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图体会

 大白兔奶奶 2012-09-03
这些照片都是本人用canon ixus70小相机拍的,拿来说点构图体会。
 
第一部分

       楠木殿颜色深暗,又是个平面,不好照。用鲜艳的香作近景,对角呼应醒目的牌匾,即使画面鲜亮,有具有空间感。要点是构图要简洁,去掉不必要的东西,并控制好香的大小。我觉得不能再删一个字的文章才是好文章,照片也一样,不能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才是好照片。要在拍照时控制,尽量不后期裁减而损失象素。这些片子基本是16:9格式拍的,后期只缩小,无裁减。
------------------------------------------------

画面简洁,只有远景的一条横线和近景的半圆弧线。游船中整齐的横竖线条和倒影斜线很好看(整齐的线会产生静的感觉),也使简单画面有了一些细节变化。静静停泊的游船加上静静的鸭子,配合柔和的冬日斜阳,表现一种静谧的景象。要点是船的部分不能太多,否则会使近处过重远处过轻。
-------------------------------------------------------
 

画一样的构图。右下角扫掉的一片雪很重要,没有它会使右边太轻。
---------------------------------------------------


 

 

 

 

 

 

 

 

 
远中近景层次分明。简洁的画面,清淡的色彩,静泊的游船,表现出冬日的宁静;悠闲的鸭子,蜿蜒的曲线,又增添了几分生气。顺便说一下平衡问题。我很少把主要景物放在中间,偏一些才好看,不死板,但偏不等于不平衡,要在偏中达到平衡。右边的船颜色深,份量重,左边颜色淡,份量轻,但左边有三样东西,东西多而且白塔很偏,就增加了左边的份量,达到了平衡。
---------------------------------------------------------
 

主要想表现好看的倒影和清晨柔和的阳光,去掉杂乱的地面才能使画面简洁并突出倒影,主体偏右才能有远一点的感觉,露出一点点远景可增加空间感,但不能露太多。露的少会让人觉得远处还有点东西,其实那里也没什么。
---------------------------------------------------------


 

 

 

 

 

 

 

 


主要想表现清晨柔和阳光照在树上产生的立体感和质感,只露出一点点远处的北海售票处可以产生空间感并使构图较为新颖,露得太多就没意思了,不露当然更不行。不完整反而会让人多花一秒钟去注意:那是什么地方?除了使画面简洁而突出结构外,也许还能增加一点想象力。
--------------------------------------------------------

 

 

 

 

 

 

 

 

 

 石景山游乐园门前的街道。金属街灯构成的线条很好看,灰灰的色调也配合了金属物的感觉。要控制好几个物体的大小比例,既要看着舒服又要有空间感。为符合金属的气氛不能使画面中出现大面积的鲜艳色彩,等红灯阻断了车流,黄色的车远行至将要隐没时再拍,保留了一点点黄色,比完全没有强。
-----------------------------------------------------
 

密密的树枝并不杂乱,很容易看作是一个整体,如果有粗树干就不行了。画面只有两个东西,树枝组成的均匀幕帘和后边露出的一道弧线,虽然满满当当也可算作简洁。再说一下平衡问题。弧线偏左,使左边份量重,但左边的树颜色浅,右边的深,就减轻了左边的份量,达到平衡而富于变化,如果树的颜色深浅一致,弧线放在正中间,就没意思了。这张照片的题材很普通,通过偏正深浅的细微变化才增加了几分美感。我每张照片都很注意在偏中求平衡,不另强调。
------------------------------------------------------------


 

 

 

 

 

 

 

 

 
游乐园一家商店门口的花。画面简洁,花和墙颜色很协调,墙的拐弯增加了变化,并产生空间感,如果没有这个拐弯就没意思了。要点是必须去掉一切杂物,并控制好花和墙的大小和位置,花再往左往右都不行,远处的一段墙再多再少也不行。
-------------------------------------------------------
 

游乐园厕所里的暖气,方、圆、平行线组成的线条很好看。要点是一定要偏,放中间就没意思了。一般来讲构图怕正不怕偏。这地方景致不少,不便多拍。
-------------------------------------------------------


 

 

 

 

 

 

 

 
这张就正,试想一下,如果偏了可能不如正的好看,所以有规律但不能认死理儿。右边暗色的树和墙的断面是必要的,你用手把它遮挡上看,就会觉得不如这样。
-----------------------------------------------------
 

