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灭虎典故】

 行者无忌图书馆 2012-09-07

厦门不可磨灭的城市记忆:那虎虎生威的岁月

 

①鼓浪屿上逼仄的虎巷就在日光岩脚下。

②万石植物园今年春节前重新描红了“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警察队殪虎于此”的十七字字刻。


③上世纪的打虎纪念照。(资料图片)

④与龙头山隔鹭江相望的虎头山“虎威”犹存。


⑤虎溪岩内的石虎如今被供奉在寺内。


⑥“虎溪夜月”为厦门名景。


⑦龙虎山路因靠近龙虎山而得名。


⑧虎溪岩麓的虎园路显得十分幽静。

    岛内外五座同样以“虎头”命名的山脉,万石植物园内某处石洞外留有纪念打虎的字刻,鼓浪屿不起眼的小巷曾有猛虎光顾,如今的闹市区文灶附近也曾捕获老虎……在已然没有其声息的故地回望厦门虎曾经虎虎生威的岁月,我们看到了隔断,也看到了延续。隔断的往事过滤成为遥远的“虎事”记忆,延续下来的则是以地名或民俗的鲜活形式依然存在的“虎踪”。

    虽然如今的厦门人只能在讲述中回忆曾经的“虎事”,在地名中寻找依稀的“虎踪”,厦门人的“虎情结”却未曾割断。早在数年前奥运吉祥物的甄选中,便有华南虎的身影;也有厦门本土文史工作者,建议把华南虎定为闽南的吉祥物。12年一轮的虎年到来,热心市民江清良老人更是亲往万石植物园,建议重描已经淡去的打虎字刻。

    从宫庙里的虎神,到孩童身上的虎帽虎鞋,带有崇拜意味的虎文化已经融入厦门人的生活。在每一个厦门虎曾经出现的角落,塑一尊厦门虎故事的雕刻,这是江清良的构想。无论这样的构想能否最终变为现实,虎踪、虎事、虎文化,已然成为厦门不可磨灭的城市记忆。

野外测绘被困 举杆与虎对峙

    出生于1934年的江清良,年幼时曾跟随家人逃难到鼓浪屿对岸靠近南太武山的漳州村落,是听着“虎姑婆”的故事长大的。不料,小时没有看到过老虎,成年后却因工作关系,屡屡遭遇“虎事”。

    江清良年轻时从事工程测绘工作,工作组时常奔波于山林、田野间。他还清楚地记得,1957年修建石兜水库,过年的时候一农妇在他们的临时租房里发现了一只老虎。等他和工友们过完年回去时,老虎已被打死了,虎皮还挂着。1958年夏天,他们在坂头桥附近测量,一村民晚上在桥上睡觉,老虎路过把他舔醒,他赶紧翻身跳进水里才脱身;有个实习生在勘测时遇到老虎,躲进山洞,藏了整整一个晚上,手举标杆与老虎对峙,受到不小的惊吓,后来便退出了工作组。1959年左右,他们去仙灵棋山顶埋三脚架,请当地一农民领路。凌晨出发,走到中午快到山顶时,农民突然说走错了,又原路返回。下山的时候,才称刚才是因为看到一只老虎在那里大便,不想惊动他们。事后,江清良和工友果然在附近看到了一堆虎屎,据说晒干冲水可去惊,便一人捡了一点回去。

    “根据经验,老虎怕棍子,怕标杆,怕测绘伞,还怕我们吹口哨。有一回,我们工作组在坂头水库周围测量,从笔架寨下来,在必经的一条小溪前遇上老虎了。它就蹲在田埂上,虎眼发亮,我们一伙人亮出标杆、测绘伞,一边吹口哨,一边往旁边靠,总算有惊无险地下来了。”江清良说,这是他亲身遭遇老虎的一次难忘经历。

闹市文灶附近 竟曾打死老虎

    事实上,早在江清良还只有五六岁时,也曾在他位于文灶附近的老宅与老虎“擦肩而过”。当时,老虎傍晚时分跑到附近,在他们家木门上挠了几爪。而1943年原日本宪兵部门前打死了一只老虎,村民们还去割虎肉吃,10岁的江清良也“分到了一口”。

