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美散文欣赏—— 品悟晚春王莽岭

 hkl306 2012-09-05
 
 

 

                                       品悟晚春王莽岭
                                                                       作者: 郎贵法
  
  人们说,王莽岭的风光,最壮观的是冰封雪裹的冬天,最美丽的是山花烂漫的夏天,最赏心的是天高云淡的秋天。而春天嘛,似乎是最差劲的,荒草连天、姗姗来迟,不是人们想象中那百花盛开的景象。而我却说,王莽岭的春天,是含蓄的,又是轰轰烈烈的;既有看头,又耐人寻味;它的特色,是在别处难得的。
  
  悟春
  
  王莽岭春天的消息,是先从一棵树上透漏出来的。它的学名叫“中国黄花柳”。一般的柳树,婀娜多姿,生长在水肥土沃的河边或田陇上,而它生长在海拔1700米高山之巅的悬崖绝壁上,与松柏为伍,满身披冰雪,挺胸斗寒风,就象须眉群中英姿勃发的花木兰。在那天寒地冻的腊月,在那冰封雪裹之中,它却孕育出花蕾,并且开出密匝匝的淡粉色的小花。“己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主席歌咏的梅花生长在南方,而它却生长在北国的王莽岭上,尤其难能可贵。因为它具有梅花品格,这里的人们把它叫做“梅柳”。站在梅柳面前,我忽然想起宋朝学者罗大经在他的《鹤林玉露》中记载的一个尼姑的一首寻春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首诗饱含悟道参禅之意,颇耐人寻味,如果你有发现的能力和悟性,王莽岭的春天,不是从这里就开始了吗!
  
  望春
  
  你能跳出春境之外看春景吗?你能站在冬天感受春光明媚吗?恐怕你会说这是梦话,但在王莽岭上,却能让你好梦成真。王莽岭是太行山东南端的最高峰,是晋豫两省的界山,正处于太行山与中州平原的断裂带上。站在王莽岭上,它的立足点比河南平原高出1300多米,就象在飞机上俯瞰人间。足下云雾飘过,又象是神仙在云端窥视凡尘。当山顶还是残雪片片、冰瀑点点、枯枝还在抖嗦,荒草尚未返青的时侯,你放眼望去,河南的千里平原上,绿茵茵的麦田,无边无涯,生机盎然。春姑娘飘飘洒洒,从平原向山上爬来,在山腰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山村春景图”:观日台上往下看,一池春水一村花。那山腰的南盘村,村中的小水库已经冰化雪消,一汪绿水好象镶嵌在山凹里的绿宝石,潋潋发光。水库的周围,是梧桐掩映下的点点农舍。农舍的周围,缠绕着层层梯田,梯田里长着绿油油的麦苗或金灿灿的油菜花。梯田的塄沿上,桑树正在吐叶,鲜艳的桃花盛开。田间有辛勤的姑娘和老人劳作着,不时传出几声山歌。村中还能传出犬吠和牛羊的哞声。那里离我们500多米,春姑娘正从那里继续向山上攀爬,山坡从下到上,碧绿、翠绿、嫩绿,那是她的足迹。我真想伸长臂搏,拉住春姑娘的手,助她一臂之力,把她早点拉上山巅。
  
  品春
  
  王莽岭的春天来得迟,但唯其来迟,才更有一番滋味。曾经登过王莽岭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这样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可移来作王莽岭春天的真实写照。据气象学家说,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王莽岭海拔高度在1600~1700米间,它比河南平地高1000多米,气温要低10℃左右,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迟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太行春色归来迟,三月垂柳未挂丝。王莽岭头冰开日,已是洛阳花落时。
  
  姗姗来迟的王莽岭的春天,可能是经历了更多的风霜雨雪的洗礼,因而也更加娇艳和珍贵。不说那“春风春又生”的连天野草,不说那“一枝红杏出墙头”的农家庭院,也不说那在田野上欢蹦乱跳的牛儿羊儿,还不说那溪水中优游的鱼蛙鹅鸭,……世外桃源的春天景象是人们能够想象出来的。我这里想说的,是那漫山遍野的黄花。黄花是一种灌木。随着季节的不同,它有不同的叫法,春天叫它“黄花”,夏天叫做“青壳”,秋天叫做“连壳”,冬天又叫“黄花条”。黄花浑身是宝,黄花的花和嫩叶经过九蒸九溜,是上好的茶品,可以消炎败火,饮后神清气爽,还有祛斑美容的效果。花落后就结上了果实,夏天青的时候叫青壳,老百姓叫它“圪瘩”,秋天黄了以后,果实裂开了纹,又叫做连翘。青壳和连翘是不同的,但都是大路药材,可以治感冒,祛瘟疫。SASHI病毒流行时,身价陡涨,还难得买到。秋后到冬天,人们又把它的枝条割下来,用它编盖房用的芭,不仅永不腐烂、而且不怕蠹虫。黄花条越砍越旺,抽出的新枝更加修长苗条。老百姓还连根刨一段,制作烟袋杆儿,可以过滤烟油烟毒。积下的烟油还能治疗蛇毒。
  