不起眼的东西,简单的东西,如果搭配得当,也有点儿意思。拍这类东西更需要在构图上做得无可挑剔,更需要有点独特之处。黄色的盲道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它就太单调了。斜线最容易产生纵深感和运动感,要加以运用。斜线的运动感是朝向远方,而这个箭头是朝向近方,好还是不好?我也说不清
----------------------------------------------

这样的景物随手皆是。骑车路过金融街,觉得车顶很好看,就跨在车上拍了一张,小DC就是方便。绿化灌木档住了车身比不挡住好,使画面简洁、突出了车顶弧线(没有这条弧线就显得画面太生硬)、围住了汽车也正好突出了高档办公区的宜人环境,楼房的窗户也开的是地方,把人的视线越过车顶引向右上方的远处,如果楼房满是窗户就喧宾夺主了,如果左边有窗右边无窗也不行,会使视线拐弯并导致主次不分。
-----------------------------------------------------

这张在八大处拍的,不知是建筑剩下的还是有意放那的,看似随意摆放,我却觉得是非常的艺术。前边有个老人在石凳上坐着半天不走,我只好从这个能躲开他的角度拍了一张离去。构图没啥新鲜,主要是东西本身好,有点古希腊雕塑的感觉,色彩也好,在整体灰色中又有深浅、色相的细微差别,即统一又丰富,非常细腻。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张片子。这些东西堆放在墙根下,也不知有多少人想去拍它?我们和美往往擦肩而过。尼采强调要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人生,看待一切,才会活得更有滋有味。多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就能多感受一份生活的乐趣。
--------------------------------------------------------------------

紫竹院拍的。舍去不必要的东西,才能使徽派墙头突出,桃花突出,高低错落的画面结构突出。
---------------------------------------------------

 曲线能引导视线,增加纵深感,有好看的曲线不要放过。
----------------------------------------------

仰视能体现高度。这个石牌坊门并不高,但从这个角度看显得很雄伟。
-------------------------------------------------------


 

 

 

 

 

 

 

 

 
要选择适当的搭配。这花是一大片,如果只照花就不容易好看,搭配上石头就会好一些(国画中画花总会配上一块怪石嘛),而且这个位置有两种颜色的花,还有个小牌子,这样就有了疏密的变化和色彩的变化。
--------------------------------------
总结一下,我的拍摄习惯是(个人习惯,不足为范):
1、简,去掉不必要的景物,使画面简洁,才能使画面的结构醒目
2、偏,在偏中求平衡
3、注意观察一些不起眼的东西

 =====================================

第二部分
要使照片有一个看点。

这是天坛公园里的一段墙,这墙没什么可看的,由于在合适的位置安排了一个鲜艳的中国结,从单调的色彩中跳出来,才使照片有了一点可看性。

这也是一段墙,看点很醒目。上一张照片的看点是靠色彩突出出来的,这一张是靠窗框的亮度和三角形的窗格,在大面积无色彩无线条的背景衬托下突出出来。左上角的房顶瓦楞原本比现在亮,在后期加工时压暗了,否则会影响视线向窗户集中。上下的绿色并不会抢眼,还增加了一点生气。斜向的阴影指向窗户,恰好起到了引导视线的作用。
名山大川的奇异风光让人赞叹,这样的拍摄对象本身就是看点。这两段墙没有谁会赞叹,也没人多看一眼,如果通过构图使没有可看性的东西有了一些可看性,就是构图的追求了。
-----------------------------------------------------------------

通过清晰和模糊的对比也可以形成看点,视线肯定被引向焦点清晰的部位。这类的例子很多,而我对此并不擅长。为了试试新换的裂像屏对焦准不准,拍了一些这类照片,试机而已。看来对焦还算准,锈铁棍的质感也表现出来了。
------------------------------------------------------------
要注意色彩的运用。

