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麒麟合创】彭屋,水云边——走进农耕时代的东坑之彭屋(二)

 麒麟合创 2012-09-06

彭氏大宗祠(下)




总策划:舞者   作者:巨野子木 醉红颜

走进祠堂的第三进,供奉先祖神龛的地方却是另有乾坤.jpg

走进祠堂的第三进,供奉先祖神龛的地方却是另有乾坤

·





     我们仔细地反复打量彭世潮的画像,赞不绝口。忽见画像下有世潮《题万竹》诗一首:“琅轩簇簇自扶疏,密密繁阴荫户除。风雨夜吹龙奋候,笙簧时弄鸟声初。节坚晚雪千秋秀,心拥寒云半点虚。一枕清风书一卷,定应不是俗人居。”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彭世潮当年辞归乡主持修建叔父彭礼未完之业,当是经历一番艰辛,但其心正志坚节操,一切为族人着想,虽经历十载,亦将两代人的梦想化为现实,此情实可叹。 “右侧为彭氏先祖延年公画像,”彭灿晃老先生指着画像下的字念道,“彭延年,号震峰,生于北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原籍江西,乃广东始祖……”


祠堂内的彭世潮画像下一首《题万竹》让人想到了五柳先生的东篱了.jpg

祠堂内的彭世潮画像下一首《题万竹》让人想到了五柳先生的东篱了



·


     “彭延年为入粤始祖,彭应春为彭屋一世祖。”我们又想到刚才彭先生介绍彭屋立村之事。

     “始祖彭延年是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表弟。北宋仁宗庆历间进士。初任福州狱讼推官,因断案廉明无私,擢升为大理寺评事。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彭先生侃侃而谈,“仁宗皇佑四年,侬智高反,破邕州,沿西江下广州,连破十余州,吏官弃城者数十人。皇佑五年二月,枢密使狄青率兵大破侬智高,朝廷商议要严惩弃城官吏五十余人。时任大理寺评事的彭延年,根据广南许多州县没有筑城垒,且各州驻军甚少,无力抗御的实际情况,上疏仁宗,奏议从轻裁黜弃城官吏,使几十年罪官免死流放。”

   “侬智高,在壮族历史上,他是一位受壮族人民世代尊崇的英雄。在当今壮族地区,纪念侬智高的神庙、颂扬侬智高的传说、追悼侬智高的活动比比皆是。”我们对这个少数民族的英雄颇为敬佩,略略知道一点他的传说故事。



祠堂前的雕栏造型独特,别有一番韵致.jpg

祠堂内外是目前东莞独一无二的红粉石雕花石栏,其造型独特,别有一番韵致

·




·

     “延年祖不久提升为大理寺少卿。英宗死后,神宗即位,命其会御史吕公著等同修《英宗实录》。熙宁二年七月,《英宗实录》成。九月,神宗实行王安石变法,许多反对变法的朝臣先后被贬逐。”彭先生的言语之间仍然透露着一份担忧。

    “王安石是彭延年的表哥,应该不会遭贬吧?”我们也感觉彭延年的处境不妙。

    “年愈花甲的延年祖也未幸免,也因‘会青苗法行,公明奏觊切’而被罢免大理寺少卿之职,贬为潮州军事。”彭先生的情绪随故事的起伏而迭宕。

   “彭延年在潮州知军后,有什么功绩吗?”我们相信古代的读书人头脑中早就打下了“平家治国平天下”的烙印。

   “金子总会发光的,”彭先生自豪地说,“延年祖在潮州知军,有三件事值得一提。第一件事,治平四年福建、粤东地震,潮州不能幸免,可谓十室九空,哀鸿遍野。延年祖竭力劝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第二件事,熙宁五年,发大水,韩江决堤,捐俸修堤。第三件事,熙宁六年,江南汀、虔二州流寇,聚掠潮海,他率千人,逐杀流寇,战后,又带头捐俸为难民赈灾。”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彭老先生自豪地说.jpg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彭老先生自豪地说



