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慎子

 西纳 2012-09-08

威德

天有明。不憂人之暗也。地有財。不憂人之貧也。聖人有德。不憂人之危也。天雖不憂人之暗。闢戶牖必取己明焉。則天無事也。地雖不憂人之貧。伐木刈草必取己富焉。則地無事也。聖人雖不憂人之危。百姓準上而比於下。其必取己安焉。則聖人無事也。故聖人處上。能無害人。不能使人無己害也。則百姓除其害矣。聖人之有天下也。受之也。非取之也。百姓之於聖人也。養之也。非使聖人養己也。則聖人無事矣。

毛嬙。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則見者皆走。易之以元緆。則行者皆止。由是觀之。則元緆色之助也。姣者辭之。則色厭矣。走背跋窮谷野走十里。藥也。走背辭藥則足廢。故騰蛇遊霧。飛龍乘雲。雲罷霧霽。與蚯蚓同。則失其所乘也。故賢而屈於不肖者。權輕也。不肖而服於賢者。位尊也。堯為匹夫。不能使其鄰家。至南面而王。則令行禁止。由此觀之。賢不足以服不肖。而勢位足以屈賢矣。故無名而斷者。權重也。弩弱而矰高者。乘於風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於眾也。故舉重越高者。不慢於藥。愛赤子者。不慢於保。絕險歷遠者。不慢於御。此得助則成。釋助則廢矣。夫三王五伯之德。參於天地。通於鬼神。周於生物者。其得助博也。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工不兼事則事省。事省則易勝。士不兼官則職寡。職寡則易守。故士位可世。工事可常。百工之子。不學而能者。非生巧也。言有常事也。今也國無常道。官無常法。是以國家日繆。教雖成。官不足。官不足則道理匱。道理匱則慕賢智。慕賢智則國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矣。古者。立天子而貴之者。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無一貴。則理無由通。通理以為天下也。故立天子以為天下。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立國君以為國。非立國以為君也。立官長以為官。非立官以為長也。

法雖不善。猶愈於無法。所以一人心也。

夫投鉤以分財。投策以分馬。非鉤策為均也。使得美者。不知所以德。使得惡者。不知所以怨。此所以塞願望也。故蓍龜。所以立公識也。權衡。所以立公正也。書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審也。法制禮籍。所以立公義也。凡立公。所以棄私也。明君動事分功必由慧。定賞分財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禮。故欲不得干時。愛不得犯法。貴不得踰親。祿不得踰位。士不得兼官。工不得兼事。以能受事。以事受利。若是者。上無羨賞。下無羨財。

因循

    天道因則大。化則細。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為也。化而使之為我。則莫可得而用矣。是故先王見不受祿者不臣。祿不厚者。不與入難。人不得其所以自為也。則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為。不用人之為我。則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謂因。

民杂

    民雜處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是以大君因民之能為資。盡包而畜之。無能去取焉。是故不設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無不足也。大君不擇其下。故足。不擇其下。則易為下矣。易為下則莫不容。莫不容故多下。多下之謂太上。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無事。君逸樂而臣任勞。臣盡智力以善其事。而君無與焉。仰成而巳。故事無不治。治之正道然也。人君自任。而務為善以先下。則是代下負任蒙勞也。臣反逸矣。故曰。君人者。好為善以先下。則下不敢與君爭為善以先君矣。皆私其所知以自覆掩。有過。則臣反責君。逆亂之道也。君之智。未必最賢於眾也。以未最賢而欲以善盡被下。則不贍矣。若使君之智最賢。以一君而盡贍下則勞。勞則有倦。倦則衰。衰則復反於不贍之道也。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則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倒逆則亂矣。人君苟任臣而勿自躬。則臣皆事事矣。是君臣之順。治亂之分。不可不察也。

知忠

    亂世之中。亡國之臣。非獨無忠臣也。治國之中。顯君之臣。非獨能盡忠也。治國之人。忠不偏於其君。亂世之人。道不偏於其臣。然而治亂之世。同世有忠道之人。臣之欲忠者不絕世。而君未得寧其上。無遇比干子胥之忠。而毀瘁主君於闇墨之中。遂染溺滅名而死。由是觀之。忠未足以救亂世。而適足以重非。何以識其然也。曰。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過職。而職不得過官。是以過修於身。而下不敢以善驕矜守職之吏。人務其治。而莫敢淫偷其事。官正以敬其業。和順以事其上。如此。則至治已。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將治亂。在乎賢使任職而不在於忠也。故智盈天下。澤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國。故桀之所以亡。堯不能以為存。然而堯有不勝之善。而桀有運非之名。則得人與失人也。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德立

    立天子者。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者。不使大夫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嬖妾疑焉。立嫡子者。不使庶孽疑焉。疑則動。兩則爭。雜則相傷。害在有與不在獨也。故臣有兩位者國必亂。臣兩位而國不亂者。君在也。恃君而不亂矣。失君必亂。子有兩位者家必亂。子兩位而家不亂者。父在也。恃父而不亂矣。失父必亂。臣疑其君。無不危之國。孽疑其宗。無不危之家。

君人

    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則誅賞予奪。從君心出矣。然則受賞者雖當。望多無窮。受罰者雖當。望輕無已。君舍法。而以心裁輕重。則同功殊賞。同罪殊罰矣。怨之所由生也。是以分馬者之用策。分田者之用鉤。非以鉤策為過於人智也。所以去私塞怨也。故曰。大君任法而弗躬。則事斷於法矣。法之所加。各以其分。蒙其賞罰而無望於君也。是以怨不生而上下和矣。

君臣

    為人君者不多聽。據法倚數以觀得失。無法之言。不聽於耳。無法之勞。不圖於功。無勞之親。不任於官。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

逸文

行海者。坐而至越。有舟也。行陸者。立而至秦。有車也。秦越遠途也。安坐而至者。械也。

  厝鈞石。使禹察錙銖之重。則不識也。懸於權衡。則氂髮之不可差。則不待禹之智。中人之知。莫不足以識之矣。

  諺云。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海與山爭水。海必得之。

  禮從俗。政從上。使從君。國有貴賤之禮。無賢不肖之禮。有長幼之禮。無勇怯之禮。有親疏之禮。無愛憎之禮也。

  法之功。莫大使私不行。君之功。莫大使民不爭。今立法而行私。是私與法爭。其亂甚於無法。立君而尊賢。是賢與君爭。其亂甚於無君。故有道之國。法立則私議不行。君立則賢者不尊。民一於君。事斷於法。是國之大道也。

  河之下龍門。其流。駛如竹箭。駟馬追。弗能及。有權衡者。不可欺以輕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長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詐偽。

當宮。布衣無領當大辟。此有虞之誅也。斬人肢體。鑿其肌膚。謂之刑。畫衣冠。異章服。謂之戮。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當世用刑而民不從。有虞之誅。以幪巾當墨。以草纓當劓。以菲履當刖。以艾以菲履当刖以艾当宫,布衣无领当大辟,此有虞之诛也。斩人肢体,凿其肌肤,谓之刑;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当世用刑而民不从。