    有资料显示,日军占领厦门期间的1944年上半年,在厦门岛上相继有两只老虎被打死。这两只老虎均被装上卡车,游街示众。江清良认为,这两只老虎正是在当时的文灶附近被打死的。

    他的观点得到其他古稀老人的佐证。2月22日,文灶加油站附近的豪士宫里,几名老人聚在一起讲述了当年的故事。

    “日本人第一次打死老虎,就在这个庙(豪士宫)的大门正对面牛棚边(今建达花园),当年日本兵占领阳台山下山边岩(万寿岩),设弹药仓库,拖一台重机枪埋伏在这里,打死了为害的老虎。”黄亚寿老人说,当时,有一个来自安溪的妇女,人称“安溪女”,在堀仔头(现文屏路与铁路道口附近)的一间草屋里居住,附近是文灶农夫的耕地。有一天夜里,“安溪女”出来偷摘菜,不料竟被老虎叼走。没过几天,日本兵占领豪士宫做弹药仓库,就在宫角大门口设下埋伏,挖下两米见方的深坑,下面绑着一只羊,上面铺上茅草,果然在2天后成功击毙一虎。

    文灶遭遇的第二次虎患,则正是江清良家木门出现虎爪印的时候。黄傅平老人回忆说,每次老虎一来,大家就躲在家里敲打破面盆、破铁桶,这次老虎急着跑,跳墙,正巧落在黄傅平叔公家外埕的丝瓜栅上,四只脚悬空,无法着地。日本兵、哨兵火速前来击毙,文灶的虎患终于得到遏制。

雨夜茅屋如厕 忽闻老虎腥臭

    70多岁的同安老人曾清泉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多次遇虎打虎的经历,情绪还有些激动。

    “1950年9月的一个早晨,我正在刷牙时,忽然听诗仔林后村村民跑来报告说,在甘蔗园里发现了老虎。”曾清泉是当时负责东孚区剿匪任务的民兵队长,听到报告后,立即带着其他民兵以及步枪前往甘蔗园。

    “2名剿匪部队的枪手带着冲锋枪也跟着我们一同前去。”曾清泉回忆说,“我们在第一个和第二个沟里都没有找到老虎,最后在甘蔗园第三个沟里找到了三只老虎!”三只老虎中有两只是小老虎,另外一只是大老虎,他们发现老虎后,便举枪射击。150多斤重的大老虎被民兵们开枪打死,两只小老虎则向山上逃去。老虎被打死后,曾清泉向村民借来了绳子和扁担,将老虎挑回区公所宰杀,用以改善伙食。

    1952年10月12日,曾清泉和王振源等6人下乡到灌口双岭乡。“那个时候下乡,身上同样带着枪。”曾清泉说,途中有一条大河,大河旁边有一个山头,当时天黑又下着雨,曾清泉忽然发现山头上有两只眼睛。“你们几个人先在这边等,如果老虎冲过来,再开枪。”当时的曾清泉对其他人说,说完便自己冲过去打老虎,一共射出了五发子弹,打中了一发,老虎在中枪后发出震天一吼,便逃跑了。曾清泉把老虎吃剩下的一整只13斤重的猪头带回了区公所,又一次改善了大家的伙食。

    1971年的一个晚上10时许,天下着雨,曾清泉正在汀溪汪前村一个茅屋如厕,忽然闻到一股老虎的腥臭味。“我打老虎有经验,所以一闻就可以闻出来。”曾清泉说,他拿着手电筒一照,门外果然蹲着一只老虎,当时距离他只有大约2米远。曾清泉连忙将随身的配枪上膛,隔着门朝老虎打去。老虎大叫了一声,带伤往坑沟里逃跑了。当时住在楼上的三个部队军官闻声也持枪跑下来帮助打虎。不过,老虎的皮很厚,短枪是打不死的,只能打痛它,要用长枪、冲锋枪、机枪打中老虎的头部和心脏等要害,才能将老虎打死。

    “老虎总是在凌晨1点多的时候出洞,在鸡叫的时候就回到山洞里。”曾清泉见过的最大的老虎身长就有1米多,他称,老虎身上的腥味,周围10多米内都能闻到,在这个范围里,什么虫啊狗啊,都会害怕得不敢出声,安静下来。

