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自然环境 1、位置 A、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分析,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分析,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纬度位置:从地球五带分析,亚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接壤。 通常,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2、地形和河流 (1)地形特点: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 P4图6.5亚洲的地形 (2)河流 流向: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气候 1)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形成原因:A地跨热带、温带、寒带;B东北南三面临大洋;C西亚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2)亚洲有9种气候类型 分别是1、寒带气候 3) 4) 4、大洲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5、亚洲地理集锦: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二、人文地理环境 1、人口 (1)2000年世界总人口60.55亿,亚洲有36.8亿,亚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1%。 (2)人口稠密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 2、文化 1)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2)人类文明发祥地 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形成原因: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3、经济差异 (1)亚洲地域辽阔,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2)亚洲除日本外,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而经济不发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因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经济比较富裕的国家。 (3)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是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业是第三产业。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经济发达,第三产业比重大;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的国家,经济落后,第一产业比重大。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一、日本 1、位置和范围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等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P18图7.2日本的地形。(日本四大岛、周围海域、主要城市)其中最大的为本州岛。日本附近著名渔场为北海道渔场,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为火山,日本的国花为樱花。 2、 3、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因此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4、海岸线 5、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世界经济强国:日本国土面积虽然很小,但是经济十分发达,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2)日本发展经济的条件 A不利条件: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工业原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生产地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到国外。贸易对象主要是美国、中国、欧洲和东南亚。 B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充分利用岛国多优良港湾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C日本的铁矿石全部依靠进口,日本的照相机在世界市场占有的比例最大。 (3)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1)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名称是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6、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一、 欧洲西部 1、范围: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2、位置: (1)纬度位置:大致在35°N——60°N,属北温带。 (2)海陆位置: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到地中海。 3、发达地区 (1)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欧盟: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欧洲西部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区域性国家组织,27个成员国,P59图8.15欧盟国家的分布。 (3)欧盟的作用(成立欧盟的意义): 1)货物流通方便,人们可以在任何国家购买到欧盟的产品。 2)人们能够在欧盟的任何国家工作、学习、退休和旅行。 3)人们可以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4)人们可以到欧盟的任何国家购买或出售房产。 5)在欧盟旅游时,人们在任何国家都可以享受医疗保健服务。 4、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1)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 (2)工业分布:本区的工业中心众多,分布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3)主要工业区: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巴黎盆地,英国伦敦地区和英格兰中部地区。 5、传统的畜牧业 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荷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6、繁荣的旅游业
7、欧洲西部地形特征和主要河流P64图8.23欧洲西部的地形 (1)五条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2)三个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多瑙河下游平原脉; (3)主要河流:多瑙河、莱茵河。 (4)主要半岛: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5)主要岛屿:大不列颠岛、 冰岛 (6)周边海域:大西洋、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地中海、波罗的海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两洲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称为北美地区,美国以南地区称拉丁美洲。两地区分界线是美国和墨西哥两国的国界线。 一、美国 1、美国概况 (1)位置:地处太平洋河大西洋之间,南临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地跨寒、温、热三带。 (2)范围: 本土:48个洲、一个首都所在的特区——哥伦比亚特区。 两个海外洲: ①阿拉斯加州,临北冰洋、太平洋,北极圈穿过,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稀少的一洲。 ②夏威夷洲,位于太平洋上的火山群岛,北回归线穿过,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3)面积:93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4)移民国家:人口2.78亿,白种人占80%以上,黑种人占13%,旧金山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多的城市。美国土著人为印第安人。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发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国旗为星条旗。美国社会存在种族歧视。 (5)三大地形区P82图9.5美国的地形(五大湖、圣劳伦斯河、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西部落基山脉、中部中央平原、西部阿巴拉契雅山脉、密西西比河) ①西部科迪勒拉山系,由多条平行山脉组成,是世界最大的山系,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②中央大平原,面积宽广,地形平坦,密西西比河自南向北流过,长度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是世界第四长河,美国、加拿大边境有五大湖; ③西部山地有阿巴拉契亚山脉。 (6)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泊群 中部大平原美国、加拿大边境,分布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美国境内有密歇根湖,美国、加拿大两国共有(从西向东)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淡水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与圣劳伦斯河连通大西洋。 2、美国农业 (1)地位: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玉米、大豆、牛奶、鸡蛋产量居世界首位;玉米、大豆、小麦、棉花、肉类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2)特点: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 (3)农业带:中部平原上的玉米带和小麦区;五大湖沿岸的乳畜带;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棉花带和西部山区的畜牧和灌溉农业带。P85图9.9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乳畜带、玉米带、混合农业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小麦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3、工业——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P86图9.12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2)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位于旧金山东南面,因生产硅片而得名。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城市纽约,火箭城休斯敦,汽车城底特律。 (3)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国。 |
|
来自: MouseHappy >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