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小阳旦汤)百方之主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2-09-04

桂枝汤(小阳旦汤)百方之主

  我将在临床治疗和书上抄下的桂枝汤治疗情况做一个总结,一直想归一下类别,这是我在治疗中基本是天天喜爱用,这里有我自己的,又有经方大家的经验,我现在没有时间,以后有空我将一一好好写一下,在这里感谢我的朋友吴亮梅,是她帮助我打出来的,我打字慢!!

  伤寒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口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今一时许,遍身热之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今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今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困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同,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阴虚或有郁火,本不宜使用,但我在临床上用小量作为仅佐。苔血面厚,疫情重,重剂30克,舌苔薄病脉缓,用小量即可。活用可以不管热寒,均可提高疗效。

桂枝加川芎防风汤

桂枝(一两半),芍药(一两半),甘草(一两),防风(一两),川芎(一两),大枣(六枚)此事难知。

主治:柔痉,发热,自汗,而不恶寒。

1、柯琴:桂枝汤为伤寒中风杂病解外之总方,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主之也。

2、机:卫阳受伤,营气虚寒,或在里的阴阳不和,在外的营收失调,都可加减治疗。

3、乌头桂枝汤,加乌头头和白芍量同,主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

4、张锡纯:加味桂枝代粥汤:加黄芪,以代粥补益之力,加防风代粥发表之力,加知母,以制黄芪之温,治中风有汗。

5、流行感冒:桂枝汤加黄芪10克,白芥子10克,法夏6克,治95例:发热62%,恶寒52%,流涕63%,头痒52%,伴咳嗽,食欲下降,舌淡红,苔白或黄白,脉浮数,2剂20例,重者3剂,43例,4剂,27例,最多5剂5例,平均3天可复康,有效率达100%。

 

6、自汗症:桂枝汤治疗无外感风寒而因收虚不因,营阴失守之常自汗或多汗或时发热汗出症。

 

附3:卫阳虚自汗:桂枝,白芍炙,甘草,黄芪,制附片,红参须,龙骨。

①加桑叶治疗患者每夜12时左右,即汗出如洗,夜夜如此,症忆余,夜尿时必觉冷气袭人,皮肤粟起,内则若有热流上冲旋则头眩欲仆,摇摇不能自持,歉口苦,声嘶,小便短赤,生淡红,脉但微而数,西医诊断为神经管能症,经服上方3剂,夜汗顿止,续服5剂,虚热上冲,恶风,头眩等症悉除(阴虚)。

②本方加之黄芪治疗自汗或多汗,初服若效果不显时,则依“复发其汗”或“先其时发汗则愈”原则,以排除营卫间的障碍,而达到止汗的目的,至营卫调和之后,再加黄芪更能发挥黄芪实表作用,防止复发(气虚也,先加麻黄,自发其汗,后加黄花也)。

③“汗出偏袒,使人偏枯”加:黄芪15克,边条参12克,治疗局限性多汗症(节段性多汗症)

④黄汗:本方加五味子,薏苡仁,乌梅,茯芩和茅根,治愈20例全愈。

⑤附:风寒外感:风感寒型,感冒诸证,辩证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汗以及汗的多少,如汗出不,恶寒较重,四肢疼痛,宜重用桂枝,并酌加姜活,桑枝,如汗出较多或自汗,宜重用芍药,甘草并减轻桂枝,生姜的用量,酌加黄芪、白术、防风。如兼见项背痛,加葛根,以升律舒脉,如兼见喘咳气短,宜加厚朴,杏仁,如见头痛剧烈,加白止,藁本,如兼反胃干呕,宜重用生姜,白芍,酌加姜半夏,陈皮。

⑥附1:全身汗出,有风入体,而感觉不适,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桂枝10克,白芍12克,甘草5克,大枣4枚,制附子9克,小麦30克,煅龙,牡冬20克,山萸肉12克,20剂愈。

