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健康服务

 Talkcure 2012-09-03

本文简介

本文探讨不同学科专业人员如何协调工作根据求助者需要提供精神健康服务使得求助者获得完全康复;专业人员包括: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精神科护士和专业咨询师。涉及问题包括健康服务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团队的组成、合作途径和面临的挑战,及其对最佳服务的厉害关系;特别是着重对社区范围内的最佳途径解决精神健康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为何需要跨学科团体?

20世纪里精神健康服务主要依赖于使用药物治疗精神病患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精神健康服务者把患者看成生物学上的人,忽略了隐藏在精神问题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原因,这似乎是对待精神病患者的非人道服务;正因为如此,提示一些专家开始对身体和精神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1]。 一个回顾性研究报告[2]解释道:人类精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组成,尽管其研究从古代哲学思考开始的,然而如今不得不承认其存在于人脑之中,包含着生命的所有意义。生命来自三方面:基因密码、自我防御和生存环境;人类存在可以用简单地解释为:个体自从出生就具备了自己一套遗传信息,并且需要使用这些密码处理自己的生存环境获得生存;这个过程需要个体终生学习,这个学习可能被他人所影响,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两方面[3]。无论如何,个体的遗传信息是在其现有条件下无法改变的,但是个人环境包括个人心里防御模式、人际关系,以及生存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因此,问题是:如果基因不可改变,那么为什么人们期待着精神问题可以痊愈呢?这个问题从逻辑上激发一些专业人员寻求人类大脑残缺之后的代偿能力以及寻找预防个体遭遇生存环境对大脑功能伤害性影响的有效方法;然后,对病人实施教育以使其人生各个阶段的自我冲突 [4] 。同时,要求所有关注人类精神健康问题的专业人员继续寻求替代疗法,特别是专业人员需要加强有关综合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及整体康复的治疗途径的自我继续教育 [5]

 

团体中的专业人员

世界卫生组织 (WHO, 2010) 在最近公布的精神健康指南中指出:非专门性的就是健康服务包括两层组织机构:1。第一线为全科医生、社区精神健康护士以及其他诊所医生;这些部门的人员是病人首次求助的途径;2。第二线为医院服务人员,他们接受第一线专业人员的推荐为病人服务,并且为机构部门所统一管理;同时,第二线专业人员对第一线专业人员提供指导。精神健康专业人员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专业人员、社会学者和个案管理者;以下分别介绍其专业和角色:

精神科医生:专门诊断治疗和预防精神障碍,需要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并具备负责精神病患者最早和最后主诉评估的医疗过程的专科训练。 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2005) 指出精神科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是家长式的,因为患者认为医生是可以提供最好的服务;这也可以解释为医生作为患者的最佳助人者期望患者毫无疑问地接受治疗。

心理专业人员:澳大利亚心理学会指出:临床心理咨询师专门专门负责对求助者的心理评估和制定心理治疗方案,特别是对特定文化背景的个体行为进行终生管理 [6].特别是配合精神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经过高等教育和训练的专业人员,对求助者所遭遇的社会问题,例如:创伤、生活事件和人际冲突特别关注。在低收入人群和社会福利部门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7]

精神健康护士:注册的护士至少要本科毕业,但是许多有获得了硕士或是博士的教育 [8]. 一个回顾性报告解释道[9]:护士在全球范围内的健康服务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精神健康服务中也起着主要作用;最近一个调查表明 (Elsom et al., 2010)90%的精神健康问题在第一线的健康服务中出现,而在第一线的服务领域中,护士起着广泛而又主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精神病药物处方予以协助。又一个研究报告 [10]解释道:在过去的十年来精神健康服务已经发生了变化,那就是护士在起着主要的作用。

临床咨询师:在经过助人理论和技能训练之后,咨询师可以在医院或社区对求助者和家属以及团体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咨询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咨询师原来就是就是健康服务人员,第一学位是医学、心理学或社会学。一个研究综合报告指出[11]由于精神健康服务工作人员获得了助人专业训练使得其在运用罗杰斯理论服务过程中扩大了服务范围.

个案管理者:精神健康服务的个案管理在患者医疗服务中起着决策性作用,特别对医疗计划的实施和监督负责,并且在患者社区康复中仍然起着作用 [12]。在对家庭成员的心理教育方面也起着作用,虽然需要临床专业人员的指导 [13]

跨学科团体工作

在过去的十年里精神健康服务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转变在于患者的治疗从生物学角度转换到社会学焦点问题上来了。医学专业人员需要与其它专业人员合作形成一个跨学科的精神健康服务团体。不过至今为止,这个转变还有待于完善;专业人员的职业态度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4]. 这是因为团体服务运作中,只要有一个成员不能行使其角色就可以造成整个团体不能有效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效果 [15].