  昔者。天子手能衣而宰夫設服。足能行而相者導進。口能言而行人稱辭。故無失言失禮也。

  離朱之明。察秋毫之末於百步之外。下於水尺。而不能見淺深。非目不明也。其勢難睹也。

  堯讓許由。舜讓善卷。皆辭為天子而退為匹夫。

  折券契。屬符節。賢不肖用之。

  魯莊公鑄大鐘。曹劌入見曰。今國褊小而鐘大。君何不圖之。

  公輸子。巧用材也。不能以檀為瑟。

  孔子曰。邱少而好學。晚而聞道。以此博矣。

  孔子云。有虞氏不賞不罰。夏后氏賞而不罰。殷人罰而不賞。周人賞且罰。罰。禁也。賞。使也。

  燕鼎之重乎千鈞。乘於吳舟。則可以濟。所託者。浮道也。

  君臣之間。猶權衡也。權左輕則右重。右重則左輕。輕重迭相橛。天地之理也。

  飲過度者生水。食過度者生貪。

  故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有法而行私。謂之不法。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變法者君長也。

  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為未定分也。積兔滿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後。雖鄙不爭。

  匠人知為門。能以門。所以不知門也。故必杜。然後能門。

  勁而害能則亂也。云能而害無能則亂也。

  棄道術。舍度量。以求一人之識識天下。誰子之識能足焉。

  多賢不可以多君。無賢不可以無君。

  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醜也。

  獸伏就穢。

  夫德精微而不見。聰明而不發。是故外物不累其內。

  夫道。所以使賢無奈不肖何也。所以使智無奈愚何也。若此。則謂之道勝矣。

  道勝則名不彰。

  趨事之有司。賤也。

  臣下閉口。左右結舌。

  久處無過之地。則世俗聽矣。

  昔周室之衰也。厲王擾亂天下。諸侯力政。人欲獨行以相兼。

  眾之勝寡。必也。

  詩。往志也。書。往誥也。春秋。往事也。

  兩貴不相事。兩賤不相使。

  家富則疏族聚。家貧則兄弟離。非不相愛。利不足相容也。

  藏甲之國。必有兵遁。市人可驅而戰。安國之兵。不由忿起。

  蒼頡在庖犧之前。

  為毳者。患塗之泥也。

  晝無事者夜不夢。

  田駢名廣。

  桀紂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內皆亂。關龍逢王子比干不與焉。而謂之皆亂其亂者眾也。堯舜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內皆治。而丹朱商均不與焉。而謂之皆治。其治者眾也。

  君明臣直。國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貞。家之福也。故比干忠而不能存殷。申生孝而不能安晉。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國家滅亂者。何也。無明君賢父以聽之。故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

  王者有易政而無易國。有易君而無易民。湯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紂非得蹠蹻之民以亂也。民之治亂在於上。國之安危在於政。

  夏箴曰。小人無兼年之食。遇天饑。妻子非其有也。大夫無兼年之食。遇天饑。臣妾輿馬。非其有也。戒之哉。

  與天下於人。大事也。煦煦者以為惠。而堯舜無德色。取天下於人。大嫌也。潔潔者以為污。而湯武無愧容。惟其義也。

  日月為天下眼目。人不知德。山川為天下衣食。人不能感。有勇不以怒。反與怯均也。

  小人食於力。君子食於道。先王之訓也。故常欲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耕。分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其不能飽可知也。欲織而衣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織。分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其不能煖可知也。故以為不若誦先王之道而求其說。通聖人之言而究其旨。上說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國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雖不耕而食饑。不織而衣寒。功賢於耕而食之。織而衣之者也。

  法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於人間。合乎人心而已。治水者。茨防決塞。九州四海。相似如一。學之於水。不學之於禹也。

  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欺。心無結怨。口無煩言。故車馬不弊於遠路。旌旗不亂於大澤。萬民不失命於寇戎。豪傑不著名於圖書。不錄功於盤盂。記年之牒空虛。故曰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鷹。善擊也。然日擊之。則疲而無全翼矣。驥。善馳也。然日馳之。則蹶而無全蹄矣。

  能辭萬鐘之祿於朝陛。不能不拾一金於無人之地。能謹百節之禮於廟宇。不能不弛一容於獨居之餘。蓋人情每狎於所私故也。

  不肖者。不自謂不肖也。而不肖見於行。雖自謂賢。人猶謂之不肖也。愚者不自謂愚也。而愚見於言。雖自謂智。人猶謂之愚。

  法者。所以齊天下之動。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謀。辯者不得越法而肆議。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離也。骨肉可刑。親戚可滅。至法不可闕也。

  善為國者。移謀身之心而謀國。移富國之術而富民。移保子孫之志而保治。移求爵祿之意而求義。則不勞而化理成矣。

  始吾未生之時。焉知生之為樂也。今吾未死。又焉知死之為不樂也。故生不足以使之。利何足以動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於死生之分。達於利害之變。是以目觀玉輅琬象之狀。耳聽白雪清角之聲。不能以亂其神。登千仞之谿。臨蝯眩之岸。不足以淆其知。夫如是。身可以殺。生可以無。仁可以成。

  鳥飛於空。魚游於淵。非術也。故為鳥為魚者。亦不自知其能飛能游。苟知之。立心以為之。則必墮必溺。猶人之足馳手捉。耳聽目視。當其馳捉聽視之際。應機自至。又不待思而施之也。苟須思之而後可施之則疲矣。是以任自然者久。得其常者濟。

  周成王問鬻子曰。寡人聞聖人在上位。使民富且壽。若夫富。則可為也。若夫壽。則在天乎。鬻子對曰。夫聖王在上位。天下無軍兵之事。故諸侯不私相攻。而民不私相鬥也。則民得盡一生矣。聖王在上。則君積於德化。而民積於用力。故婦人為其所衣。丈夫為其所食。則民無凍餓。民得二生矣。聖人在上。則君積於仁。吏積於愛。民積於順。則刑罰廢而無夭遏之誅。民則得三生矣。聖王在上。則使人有時。而用之有節。則民無癘疾。民得四生矣。

 

 外篇

 