·

    “潮州人民会记住为民做事的人。潮州人对韩愈的敬仰超过所有人。实际上韩愈在潮州仅仅八个月。何况彭延年治理多年呢!”我们有感而发。

   “延年祖治潮虽有功,却不受升迁,遂告老不仕,也不回故里,而是全家隐居潮州浦口村,过着淡泊的日子。”彭先生似乎很欣赏祖辈的这种做法,“延年祖致仕居浦口曾赋诗五首,其二曰‘浦口村居好,清贫胜富贵,堆书为伴侣,种药是生涯,吟苦诗成癖,心闲道长芽,匣中时自莹,蟠势有龙蛇。’”

    “这诗写真好!既写出了自己晚年读书自乐的乡间生活,又表现自己的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语言质朴无华,又着实清高,实乃返璞归真之作。”我们边听边品边赞。



祠堂内外是目前东莞独一无二的红粉石雕花石栏,石栏雕工精细尽显其雍容华贵的特质.jpg

红粉石石栏雕工精细尽显其雍容华贵的特质


    迈过二进的中门,又是一个天井。三进的建筑映入眼帘,高高的红粉石高台上有宽大的走廊,正堂的两根柱子上书对联曰“春秋殂豆千年远,百世源流一脉长”。一鼎蓝色的香炉香火正旺。三进的中门左侧隔扇上书有《宋太始祖震峰彭公家训》。因为属姓氏家族资料,故录之与朋友分享。


  “告尔子孙,戒而子孙:  原尔所生,出我一本。虽有外亲,不如族人。荣辱相关,利害相及。宗谊为,财器为。危急相济,善恶相正。为父者当慈,为子者当孝。为兄者宜爱其弟,为弟者宜敬其兄。  士农工商,勤其事;冠婚丧祭,必循乎礼。乐士敬贤,隆师教子。守分奉公,及人推己。闺门有法,亲朋有义。行必诚而无伪,御下必恩而有礼。务勤俭而家庭,务谦乡里。

  毋事贪淫,毋赌博。毋讼以害俗,毋酗酒以丧德。毋以富欺贫,毋以贵骄贱。毋恃强凌弱,毋欺善畏恶。毋以下犯上,毋以大压小。毋小忿而失大义,毋听言以伤和气。毋为亏心之事,而损阴骘;毋为不法之行,以辱先人。毋以小善而不为,毋以小不善而为之。毋谓无知,冥冥见晓;毋谓无声,寂寂闻声。依我训者,是其孝也,我其佑之;违我训者,是不肖也,我其覆之,不惟覆之,令绝也。子子孙孙,咸听斯训。”


宋太始祖震峰彭公家训.jpg

宋太始祖震峰彭公家训字字严谨,掷地有声,难怪彭屋村民风淳朴、村民谦恭厚德


·

     “延年祖的家训,虽历时千年,而族人传诵之,教化之,无人稍有愈越。”彭先生大为感慨。

      “这么严厉的家训,真是世间罕见,”我们边读边感叹彭氏先人的高风亮节,“甚至可以用苛刻来形容,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采用诅咒的方式让后人循规蹈矩,严守家规。”右侧木隔扇上悬挂“彭祖篯铿公遗像”,画上一位身倚老木的眉发皆白的灰袍老者,赤红的脸,两目炯炯有神。旁有题字曰“天生奇人修养其身,寿届八百始脱红尘”。其画风颇似范曾,笔下人物皆宽袍肥衣,手脚皆隐袍中,而其神其目其发其须,皆传神亦。彭先生一见彭祖,眉开眼笑:“此为彭氏始祖。天下长寿之最!”或许是大家对高寿八百的彭祖太过熟悉,彭先生并没有过多的介绍,一点即过。

       网友浊世清泉回帖告诉我们,曾经听老人家讲过,彭祖有句经典话语:“彭祖阿公八百岁,未曾见过老糠沉底,大石浮头”。看来,民间对于八百岁的彭祖传说还真不少呢!