附2:黄汗:黄芪五两,白芍三两,桂枝三两,以五当240知加水1400M,煎服,三次服。

⑦低热:营卫不和型,症见:乍寒乍热或恶风寒,汗出,乏力,脉小等,苔薄白,加煅牡蛎,如舌脉如常,加人玉竹,牡蛎,认为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性兴奋有关。

⑧偏瘫:荣虚不仁,卫虚不用,加红花9克,防风9克,汗多,营阴伤重者,白芍药增至30—40克。

⑨糖尿病并发神经痛:维生素消炎镇痛药常不见效,以本方加白术(桂皮,芍药,生姜,大枣及白术各4份,甘草2份)有效75%,好转25%。

⑩多发性动脉炎:本病属于脉络受阴,气血运行不畅,采用本方治疗21例,属于头臂动脉型6例,胸腹主动脉型5例,肾动脉型6例,混合型4例,伴有风湿性关节炎2例,肺结核2例,冠心病和糖尿病各1例,在治疗中,加维生素E,每次20毫克,一日3次85.7%。

⑾产后高热:Ⅰ、发热恶寒,汗出头痛,精神不振,乏力,少气,胃纳不振,欲吐,舌淡润,苔薄白,脉缓或沉弱等用本方或加当归,防风,姜活。Ⅱ、气血虚损,风邪乘袭致高热(39.4—40.1℃)头痛,恶寒,汗出,舌淡,苔,脉徐,加红参10克,白薇10克,青蒿6克。

⑿宫外孕术后高热:本方加红参10克,当归炭10克,荆芥炭5克,热势化乌热(40.1℃)伴啬啬恶寒,淅淅恶风,汗出,口不渴,舌红,苔薄,脉浮大无力为数。

⒁变态反应性鼻性:本方加葶苈子15克,蝉蜕10克,肺经感风寒加蝉衣,徐长卿(后2味研末用汤药冲服),20例全愈,气虚加黄花,党参,白术,鼻流稠,色黄者,加黄柏,黄苓以清热泻火,头痛鼻塞者,加本,川芎,血芷,僵蚕,辛夷花,苍耳子,以祛风,通窍,除湿,止痒,鼻流清水,难以体止者,加五味子,乌梅,河子,收敛止痒。

⒂寒冷性多形红斑:桂枝汤加当归,防已,川乌头,葱管,防风,川芎10剂88.5%。Ⅱ桂枝、白芍、黄芪、附子、当归、丹参、陈皮、合计104例,治愈60%,显效14.7%,有效26.5%,无效4例。

⒃冻疮:桂枝汤加赤芍药15克,黄酒50ML(后入),寒重局部紫黯者,加丹参、红花、每剂药店煮3次,前2次服,第3次药液洗患处,经用药5—10剂)全部治愈(溃烂者加麻油外敷)。

⒄其他疾病:桂枝汤加肉桂5克(焗),治疗气滞和寒凝气滞型的硬皮病,雷诺化症,及冻疮8例,伴血虚血瘀见证者,配黄花,当归,红花,桃仁;黑寒甚者,加附子,表寒者,加麻黄,脾胃气滞者,加木香,枳壳,腹气滞者,加药,小茴香。

⒅湿疹,瘙痒症,冬季皮炎,冻疮和蛇皮癣等多种皮肤病。均于冬季或遇冷发作,加防风,荆芥等。暖则缓解,舌苔薄白,脉浮滑或儒滑缓者,若屈风寒型,均可用桂枝汤加减。

⒆慢性结肠炎:腹中隐痛,   大便稀稠,脉沉弦,苔薄白者,用桂枝加芍药汤加炒白术,陈皮,防风,炒薏苡仁,效果良好。桂枝加大黄汤,加元胡,百部治慢性结肠炎(结核性),证见腹痛时作,大便秘或滞而不畅,苔薄白而见根部淡黄,脉沉弦者,有较好效果。

⒇慢性气炎急性发作: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咳嗽,苔白脉缓者)小儿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证见表虚兼有咳喘者),效果佳良,活喘选方的规律,麻杏石甘汤用于邪热追肺者:小青龙汤用于寒饮射肺者,本方加厚朴,杏仁汤用于风寒追肺者。