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已,而不在乎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心無結怨,口無煩言。故車馬不疲弊於遠路,旌旗不亂於大澤,萬民不失命於寇戎,豪傑不著名於圖書,不錄功於盤盂,記年之牒空虛。故曰: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行高者,人?之;權重者,主疑之;祿厚者,人怨之。夫行益高者,意益下;權益重者,心益小;祿益厚者,施益溥。修此三者,人不怨。故老子曰:「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抑高而舉下,損有餘而補不足,天之道也。江海處地之不足,故天下之水歸之。聖人謙卑清靜者,見下也;虛心無有者,見不足也。見下,故能致其高;見不足,故能成其賢。矜者不立,奢者不長;強梁者死,滿足者亡。飄風暴雨不終日,山谷不能須臾盈。
  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餘。奢者,心常貧;儉者,心常富。奢者好動,儉者好靜。奢者好難,儉者好易。奢者好繁,儉者好簡。奢者好驕淫,儉者好恬澹。
  夫耕之用力也勞,而民為之者何?得以富戰之為事也。危而民為之者何?得以貴。今修文學,習法令,則無耕之勞,而有富之實;無戰之危,而有貴之尊;則人孰不為也?
  古之民,未知為宮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下,潤濕傷民,故聖王作為宮室。為宮室之法,曰:高足以辟濕潤,邊足以圉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宮牆之高足以別男女之禮,謹此則止。費財勞力,不加利者,不為也。是故,聖王作為宮室,便於生,不以為觀樂也;作為衣服帶履,便於身,不以為辟怪也。故節於身,誨於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財用可得而足。當今之世,其為宮室,則與此異矣。必厚作斂於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宮室臺榭,曲直之望,青黃刻鏤之飾,為宮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財不足以待凶饑、賑孤寡,故國貧而民難治也。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也,當為宮室,不可不節。
  古之民未知為衣服時,衣皮帶茭,冬則不輕而溫,夏則不輕而凊。聖王以為不中人之情,故作誨為衣服之法。冬服紺緅之衣,輕且煖;夏服絺綌之衣,輕且凊,謹此則止。故聖人為衣服,適身體,和肌膚而足矣。非榮耳目,而觀愚民也。當是之時,堅車良馬不知貴也,刻鏤文采不知喜也,故民衣食之財家,足以待旱水凶饑者何也?得其所以自養之情,而不感於外也。是以其民儉而易治,其君用財節而易贍也。府庫實滿,足以待不然;兵革不頓,士民不勞,足以征不服。故霸王之業可行於天下矣。當今之王,其為衣服,則與此異矣。冬則輕?,夏則輕凊,皆已具矣,必厚作斂於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為錦繡文采靡曼衣之,鑄金以為鉤,珠玉以為佩。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鏤,以身服此,非云輕?、輕凊也。單財勞力,畢歸之於無用。以此觀之,其為衣服,非為身體,皆為觀好。是以,其民淫僻而難治,其君奢侈而難諫也。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用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衣服,不可不節。
  古之民,未知為飲食時,素食而分處,故聖人作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適腹而已矣。故其用財節,其自養儉,民富國治。今則不然,厚作斂於百姓,以為美食芻豢、蒸炙魚?。大國累百器,小國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示,手不能操,口不能味。冬則凍冰,夏則餲饐。人君為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欲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飲食,不可不節。
  古之民,未知為舟車時,重任不移,遠道不至。故聖王作為舟車,以便民之事。其為舟車也,全固輕利,可以任重致遠。其為用財少而為利多,是以,民樂而利之,故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勞而止,足用故民歸之。當今之王,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皆已具,必厚作斂於百姓,以飾舟車。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女子廢其紡織而脩文采,故民寒。男女離其耕稼,而脩刻鏤,故民饑。人君為舟車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饑寒並至,故為姦邪多則刑罰深,刑罰深則國亂。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舟車,不可不節。
  凡回於天地之間,包於四海之內。天壤之情,陰陽之和,莫不有也。雖至聖不能更也。何以知其然?聖人有傳,天地也,則曰上下;四時也,則曰陰陽;人情也,則曰男女;禽獸也,則曰牡牝雄雌也。真天壤之情,雖有先王,不能更也。雖上世至聖,必蓄私,不以傷行,故民無怨;宮無拘女,故天下無寡夫。內無拘女,外無寡夫,故天下之民眾。當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國拘女累千,小國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寡無妻,女多拘無夫;男子失時,故民少。君實欲民之眾,而惡其寡,當蓄私,不可不節。
  凡此五者,聖人之所儉節也,小人之所以淫佚也。儉節則昌,淫佚則亡。此五者,不可不節。夫婦節而天地和,風雨節而五榖熟,衣服節而肌膚和。
  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上好智而無道,則天下大亂。
  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醜也。
  君子之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令。
  好賢之心誠,則讒談利辭無所間。猶諸築室之趾固,則飄風凌雨不能傾也;植木之根深,則繁霜苦雪不能摧也。
  環淵問曰:「士之或窮,或達,何歟?」子慎子曰:「士窮於窮,亦通於窮;達於達,亦病於達。故窮之者,所以達之也,而達之者所以窮之也。」
  足之行也,就高難,就卑易;水之流也,難於上,易於下。人之情,亦猶是也。鷹善擊也,然日擊之,則疲而無全翼矣;驥善馳也,然日馳之,則蹶而無全蹄矣。能辭萬鍾之祿於朝陛,不能不拾一金於無人之地。能能謹百節之禮於廟宇,不能不弛一容於獨居之餘。蓋人情每狎于所私,故也。
  不肖者,不自謂不肖也,而不肖見於行;雖自謂賢人,猶謂之不肖也。愚者不自謂愚,而愚見於言;雖自謂智人,猶謂之愚。
  聖人在上,賢士百里而有一人,則猶無有也。王道衰,暴亂在上,賢士千里而有一人則猶比肩也。
  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曰:「洪水滔天下,下昏民墊。由不能櫛奔風,沐驟雨,愁其五臟,以為天下役。」不受而逃去。往見巢父,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遊,欲聞,求其名譽,非吾友也。」人以讓子州支父,子州父曰:「以我為天子,猶之可也。雖然,我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舜以天下讓善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從之,不賞而民勸之。天下均平,百姓安靜,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調五音之聲,以亂民耳;丕作皇韶之樂,以愚民心。天下之亂,從此始矣!吾雖為之,其何益乎?予立宇宙之中,冬衣皮毛,夏衣絺葛;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予也。」
  禹讓天下於奇子,奇子曰:「君言佐舜勞矣。鑿龍門,斬荊山,導熊耳,通鳥鼠;首無髮,股無毛,故舜也以勞報子。我生而逸,逸不能為君之勞也。」於是負妻子,以入於海,終身不返也。