传说这是天下最长寿的老寿星呢,高寿八百!.jpg

传说这是天下最长寿的彭祖老寿星,高寿八百!


·

      门上横悬一匾“光前裕后”,这是许多宗祠最常用语。步入正堂,彭氏列祖神主牌翼然,背景图为松鹤鹿延年图。“考一考你们,能知道神龛两侧的字谜吗?”彭先生故作神秘地考验我们。上下打量着神龛,上为二龙吸珠图和“世代其昌”字样,其实并非龙而是蟒,民间用龙当属违制,只有后来修建宗祠,不懂的人才会绘龙雕龙塑龙。右侧当为上联。“第一幅为两只蝙蝠,当为‘福’字,”红颜反应快,率先猜出一字,“第二幅为一枝老梅,应为‘梅’字。”彭先生含笑点头不语。“第三幅画是麒麟望月,该是‘麟’字,而第四幅画是一丛老菊,猜为‘菊’字。”子木也尝试着猜一猜彭先生的画谜。


从祠堂第三进的“光前裕后”木匾下往里看,虽是放先人牌位的地方,却又是藏宝的地方!.jpg

站在祠堂第三进的“光前裕后”木匾下往里看,里面虽是放先人牌位的地方,却又是藏宝的地方!

·


    “上联为福梅麟菊!”彭先生哈哈大笑,“下联可有点难哦!”不知是受到彭老爷子的心理暗示还是……“第一幅松下鹿鸣图,猜是‘鹿’字,但又似乎与上联的‘福’字不对。第二幅为柳下双飞燕,如果猜‘燕’字,似乎也不对,”这次子木抢先猜,结果一时竟猜不透,“暂且不管那么多,猜完再品。第三幅松下一熊,明显是‘熊’字,但又感觉不对。第四幅盛开的荷花,因民间多称莲,故猜‘莲’字。”醉红颜只看不语,低声絮语,忽然高声道:“这下联有了‘绿柳红莲’。不知对否?彭先生”彭先生一边点头,一边伸出大拇指赞叹。子木有些不解,醉红颜兴奋地解释:“东莞话中‘鹿’与‘绿’同音,‘熊’与‘红’同音。再结合一下上联,我才大胆猜测‘绿柳红莲’。”


神龛两边的图案居然是一幅对联!.jpg

神龛两边的图案居然是一幅对联!


·

     “噫!这五个红石墩是做什么用的?”我们有又了新的疑问。“这几个石垫是原来的,记得以前上面会放一块用葵衣编织而成的蒲团,这样一来,膝盖跪下去就不痛了。”彭灿晃先生真是百问不倒,脱口而出。


石垫.jpg

站在门外,我们拼凑着当年那些用葵叶编织而成的蒲团垫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又是如何铺在这些红粉石的石垫上的呢?


·

     抬头望着堂下两根黄澄澄的柱子,柱子的底部约四十公分被涂上黑漆,柱子立在两个八角的红石基础上。看着我们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柱子,彭先生开腔了:“这两根龙凤柱可是我们祠堂的另一件宝贝。”我们早就耳闻这就是彭氏宗祠的三宝之一,用手轻扣,犹如生铁铸就,毫无声息:“不知这柱子是什么木?”

    “据说这是明朝之前才有的虎皮花梨木,可惜如今早已经没有出产了,”彭先生果然知道,“虎皮花梨木的材质乃是花梨木中的极品,虎皮纹花梨木,又因其肉色较浅,又名白玉虎皮花梨,木质坚实,油性极强,入水即沉,花纹类似于虎皮纹。”

    “彭先生说是虎皮花梨木,也有朋友说是金丝楠木,需要专家的鉴定啊!”我们一致坚信这是名贵木材。“八十年代初期,人们不懂得保护这两根柱子,居然在这里修了鱼池,任由这两个柱子浸泡在水当中。都快要泡坏了!”彭先生一边说一边抚摸着柱身,此刻,他仿佛在抚摸着自己身上的伤痕。



