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黄宾虹

 金匠尚玉 2012-09-03

也说黄宾虹

2012-07-15 05:41

人嘛,大同小异。一生的主题就三件事:eatfuck and play。文雅点:就是维持生命、传宗接代和玩!前两者多少有点动物之本能,玩就不同啦,很人类的。写家编故事、画家造图像、工匠造房子还忘不了加上自己的“建筑艺术”之类。当然,这些都是吃饱之后的事情了。搞所谓艺术的大多数都是既有没有“劳心者”的“执照”,又不肯下苦力的人。其中,有建树者往往也不大吱声,而心存特别的兴趣,正是这个兴趣可能是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

人一旦有 了“兴趣”可了不得!与芸芸众生的区别便明显了,就有玩起来的可能。而且,如果运气好,还可以名正言顺、孜孜不倦地玩。一旦玩对了, 政局、经济条件都不碍大事,一不当心,还可能成为个“xx家”什么的,于是,前面三件事都好办啦,人就开心了,开心就好了,一了百了啦。 

我如是说并非空穴来风。古人我说不清,别人说了我自己也不信。就说说黄宾虹吧。

我在西北的时候,认识一名人,也是从北京给撵出来的。有一天,他邀我去看画。天哪!他那个小平房里简直是“巨富”! 名作我就不细说了。当时,我拿起一件黄宾虹的扇面,简直爱死啦!“老先生会画画吗?”纯正的北京话说道。我顿时惊愕!“我父亲也存此疑问。”他又补了一句。我当然知道他父亲是谁,就不便言语了。我还有个老哥们,也是中国美术界的个大腕,曾经是黄宾虹的邻居。黄先生有一次要给他一张画,他却回道:“谢谢,您留着吧。”打死,我也不相信他是在搞廉政。还有一个理论家什么的,趁着那个文人势弱的年代,A了不少黄宾虹的手稿,如今,话语权还挺大。

然而,黄宾虹没介意东西南北的偏见。可以说,他啥都没有,只给自己留下“兴趣”。不靠大人物提携,不靠后人追捧,黄宾虹成就了自己:一介宗师! 我思忖,黄先生个极为想得开的人。即使活到文化革命去挨整,他不会去自杀,他才懒得去理会那帮“牛二”呢!其实,陆俨少也是这么熬出来的,实情下回再说。

 

2007/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