  夫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身,又況於他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可以託天下。世之人主,以貴富驕得道之人,其不相知,豈不悲哉?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之道也。今有人於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輕也。夫生豈特隋侯珠之重也哉!故曰:全生為上,虧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
  孟子輿說齊宣王而不說,謂慎子曰:「今日說公之君,公之君不說。意者,其未知善之為善乎?」慎子曰:「昔者匏巴鼓瑟,而潛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魚、馬猶知善之為善,而況君人者也。」孟子輿曰:「夫電,雷之起也。破竹折木,震驚天下,而不能使聾者卒有聞。日月之明,照天下,而不能使盲者卒有見。今公之君若此也。」慎子曰:「夫聲無細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夫子茍賢,居魯而魯國之削,何也?」孟子輿曰:「不用賢,削何有也。吞舟之魚,不居潛澤;度量之士,不居汙世。夫蓺,冬至必彫,吾亦時矣。《詩》曰:『不自我先,不自我後。』非遭彫世者歟?」
  天地既判而生兩儀,輕清浮而為天,重濁凝而為地。天形如彈丸,半覆地上,半隱地下,其勢斜倚,故天行健。地北高,故極出地三十六度;南下,故極入地三十六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晝則自左而向右,夜則自右而復左。天依形,故運行太虛,喳漠之際而無停;地附氣,故束於勁風,旋轉之中而不墜。氣積於陽,而其精外明者,謂之日氣;積於陰,而其魄含景者,謂之月體。生於地,精浮於天者,謂之星。經星,則麗天而左行;日月,則違天而右繞。譬蟻行磨上,磨左旋而蟻右行,磨疾而蟻綈,故不得不隨磨而左旋焉。日經千里,晝夜所經謂之一度。仲夏躍東井,而去極近,則晝長而夜短;仲冬躍南斗,而去極遠,則晝短而夜長。春秋二分,日臨於卯酉星。昴宿則跨赤道,晝夜平分而中停。月如銀丸,受日之光。月魄承日,故明為所蔽,而日食日,有暗虛,故陰為所射,而月食日之行也。舒晝夜,行一度,月之行也。疾晝夜,行十三度。日月所會,是謂食。日盈而月縮,則後中而朔;月盈而日縮,則先中而朔。舒前速後,近一遠三,謂之弦。相與為衡,分天之中,謂之望。以速及舒,光盡體伏,謂之晦。日之周天,以歲計;月,以朔計。二十八宿,日之所經,為黃道。橫絡天腹,中分二極者,為赤道。日行三百六十度而成歲,餘度之未周者,為五月,行二十九日半,而及於日;其不足者,六日。若以不足乘其有餘,歲得十二日,積而成月,則置閏三歲,一閏五歲,再閏十有九年,而為閏七,是謂一章,則餘分盡矣。晝夜百刻而辰周十二,故以八刻二十八分為一時,積六分而晝夜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年,而天地備矣。天地相去八萬四千里,喳和之氣在其中。四萬二千里已上為陽位,四萬二千里已下為陰位。冬至之候,陽發於地,一氣上升七千里,至六氣則上升四萬二千里,而陽至陽位,故其氣溫,為春分之節也。六氣而陽極陽位,故氣熱而為夏至之節也。夏至之侯,陰出於天,一氣下降七千里,至六氣則下降四萬二千里,而陰至陰位,故其氣涼,為秋分之節也。六氣而陰極陰位,故其氣寒而為冬至之節也。天地之所以能長能久者,以其陽中有陰,下降極而生陽;陰中有陽,上升極而生陰。二者交通,合為太和,相因而為氤,相而為氳,以此施生化之功,此變化之所以兆也。
  氣之揫斂而有質者,為陰;舒散而有氣者,為陽。陰氣凝聚,陽在內者,不得出,則激搏而為雷;陽在外者,不得入,則周旋六合而為風。陽與陰夾持,則磨軋有光,而為電。陽氣正升,為陰氣所乘,則相持而為雨。陰與陽得助,其蜚騰,則飄颺而為雲;和氣散,則為露霜雪;不和而散,則為戾氣霾曀。陰干於陽而氣薄不能以掩日,則虹見;陽伏於陰,而氣結不能以自收,則雹降。月星布氣,陰感之,則肅而為霜;陽感之,則液而為露。上寒而下溫,則霜不殺物;上溫而下寒,則雨而不?。風不宜溫而溫,則雨凝而為雪;陰縱而陽翕之也。雷不當而出,則雪霰交摯;陽褻而陰乘之也。將雨則氣溢而礎潤,既雨則氣散而土晞。陰附於陽,故能闢而受以為水;陽附於陰,故能直而施以為火。天一,陽數也,而水生焉。故凝於天一,無非水也。地二,陰數也,而火生焉。故應於地二,無非火也。蒸而在天,為雲雨;湛而在地,為淵泉。求於石,則擊之而光發;求於木,則鑽之而捈飛。天地初分,惟水與火。土之所附,其氣融結,則峙而為山;水之所赴,其勢蓄洩,則流而為川。山氣暮合而為風,水氣朝降而為霧。地勢峻極,起自西北,故崑崙乘地之高而東驅,嵩山據地之中而南鶩。謗山並驅,其中必有水;謗水夾行,其中必有山。故氣虛而散,如沃焦釜,往者既消,來者復息。水流東極,其應於月者,為潮。蓋日為陽精,陰之所依;月為陰靈,潮之所附。朔望之際,月近於日,故月行疾而潮應大。朔望之行,月遠於日,故月行遲而潮應小。春為陽中陰,生於午而晝潮,大而感陽也。秋為陰中陽,生於子而夜潮,大而陰應也。一晝一夜,而再至,亦猶歲之春秋,而月之朔望云耳。此地之至數也。地在天中,水環地外,四游升降,不越三萬里。春游過東,萬五千里,其上升如其數。秋游過西,萬五千里,其下降如其數。夏游過南,故日在其北。冬游過北,故日在其南。人處坤載,如水負舟,視星漢回移,或升或降,莫之覺也。
  老子曰:「民不畏死,如何以死懼之?」凡民之不畏死,由刑罰過,則民不賴其生;生無所賴,視君之威末如也。刑罰中,則民畏死;畏死由生之可樂也。知生之可樂,故可以死懼之。此人君之所宜執,臣下之所宜慎。
  藺相如既困秦王,歸而有矜色,謂慎子曰:「人謂秦王如虎,不可觸也。僕已摩其頂,拍其肩矣。」慎子曰:「善哉!先生,天下之獨步也。然到聞之,赤城之山有石梁五仞焉。徑尺而龜背,下臨不測之谷,縣泉沃之,苔蘚被焉。無藤蘿以為援也。野人負薪而越之,不留趾,而達觀者唶唶。或謂之曰:『是梁也,人不能越而若能也。盍還而復之?』野人立而睨焉,足搖搖而不舉,目周旋而莫之能。矚先生之說秦王也,是未笉夫石梁之險者也。故過巴峽而不慄,未嘗驚於水也;視狴犴而不惴,未嘗中於法也。使先生還而復之,則無餘以教到矣。」
  子慎子曰:「毛嬙、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以皮倛,則見者走;易以玄緆,則行者皆止。」
  或問:「孔子之道,何所止也?」慎子曰:「春以煦之,夏以長之,秋以成之,冬以藏之。又何所止哉?」
  環淵問養性,子慎子曰:「天有盈虛,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濟也。故養心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為本,士無畏則簡仁義,農無畏則惰稼穡,工無畏則慢規矩,商無畏則貨不殖,子無畏則忘孝,父無畏則廢慈,臣無畏則勳不立,君無畏則亂不治。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憂於身者,不拘於人;慎於小者,不懼於大;戒於近者,不悔於遠。」
  智之極者,知智果不足以周物,故愚;辨之極者,知辨果不足以喻物,故訥;勇之極者,知勇果不足以勝物,故怯。是以,老子曰:「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聖人不讓負薪之言,故能廣其智。昔者,黃帝立明堂之議,上觀於賢也。堯有衢室之問,下聽於民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諫鼓於朝,而備訊也;湯有總街之廷,親民非也;武王有靈臺之宮,賢者進也。此聖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止也。若夫高居而遠望,深視而簡聽,譬之天高而不可極,川深而不可測,則臣下閉口,左右結舌,大賊乃發。
  慎子曰:「夫道所以使賢,無奈不肖何也!所以使智,無奈愚何也!若此,則謂之道勝矣。道勝則名不彰。
  萬物所異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則有賢愚貴賤,所以異也;死則有腐臭消滅,是所同也。故生則堯舜,死則腐骨;生則桀紂,死則膚骨,一矣。熟知其異哉?盜跖曰:「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除病瘦死喪憂患,其中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天與地無窮,人死者有時。操有時之具,而託於無窮之間。忽然無異騏驥之馳過隙也,不能悅其志意,養其壽命者,非通道者也。
  法者,所以齊天下之動,至公大定制也。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謀,辨者不得越法而肆議,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我喜,可抑,可忿,可窒;我法,不可離也。骨肉可刑,親戚可滅,至法不可闕也。
  善為國者,移謀身之心,而謀國;移富國之術,而富民;移保子孫之志,而保治;移求爵祿之意,而求義。則不勞而化理成矣。
  許犯曰:「敢問昔聖帝明王巡狩之禮,可得聞乎?」子慎子曰:「古者天子將巡狩,必先告於祖禰。命史告膺廟及社稷圻內名山大川。告者七日而。親告用牲,史告用幣。申命冢宰而後道而出,以遷廟之主,行載於齊車,每舍莫焉。及所經五嶽四瀆,皆有牲幣。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於上帝,望秩于山川。所過諸侯,各待於境,天子先問高年者所在,而親問之。然後覲方岳之諸侯,有功德者,則發爵賜服,以順陽義;無功者,則削黜貶退,以順陰義。命史采民詩謠,以觀其風。命市納賈,察民之所好惡,以知其志。命典禮,正制度,均量衡,考衣服之等,協時月日辰。遂南巡,五月至於南嶽;又西巡,八月至於西嶽;又北巡,十有一月至於北嶽。其禮皆如岱宗。歸反,舍於外次,三日齋,親告于祖禰,用特,命有司告郡廟社稷及圻內名山大川,而後聽朝。此古者,明王巡狩之禮也。