团队协调:精神健康服务中良好的团体服务应该是以保障患者完全复原,对人群中每个公民实现精神健康标准为目的的 [16]. 健康服务中的团体工作应该包括医院和社区两个医疗场所的服务,特别是在复杂案例的治疗中跨学科团体应该把每一个成员的角色都要运作起来,以使得患者获得最大利益[17]。 有一个实验性研究[18]表明:跨学科团体工的协调结果可以达到综合途径的医疗效果,然而如果医疗和社会专业人员不清楚其角色,那么二者都不能很好地分享病人信息。特别注意的是,只要团队领导提供逻辑统一的管理方案,团队的每个成员才可以方便地为患者提供整合服务[19]。 对团队合作关系的评估项目证据表明 [20]:在精神健康服务的各个部门之间:国有精神健康服务,私人精神健康服务和基层医疗单位之间缺乏联络将导致跨学科团体内部的各个专业人员无法合作;这说明改善整个的医疗管理系统才可以保障跨学科团体的服务实施;因此,对领导的培训是有必要的。培训领导在大量案例管理上的组织能力和对系统内部文化背景的从新认识[21]

必要任务:世界卫生组织的52个国家成员在2005年宣布采纳欧洲的精神健康服务计划(WHO2005),这个计划提倡在医疗服务中以精神健康为首要任务,而且患者保健不要仅限于医院还要推广到社区 [22]。这个精神健康服务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当代研究专业人员发现: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或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污名化已经成为造成人们宁可忍受精神痛苦而不求助的主要原因;结果这些弱势人群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得不经历着低质量生活历程或是维持最低限度地生活质量(活着)[23]。要改善这些精神痛苦的人们组建跨学科团体的服务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包括跨学科专业人员有一个为患者为首位利益的共同目标,共享决策的主权意识,新的案例管理方法和治疗服务[24]。 此外, 还要在团队内部的沟通、成员能量消耗、临床技能等方面得以改善 [25]。 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对医疗第一线和二线的组建,有一个调查建议[26]: 要使得第一线医疗服务达到精神健康的医疗标准最好让心理专业工作者和家庭医生一起工作。

团队的自我评估:精神健康服务的跨学科团体在医院和社区中生物心理整合服务的长期计划已经开始了讨论 [27];对团体服务的有效性检验制订了一套评估标准,这个标准使得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检查整个团体的效益,并且及时反馈自身的团队合作在临床活动中的经验,例如:治疗计划的可行性、患者疗效进展、患者治疗标准的修正以及全人疗法的康复效果[28]。附带说明的是,对患者康复情况的衡量有一个常规疗效跟踪标准来衡量精神健康服务对患者的效果;这个标准是总结了所有疗效的基础上制定的。其客观性已经获得了精神健康服务人员和患者的肯定性反馈评估[29]

 

实证性精神健康服务

跨学科团体是否为最好的精神健康服务途径?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精神健康服务在对患者干预、管理和预防方面进行回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往往不仅限于精神健康服务提供者的作用,而且还会受到病人特点和就要选择倾向有关 [30]。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推荐了(WHO 2010 )一个逐步干预的指导方案,这个方案适合所有年龄的患者所遭遇精神健康问题包括:中度以上忧郁症和自杀自残、双向情感障碍、精神障碍、痴呆症、行为问题、癫痫和发展障碍,以及酗酒吸毒等问题。实施干预需要一系列步骤,这里就其步骤加以讨论:

和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于精神健康问题患者沟通是理解患者的必经途径,这个途径要求精神健康服务者于患者的交流是清楚的,对其是基本同理心的,特别是对特殊情况,如:文化背景、老年和怀孕妇女要尊重和友好、不要先入为主加以评论 [31]。一个定性研究[32] 指出多数专业人员缺乏深入理解病人的概念,这是因为面对复杂的病例,服务者往往本能地习惯性的刻板方式、不能使得病人充分地表达自己具体的体验和感受;那些遭遇性虐待和自残自杀的患者特别需要精神健康专业服务者提供专门的信息以发现危险的潜在因素 [33]。实际上,那些忍受精神健康问题之苦的患者往往越来越强烈地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补救手段以获得其心身康复;这就要求专业人员给与及时的指导并确定其是否真的明白了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34]

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了解患者情况要收集三方面的信息:生物学的、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这些信息是对分析患者是否处于精神健康问题之风险的证据资料,特别是对生活事件,如:遭遇创伤打击、经济危机和丧失亲人等的了解有助于确定精神健康问题的来源是生物缺陷还是环境所致 [35]。除此之外,病人的一些微小的病理变化也不可忽视,因为这些躯体症状往往是精神健康问题的早期反应;一个对照性研究报告指出[36] :一些例如皮肤问题或不舒适等往往是忧郁和焦虑情绪的早期表现;因此早期干预可以由此开始,并且可以获得良好预后 [37]

疾病管理: 尊重病人对医疗的选择,精神健康服务人员设疾病管理方案,包括:治疗方案、药物处方、心理教育和满足咨询需求 [38]。病人的自我管理良好预后的关键环节,自我管理包括:患者对自己病情的了解程度、服药准备、社会功能康复、生活方式的改善,如:锻炼身体、参与社会和文化活动等都是康复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患者自我管理的程度有一个测量标准,也叫做健康复原行动计划 [39]。当患者停止求助时需要患者家属的合作,以继续跟踪治疗;对特殊患者人群,如:孕妇、老人和与社会隔离的人们应该增加访问次数,以保证他们是在全人康复的模式中接受精神健康服务的 [40]。总之,患者的康复需要全方位进行,躯体的、情感的和社会信仰的,缺一不可;这就需要跨学科团队的合作以配合病人及其家属的治疗来完成[41]

 

本文结论

精神病康复的最佳水平取决于跨学科专业队伍的整合效率,具备竞争能力的跨学科团体包含了健康服务的各个方面专业人员,既有主专业又有副专业;每一个都隶属于为精神病人的综合治疗之中,特别是对病人的潜在能力开发、以获得求助者的最大获益和最小代价。除此之外,跨学科团体服务也可以使得整个精神健康服务资本的投入减低,比如:社区和门诊的服务范围扩大,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减低了总的医疗经费 [42]

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