附1:慢支缓解期,痰吐稀白,形寒畏冷,符合寒饮伏肺者,桂枝、白术、茯苓、干姜、五味子、制半夏、陈皮、炙甘草。

(21)人参加桂枝人参汤:感冒,流感,1、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恶风,腹泻清稀,脉浮而弱者,加苏叶。2、肠炎,结肠炎,症见腹泻清稀,腹痛绵绵,畏寒苔暖,手足清冷,苔薄白脉沉弱,加茯岑,山药,等健脾利湿之品。3、慢性胃炎,症见如下痞,时时作痛,畏寒苔暖,便痢,苔薄白,脉沉缓者,加茯岑,元胡和香附等温中理气止痛之品。

(22)奔豚气病:本方加此肉桂3—5克,、随证加减,头出冷汗,胸中憋气,面色青黄,舌胖色,苔白而润,脉弦弱无力,本方配黑锡丹,有效。

附1:腹直肌挛急,非属于瘀血性,故其挛急,必现于右侧并左侧全不现,或左侧稍挛急,比之右侧则其轻,其气上冲之际,亦心沿右侧而发,不沿左侧也。

附2: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生姜5克,大枣4枚,肉桂4.5克,柴胡10克,皂角刺6克,红花10克,半夏10克,水煎服,服后小腹部阴气向上冲,服药30多剂而诸症痊愈。

(23)遗精,阳痿:桂枝汤加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每收良效。

附1:睾丸疼痛:桂枝、白芍、生姜各10克,大枣15克,甘草5克,加川栋子15克,贯众30克,生黄芪30克,睾丸痛剧加橘核15克,玄胡素10克,阴囊红肿痒痒而有热感,皮肤紧张光这者,重用贯众,加龙胆草15克,木通、苍术各10克,外伤引起或局部有瘀斑或精索静脉曲张,生质紫或有瘀点,脉弦数者,加桃仁、红花、木香各10克,神疲乏力加党参10克,全愈最短6天,最长32天。

附2:遗精50例: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汤,如遗精日久,时常滑泄者,加菟丝子、芡实,杞子、夜不佳,梦池为主者加酸枣仁、茯苓、远志、夜交藤、兼工渴心烦,小便频数者,重用白芍、甘草、加麦冬、知母、黄柏、治疗结果:痊愈35例,显效12例,无效3例。

附3:生、熟地各12克,山萸肉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五味子10克,附子5克,生龙牡(先下)各70克,远志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4枚,30日愈。

(24)颈椎病、肩周炎:后头隐痛,项背牵强,肩臂疼痛酸麻等证者,葛根、茯岑各15克,桂枝赤芍各12克,片姜黄,姜活,红花各10克,麻黄炙甘草各5克,附子6克,水煎服。

附1:肩周炎:桂枝15克,白芍30克,大枣15克,生姜甘草各10克,加姜黄,姜活各15克,为主方,疼痛向项背或前臂,上臂放散者加海桐皮,威灵仙各15克。

附2:桂枝12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6克,大枣5枚,汗多加黄芪20克,肩臂手麻加当归15克。

附3 :川芎10克,葛根30克,丹参20克,白芍30克,活血解茎,治疗项背强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不良。

(25)慢性淋毒性关节炎:膝肿剧痛,每遇气候阴湿,或劳动则发作,发时步履不能,转动不得,诊时膝有轻度浮肿,小便不利,微恶寒,舌苔厚腻,脉沉细,以本方加土茯岑,生薏苡仁,连服10余剂,痛止肿消,全愈,2年后未见复发。、

(26)急性肠炎以及细菌性痢疾初起:出现发热、头痛、恶寒、下利或兼里急后重,脉浮数而紧诸证者,我常用葛根汤加生葛根,白芍药各15克,黄岑、黄莲各6克,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赤少白多,和胃肠炎而有表症。

