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培养不出郭德纲

 指间飞歌 2012-09-03
   
本报记者 倪自放
  中国曲艺最高奖——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日前揭晓,山东省曲协主席、著名曲艺作家孙立生撰写的《曲艺艺术ABC》荣获曲艺牡丹奖理论奖,这是孙立生继2008年后再次获得这一中国曲艺最高奖。《曲艺艺术ABC》直面当前曲艺界的尴尬,对业界震动很大。
  8月30日,第二次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的山东省曲协主席孙立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一个著名演员可以代表一种曲艺的水平,曲艺需要一批“大腕”的出现,但大腕是在市场中“野性生长”出来的,曲艺界可以有一些野性、狼性,大学科班的“圈养”出不了郭德纲、赵本山、周立波这样的曲艺明星。
曲艺可以有些“野性”
  当前曲艺的不景气是一个客观存在,曲艺界为振兴曲艺也想了很多招,近期有曲艺界相关人士正在筹备在知名大学开设曲艺研究生班。在中国曲艺家协会的一次座谈上,孙立生对这一举措明确地提出了反对意见,“提高曲艺人员的文化素质没有错,但大学科班教育根本培养不出曲艺明星。”
  孙立生说,曲艺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与市场纠缠在一起的。但遗憾的是,曲艺演员在完成从艺人到艺术家的转化过程中,已经习惯于那种圈养式的生存方式,要真正走向市场就比较难了,生存能力也就越来越差,“现在的曲艺明星,哪个是大学科班培养出来的?以郭德纲、周立波、赵本山为例,他们都具有草根性,是野性生长起来的,他们生存能力的保存取决于对自己‘身份’的清醒定位,即我是艺人,我要做‘靠曲艺养家糊口乃至发家致富’的曲艺艺人,而不是去当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曲艺艺术家。”
  孙立生说,现在有些评论家在分析目前曲艺市场状态的时候,立足点脱离现实,过于理想化,导致评论者与被评论者彼此信息不对称,评论家往往是一厢情愿地用评论曲艺艺术家的标准去要求曲艺艺人——如此定位显然有失公允。像赵本山、小沈阳、周立波、郭德纲这样活跃于市场的演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有叛逆性,有野性、狼性,有一些缺点,但圈养出不了曲艺明星。”

高票价远离了曲艺本质
  曲艺兴盛于市场,但孙立生认为,市场不代表“天价票”,“郭德纲演出有过8800元一张票的先例,还有之前小沈阳在济南演出,据说一张票的票价最高达到1万元以上,不管承办单位出于怎样的动机,如此之高的票价的确令人咋舌,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拉远了与大众的距离。”
  孙立生说,哄抬票价将会导致曲艺观众群的变化与转移,而喜新厌旧是所有“阔主顾”的天性,为了讨得或者留住这部分人的欢喜,曲艺艺人只能在“欢喜虫”、“下九流”的位置上徘徊,“早年济南的相声园子晨光茶社曾聚集过像张寿臣、刘宝瑞、马三立、侯宝林等一大批相声名家。那时候听相声是按段儿收费,几分钱一段儿,由于节目精彩,观众看完不走,外边的观众进不来,怎么办?这时候就让那些小徒弟们上场,观众一看不是名角儿就离开了,这叫‘放闸’。等外边的观众进来了,名角儿再上场。这个例子说明,老曲艺艺人对自己的观众和艺术有清醒的‘自觉’,他们不会用抬高票价去调剂所谓的‘市场’。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曲艺的基本观众是百姓大众,大众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