  雀性為淫,名飲器為爵,所以為飲戒也。鳩食多噎,刻老人杖為鳩,所以為食戒也。鵲行不良,借其字為舄履之舄,所以為行戒也。驚性耿介,畫其形於衣,所以為節訓也。飾鼎以饕餮貪之戒也,飾簠簋以龜廉之勸也。
  墨翟曰:「衛,小國也。處於齊、晉之間,猶貧家之處於富家之間也。貧家而學富家之衣食,多用則速亡必矣。今簡子之家,飾車數百乘,馬食菽粟者,數百匹;婦人衣文繡者,數百人。吾取飾車食馬之費與繡衣之財以畜士,必千人有餘。若有患難,則使百人處於前,數百處於後。與婦人數百處前後,孰安?吾以為不若畜士之安也。」
  樂,由所來者尚也,必不可廢。有節有侈,有正有淫。賢者以昌,不肖者以亡。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蓄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為五絃瑟,以采陰氣,以定膺生。陶唐氏之始,陰多滯服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閼而滯者,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以宣導之。黃帝令伶倫作為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陰,取竹於嶰谿之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筒;聽鳳皇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六,其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適合黃鐘之宮,六律六呂皆可以生之。故曰黃鐘之宮,律呂之本。
  田繫問曰:「仲尼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何也?」子慎子曰:「始吾未生之時焉,知生之為樂也。今吾未死,又焉知死之不樂也?故生不足以使之,利何足以動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於死生之分,達於利害之變。是以,日觀玉輅琬象之狀,耳聽白雪清角之聲,不能以亂其神;登千仞之谿,臨蝯眩之岸,不足以滑其和。夫如是,身可以殺,生可以無,仁可以成。」
  墨翟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此諸侯之所謂良寶也。可以富國家,眾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為貴良寶者,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寶也。今用義為政於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為貴良寶者,可以利民也。而義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良寶也。
  心者,五臟之主也。制使四肢,流行血氣,馳騁是非之境,出入百事之門。
  受人者,常畏人;與人者,常驕人。
  拯饑者,與之徑寸之珠,孰若一簞之食?拯溺者,與之方尺之玉,孰若一葉之匏?貴賤無常,時使之然也。
  匠人知為門能以門,所以不知門也。故必杜然後能門。
  富貴而禮人,人無有不敬;富貴而愛人,人無有不親。
  鷙鳥之擊也,卑飛斂翼;猛獸之搏也,弭耳俯伏。
  古者五行之官,水官得職,則能辨其性味;潛而復出,合而更分,皆可辨之。故師曠、易牙,品天下之水,性味不同。蓋古水官之遺法,不獨為口腹也。
  鳥飛於空,魚游於淵,非術也。故為鳥、為魚者,亦不自知其能飛、能游;苟知之,立心以為之,則必墮、必溺,猶人之足馳、手捉、耳聽、目視,當其馳、捉、聽、視之際,應機自至,又不待思而施之乎!茍須思之而後可,施之則疲矣。是以,任自然者久,得其常者濟。
  商容有疾,老子曰:「先生無遺教以告弟子乎?」容曰:「將語。子過故鄉而下車,知之乎?」老子曰:「非謂不忘故耶?」容曰:「過喬木而趨,知之乎?」老子曰:「非謂其敬老耶?」容張口曰:「吾舌存乎?」曰:「存吾齒存乎?」曰:「亡知之乎?」老子曰:「非謂其剛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盡矣!」
  公父文伯之母,季康子之從叔祖母也。康子往焉,闈門與之言,皆不踰閾。仲尼聞之,以為別於男女之禮矣。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猶績,胡不自安?」其母歎曰:「使僮子備官,魯其亡乎!昔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嚮義勞也。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訓也。自上以下,誰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無廢先人爾。今曰:『何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懼穆伯之絕嗣也。」仲尼聞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婦不淫矣。」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昔隹],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墨翟言於公輸子曰:「子之為[昔隹]也,不如翟之為車轄,須臾劉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為巧,利於人,謂之巧;不利於人,謂之拙。」
  翟王使使至於楚,楚王誇使者以「章華之臺,高廣美麗無匹也」。楚王曰:「翟國亦有此臺乎?」對曰:「翟王茅茨不翦,綵椽不刻,猶以為作之者勞,居之者佚。」楚王大怍。
  文王在鎬,召太子發,曰:「我身老矣!吾語汝,我所保與我所守,傳之子孫。吾厚德而廣惠,不為驕侈,不為泰靡,童牛不服,童馬不馳,土不失其宜,萬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恃,以成萬材,萬材已成,牧以為人。天下利之,而勿德,是謂大仁。」
  榮啟期者,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孔子遊於泰山,見而問之,曰:「先生何樂也?」對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得為人矣,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終也。居常以待終,何不樂也?」
  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國。堯聞其賢,徵之草茅之中;與之語禮,樂而不逆;與之語政,至簡而易行;與之語道,廣大而不窮。於是率膺臣刻璧為書,東沈洛水,言天命傳舜之意。
  湯放桀而歸於亳,三千諸侯大會湯,取天子之璽,置之於天子之座。左復而再拜,從諸侯之位。湯曰:「此天子之位,有道者可以處之矣。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之有也。故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宜處之。」湯以此三讓,三千諸侯莫敢即位,然後湯即天子之位。
  周成王問鬻子曰:「寡人聞聖人在上位,使民富且壽。若夫富,則可為也。若夫壽,則在天乎?」鬻子對曰:「夫聖王在上位,天下無軍兵之事。故諸侯不私相攻,而民不私相瀱也,則民得盡一生矣。聖王在上,則君積於德化,而民積於用力。故婦人為其所衣,丈夫為其所食,則民無凍餓,民得二生矣。聖人在上,則君積於仁,吏積於愛,民積於順,則刑罰廢而無夭遏之誅,民則得三生矣。聖王在上,則使之有時,而用之有節,則民無厲疾,民可得四生矣。」
  齊桓公謂管仲曰:「吾欲伐大國之不服者,奈何?」管仲對曰:「先愛四封之內,然後可以惡境外之不善者;先定鄉大夫之家,然後可以危鄰之敵國。是故,先王必有置也,然後有廢也;必有利也,然後有害也。」
  仲尼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率然問焉,而觀其知;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告之以危,而觀其節;醉之以酒,而觀其則;雜之以處,而觀其色。九徵至,賢、不肖人得矣。」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
  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庶尹允谐,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

