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克菲勒王朝9

 願隨身 2012-09-04
 

当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国内物资供应不足,实行定量配给,洛家也转向了战时体制。小洛克菲勒夫人在西街4号老约翰住所的地下室里组织起了一个红十字会绷带组。她让5个男孩都穿上白大褂,做一些搬运绷带的简易工作,增强了孩子们的群体意识和爱国热忱。

① 巴布斯,即长女艾比,为区别母亲艾比·格林·奥尔德里奇,她在家里常被呢称为“巴布斯”。

为了配合国家所实行的食糖限量配给,父母在厨房里的6只玻璃杯中,分别贴上各个孩子的名字,里面装着他或她这一周的配给糖。要给他烤一块蛋糕或甜馅饼时,就从他们各人的玻璃杯策里取出等量的食糖来。对那些星期四即已用完食糖配额的男孩子,不得不挨到下周一才能有糖配给。他们的父母严守配给制,决不越分妄取,认为国家制定的限额必须由全体人民分担。后来,男孩子们在海豹港的小同伴之一的华莱士·沃斯里,曾给自己的双亲写过一封信,信中描述了年夏天的一次洛家实况“他写道:

“洛克菲勒家在做赫伯特·胡佛①希望美国人民做的每一件事。除了喝咖啡或喝茶,不用一点食糖。男孩子们早上吃不加糖的麦片。我们每周只吃两次熏猪肉,从到洛家起我没有吃过一口牛肉。不是我夸他们,这我是亲眼看到过的。对吗?而且从我到这里以后,我只见过两次白面包。”

那年在波坎蒂科山,男孩子们办起了“胜利”菜园,种上莴苣、黄瓜、西葫芦和南瓜。在体会到蔬菜从地下往上长出的欢悦之前,他们努力栽种、翻锄和除草。戴维还只有3岁,不能参加,可是其他的男孩子都因出售自己的产品而感到欢欣鼓舞。小洛克菲勒按市价向6岁的温恩罗普买下他种的南瓜,但其他三个大男孩却把他们的产品用他们玩耍的儿童车推到市场上去,卖给当地食品杂货品。

“胜利”菜园连续办了两年,随后二子纳尔逊和三子劳伦斯转去经营获利更多的养兔业。他们俩买进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公兔和母兔,然后再把它们的后代回售给研究所,以挣取他们所谓的“净利”。在岁和岁时,纳尔逊认为自己和老弟劳伦斯是在合伙经商,绝不承认养兔是为了好玩。养兔包括照管、饲养和清洁等工作,平时杂事很多,两位小东家不在时,往往得雇用男孩们代为照管。

父母亲还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学会烹调技术和后勤工作。他们安排海豹港夏季住宅的女管家之一教男孩子们当厨子。此后的不久,双亲就同意吃男孩子们每周三给他们准备的晚饭。准备一餐饭菜并不那么简单,这里包括全盘计划、购买作料、摆餐桌、烹调上菜、收拾残席等。温斯罗普和戴维年纪最小,只能打打杂,充其量也不过是让他们去刮土豆皮和切色拉用的生菜。大男孩们烧菜和上菜,老大常常在烤制上大显身手。若干年之后,当纳尔逊和劳伦斯两兄弟联袂在一艘去北冰洋水域航行的探险船上当厨师时,曾获得了全体船员的赞扬。但当他们是孩子时,他们每周三所办的晚餐,足以使他们尊重那些经常为洛氏一大家子人做三餐饭的男女厨师了。

学会自己动手,是父母训练儿女的主要目标。自己的事,要自己动手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高度尊重他人的工作,赏识别人的劳务。教会每个孩子准备出门用的旅行箱,折叠衣裤不出现皱劈,会自行缝补衣服,而且是父亲手把手地执教。这样他们长大之后,就会相信缝纫和烹调之类的事不一定是妇女的工作。这些家教终生镌刻在孩子们的心坎上。半个世纪之后的年,当二子纳尔逊·奥尔德里奇竞选美国总统时,曾乘坐飞机投入竞选活动。一次,他发现自己裤子的后缝裂开了,竟不慌不忙地掏出旅行针线包,取出针线自行缝好,不请求别人帮忙。这位家资亿万、力争共和党提名为总统候

① 赫伯特·C·胡佛(1874—1964),美国总统(1929—1933),矿业工程师,曾在中国天津等地工作。1921—1928 年任商业部长。总统任内,召集海军会议(1930)和世界经济会议(1933)。卸任后,曾于1948 年接受杜鲁门总统的任命,为改革联邦行政机构,出任国会联席委员会主席。