遇虎吓出冷汗 四人抱团蹲地

    82岁的范寿春老人祖籍泉州惠安。他最早对老虎有了“概念”,便是小时候回惠安老家时。虽然没有亲眼看见老虎,不过,那时候的大人总是会在晚上嘱咐家人关好大门。有一次,他突然看到一只小狗灰溜溜地从狗洞里爬进来,嘴里呜呜地低叫着,一点也没有平时的神气。范寿春听大人解释才明白,它是发现房外有老虎,这才蔫了。

    14岁时,范寿春对老虎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分。那年的一个晚上,他正和父亲坐在家门口纳凉,突然听到有人大喊“老虎来了”。范寿春还没来得及反应,父亲已经拉着他往家里跑。后来,范寿春贴着门,果然听到了老虎经过时的声音,第二天还在家门口发现了老虎留下的脚印。

    到了28岁时,范寿春终于有了一次与虎直接遭遇的经历,过程可谓惊险。

    “那时我们修建海堤,在海沧的一座山上打石头。”范寿春说,前几天刚听说有老虎咬了农民养的牛,没想到,自己和工友就在下山的路上碰上了老虎,“我们4个人抄着山里的小路下山,就在离山脚下的工棚还有100多米的时候,其中一个工友忽然放慢脚步,落在了后面,并且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工友憋了半天,才说清了自己的意思——后面好像有什么东西。范寿春转身一看,吓出一身冷汗,只见离他们二三十米远的地方,竟然蹲着一只老虎,两只眼睛就像两支发光的手电筒一样。

    范寿春和工友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围在一起,蹲下身来,和老虎僵持。所幸工棚里的工友们发现了,拿着脸盆敲得震天响,老虎这才转身走开了。

山:五座虎头山 分布岛内外

    在厦门,以虎为意象的地名,最直观的,是虎头山。而且,还不止一座,按照文史专家郭坤聪的介绍,至少有五座,分布于岛内外。

    岛外有三座虎头山,位于同安区新民镇的一座名气较大。民国版《同安县志》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虎头山山鸣两日夜,其声如雷。不数日,乡试榜发,邑中获隽者八人,副两人,邑之乡榜是科最盛。”虽然虎头山山鸣可能是地震,但人们将它与虎啸联系起来,加上此后乡试发榜,整个同安县城8人中了举人,2人中了副举,创造了古同安有史以来一次性中举人数最多的纪录,不由得让虎头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再说岛内。位于湖里区金尚路附近的虎头山,看似一块荒凉偏僻的山头,其实却有着丰富的生态美景。山上不仅有各种鸟类如夜鹭、池鹭、松雀等,还有珍贵美丽的栗喉蜂虎,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来拍照。而广为人知的则是位于鹭江道附近的虎头山。据记载,沿鹭江海岸往厦门港,一山临海状如虎头,名虎头山。此山与鼓浪屿龙头山隔海相望,民间有“龙虎守港”之说。虎头山地形险要,历来是军事要地。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军犯厦岛,闽浙总督颜伯焘于此指挥守军抗敌。日伪占领厦门时期,山上为日寇之“海军司令部”,布重兵封锁港口。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要塞司令部”、“海军巡防处”也设于此。及至今日,这里依然为军队驻扎地,普通市民、游客只能在邻近的鸿山登高望远,透过层层屋脊,一睹其山头状如虎头的巨石。

    除了虎头山,以虎命名的山还有不少。郭坤聪将它们分为有虎踪和无虎踪的两种,前者如莲花镇军营村南面的虎岩山和位于后溪镇东北4.7公里的虎路尾山,据载老虎曾经常出入;后者如梧村的虎山、何厝的虎仔山、曾厝■的龙虎山、莲花镇的虎坑山、莲花路蔗内村北面的虎坑山,以及坂头防护林场的五虎山和白虎岩山等,不一而足。