夏书  禹贡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従,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菜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従,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不江,入于海。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夏书  甘誓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夏书  五子之歌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夏书  胤征

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告于众曰:嗟予有众,圣有谟训,明征定保,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従罔治,旧染污俗,咸与维新。呜呼!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其尔众士懋戒哉!
  〖帝告釐沃〗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従先王居。作《帝告》、《釐沃》。
  〖汤征〗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征之,作《汤征》。
  〖汝鸠 汝方〗
  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作《汝鸠》、《汝方》。

商书  汤誓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従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夏社 疑至 臣扈〗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
  〖典宝〗
  夏师败绩,汤遂従之,遂伐三朡,俘厥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

商书  仲虺之诰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商书  汤诰

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祗。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殖。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凡我造邦,无従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明居〗

  咎单作《明居》

商书  伊训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已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天家邦,终于四海。呜呼!先王肇修人纪,従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呜呼!嗣王祗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商书  太甲上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其后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
  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帝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

  王未克变。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

商书  太甲中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

商书  太甲下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绪,尚监兹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呜呼!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

商书  咸有一德

   伊尹作《咸有一德》。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沃丁〗

  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咸乂〗
  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
  〖伊陟 原命〗
  太戊赞于伊陟,作《伊陟》、《原命》。
  〖仲丁〗
  仲丁迁于嚣,作《仲丁》。
  〖河亶甲〗
  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
  〖祖乙〗
  祖乙圯于耿,作《祖乙》。

商书  盘庚上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
  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慼出,矢言曰:我王来,即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従先王之烈?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
  盘庚斅于民,由乃在位以常旧服,正法度。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王命众,悉至于庭。

  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无傲従康。
  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钦;罔有逸言,民用丕变。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乃败祸奸宄,以自灾于厥身。乃既先恶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其发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长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
  迟任有言曰:有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世选尔劳,予不掩尔善。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従与享之。作福作灾,予亦不敢动用非德。
  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各长于厥居。勉出乃力,听予一人之作猷。
  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凡尔众, 其惟致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齐乃位,度乃口。 罚及尔身,弗可悔。

商书  盘庚中

   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诞告用亶。其有众咸造,勿亵在王庭,盘庚乃登进厥民。曰: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呜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慼鲜,以不浮于天时。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汝曷弗念我古后之闻?承汝俾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罚。予若吁怀兹新邑,亦惟汝故,以丕従厥志。
  今予将试以汝迁,安定厥邦。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钦念以忱动予一人。尔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尔忱不属,惟胥以沈。不其或稽,自怒曷瘳?汝不谋长以思乃灾,汝诞劝忧。今其有今罔后,汝何生在上?
  今予命汝,一无起秽以自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予迓续乃命于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
  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予丕克羞尔,用怀尔,然。失于政,陈于兹,高后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与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孙有比?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汝罔能迪。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
  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于朕孙!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
  呜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猷念以相従,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

商书  盘庚下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今我既羞告尔于朕志若否,罔有弗钦!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商书  说命上

   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
  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

  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
  说复于王曰:惟木従绳则正,后従谏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商书  说命中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従乂。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惟厥攸居,政事惟醇。黩予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
  王曰:旨哉!说。乃言惟服。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

商书  说命下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麹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斅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

  王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永绥民。

  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商书  高宗肜日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
  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

商书  西伯戡黎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
  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
  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商书  微子

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小师。
  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敌仇。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
  曰: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于荒?今尔无指告,予颠隮,若之何其?

  父师若曰:王子!天毒降灾荒殷邦,方兴沈酗于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

  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
  降监殷民,用乂仇敛,召敌仇不怠。罪合于一,多瘠罔诏。
  商今其有灾,我兴受其败;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诏王子出,迪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颠隮。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遁。

周书  泰誓上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大勋未集。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遗厥先宗庙弗祀。牺牲粢盛,既于凶盗。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惩其侮。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众,厎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従之。尔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

周书  泰誓中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王乃徇师而誓曰: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犁老,昵比罪人。淫酗肆虐,臣下化之,朋家作仇,胁权相灭。无辜吁天,秽德彰闻。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天乃佑命成汤,降黜夏命。惟受罪浮于桀。剥丧元良,贼虐谏辅。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厥监惟不远,在彼夏王。天其以予乂民,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我武维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勖哉夫子!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呜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周书  泰誓下

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
  王曰:呜呼!我西土君子。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崇信奸回,放黜师保,屏弃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上帝弗顺,祝降时丧。尔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罚。古人有言曰: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肆予小子诞以尔众士,殄歼乃仇。尔众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功多有厚赏,不迪有显戮。呜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惟我有周诞受多方。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周书  牧誓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邓、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勖哉夫子!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周书  武成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既生魄,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
  王若曰:呜呼,群后!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惟九年,大统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厎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肆予东征,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周。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
  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

周书  洪范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従,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従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宾,八曰师。
  四、五祀: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无虐茕独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十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従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従,庶民従,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従,龟従,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八、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乂用民,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従星,则以风雨。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分器〗
  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

周书  旅獒

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
  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厎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德,西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人不易物,惟德其物!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
  〖旅巢命〗

  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

商书  说命中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従乂。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惟厥攸居,政事惟醇。黩予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
  王曰:旨哉!说。乃言惟服。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

周书  大诰

   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
  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
  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敷贲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予不敢于闭。
  天降威,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即命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日,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我有大事,休?朕卜并吉。
  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曰:予得吉卜,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尔庶邦君越庶士、御事罔不反曰:艰大,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王害不违卜?

