾病的寒热之性,一般来说,寒性疾病口不渴,只有五苓散证除外。治疗之后口渴,一是寒气散发出体外,二是发汗以后津液不足,稍稍补充暖水即可。
条文四十二: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脉浮弱应该理解为脉浮缓,外证未解当先解表,根据虚实不同,选择麻黄汤或桂枝汤。
条文四十三: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太阳病就不该用下法,误下之后,气机上逆,微微喘息,桂枝汤中加入降气的厚朴和杏仁,厚朴主要理顺胃肠之气,杏仁理顺肺气。
条文四十四: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这是对上一条的进一步阐明。

条文四十五: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技汤。

意思与上条一样。

条文四十六、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麻黄汤证,发汗是正治,有时候没发汗病人流鼻血了,也相当于发汗,症状可以缓解。中医的外治法里有刺血拔罐技术,选择大椎、肺腧穴刺血数十毫升,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机理都一样,发散。

条文四十七: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这是对上一条补充说明。

条文四十八: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二阳并病,太阳病和阳明病症状同时出现,发病顺序上有先后,太阳病先得,发汗不畅,病证不解,又传变至阳明,发热头痛,恶寒轻或不恶寒,微微出汗,口微渴,脉浮大紧。这是病性由寒向热转化,可以用麻黄汤加石膏,剂量比大青龙汤小一点,小发汗既可。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明经表热证,即葛根汤证。发汗不彻底,除了原有症状不解,还可以出现烦躁,全身游走性瘙痒、灼热、疼痛,只要脉象浮而有力,发汗就行。原文说脉涩,对应的是气血不足,应当禁汗才对。

条文四十九: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此条重申伤寒治疗原则:里虚证不能发汗。用补法治疗后,阳气充足,人体可以自行发汗排邪。
条文五十: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尺脉代表肾,属里。迟,应该理解成细微脉,或沉或虚浮,主里虚证,不宜发汗。

条文五十一: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一般是主表证,也有例外,脉虚浮,沉取无力,主阳虚外浮证,不能发汗。即便是表证,也要区分虚实寒热,寒实证用麻黄汤,虚寒证用桂枝汤。
条文五十二: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数脉主热,宜用葛根汤、麻杏甘石汤、白虎汤等。

条文五十三: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条文五十四: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医家共识,桂枝汤调和营卫,营卫即是荣卫,谁也没能说清为什么营卫不调就会自汗。在这里,张仲景提出荣气和卫气的概念,气行于脉中称为荣气,行于脉外便是卫气,荣卫,不过是区分内外之气的一种说法罢了。人身之气合而为一,为了叙述的方便,人为分成表气、里气、荣气、卫气、脏气、腑气等等。用气机变化来理解这段条文就简单多了:生发太过,收敛不足,就会自汗出,桂枝汤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升降平衡,因此能起到止汗作用。

条文五十五: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上面讲过,不及时发汗可能会鼻衄,鼻衄相当于发汗的作用,发汗也可以治疗这种原因的鼻衄。
条文五十六: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不大便的承气汤证,已经属于里热实证,用下法。表证只需解表,桂枝汤、麻黄汤皆可。上条提到麻黄汤治鼻衄,不要呆板认死理,只能用麻黄汤,属表虚证,就用桂枝汤。延伸一下,脾虚不能统血,导致鼻衄,千万不能发汗,只能健脾止血。几乎每一个症状都存在阴阳两种病机,临床上要辩证清楚。

条文五十七: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发汗不彻底,症状不除,或稍有缓解,不久便复发,表证仍在,接着发汗。一般来说,用过麻黄汤发汗之后,阳气多少不足,再次使用的可能性比较小,而用桂枝汤可能性比较大。
条文五十八: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阴阳失和,产生疾病。阴阳自和,指阴阳自行恢复平衡和谐状态。这种恢复,可以发生在气血充足之后,也可以在不足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经常看到年老体弱的病人,不经治疗,病情慢慢缓解,但体质仍弱。人体有自愈性,医生应该充分保护和调动这种潜能,促使疾病早日痊愈。

