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花“渔樵耕读传统人物故事”八方罐横空出世

 富一生 2012-09-06

元青花“渔樵耕读传统人物故事”八方罐横空出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帖最后由 xbf95 于 2010/12/5 23:05 编辑

                       元花青“渔樵耕读传统故事”八方罐横空出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渔樵耕读典故的起源:有的专家说渔樵耕读的典故源于明代,但是,清代赵翼《陔余丛考?九儒十丐》载,“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将读书人前面的娼换成民,算是给读书人留面子。由此可推知,“渔樵耕读”之说应产生于元代。可是没有证据,而“元花青渔樵耕读传统故事八方罐”的横空出世,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证(填补了元代没有渔樵耕读的实物),颠覆学术界的旧理论,唤起人们与时俱进,尊重科学发展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朋友你见过“元花青渔樵耕读传统故事”的实物吗?不管是仿品或者真品,如果你见过请告诉我,不胜感谢!如果没有见过,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

      元青花渔樵耕读传统故事”八方罐。器型浑圆典雅,直径10.公分,高21.3公分,腹径22.5公分,足径11.8公分;

2、纹饰有四层:第一层--回纹,回纹边饰由互不相连的单体回纹组成、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有的为变形回有的为减笔式回纹。;第二层----八大码有的专家认为:“ ①变形莲花瓣纹,俗称“八大码”,无论圆、琢器常以8个莲花瓣作装饰带,在每个花瓣内又加绘多种花纹,有朵花、朵云、火焰、杂宝等等。莲花瓣的画法元代风格较为明显,均用一道粗线和一道细线平行勾勒出轮廓线,每片花瓣间不相连,留有一定空隙,这是元代固定的装饰方法。”
;第三层--渔樵耕读主题故事画卷:整个主题画面由六个人20来岁年轻快活顶天立地的小伙子的在田园生活画境里个个欢快活拨,脚踏青草,头罩如意云头纹( 亦称“云头纹”、“云肩纹”、“垂云纹”云头与两云脚相交之尖头指向呈前后相背形。)构成的一幅绝妙画卷,该画师匠心独特,技艺超凡,画意深遂,淡淡几笔将一副超凡脱俗、风水不断、好运连连、洪福齐天,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寓意博大精深的人生谐意图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任何人见到了艺术大师巧夺天工这画,思想也净化了,有忧愁的人,见到它心里也笑了...尽管人生道路崎岖漫长,甚至落泊似乎近天边,迈步向前走,天外还有天!

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也是传统文化经典之一。现代人之所以喜欢渔樵耕读,我想,应该是达官贵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最终归宿和平民老百姓对现实和谐安康生活的一种期盼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和谐社会的一种向往。





A、所谓渔是东汉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很赏识他。刘秀当了皇帝后多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严子陵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渔字面上的涵义是捕鱼之意,另一层涵义为谋取之意。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有人笑太公直钩无饵,然而,太公说:“钓鱼有三种权术(指计谋),给人以利禄相当于钓鱼的权术,使人效死相当于钓鱼的权术,赐人官爵相当于钓鱼的权术”。“鱼吞食了,就被钓丝牵住了,人拿了俸禄,就服从于国君。”所以,用钓饵取鱼,鱼可以捕获,以利禄取人,人可以收罗尽,以家取国,国可以攻克,以国取天下,天下就可以全部拿下了。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最早源头之一,而渔父形象恰恰是道家形象代表,故把“渔”排在四者之首,情有可原

B、所谓樵的形象,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朱买臣出身贫寒,常常上山打柴,靠卖柴为生,但酷爱读书,而妻子不堪其穷而改嫁他人,他仍自强不息,熟读《春秋》、《楚辞》,后由同乡推荐,当了汉武帝的中大夫、文学侍臣,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长;樵的形象,也是禅的偶像;樵与翘同音,喻翘首盼望,洪福齐天;樵与巧谐音,喻巧夺天工;樵的内涵是柴,柴的谐音是财,樵夫天天打柴进家,寓意天天进财,财源滚滚。

C、所谓耕,古人云:“传家二字耕与读,守家二字勤与俭。”耕字由耒与井合,耒与来谐音。井,义甘美之水,喻耕而带来不断的风水,寓财富之源。汉代杨雄《法言?学行》曰:“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我国古代有帝王亲耕之田,至孟春皆有耕籍之礼,以示重农。其礼先由皇帝亲耕,按犁三推三反,群臣以次耕,王公五等诸侯五推五反,孤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末由籍田令其属耕毕;耕所指的是舜在历山下教民众耕种的场景,,皇帝孝民、孝国而孝感动天,后世传虞为耕的象征。耕,古人云:“传家二字耕与读,守家二字勤与俭。”耕字由来和井合,与来谐音井,义甘美之水,喻耕而带来不断的风水,寓财福之源。

D、所谓读则是讲述苏秦埋头苦读的情景。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华夏子孙以读书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北宋真宗皇帝《劝学文》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车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最后又说: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古人还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有的说:“ 元青花人物故事图有丰富的宋元文化内涵;装饰在立体器物上的青花人物故事图,强调远观点色块对比装饰效果,近看则有名物特征和笔墨情趣,装饰与造型协调统一,空间带是明清青花装饰之滥觞;与晚唐绘画史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画有疏密二体”的理论相应,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也有疏密二体。有的专家说:“疏朗形式的装饰,讲究无论是圆、琢器的青花纹饰都由单独纹样构成,装饰画面疏朗,活泼自然。”有的专家说:“这种种疏朗纹饰是写实或写意的瓷画,画面较开阔;青花纹饰就更为疏简豪放,用线条快速描绘图案,可谓一气呵成,别具一格,画面简洁,给人以龙在无垠空间中自由飞腾之感,视觉效果极好。”