 这张照片是杯子和小盒放在塑料盆里,只有三个颜色,拿来说颜色比较方便。

照片有个统一的色调会感觉舒服和谐。小盒和盆是近似的色彩(都含有红蓝成分),三个颜色中有两个近似,构成淡淡的紫色调,如果小盒或盆换成淡绿色,三个颜色就谁也不挨谁,就感觉不太和谐了。
只有和谐统一会显得色彩过于单一而了无生气,黄色的杯子跳出来使照片变得鲜亮。而且黄色和紫色调同属暖色,仍然很和谐,如果杯子换成淡绿色,过于冷,就感觉不那么和谐了。
色彩的冷暖亮暗是相对而言,是衬托的结果,跳出的颜色面积不宜太大,太大了反而不突出,如果盆是亮色,杯和盒子是暗色就不知道谁衬托谁了。我的博客用黑色做背景,为什么用黑色呢?因为我喜欢把照片弄得暗一些,这样的照片放在白背景下就显得不鲜亮,在黑背景下就显得颜色浓重而且鲜亮。这也说明色彩的特征和效果不是固有的,是相互关系的结果。如果你是从别处链接看到这篇日志,会是白色背景,只有进入博客才是黑背景。您要感兴趣可以试一下,背景不同效果是不同的。
---------------------------------------------------------------------

这张照片除了色彩的作用外,几何图形的搭配也是重要的,但现在主要是说色彩。照片是黄色调,蓝色的柱子跳出。棕色的条凳和地面是复色,纯度低,在黄色汽车和蓝色小柱子之间起到过渡作用,使照片颜色即鲜艳又和谐,而且使汽车和小柱子隔在上下两端,使几米的距离也有了些空间深度(当然也有拍摄角度的作用)。
---------------------------------------------------------


这张又是墙,主要是红绿两种颜色。俗话说红配绿赛狗屁,是说红绿在一起不和谐,但是黑色的存在会使两者协调起来,还觉得挺醒目。

很纯的颜色如果有复色(原色混合后纯度降低的色)或黑色作区隔,就会即保留强烈对比的效果,又能达到和谐。年画一般都用鲜艳饱和的色彩,但年画的颜色之间是勾黑边的,用黑边做过渡,就是这个道理。自然界的颜色一般都不是很纯的,这张红和绿中都含有黑色成分,所以即具有鲜明对比的效果,也达到了和谐。
-------------------------------------------------------------

色彩杂乱了不好,过于简单行不行呢?上面这张只有一个色彩,自我感觉还可以,因为里边有比较丰富的细微变化。当时天已黑了,下着小雨,手持相机拍的,如果有三角架,也许能把水面波纹拍得更清晰些。
--------------------------------------------------------------
下面几张照片的色彩我自己还算满意,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

 

 


物体有构图问题,色彩同样有构图问题,色彩运用好了可以增加照片的装饰性,甚至使色彩本身成为照片的主要看点。色彩的运用主要是在统一中求丰富(变化),鲜艳(夸张)中求协调。

为了总结一下就不得不谈所谓规律,其实真正好的东西肯定不是规律的而是个性的、独特的,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其独特性,大家都一样就没有艺术了。但是独特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提升的独特,而不是茫无所知瞎拍出来的独特。总之是不要忽略色彩这个重要的构图手段,只有充分研究后才能运用自如,形成自己的色彩风格。

我习惯于尽量少用颜色,颜色少了反而能使人对照片的色彩印象深刻,颜色越杂就越没有颜色的感觉。您可能说上面的照片都是特写,东西简单,可以控制,大场景怎么办?大场景仍然可以控制,我相册里的照片特写并不多,您如果留意的话,会发现每张照片中的颜色都不多。除了少用颜色之外,也不要忽略用颜色构图的问题,即颜色要分区域安排,形成结构,即便只有2种颜色,杂乱无章也不好看,也会显得乱。形的构图和色的构图是我拍照时考虑的主要问题(其实形和色是不可分的,也可以说是一码事,我只是想强调一下颜色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在中山公园拍的,场景不算很小,颜色很简单并组成明显的结构

也是中山公园。如果没有近处的大面积绿地,只照花和长廊,必乱无疑。为什么会乱呢?虽然也只有粉的花和绿的树叶两种颜色,但粉和绿是杂处在一起,没有结构,就显得乱,距离近了长廊会变大,里面的颜色也形不成面积,所以乱不乱主要不在于颜色的多少,更在于颜色的面积和分布,是否形成结构。把花放远一些,粉色就形成了一个面积,搀杂的绿色就被忽略了,从而形成一片绿色围绕远处的一片粉色这样一种结构,一方面不乱了,同时也利用曲折的小路产生了空间感。

从颜色本身说,画面要有主色调,在统一中求丰富(变化),鲜艳(夸张)中求协调。

从颜色的分布说,要形成结构。

以上仅是个人拍摄习惯和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