  肆予冲人永思艰,曰:呜呼!允蠢,鳏寡哀哉!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越予冲人,不卬自恤。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氏、御事绥予曰:无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

  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呜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

  王曰:尔惟旧人,尔丕克远省,尔知宁王若勤哉!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天棐忱辞,其考我民,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宁人攸受休毕!

  王曰:若昔朕其逝,朕言艰日思。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肆予曷敢不越卬敉宁王大命?若兄考,乃有友伐厥子,民养其劝弗救?

  王曰:呜呼!肆哉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尔时罔敢易法,矧今天降戾于周邦?惟大艰人诞邻胥伐于厥室,尔亦不知天命不易?

予永念曰: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天亦惟休于前宁人,予曷其极卜?敢弗于従率宁人有指疆土?矧今卜并吉?肆朕诞以尔东征。天命不僭,卜陈惟若兹。

周书  微子之命

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作《微子之命》。
  王若曰:猷!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统承先王,修其礼物,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呜呼!乃祖成汤克齐圣广渊,皇天眷佑,诞受厥命。抚民以宽,除其邪虐,功加于时,德垂后裔。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恪慎克孝,肃恭神人。予嘉乃德,曰笃不忘。上帝时歆,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钦哉,往敷乃训,慎乃服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弘乃烈祖,律乃有民,永绥厥位,毗予一人。世世享德,万邦作式,俾我有周无斁。呜呼!往哉惟休,无替朕命。
  〖归禾〗

  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
  〖嘉禾〗
  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

周书  康诰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
  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民,惟时叙,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王曰:呜呼!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远惟商者成人宅心知训。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
  王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乃其乂民。我闻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

  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王曰:呜呼!封,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王曰:呜呼!封,有叙时,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非汝封刑人杀人,无或刑人杀人。非汝封又曰劓刵人,无或劓刵人。

  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又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

  王曰:汝陈时臬事罚。蔽殷彝,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乃汝尽逊曰时叙,惟曰未有逊事。

  已!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朕心朕德,惟乃知。
  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不畏死,罔弗憝。
  王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
  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训人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乃别播敷,造民大誉,弗念弗庸,瘝厥君,时乃引恶,惟朕憝。已!汝乃其速由兹义率杀。亦惟君惟长,不能厥家人越厥小臣、外正;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乃非德用乂。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曰:我惟有及。则予一人以怿。
  王曰:封,爽惟民迪吉康,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矧今民罔迪,不适;不迪,则罔政在厥邦。

  王曰:封,予惟不可不监,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迪屡未同,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矧曰其尚显闻于天。

  王曰:呜呼!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

  王曰:呜呼!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无我殄享,明乃服命,高乃听,用康乂民。

  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听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

周书  酒诰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遗训,越小大德。

  小子惟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尔大克羞耇惟君,尔乃饮食醉饱。丕惟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自介用逸,兹乃允惟王正事之臣。兹亦惟天若元德,永不忘在王家。
  王曰:封,我西土棐徂,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于酒,故我至于今,克受殷之命。

  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惟助成王德显越,尹人祗辟。

  我闻亦惟曰:在今后嗣王,酣,身厥命,罔显于民祗,保越怨不易。诞惟厥纵,淫泆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民罔不心。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
’”
  王:封,予不惟若兹多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

  予惟曰:汝劼毖殷献臣、侯、甸、男、卫,矧太史友、内史友、越献臣百宗工,矧惟尔事服休,服采,矧惟若畴,圻父薄违,农夫若保,宏父定辟,矧汝,刚制于酒。
  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有斯明享,乃不用我教辞,惟我一人弗恤弗蠲,乃事时同于杀。

  王曰:封,汝典听朕毖,勿辩乃司民湎于酒。

周书  梓材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汝若恒越曰:我有师师、司徒、司马、司空、尹、旅。曰:予罔厉杀人。亦厥君先敬劳,肆徂厥敬劳。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肆亦见厥君事、戕败人,宥。
  王启监,厥乱为民。曰: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王其效邦君越御事,厥命曷以?引养引恬。自古王若兹,监罔攸辟!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菑,惟其陈修,为厥疆畎。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惟其涂丹雘。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亦既用明德,后式典集,庶邦丕享。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为迷民,用怿先王受命。已!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周书  召诰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
  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
  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曰:拜手稽首,旅王若公诰告庶殷越自乃御事: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
  天既遐终大邦殷之命,兹殷多先哲王在天,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厥终,智藏瘝在。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
  相古先民有夏,天迪従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相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冲子嗣,则无遗寿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稽谋自天?
  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其丕能諴于小民。今休:王不敢后,用顾畏于民碞;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旦曰:其作大邑,其自时配皇天,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
  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
  王乃初服。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仇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王末有成命,王亦显。我非敢勤,惟恭奉币,用供王能祈天永命。

周书   洛诰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
  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配,休!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诲言。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予齐百工,伻従王于周,予惟曰:庶有事。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

  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厥若彝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伻向即有僚,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辞。

  公曰:已!汝惟冲子,惟终。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乃惟孺子颁,朕不暇听。

   朕教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乃时惟不永哉!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汝往敬哉!兹予其明农哉!被裕我民,无远用戾。
  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冲子夙夜毖祀。王曰:公功棐迪,笃罔不若时。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后。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诞保文武受民,乱为四辅。王曰:公定,予往已。以功肃将祗欢,公无困哉!我惟无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曰其自时中乂,万邦咸休,惟王有成绩。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作周孚先。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

  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予不敢宿,则禋于文王、武王。惠笃叙,无有遘自疾,万年厌于乃德,殷乃引考。王伻殷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

  王宾杀禋咸格,王入太室,裸。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周书  多士

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
  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
  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位?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
  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向于时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辞。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
  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
  在今后嗣王,诞罔显于天,矧曰其有听念于先王勤家?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
  王若曰:尔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灵承帝事,有命曰:割殷,告敕于帝。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予其曰惟尔洪无度,我不尔动,自乃邑。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不正。