(27)小儿体虚,反复感冒: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感冒疗效显著,以桂枝汤(白芍12克,桂枝、甘草2克,红枣10枚,生姜1片)加黄芪15克,具有益气因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附:小儿肺炎:表虚而喘症,症见发热微汗,微喘,下利便虚,舌质淡,苔白,脉浮缓,或肺炎用苦寒过平或下而臻表虚而喘,无热者,以本方加厚朴,杏仁汤(白芍,厚朴,杏杜各3克,桂枝2克,炙甘草1.5克,生姜2片,大枣2枚)

(28)、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外无表实,内无黑热,又无肝郁,溃疡、血瘀的月经病。

1、治月经先期、后期和愆期,临床常见有,既无热(黑),又不寒的先期、后期和愆期者,此乃阴阳的调,气血不和之故,服本方数剂,无不奏效。

2、痛经:不偏寒热,既无肝郁、溃疡、又无血瘀而痛经者,此亦气血不调,月收入先不顺而白不畅之故,服本方则痛止而愈,偶见甚者,痛则小腹有瘕,并非溃疡,血瘀可酌加当归30克,川芎20克。

3、闭经:临床用于不明病因而无明显明显的经闭,此为一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所致,服本主数剂即效。

4、孕妇厌食干呕,或呕吐不止,仍须外无表实内无黑热者宜之,用本方加减治疗,临床表现为呕吐不食,偏嗜,气上冲逆等胃虚证,呕吐者加重生姜加量,痰湿重者加法半夏,虚者寒加人参、干姜,呕吐甚者怕电解质失调者可以用山药加一定堂和少量的食用盐补液。

5、女性腹中急痛:痛时自觉腹肌向内抽掣,疼痛益甚,月经后期色黑、紫、夹杂小白板(白芍30克,桂枝、炙甘草、生姜各10克,大枣2枚)并以当归补血汤善后。

6、产后血虚肠燥便秘加制益乌、熟地黄、当归、阿胶,包括肺清降功能失调,津液不能下达。

附1:桂枝龙牡汤(白拟):桂枝、细辛、附片、抗白芍、龙骨、牡蛎、当归、益母草、生姜、红枣。主治:人流多次,勿论寒暑均觉畏寒,回来龙甚,经来色淡质稀,带来质稀如水,头昏眼花,脐部筑动,口渴频频,舌淡,脉数或弱者。产后(人流)感受风寒,或过早强劳。或房事不慎,均能导致上述病症,俗称“产后劳” 其症在来满月即可发病,也可以推迟三五载或十多年后再发病,其发病迟早,主要根据体质而言。

曾治疗几十例:体寒重去益母草,加丹参10克,白术12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北细辛4克,熟附片3克,煅龙骨20克,生姜、大枣7枚,治疗4次,痊愈。

附2:桂枝汤加安冲汤:煅龙骨15—20克,煅牡蛎15—20克,茜草12克,煅乌贼骨12克,月经量多,过期不止或月经淋漓不止,上述病症,确认不由瘀阻而致者,必然有效,血止红须用“澄源”之剂,方可求本。

(29)慢性心肌炎:本主为主主,若胸痛、心悸、加丹参、风湿症状不愈或反复发作,加防已,兼有心功者不全者,加五加皮,人参、均效果显著。

(30)偏头痛:桂枝10克,白芍30克,甘草5克,大枣3枚,生姜3片,加川芎30克,南星10克,金蝎、甘草各5克。

(31)腰部痛:100例,如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加葛根、木香、汗少急加麻黄,蝉衣,右脉关部滑者加黄芩、制半夏、左脉沉缓者加熟地黄、当归、杜仲、胆於行经前肝区,季肋部疼痛、乳房或小、小腹部胀者加柴胡、制香附、平素较常人怕冷者加仙灵脾、杜仲、挫伤显著者加桃仁、红花,5天为1疗程,92.59%,治疗皮、肌痹,因风寒湿邪内蕴,上冷肌肤所致者,药到病除。

(32)消化溃疡:1、中焦虚寒者,治以温中健胃法,常用黄芪建中汤加减(炙黄花,炒白芍、煅瓦楞各15克饴糖(冲服)30克,桂枝10克,高良姜、炙甘草各9克,红枣6枚水煎服,痛甚不解者,可选用下列(1—2味)元胡粉6克(分冲),白屈菜10克,罂粟壳9克、荜芨6克,天化子粉0.3(分冲)。

