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相识于06年《星光大道》的月赛,他扮演的贵妃着实让我惊诧不已:那唱腔、那身段,一个男儿怎能把这绝代佳人演绎得如此惟妙惟肖。彼时,除了赞叹,还是赞叹:怎一个美字了得! 但初次的交集,却仅限于此:我甚至没有追寻到年赛。说句挨拍的话,那时给我的印象:惊艳、了不起,但他的艺术还没有达到可以让我持久欣赏和感动的程度。惊鸿一瞥后,生活的忙碌让他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但由于身居北京,又有些艺术欣赏爱好,有关他的消息还会不时地跳到眼前:北展的“凡花无界”、悉尼的“盛世霓裳”、保利的“镜花水月”、全球的大型巡演......一次次从记忆的深处勾起那惊艳的回忆。同时也不由得让人深深地感叹:不经意间,他已经走的那么远、飞的那么高了! 真正的沦陷是在他日本巡演归来后,2010年9月初的某天,不知哪根神经被触动,突然想在网上查看一下他在日本演出的信息,不知怎地懵懂懂一下子撞进了刚吧。当时一下子把我吸引住的就是狼吧的《东游记》系列,和珍珍家家(微博id:我不是娱记)的贴子。那种满满的欢乐、眷眷的深情深深的触动了我:这是怎样一个人?这里有怎样一群粉丝?好奇和一探究竟、不弄明白不放手的个性让我开始了搜寻。于是,就如很多刚亲描述过无数次的情形一样:贴子、视频;演出、访谈......铺天盖地的涌来、没日没夜的搜看、诚心诚意地的折服、彻彻底底的沦陷。连自己都搞不清楚,自认理智、从不追星的我,怎么就变成了他的粉丝?而且是那么的迅速、那么的执着。关注、欣赏、赞叹、牵挂......一个粉丝应有的心路历程一下子就速成般的走完了。 随后的10个月,我几乎天天来到刚吧潜水,但却从不发言。我静静地看着他到吧里一次次的发帖,但天性习惯冷静处事的我,那时却没有一次去跟他的贴,甚至哪怕只写一个字。我渴望从这里能得到他最新的消息,愿意为他的成功作出一点微薄的贡献。“红人榜”、百度贴吧排名、“十大孝子”、“湖南卫视元宵节我最喜欢的节目”、“我要上春晚”......一个个投票活动中都有我参与的身影。而刚亲们一篇篇或深情眷恋、或理性分析的贴子,留给了我最感动、最难忘的印象,成了把我牢牢吸引在刚吧的直接因素。 说实话,以我对艺术喜好的天性,人生的这许多年来,让我注目并喜爱的艺术界人士不在少数。但对于他们,我关注的仅限于他们的作品。至于其它纯个人的信息,我是不作关心的。甚至我一直有一种认识:作品不代表人品,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在玉刚身上,我却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其实细想起来,吸引我、感动我,让我成为刚丝的不完全是他的表演和艺术,更大的成分来源于他谦逊的人品和善良的本性。同时,刚吧也是我成为刚丝的引导。我一直觉得,没有那时刚吧温暖和谐的氛围、没有刚亲们才华横溢的美贴、没有他与刚丝亲如家人般的交流,我不会成为刚丝。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人离开刚吧、转战微博,而我却始终不愿放弃这里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