龙凤柱依然光亮照人,柱子上的龙凤纹依稀可辨.jpg

龙凤柱依然光亮照人,柱子上的龙凤纹依稀可辨


·



     “哦?好好的祠堂怎么养起鱼来呢?”我们感到惊讶。“两位村民从县土出进出口公司托人从香港引进五彩神仙热带鱼和七彩神仙热带鱼,供集体和大围部分村民养殖。当时,大队集体在祠堂建池养殖并雇人管理,”彭先生回忆说,“改革开放初期,大家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搞活经济,也怨不得他们。”

     “这里似乎刷过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蹲下来,也学着彭老先生的样子,小心地抚摸着冰凉的挺立数百年的奇柱。“这是后来市里做文物保护工作的人来,看到泡在水中的柱子,说要给这两根柱子全部刷保护漆。当时我就反对。我说,你们最多刷到这里就可以了,”彭先生一边说一边蹲下身在指着柱子上的黑漆,“上面的颜色都是原来的颜色,没有受到破坏,还如以前的那么新、那么光滑……”“好像柱子上真有龙纹?”我们发现柱子上隐约可见盘旋而上的花纹,我们又跑到另一柱子上也发现有类似的花纹,“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龙凤纹吧!”






一对龙凤柱,成了祠堂的第三宝!.jpg

一对龙凤柱,成了祠堂的第三宝!

·





   “是啊!这两根柱子还是非常坚硬的,记得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这两根木柱子连钉子也钉不下去的。我就很想试试看。”彭先生像个孩子一样天真地爆料,“有一天,我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偷偷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钉子,放到木柱子上,正想拿石块往下锤,结果被发现了!一个同宗的阿叔一把将我揪住,骂道:‘臭小子!这柱子是我们的宝贝,扎不进去的,滚吧!’于是我就滚了出去。”


    “呵呵,你还当真去试啊!”我们再次敲击柱身,倍感坚硬。


     “当然了,小孩子嘛!过了两天,趁着大人们都回家吃午饭了,就偷偷地窜到祠堂里,又拿出铁钉去扎,果然,石头把铁钉都扎出火花了,木柱子上却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耄耋的老人的彭先生,竟然发出孩子般地笑声,我们仿佛看到少年时代的彭灿晃。



abbr_c40de00d71136384439f4936e5c6fb4d.jpg

彭老先生给我们讲起了小时候拿铁钉扎龙凤柱的淘气故事





   “龙凤柱的材质无论是虎皮花梨木还是金丝楠木,多为皇宫专用,民间罕见,彭氏先人是如何获得这种极珍贵的木材?”我们虽然口中赞美着,但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相传,世潮先祖在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期间,曾擒获过大盗夏元虚。提审夏元虚那天,有很多人到堂上请求他判夏元虚无罪释放。这引起世潮先祖的进一步思考,为何那么多人为一个大盗说情呢?”故事讲到这里,彭先生手捋下巴,一如当年彭世祖陷入了沉思,“世潮祖深入民间调查后得知,原来夏元虚侠肝义胆,劫富济贫,所盗财物大都用于接济贫困者,深得平民百姓的拥戴。因此,判夏元虚无罪释放。”


    “彭世潮因此有恩于夏元虚,但这和龙凤柱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十分纳闷。


    “后来,夏元虚听说世潮祖因看不惯官场的黑暗而辞官回故里,在家乡彭屋筹建大宗祠的事。为报答世潮祖的释放之恩,夏元虚日夜兼程,行数千里路,送来一对琇石门墩和一对五金难入的木柱。”彭先生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当年曾经的故事,“听说,祠堂门口一对乌黑透亮的门墩,出自山东省的琅玡山,而这木柱就是竖在祠堂寝室的‘龙凤柱’”。


彭晃灿老人为我们打开了龙凤柱之谜.jpg

彭晃灿老人为我们解开了本为皇家贡品的龙凤柱缘何为彭氏大宗祠所用之谜


·


    “难怪,这祠堂里的宝贝是远道,这石墩竟然还产自我们山东,”子木为故乡的特产而自豪,“不知这龙凤柱是否出自山东?”