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从属虚寒,以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并重用肉桂,多能获效,对胃溃疡之属于虚寒者,亦可用之。

附1:出现风华正茂的饥饿性疼痛,止暖畏寒,中虚胃痛,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红枣、黄芪、当归、生麦芽。

附2:陈旧性溃疡:胃内有大量积液,符合胃内停饮,不除者,桂枝、白术、茯苓、炙甘草、制半夏、陈皮、枳实。慢性胃炎:茯苓30克、白术15克、炙甘草5 克、制半夏10克、陈皮10克、枳实5克、党参15克、胃气上逆,吐吐泛泛或清水加欠芡3克、生姜10克、便下痛泄,甚至完谷不化者,去枳实,加炮姜5 克,益智仁10克,味清、畏寒、小便清长者加附子10克,咳浊白沫,所短促者,去枳实,加干姜5克,五味子10克。

风疹块:桂枝、白芍、甘草、苍耳子、银花、大黄、生姜、红枣等,治疗荨麻疹而伴有腹痛者,若无腹痛可合用玉屏风散治之。

3、萎缩性胃炎:症见胃痛胃胀,时暖时按,遇寒加重,口渴不干,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迟或缓,表现为中阳不振,肝气升达无力,胃阴不足型(桂枝、白芍各10克,黄芪50克,甘草3克,大枣3枚)加太子参、淮山药30克,黄精20克,组成益气建中汤,具有益气健中功效。

(33)少女萎黄病:全身黄胖、浮肿、时盗汗出,畏风恶寒,小便不利、时头痛,屡经注射女性荷尔蒙无效,余以“桂枝加黄芪汤”合“四物汤”(即归芪建中汤加地黄、川芎)连服20剂愈。

(34)心房纤颤:1、心悸胸闷,头晕眼花,神疲倦怠,毛发不荣,胃纳尚可,二便正常、舌淡红,无苔,脉细代略数,中医诊断为心悸症属心肾两虚,阻损及阴,脉气不续,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5枚,龙骨、牡蛎(均先煮)各30克,酸枣仁15克,党参20克,琥珀末(冲服)10克,水煎服,4剂,诸症减轻,原方去琥珀,加丹参15克,白术15克,连服10余剂而安,服10余剂而安。

2、心动过速、神疲胆怯、四肢不温、皮肤湿润、心率160次/分,舌质淡红胖嫩,苔白脉浮弱,症属心阳浮越,神明失宇,肾阴亏虚,水不济炎,营卫不调,精神紧张,头弦晕,失眠,欲吐恶风,发作时头面及四肢出汗,且不温,治宜温阳定悸,潜镇安神,调和营卫,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大枣12枚,龙骨30克,牡蛎30克,生姜6克,肉桂4克,附片15克,生铁落100克,酸枣仁18克,4剂,心悸症减,去生铁落100克,酸枣仁18克,继服10剂告愈。

3、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室内三支阻滞(完右+左前+1)胸部隐痛,咯痰量多,语声重浊,头晕,气短乏力,出汗多,舌质淡红夹瘀,苔薄白,脉细缓,用瓜萎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味,7剂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率提高至68—78次/分,后患者胸闷加重,乏力,出汗多,时心悸,胸部隐痛,头晕尤甚,并晕厥1 次,后加改,桂枝加附子汤显加味,桂枝、丹参各15克,附片30克,(开水先煎3小时)赤芍、白芍各7克,生姜3克,大枣11枚,甘草5克、木香、石苹各 6克,4剂后服1个月愈,或去丹参加9克。

(35)失眠多梦,精神萎靡,肢倦乏力,胸中窒闷不适,纳少,二便如常,舌淡红,苔白生根部较厚,脉濡细,症痰湿内阻,卫运失常,投以桂枝汤加茯苓,制半夏,制南星,4—7剂后加焦三仙、陈皮。

 

