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农药经销商的烦恼
2012-09-04 | 阅:  转:  |  分享 
  
咱农民买农资时常上当受骗苦不堪言,而他们也有一些烦恼的事。

烦恼一:卖农药的太多,杂牌药也太多,还时常是正当经营搞不过歪门邪道。”目前,农药零售商太多了,据不完全统计,全寿光市约有3000家以上,包括办证的和没有办证的,有的一个村就有6-7家。农药种类有上千种,包括登记的没有登记的,名牌产品伪劣产品,价格低的对农民很有诱惑力,利润高的让部分经销商趋之若鹜。假冒伪劣农药造成了市场混乱,对正宗产品产生了很大冲击,难怪蔬菜上发生的诸多问题至少有30%是由于滥施假劣农药造成的。

烦恼二:名牌产品不赚钱,只卖好药,饭也吃不上。”众多的经销商如是说。原因在哪里?从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大量名牌农化公司进入我国,如瑞士先正达、美国巴斯夫、德国拜耳,名牌产品众多,竞争优势明显,对国产农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个好的农药一旦上市,多则2年,少则半年,市场价格就会发生混乱,例如阿米西达刚上市时每包(10克)14元,现在只有6-7元,降价50%以上。零售商每卖1包,好的够本,多数贴钱卖,其他进口杀菌剂多数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外农化公司设地区总代理,地区代理商再设零售商,因零售商数量太多,只能设重点“门头”,因名牌产品效果优异,能吸引大量的购买群体,所以几乎所有的零售商通过各种渠道买到了这些名牌产品,

他们拥有名牌产品不再是为赚钱,只是为吸引人气,竞相“杀价”卖出,亏上一部分钱吸引了消费者,可以从肥料等其他生资上赚回来。代理商们无奈地说:“这根本不是做买卖,是捣乱。”生产商和代理商很是无奈,这个“怪圈”怎样走出来,这是他们当前十分郁闷的事情。

烦恼三:现在的农药不好卖,有的菜农不是赊账就是要奖品,我们不敢得罪。”零售店的老板们抱怨。不少的菜农贪图小利,买上几十元的农药,有的要赠品有的让请客,这正是中了不法零售商的计,他们就是依靠这招,吸引了一批客户,但对大多数依靠质量和信誉做买卖的零售商来说,真是哭笑不得,不答应吧,怕跑了客户,答应吧,“那里掉了那里找,”让你多买几种药混施就找回来了。

农民有农民的苦楚,农资商有农资商的烦恼。不过,说到底,只要农资商抱定一个诚信为本的宗旨,就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献花(0)
+1
(本文系好好听音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