洞:虎溪岩伏虎 万石藏虎洞

    山林里,山洞虎踪也频繁。“虎踪”曾至的山洞,比如虎溪岩的伏虎洞、万石岩的打虎洞,在传说或字刻的见证下,都已成为有名的景点。

    探访虎溪岩,在郭坤聪老人的带领下,走了一条捷径——从第一医院旁的石泉路一路往上,穿过白鹿岩寺,拾阶而上,转个弯,就到了巨石夹峙的“一线天”,“一线天”下,便是香火旺盛的虎溪岩寺了。

    根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有位叫林懋时的人爱石成癖,邀友出资到虎溪岩开山,在一虎口形巨石之底挖一个大洞,取名“棱层石室”。石室塑有一虎,又称“伏虎洞”。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满月东升,月光照进伏虎洞,正好照在老虎头上,形成绝妙的“虎溪夜月”胜景。虎溪岩巨石虎口迄今仍存,口内有题刻“划然长啸”、“凌空一漱”等。“棱层石室”的虎雕则已重修,成了披着虎皮的石虎,旁边坐着伏虎罗汉赵乾。如今,石虎俨然已成“神虎”,每日接受着香客的敬拜。这里也成为厦门市民品茗休闲、游客观光的好去处。

    虎溪岩位于万石岩西南侧,从虎溪岩一路往下,不过10多分钟的路程,便可顺着一条废弃的铁路走到万石岩。和虎溪岩伏虎洞的石虎不同,万石岩打虎洞里可是出现过真正的老虎。此洞位于万石植物园百花厅后不远处,如今在洞的四周还留有字刻,见证着当年的“虎事”。

    “由巨石叠成的石洞,其正面石壁上有直题石刻‘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警察队殪虎于此’十七字。据传1925年12月,有农人到此收菜,突见一虎卧于山洞,惊恐之中直奔警局报告,警察队赶到后乱枪将其射杀,而后雇人抬虎在厦门岛游行三日,并刻石记事以表其功。”春节前,在70多岁热心市民江清良的建议下,万石植物园用红漆加深了十七字字刻的颜色,并且在打虎洞里贴上了打虎洞的简介。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将故事勾勒了大概。

    江清良还补充说,据称当年这只被打死的老虎是由南太武山游渡到厦门岛内的,此前曾在虎园路百家村一带造下祸患。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也撰文称,最终这只重200多公斤的老虎被宰杀,虎肉分给军警官员和地方士绅烹食,骨骼赠送厦门大学制成标本,虎皮则奉赠商会会长黄奕住,答谢他捐助兴建拘留所。此外,还把死虎拍照,到处张贴;又在《厦门警镌》上刊载《殪虎记》,细述毙虎的全过程。

路:虎园路清幽 琴岛有虎巷

    虎园路、虎仔山路、龙虎山路、虎屿路、虎路尾路、龙虎南里、虎巷……在厦门,以虎为名的道路和小巷也有不少。

    有的是由山名衍生的,比如虎仔山路、龙虎山路、虎路尾路等。虎园路也类似,因虎溪岩麓原虎溪公园得名。由于地处虎溪岩的山脚下,虎园路显得尤为清幽。而鼓浪屿的虎巷,虽然身处热闹的旅游岛,却同样保有一份清静,十分出乎记者的意料。

    从渡口往前直上,一路沿着龙头路,转而来到中华路的一座四落古厝边,有一条幽静小巷,承载着她所独有的故事,正安宁地躺着,她叫虎巷。

    “民国时期,有一次海水涨潮,一只老虎从鼓浪屿对岸涉水到此,来到了虎巷,后来却在虎巷两幢楼房间的死胡同里夹住了,转不了身。”家住虎巷的黄锡琛老人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顺着老人的手指之处望去,如今那曾经困住老虎的死胡同已砌起红砖,遮挡了起来。

    “那时老百姓发现了老虎,就找来了当时的工部局警察,打死了它。”一位今年已经80岁的老奶奶1946年才搬来虎巷居住,不过,她表示自己虽然没有在这里看见过老虎,但是也知道它夹在虎巷的死胡同里被打死的故事。