   “虽说这两根木柱我们认为是虎皮花梨木,但观察其五金难入,光亮异常,其纹理又如龙似凤,至今还没有人真正说得出是什么木材?”很久没有讲话的彭蕙霞女士对宗祠的宝贝也有研究,“杨宝霖老师认为这两根柱的木材非常好,他也没有见过祠堂的木柱如此靓,也不知是何种木材,以后有机会可能要请林业专家鉴定过才知。”


    双手合十,我们退出三进,穿过二进的厅堂,厅堂内墙上挂有介绍村里文人墨客的诗章多篇,未及细看。


    而描写彭屋古迹的张铭恩的《亭岗古迹八咏》诗篇引起我们的深厚兴趣,还有得月公祠、永兴楼、亭岗古堡、觉缘庵等图片昭示着彭屋曾经的辉煌和历史,我们将会一步一步地探秘彭屋的过去……
厅堂下有两位上了年纪的人坐在那儿聊天,一进和二进之间的天井十分开阔,天井四周都是雕花的石栏,因为岁月的悠远,已经风化剥落。


     放眼蓝天下的屋脊上栩栩如生的鳌鱼,和蹲踞飞檐上的蓝色雄狮,尽显宗祠的威仪和庄严……



张明恩于民 国二十九年写的《亭岗古迹八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jpg

张铭恩于民 国二十九年写的《亭岗古迹八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




附:根据网友忆雨缘的提示,自网上查得毕自严解救夏元虚的故事,似与彭世潮释放夏元虚如出一辙,难辨真伪,故今录之,等方家进一步考证。


百度资料:毕自严(1569—1638年),(一作曰岩)字景会(一作景曾),淄川人(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万家村)。明代著名政治家、理财家。天启、崇祯年间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政。在财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毕自严精心协调、精打细算,支撑明朝财政近10年,功在社稷。他留下许多奏章,是研究明代经济史的宝贵史料。毕自严万历二十年弱冠时进士及第,授松江推官。他年少有大才,尤善于综理复杂的经济事务。先后任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淮徐道参议、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议、陕西右布政使,泰昌元年升为太仆寺卿,跻身九卿之列。




新浪博主坐忘斋博文:
    万历四十七年春,毕自严亲率三万大军深入川境彝民地区弹压叛乱。一个彝民头人面对压境大军气焰嚣张,叫嚣要决一死战。


    但是,头人看见是毕自严的帅字旗在寨前飘扬,就立即大叫开门,迎接恩人入寨。


    毕自严和部属们正在莫名其妙,只见寨门中跑出一匹枣红马,从马背上滚下一人,朝毕自严倒头便拜。毕自严仔细一看却原来是夏元虚。原来这个夏元虚是被毕自严救过性命的。


    一个月前毕自严率军在成都府休整。一次午宴布政使见毕大人精神不振,就问,毕大人可是嫌酒菜不够精致?毕自严那几天因水土不服正闹肚子,就随口说,“下元虚”(意即拉肚子)。


    布政使一听“夏元虚”,心中明白了八分。就说,大人您放心,这事一定办好。原来,布政使的大牢里关着一个彝民头人正叫夏元虚。夏元虚因为率众抗粮被官府抓获正待处斩。


   毕自严无意中一句话,布政使以为毕大人要释放夏元虚,就立即把他放了,并说,是毕自严大人救的你。


    夏元虚获救后依然招兵买马占据山寨与朝廷对抗。这天见官军压境,可没有想到是毕大人的部队。夏元虚把毕自严一行让进寨内,细说其中原委,毕自严方才恍然大悟。也就顺水推舟,煞有介事,不费一兵一卒降服夏元虚。


     夏元虚为报答毕大人救命之恩,杀牛宰羊,宴请朝廷大军。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麒麟合创】系列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总策划:舞者 作者:巨野子木 醉红颜”感谢关注!


相关链接:


【麒麟合创】彭屋,水云边——走进农耕时代的东坑之彭屋(一)

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034143&extra=page%3D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