选人的纳尔逊出手不凡,确曾使同机的工作人员大为吃惊,认为“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场面。”

小洛克菲勒怀有对大自然无比深厚、历久不衰的热爱,他那保护大自然和尊重上帝创造大自然的宗教观念交融在一起。他认为树木;山丘、河川和花卉,都随着四季的更迭而荣枯交替,启示着上帝的精巧构图美。作为一位父亲,他想方设法要把这种感情和观念浸透在自己儿女的心坎里。星期天的这一主日,他不准儿女们做任何其他事,亲自带领他们在波坎蒂科山的森林中和缅因州的荒岛上作长距离远足,让孩子们亲身领会一棵棵乔木或一簇簇灌林的恰情悦性,实地观赏早春蓓蕾的疏神达思。在大自然的天工之美中,父于的心距似乎大大地缩短了。

当男孩们长到足以摆弄相机时,父亲就和他们订下合同:谁的相片照得好,他就给谁付胶卷钱和冲洗费,用以刺激他们的拍照兴趣,提高拍摄的技艺。孩子们于是纷纷进入大自然,选取旖旋风光、鲜翠山色、含烟岸柳、老木苍波、重彼幽径、轻燕侧风淡烟疏雨和朝晖夕岚等等至佳镜头,让至亲至爱的父亲获得视觉上的震撼美。

小洛克菲勒经常给孩子们解释,如何才是正确地爱护大自然。每当他在波坎蒂科山和海豹港的小径上散步。骑车和赶车,都要爱护一草一木,珍惜一山一水,其目的总在于教导孩儿维护四周环境的自然美,尽可能少地更动上帝的精美构图。因此,他在家乡铺设大道或小径时,都要从保护大自然的美观出发,并使观赏者沿途能尽揽秀色,一饱眼福。若干年后,当小约翰在海豹岛他私家拥有的数英里林地里修筑一条条道路时,都以不破坏大地之美为前提,把林地改造成人人都能游览的大观园,工程艰苦复杂亦在所不计。后来,小洛克菲勒把这块属地赠送给联邦政府,用以开辟为阿卡迪亚国家公园。

再往后,当男孩子们长到更大一些时,简单的远足扩大为朝西深入原始森林的背包旅行,他们一口气往往要走四五个昼夜,而且学会了扎营和自卫的本领。他们一家人对大自然深厚持久的热爱,已从父亲一代有效地转移到了孩子们的心胸,他们深深地懂得了保护自然、珍惜环境的重要性。对父亲来说,大自然是一个伟大的平衡器。在森林里远足和骑马似乎给予他一种超渡和解脱的愉悦,一种令人陶醉的时空感。远离喧嚣的市廛和纠结的人事,给了父子们以很好地透视人生的机会。

到吡涫保÷蹇朔评沾幽切┦顾傩牡母髦肿橹埂⒍禄岷为之贡献一生的事业中告退之后,照旧在怀俄明州大梯顿山下的一个牧场上安度晚年,每天骑一阵子马。一天早晨,他由牧场上的牛仔“红人”马修斯领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副总裁林赛·F·金鲍尔紧随身后,一起在高山溪谷数千英尺之上的一条狭窄小径按銮徐行。走着走着,小约翰突然停下马来,身板笔挺、一言不发地端坐马鞍上。那位红种印第安人跑在头前,骑了好一阵,蓦然回首,才发现老东家已不再跟在后头。他朝身后猛呼:“出啥事了吗?”这位慈善家随即朝对方一挥手,望着周遭的美景答道:“没啥,红人,我正在思考哩!上帝创造了一切,也创造了我,我正在玩味这一切的一切啊!”

岁月的流逝像对大多数人那样,已使小洛克菲勒的品格成熟醇美。父亲去世时,他年已辏歉鲋械壬聿摹⒙范阉5睦先恕K凵霞芤桓币框眼镜,以柔声细气、抑扬顿挫的声调说话,待人谦谦自抑,谆谆仁慈。但在年青时代,这位小先生虽然也深自谦抑和腼腼腆腆,却是个纯然的至善论者,颇有请教徒色彩,对是是非非的灰色色调是色盲的。甚至在教养儿女的岁月里,在大女儿巴布斯和大儿子约翰·戴维森第三与最幼小的四子温思罗普和五子戴维之间的岁月里,在他那严峻的治家中也能隐察出某种发酵的变化。这也许是全美国进入“咆哮的甏钡囊恢质贝浠颓樾餮荼涞标志,也许只是因为他本人的年岁大了的缘故。多年之后,巴布斯已当上了祖母了,她在描述这一前后差别时说道:“哟,当初爸爸对待我们这几个正在转入成年的大孩子,比对待温思罗普和戴维两位小弟弟要严厉得多。比方说,当他发现二弟纳尔逊·奥尔德里奇惯用左手时,他试了好几个月,非要他改过来不可。可是,当温思罗普和戴维也好用左手时,嗨,他竟然听之任之,随他们去。”

