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孝心文化3
2012-09-05 | 阅:  转:  |  分享 
  
孝心文化建设之子女篇(中)

“百善孝为先,孝为百善首”,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成为中华民族脍炙人口的千古美谈。管道局非常及时地推出了《管道局离退休系统孝心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好,它将对改善几代人的关系,构建孝文化的和谐社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对此,我采访了部分青年朋友,有教师、干部、技术人员、工人,退休职工,家属等

针对儿女对父母如何尽孝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很多子女表示“很惭愧”,基本上无法完全做到标准中规定的那些事。孝道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维系着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旧有二十四孝故事。相比之下,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有传承更有创新,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譬如,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打开父母的心结,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等,支持单身父母再婚,这些内容更多关注父母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行为指向性。

针对支持单身父母再婚这个问题,我采访了存在这方面事情的几个老年朋友和青年朋友,在十多年前反对单身父母再婚比较多,其中原因比较复杂,有的认为:都六七十岁了还要再婚觉得很丢人,子女很没面子;那几年有些中老年女婚骗子在领到结婚证后就想方设法折磨男方取得财产的继承权;有的不是成心跟男方过日子,故意制造矛盾过上一年半载的就离婚拿上男方的一半财产走了;有的结婚后采取各种手段把男方的房产过户到女方名下,当时确有一些女婚骗子得逞的,随着婚前财产公证制度的建立,警方对婚骗子打击力度的加大,近几年己大有好转。

成老先生今年八十四岁高龄了,二十年前老伴因病去世,育有二子二女,当时二子一女均己成家,只有小女儿在外地上上学,当时有人劝老头另组家庭,孩子们都不太乐意,害怕房产和工资被女方骗走等原因,老父亲就没有再婚,几年来老父亲孤孤单单,忧郁寡欢,出出进进只一个人,连个说话都没有,老大老二老三都已成家立业,又要上班,小女儿又在外地上班,孩子们无暇经常陪伴照顾老父亲说话聊天,儿女们看着老父亲日渐衰老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所以就转变了态度,经人介绍多方了解后觉得女方比较忠厚可靠,就劝老父亲另组了家庭,小女儿还是不同意,经哥哥和姐姐劝说,小妹妹勉强同意了,老父亲成家以后,小女儿很少回家,即使偶然回趟家,继母做的饭也不吃,找她说话也不理,继母从不计较,她说我要用实际感动子女们。继母对老父亲照顾得很好,近年来老父亲逐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很多时候都需要继母喂饭、洗澡、洗脚、擦身子,儿女们看在眼里深受感动,特别小女儿态度转变较大,他们认为如果没有继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父亲不会身体那么好也不会这么长寿,现在关系融洽了,态度也变好了。

据医学专家介绍:人是有感情的,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交流,长期一个人生活容易得忧郁症,不利于身体健康,另外适宜地性生活能激发荷尔蒙,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对男女双方的身体都是有益的。单亲父母的子女在父(母)有了意中人后,只要她们是真情相爱,应当积极支持他们组成家庭,过上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



离退处六站:喻明殿











献花(0)
+1
(本文系一泓书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