    搜索地名掌故,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记录:鼓浪屿西北方,隔海有座大山名“南太武”,猛虎出没。民国五年(1916年)4月16日日落时分,鼓浪屿海滨游人遥见海面有稻草,载浮载沉而来。定眼细看,草下赫然一虎。人群惊声四起,飞逃报警。此虎上岸慌不择路,一头闯入岩仔脚狭巷,进退不能,遂被巡捕射杀于巷内,此巷因名“虎巷”,亦名“虎行路”。

    时过百年,如今的虎巷短而杂,楼与楼之间有许多窄而没有出口的死胡同,都被木门或者红砖堵了入口。虎巷原来的柏油路焕然一新,去年和中华路一起新修起了石头路。虎巷地点特殊,是一条通往日光岩的捷径,站在虎巷的一端抬头,便能望见日光岩“鼓浪洞天,鹭江第一”的巨石。在这个小巷里,还藏有中共省委机关旧址,增加了小巷的历史感。然而,如果不是当地居民,却很少有人会走入虎巷。虎巷没有出现在导游地图上,游客们大多只在大道上游玩观赏,并不会拐入这条小巷。于是,小巷也便保有了一份难得的清静。

礁:大虎小虎礁 雾中未现身

    山中洞、城中路都有了虎的意象,海中屿礁自然也不例外。郭坤聪介绍,厦门沿海有不少屿礁的命名同样借了“虎意”。

    满潮时露出吊睛白额,落潮时从蛰伏中跃起,仰天长啸。位于东渡的虎屿,因其形似老虎而得名,不过,如今已经消失。1991年东渡码头二期工程建设时,这个小小的岛屿与陆地连接,融为一体,如今只剩下虎屿路,证明着它曾经的存在。

    有不少礁石,也因其形似老虎的某个部位而得名。比如,马巷镇鳄鱼村南面的虎头孔礁,海沧镇东北面距岸边约1.2米的虎头礁,以及大嶝镇小嶝村前堡自然村北面的虎背礁。另据郭坤聪介绍,原钟宅港外湾口中部及外湾口处,分别有形似水上拦路虎的大石虎礁和小石虎礁。这两块礁石均位于渔民经常作业的海域,对渔业生产有影响。

穿虎鞋戴虎帽避邪 宫庙里敬“虎爷”

    “根据地方志记载,厦门最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就有虎患。一些族谱里,也有虎患的相关描述。”原同安县文化局局长颜立水称,虎患之下,闽南百姓一度谈虎色变,在虎威的震慑下,人们便对老虎生出了崇拜之情,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在门框上雕有老虎头,在宫庙里供奉虎爷,让孩子穿虎鞋、戴虎帽。这些崇拜在对岸的金门也同样存在,并且延续至今。如今,在同安的不少宫庙如龙虎宫、妙建庵、北山庙、朝园观等,都能看到“虎爷”。不少本地的老人也延续着由外婆给外孙缝制虎帽虎鞋以保孩子平安健康的传统。不过,在门框上雕虎头,则比较少见了,只能偶尔在乡间找到。

    讲古专家范寿春老人也表示,虎爷的崇拜的确存在于厦门民俗中。比如,每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出巡队伍中,第一个轿子里的必定是“虎爷”,接着是哪吒,第三个轿子里才是大道公。“虎爷”在此扮演的是开路神的角色,其威严可见一斑。

    闽南及台湾地区还有一个“虎姑婆”的故事。有一首童谣,名字就叫做《虎姑婆》,童谣里唱道:“在好深好深的夜里,会有虎姑婆。爱哭的孩子不要哭,她会咬你的小耳朵;不睡的孩子赶快睡,她会咬你的小指头。”

    显而易见,虎情结早已融入闽台文化之中。难怪有民间人士呼吁,要把华南虎设为闽南的吉祥物了。热心关注厦门虎的江清良老人也建议,厦门有诸多与虎有关的地方,可考虑就地塑虎,用静态的方式还原曾经的虎故事。老人的建议与闽南吉祥物的建议不谋而合,都是对虎文化的重视与传承。这样的设想无疑是良好的愿景,也正是虎文化生生不息的见证。

    为一睹虎礁的真容,记者近日特前往虎礁所处海域。遗憾的是,在连日的浓雾笼罩下,虎礁隐身未现,只能败兴而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