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故宫里的西式建筑

 漏雨斋主人 2012-09-03
故宫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保存完好的明清皇家宫苑,如今我们站在景山顶上俯瞰故宫,就可看见一片红墙黄瓦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蔚为壮观,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
可是在故宫这一大片中国宫殿式建筑内,隐藏着几座风格迥异的神秘的西式建筑。原先这些建筑不对外开放,所以它们一直鲜为人知。随着近年来故宫开放的范围有所扩大,这三座西式建筑向世人撩开了它们神秘的面纱。一般认为故宫内有两座西式建筑,前不久世界博物馆日,中央电视台的科学教育频道推出四小时的现场直播特别节目「中国记忆」也是这么介绍的,但去年我在故宫实地考察,发现应该是三座,由于这三座西式建筑所处的位置远离故宫中路游客集中的地方,所以至今它们还是不被广大游客所了解。
第一座西式建筑就是为于故宫东六宫的延禧宫内,名为“灵沼轩”,它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这是一幢具有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图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当时准备把建造成为“以铜作栋,玻璃为墙,墙之夹层中置水蓄鱼,底层地板亦为玻璃制成,池中游鱼一一可数的玻璃楼房,所以又俗称为“水晶宫”。后来由于国库空虚,停工待建,成为一幢故宫里的烂尾楼,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了,不过我们从它遗存下来的精美的汉白玉石雕花墙(图2)和西式立柱(图3)可以看出这幢建筑有别与故宫其他建筑的风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另一座西式建筑是位于故宫西华门内的“宝蕴楼”(图4)。由于它所在的区域至今未对外开放,所以更加不为人所知。“宝蕴楼” 并不是由明清两代所筑,而是民国初期袁世凯当政时建造的。1913年初,北洋政府决定将沈阳故宫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所藏文物运到北京。为了安放这些珍贵的文物。于是在故宫已被的焚毁的咸安宫地基上建造了“宝蕴楼”。 由于此楼房是按照西洋建筑的式样设计、建造的。因此,无论在造型,结构,用料等方面,都与宫中原有建筑不同。从此故宫中又增添了一座西式风格的楼房,如今我们可以在才开放的武英殿西边,看到这座建筑的一角(图5)。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第三座西式建筑是最为神秘的,它就是为于武英殿内西北侧的“浴德堂”。 民间传说,它是乾隆皇帝为香妃建造的,曾是香妃沐浴的地方,所以被民间传说是“香妃浴室”。从外观来看“浴德堂”与故宫内其他中式建筑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它的后室,是一座平面呈圆形、内壁用白色琉璃砖砌筑、上有透明穹窿顶的浴室(图6),建筑带有鲜明的土耳其式风格。故宫曾经请土耳其大使馆的人员到此考察,土耳其人一看到这座浴室,便认定是土耳其建筑。但专家认为“香妃浴室”只是传说而已,而“浴德堂”是按古礼帝王宫殿必具“浴德澡身”之义而建的。不管怎么说“浴德堂”的建造也为故宫的建筑平添的几分异域风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