下面是别的书上的,也放在这里了!    桂技汤

1、神经衰弱   现代医学所称的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疾病,与中医的心肾不交、脾胃虚弱、气血不和相类似,都系营卫失调。有些患者体质衰弱,食欲不佳,失眠多梦,心悸乏力,自汗,脉浮缓等,经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都宜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促进其生理功能的恢复,疾病则自愈。

2、营卫失调,气血不和证   患者久名逸突劳,出汗较多,致使全身疲劳,肌肉酸痛,口燥咽干,往往被误认为是感冒。如脉象柔软平和,寒热变化幅度不大者,属于暂时性的营卫失调,气血不和证。一般仅服桂枝汤1剂,疲劳诸症很快消失。

3、重病恢复期   可加快痕复,如肾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急性胃肠炎吐泻症状停止,仍感到全身无力、瘫软、自汗、精神不佳、饮食不思、脉弱者。上述疾病患者虽主要病痛已去,但机体的气血、营收尚未恢复,若能服桂枝汤数剂,可使身体早日康复。

4、妊娠反应   妊娠之初全身疲劳,困倦嗜睡,胃脘嘈杂不适,遇冷则寒栗,遇热则烦躁,情绪不稳,是由于妊娠2~3个月,母体尚未完全适应,营卫气血不和所致。如呕吐不重,脉象滑弱者,可服桂枝汤2~3剂,既能缓解妊娠反应症状,又对胎儿生长发育有利。

5、痢疾   用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治疗红痢伴有里急后重者;桂枝加葛根汤可用于治疗疫痢毒血症,热痢用桂枝人参汤;慢性肠炎用桂枝加芍药汤。

6、落枕   椐报道,用桂枝汤加减,治疗落枕患者,一般服1~2剂即可痊愈。处方:葛根15~30克,麻黄、桂枝各4.5克,大枣6枚,白芍、防风各9克,柴胡4.5 克,甘草3克,早晚钣后各服1次。方中葛根黄酮,能扩张脑、心血管,增加血流量,有利于增强肌肉血液供给,解除肌肉痉挛;白芍也有解痉止痛作用。本方具发汗解肌、祛风止痛之功,故用于治疗落枕,效果颇佳。

7、慢性疮痍   疮面薄浅,局部红、肿、热、疼痛症状均不明显,只有少量渗出液,缠绵日久不愈者,系全身营卫失调,抗病能力降低,疮灶失养,修复能力减退所致。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可促进疮面早日愈合。

8、强直性脊柱炎   有人用乌头桂枝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治疗55天。

9、坐骨神经痛   用桃仁、羌活、独活各12克,威灵仙、桂枝各15克,防风、苍术、木瓜、当归、川牛膝各10克,制乳香、制没药店各6克,细辛3克。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6.7%。

10、小儿感   桂枝汤外用治疗,方法:桂枝、芍药、生姜各20克,甘草15克,大枣15枚,酒适量。痰多加厚朴、杏仁;汗多加牡蛎、龙骨。水煎浓汁,涂患儿项背部,辅以按摩,每年次15~20分钟,日2次。3天为1疗程。皮肤过敏禁用。

11、外感发热   适用桂枝、白芍、炙麻黄、川芎、防风、法半夏、茯苓、生姜各15克,葛根20克,细辛8克,陈皮、大枣、甘草各10克。咳喘加杏仁、炙桑白皮;咽痛加桔梗、板蓝根、射干、黄芩;鼻塞加辛夷、苍耳子;纳呆加石草蒲、白豆蔻。首剂分3次服,21:00、22:00、次日晨各1次;次日中午开始服第2剂,分3 次;第3剂服法同第2剂。3天为1个疗程。

12、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桂枝、知母、粳米各9克,石膏30克。关节红肿热甚者,加忍冬藤、络石藤、莶草;关节肿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威灵仙;皮肤红斑、热入营分者,加水牛角、赤芍;身热不扬、疲倦乏力、舌红苔黄腻者,加苍术、黄柏、薏苡仁。每日1剂,水煎服。3周为1疗程。

1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14、变应性鼻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