条文六十一: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误治之后,表里两伤,邪气未出,白天尤其是上午,借助自然环境阳气生发之势,人体阳气奋起驱邪,正邪斗争,烦躁不眠。夜晚天气收敛,人体阳气也内敛,呈现安静状态。病机是阳虚,生发无力,用干姜、附子纯阳温烈药品鼓舞阳气,祛邪外出。若是白天安静晚上烦躁不得眠就更糟糕,虚阳浮越,只能潜阳收纳,干姜附子汤中加甘草,成四逆汤,或加入龙骨牡蛎之类,或用封髓丹、潜阳丹。
条文六十二: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脉沉迟,说明邪气入里,里阳受损。此时虽然有身疼痛的表证,不能光解表,一定要表里同治。我觉得:脉沉迟,身疼痛,更合适的方剂是桂枝人参汤,迟属阴证,应该扶阳为主。本条桂枝新加汤加重了补阴的成分,适用于大汗之后津液不足引起的身疼。
条文六十三: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发汗之后,变化多端,桂枝汤证存在,就可以用桂枝汤。麻杏石甘汤证,属表热证,实证,要辛凉发散,与麻黄汤证刚刚相反。热证有汗,寒实证无汗。本证有无大热,倒值得商榷,麻杏石甘汤证是白虎汤证的前奏,热势应该不小。
条文六十四: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汗过多,伤阳由伤阴,伤表又伤里。胸阳伤,其人叉手冒心,心下悸,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阴伤,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
条文六十五: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奔豚证,病机是阳虚,阴气上冲,中焦虚,阴气从肚脐以上发动,上冲胸或咽喉。下焦虚,阴气从肚脐下发动,上冲。苓桂剂都有降冲的作用,脐下悸者,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心下悸者,用苓桂术甘汤。
条文六十六: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凡是用生姜和半夏的时候,肯定出现了呕吐症状,小柴胡汤、小半夏汤中都是这种配伍关系。生姜辛散,半夏沉降,两药合用能条畅气机,舒展胃气,发散水邪,降逆止呕。厚朴能降气消除腹胀,多用于下腹部胀气,半夏多用于上腹部胀气,此方既用朴又用夏,推测是满腹胀气。甘草人参补益中焦,可见发汗之后伤了里气,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一方面胃气上逆,出现呕吐,另一方面脾气不升,全腹胀满。阳虚后可能还有水气蓄积胃中,出现类似茯苓甘草汤证。腹胀证有虚实寒热之分,实热者如承气汤证,寒实者如陷胸汤证,虚热者如半夏泻心汤证,虚寒者就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条文六十七: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误下之后出现很多变证。本条脉沉紧,沉属里,紧属水,加上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可以判断误下伤了中焦阳气,阴气上冲,也是一种奔豚证,用苓桂之剂。可以总结一下:阴气上冲的病,属下焦阳虚,气从脐下发动,上冲到胸中,用苓桂枣甘汤治疗。属下焦阳虚,气从肚脐上发动,上冲到胸中,用苓桂术甘汤治疗。郑钦安说过,阴气上冲的时候,阳气可以跟着上浮,也可以不上浮,就要看有没有伴随红热痛等阳热症状。虚阳上浮往往直接奔面门而去,表现面目潮红,皮疹和瘙痒,此时非用苓桂味甘汤不可。
条文六十八: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条文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误汗之后,里阳受损,病入三阴。但仅仅以恶寒作为使用本方的依据未免太草率,还需要仔细分辨阳气和津液受损的程度。芍药甘草汤是补阴液的方子,加上附子扶阳固阳,合起来是阴阳双补。临床上用此方的机会不多,就像卢崇汉所说:病在阳,扶阳抑阴;病在阴,以阳化阴。在里阳虚的时候,我们更多用温补阳气的药物,如四逆汤等,最多加上人参、山茱萸,很少用到芍药甘草汤。
条文六十九: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是补里阳的方子,用于阳虚证。加上茯苓,就能治烦躁。当然,烦躁的病机依然是阳虚。虚阳外浮时最容易表现出烦躁不安,有时候是昼安夜燥,有时候是昼夜烦躁。茯苓有安神定志的作用,通过降气体现出来,把上浮的阳气潜藏回去。苓桂方剂中,茯苓都起这个作用。

条文五十九: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小便不利,病因病机多种多样,五苓散证是寒气侵袭,膀胱气化功能受损;桂附地黄汤证是肾阳亏虚,气化无力,制约无度;苓桂术甘汤证是心下有水气,阻滞气机。按照伤寒三原则,小便不利当先利小便,用茯苓、白术等药物。本条所论,小便不利起因是体液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加强,尿量减少,只需补充体液就可以。
条文六十: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先下后汗,是误治,必伤阳气。振寒,脉微细,病已经传至少阴,用四逆汤扶阳救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