话又说回来,戴维也从父亲那里获益良多。不过,当他后来当上大通曼哈顿银行总经理兼董事长时,回首往事,不由感慨系之。戴维说道:

“要是我们仅靠清教徒思想过于浓重的父亲一人来教养,我看我们这批儿女会有更多的反抗好在我们当时还有母亲在。”

他们的母亲艾比。奥尔德里奇·洛克菲勒夫人给孩子们带来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可是却和父亲所灌输的思想丝毫不发生抵触。她传给儿女们的是她的个性和持身之道,也就是一个儿子所说“轻松自在,富有人情味。”她享受做事的乐趣,她喜欢人,喜爱热闹的聚会。她也会无缘无故地把孩子们带去上高档饭馆美餐一顿,仅仅是因为她想品尝某一道名菜。孩子们都非常喜爱妈妈。

玛丽·埃伦·蔡斯曾为这位少夫人写过传记,书中有两段话颇耐人寻味:

“实际上,恐怕没有哪一对夫妇会比他们俩的性情更悬殊的了。他认真严肃,沉默寡言,在作出判断和决定方面倾向于谨慎迟缓;她则轻松愉快,性格开朗,富有信心,敏于作出反应。他在信奉道德和宗教的告诫和原则方面也许过于拘泥细节;她却天性敏感然而稳当,直觉多于理性。他探讨大事时有逻辑头脑,能看到前因后果,思虑周到;而她却往往不合逻辑。她的想象比他飘忽不定,她的情绪容易一触即发,她的幻想比较丰富镲他对细情未节注意得精细确切;她却很可能置细节于不顾,因为她能不问细节就直透事物的核心,此外还能事后收集伪装起来的比零星事件更吸引人的详细情节。任何时候只要可能,他宁愿避免参加盛大的社交活动,躲开漫无目标、荒废时间的闲磕牙儿;她在人多的场面则能应付裕如,并能从几乎每一个人的口中掏出真心话来镲

“然而尽管性格截然不同,他们却有着同等重要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有力他人的福利负责的深厚责任感和履行职责的具诚意愿;他们都尊重别人的见解;他们顽强地坚持他们认为的人类行为中正确的事物;虽然在许多方面他们俩的文化趣味不一样,却都热心于培植人类精神中最美好的事物。他们俩都憎恶对人或对原则任何形式的不忠实,认为这是一切罪过中最难以宽恕的。他们俩从不丧失以对方为荣的经久不衰的自豪感镲将他们俩联系在一起,而且会在他们俩身上产生根本的、力量至高无上的最强固纽带,恐怕是生活不仅以财产来创造和判断的这一真诚信念。”

艾比·奥尔德里奇·洛克菲勒夫人显然有她独特的见解,丈夫很快就明白了这一点:早在晁钦舛孕禄樨吃诓n

一位在洛克菲勒家当过长期职员的霍华德·诺尔斯回忆道:

“约翰(按:指约翰·戴维森第三)是跟人家保持距离的人,甚至可说是落落寡合的人。你会觉得他总想缩在后边。他非常害羞,如果他做得到的话,他会一声不响地从你身旁悄然走过。而纳尔逊则与此相反,他一走进房间,就会拍着你的肩膀问你干得怎么样。他就是不一样。他从没有用个人的力量把大哥约翰第三硬挤出去,他甚至连想都没有这样想过。我记得有一次,当全体5位男孩子(实际上他们那时已是青年了)坐下来拍照时,纳尔逊竟坐在正中,这本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他是兄弟们注意的中心。他说俏皮话,逗得人人发笑。这时约翰第三却默默地坐在边上,一声不响,正经八百的。摄影师正待动手拍摄时,纳尔逊恍然悟到了点什么。他急忙跑上前去,一手挽着约翰说:‘来,好约翰,你是老大,你应该坐在正中。’约翰二话没说,就随即坐过去了。但这没什么关系,不管他坐在哪里,纳尔逊总是洛家第三代人的核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