;第四层--莲瓣纹,变形莲瓣边饰有的为一组、有的画二组构成上下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装饰 ,莲瓣纹直纹内轻外重,下笔轻重缓急明显,有部分莲瓣纹直纹穿颈线的情况。疏朗形式的装饰,讲究无论是圆、琢器的青花纹饰都由单独纹样构成,装饰画面疏朗,活泼自然。
3、施釉:施釉洒脱,底油呈白釉近乎卵白釉,釉面有凸釉和蹦裂以及泪痕的现象,青花色层釉面有棕眼呈黄褐色是因为元代实施的是荡釉法,所以常常会使器物的口沿或肩部出现“泪痕(照片8)今仿者多用吹釉法,则不会产生此现象。”石雨认为:“ 至正型元青花通常使用的透明釉或白釉有欠缺之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元青花瓷胎的各种配料都是生料,事先没有经过熟料化处理,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气体,气体以气泡形式进入釉中,进而冲击器物的釉面,在釉薄的地方容易冲破而形成棕眼。第二,胎土在淘洗过程中,杂质去得不够,因而在烧成的胎底特别是瓷胎的断面,可以发现大量或黑或黄的杂点杂斑。第   三,由于上述原因,再加上胎泥的揉制不够精细到位,元青花瓷胎中的针眼、气孔甚至缝穴较多,这也是鉴定元青花特别是元青花瓷片的一个重要标准。第四,用垫渣(老糠灰)方法垫烧的瓷胎(还有一种是用垫饼),往往粘有很多或黑或焦黄的窑渣,有的已熔入釉中。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手感。”
釉面,用手抚摸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感觉,有明显的接痕,同时罐内壁有明显的接痕。用60倍放大镜看:罐体全身找不一个气泡。  

4、发色淡雅。我认为:可能是使用进口钴料的下等料所致;加之施釉是卵白釉,因呈乳浊状,透明度差,其青花相对偏灰淡,所以发色比较淡雅,青花釉面下沉,沉入胎骨里,加之釉层厚掩盖了青花,使青花沉入胎骨里,黑色斑块呈条块状(黑色斑块和点状覆盖一层银辉色的薄膜,用肉眼也能看见--放射出锡光。)、点状的分布,青花下凹骨里呈锡光,所有厚色层呈都锡光。这个八方罐为什么发色怎么淡?有的人认为:“胎骨厚重,青花发色不稳定,青花深入胎骨里,呈晕散浑浊之色”或者是:“是温度过高,釉质流淌,使青花料色随之晕散,变艳而模糊”; 或者说:“釉层的厚薄主要靠施釉工对釉的含水率来控制,釉厚会使青花‘蒙花’”正如萱草园主人说:“在近看这些青花发色时,能明显感觉青花中所含有可见,但不如元青花普遍(见图片);釉层失透则会在局部青斑,给人感觉如同青料没有研磨精细,笔墨中尚有多数颗粒没有溶化而形成无数青料斑点一样,类似发色在永宣时也掩盖青花,使其模糊。”

5、底足:沙底,圈足外侧有部分地方从胎骨你沁出的火石红;浓淡自然的分布,杂质和护胎釉分布也自然。

  元代瓷器,同明代后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较有硬中见柔的感觉。孙先生认为:“胎质淘练得不如明清瓷细致,因而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底足、口边与缩釉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胎质和元代瓶、罐之类的器形一般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石雨认为:“从修胎上看,元青花修胎极为随意。无论平底还是浅圈底,无论刮底还是对底边角那轻轻切的一刀,都极不讲究。观元青花胎底,可谓沟壑纵横、沧桑无比。”

6、胎质:胎质坚致粗白有杂质和气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由于胎釉原料成分、拣选方法、烧造工艺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因而胎釉往往成为古瓷鉴定的首要依据。

7、制造工艺:就施釉工艺而言,真正元青花大件采用浇釉工艺,小件采用蘸釉工艺,而仿品多采用吹釉工艺,等等
至元15年(1278 年 ),“浮梁磁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1278)立,掌烧造磁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大使、副使各一员。”(《元史》明 宋濂 百官志四 卷九十八)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继承发扬,不仅有其价值的原因,更有其能让社会公众接受的广泛性。    收藏的价值在于遗物上的文化,所以,收藏的价值在于收藏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破解。只有破解了传统遗物上纹饰的文化内涵,才能赋予它新的生命力。所谓古为今用,我们才能在收藏中不为收藏而收藏。“元花青渔樵耕读传统故事八方罐”的横空出世,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证(填补了元代没有渔樵耕读的实物),颠覆学术界的旧理论,唤起人们与时俱进,尊重科学发展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告诫守旧派,自己的认识水平其实还在井边,别以为已到天边,恳请往前走,天外还有天!


1.jpg (60.07 KB)

1.jpg

2.jpg (52.79 KB)

2.jpg

3.jpg (56 KB)

3.jpg

4.jpg (69.7 KB)

4.jpg

5.jpg (43.18 KB)

5.jpg

6.jpg (51.69 KB)

6.jpg

7.jpg (40.55 KB)

7.jpg

8.jpg (62.06 KB)

8.jpg

9.jpg (86.26 KB)

9.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