  黄花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特别在土地承包以前那十几年,核桃、红果、花椒等果木树都归集体,群众手头经济紧张,只有那漫山遍野的黄花是可以由群众自由支配的。青壳结出的季节,全村男女老少,倾巢出动,挽着条蓝、背着布袋、挑着箩筐,到山上抢摘青壳,近处的摘枯了,就到远山里去,有时一天要走6、70里山路,半夜才能回来。那时侯,群众的吃盐、买细粮、买药、上学的钱,全从这里来。有个女孩子,她家姐妹多,供不起她上学,从8岁起就靠自己摘青、连壳买书交学费。到县城上初中后,春假回家天天上山摘青壳,其他假期和礼拜天都要回去摘连翘,凭自己的双手读书进了省城,成了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
  
  这里的旅游开发以后,黄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春到太行山,黄花满山崖。王莽岭周围几十里的崇山峻岭,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灿灿、黄澄澄,亮灼灼,变成了一座座金山。微风拂过,金波荡漾。淡淡的药香,在春风中弥漫荡漾。走在那花间的小径上,看那冬眠醒来刚上班的蜜蜂采集第一道花粉,听花丛中不时传来春鸟大概是商量筑巢的呢喃声,无意间又惊起一些不知名的华丽的小鸟从头顶掠过,你定会感到无比的恰意。
       王莽岭上奇峰多,悬崖绝壁多,黄花的枝条从崖壁上垂下来,能拖几丈长,成了美丽的花帘子;随风飘扬,又象美女胸前的丝巾。若是在水边,花枝倒映在水下,扑朔迷离;花瓣飘落在水面上,流光溢彩;游鱼往来,燕子点水,更组成一幅美妙的画图。黄花的花期长,绵延二十多天。山桃花、梨花、接踪而至,耧斗花、白头翁、红果花、秃疮花、山丹丹、凌霄花……次第开放,山花烂漫、百花争艳的时候就到了。我喜欢王莽岭的黄花,曾为其写过一首七律:
  
  “得宝何须梦中期,万山金缕倏更衣。水边日下花弄影,崖壁风前枝挂缡。新蕾煎茶邀友朋,灵翘入药救苍黎,通神手段牵春使,万紫千红纷沓趋。”
  
  惜春
  
  去年春天,在金色的王莽岭上,我见到另一番春天的景象。一批批城里的孩子,来这里举行“做一回太行山里娃”的活动。据举办者说,“人生没有经受风雨而欢乐的童年,就象大自然没有春天。”而现在城里的孩子们,从小生活在长辈过分宠爱的富贵乡里,太娇嫩任性;从小就置于考试成绩的重压下,生活单调枯燥。他们看到的花是盆养的不分季节的,草是剪得齐齐的,树是按人的意愿修整的,他们只有一个语文课本上描写的春天。他们在王莽岭上、在山下的锡崖沟村,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山上认识各种野花,明白了松树为什么四季长青;通过对雾淞的观察,加深了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在挂壁公路上,他们听取筑路英雄讲锡崖沟人30年艰苦奋斗,终于在悬崖上凿出一条道路,走出大山的生动故事,看到孩子们眼里都噙着泪花;在山村的旧学校里,他们看到当年山里娃用的昏暗教室、石桌石凳,点的小煤油灯,激发他们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在田野里,他们亲自上山打柴,溪里挑水、石头支灶、烧火做饭,亲尝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在这里,他们还接受了野外生存中防山洪、滑坡、雷电、蜂蛰、蛇毒等知识,演练了止血、骨折、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方法。有的还住进农民的家里,参加家务和田间劳动。我看到,孩子们在参加这一系列活动时,是非常兴奋的,就象饥渴的人喝上了一掬清泉。从他们的队伍中传出了欢快的童声歌唱:
  
  “奔向大自然,走进山旮旯,做一回太行山里娃,山里娃。背柴又挑水,放牛种庄稼,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父母恩情大.青松斗冰霜,野菊耐萧杀。尝尝苦瓜品甜瓜,妈妈夸我懂事了,懂事了。做一回太行山里娃,山沟沟叫我快长大。
  
  走进山沟沟,住在百姓家。做一回太行山里娃,山里娃.乡村故事多,山野学问大。懂得了实践出真知.群众力量大.源头活水涌,雄鹰天地阔。读读人生无字书,老师夸我聪明了,聪明了。做一回太行山里娃,山沟沟叫我快长大。”
  
  金色山川,金色年华。在这里,我读懂了王莽岭的春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