  王曰:猷!告尔多士,予惟时其迁居西尔,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时惟天命。无违,朕不敢有后,无我怨。

  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今尔又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于天邑商,予惟率肆矜尔。非予罪,时惟天命。
  王曰:多士,昔朕来自奄,予大降尔四国民命。我乃明致天罚,移尔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逊。

  王曰: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予惟时命有申。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尔乃尚有尔土,尔用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尔小子乃兴,従尔迁。

  王曰:又曰时予,乃或言尔攸居。

周书  无逸

周公作《无逸》。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年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従。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诪张为幻。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周书  君奭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
  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
  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天维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

  公曰:君奭!天寿平格,保乂有殷,有殷嗣,天灭威。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又曰:无能往来,兹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人。亦惟纯佑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闻于上帝。惟时受有殷命哉。武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惟兹四人昭武王惟冒,丕单称德。

  今在予小子旦,若游大川,予往暨汝奭其济。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收,罔勖不及。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有能格?
  公曰:呜呼!君肆其监于兹!我受命于疆惟休,亦大惟艰。告君,乃猷裕我,不以后人迷。

  公曰: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民极。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
  公曰:君!告汝,朕允保奭。其汝克敬以予监于殷丧大否,肆念我天威。予不允惟若兹诰,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言曰:在时二人。天休兹至,惟时二人弗戡。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让后人于丕时。

  呜呼!笃棐时二人,我式克至于今日休?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公曰:君!予不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

  公曰:呜呼!君!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终。祗若兹,往敬用治! 

周书  蔡仲之命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
  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蔡仲克庸祇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王若曰: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率乃祖文王之遗训,无若尔考之违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则予一人汝嘉。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
  〖成王政〗

  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作《成王政》。
  〖将蒲姑〗
  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周公告召公,作《将蒲姑》。

周书  多方

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
  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
  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维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有夏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乃尔攸闻。厥图帝之命,不克开于民之丽,乃大降罚,崇乱有夏。因甲于内乱,不克灵承于旅。罔丕惟进之恭,洪舒于民。亦惟有夏之民叨懫日钦,劓割夏邑。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惟天不畀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惟夏之恭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乃胥惟虐于民,至于百为,大不克开。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慎厥丽,乃劝;厥民刑,用劝;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慎罚,亦克用劝;要囚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今至于尔辟,弗克以尔多方享天之命,呜呼!
  王若曰:诰告尔多方,非天庸释有夏,非天庸释有殷。乃惟尔辟以尔多方大淫,图天之命屑有辞。乃惟有夏图厥政,不集于享,天降时丧,有邦间之。乃惟尔商后王逸厥逸,图厥政不蠲烝,天惟降时丧。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天惟五年须暇之子孙,诞作民主,罔可念听。天惟求尔多方,大动以威,开厥顾天。惟尔多方罔堪顾之。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天惟式教我用休,简畀殷命,尹尔多方。
  今我曷敢多诰。我惟大降尔四国民命。尔曷不忱裕之于尔多方?尔曷不夹介乂我周王享天之命?今尔尚宅尔宅,畋尔田,尔曷不惠王熙天之命?
  尔乃迪屡不静,尔心未爱。尔乃不大宅天命,尔乃悄播天命,尔乃自作不典,图忱于正。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尔命,我乃其大罚殛之!非我有周秉德不康宁,乃惟尔自速辜!
  王曰:呜呼!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今尔奔走臣我监五祀,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尔罔不克臬。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尔尚不忌于凶德,亦则以穆穆在乃位,克阅于乃邑谋介。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天惟畀矜尔,我有周惟其大介赉尔,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在大僚。

  王曰:呜呼!多士,尔不克劝忱我命,尔亦则惟不克享,凡民惟曰不享。尔乃惟逸惟颇,大远王命,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我则致天之罚,离逖尔土。

  王曰:我不惟多诰,我惟祗告尔命。又曰:时惟尔初,不克敬于和,则无我怨。

周书    立政

周公作《立政》。
  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
  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首后矣!曰: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

  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亦越成汤陟,丕釐上帝之耿命,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

   呜呼!其在受德,为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烝。三亳阪尹。
  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
  亦越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従容德,以并受此丕丕基。
  呜呼!孺子王矣!继自今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我其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乱;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

  呜呼!予旦已受人之徽言咸告孺子王矣。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
  自古商人亦越我周文王立政,立事、牧夫、准人,则克宅之,克由绎之,兹乃俾乂,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不训于德,是罔显在厥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励相我国家。
  今文子文孙,孺子王矣!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夫。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呜呼!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周公若曰: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周书  周官

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
  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
  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

  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司冠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其尔典常作之师,无以利口乱厥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

  王曰:呜呼!三事暨大无,敬尔有官,乱尔有政,以佑乃辟。永康兆民,万邦惟无斁。

  〖贿肃慎之命〗
  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
  〖亳姑〗
  周公在丰,将没,欲葬成周。公薨,成王葬于毕,告周公,作《亳姑》。

周书  君陈

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
  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兹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兹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乂。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凡人未见圣,若不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尔其戒哉!尔惟风,下民惟草。图厥政,莫或不艰,有废有兴,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则绎。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谋斯猷,惟我后之德。呜呼!臣人咸若时,惟良显哉!
  王曰:君陈,尔惟弘周公丕训,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宽而有制,従容以和。殷民在辟,予曰辟,尔惟勿辟;予曰宥,尔惟勿宥,惟厥中。有弗若于汝政,弗化于汝训,辟以止辟,乃辟。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简厥修,亦简其或不修。进厥良,以率其或不良。惟民生厚,因物有迁。违上所命,従厥攸好。尔克敬典在德,时乃罔不变。允升于大猷,惟予一人膺受多福,其尔之休,终有辞于永世。

周书  顾命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
  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颒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兹予审训命汝。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今天降疾,殆弗兴弗悟。尔尚明时朕言,用敬保元子钊弘济于艰难,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思夫人自乱于威仪。尔无以钊冒贡于非几。
  兹既受命,还出缀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丁卯,命作册度。

  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须材。狄设黼扆、缀衣。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西序东向,敷重厎席,缀纯,文贝,仍几。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雕玉,仍几。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纷纯,漆,仍几。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胤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
  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王麻冕黼裳,由宾阶隮。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阶隮。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曰: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咤。上宗曰:飨!太保受同,降,盥,以异同秉璋以酢。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受同,祭,哜,宅,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降,收。诸侯出庙门俟。

周书  康王之诰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
  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诞受羑若,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卫,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厎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无遗鞠子羞!

  群公既皆听命,相楫,趋出。王释冕,反丧服。

周书  毕命

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东郊。
  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王敷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既历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宁,道有升降,政由俗革,不臧厥臧,民罔攸劝。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师言。嘉绩多于先王,予小子垂拱仰成。
  王曰:呜呼!父师,今予祗命公以周公之事,往哉!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商俗靡靡,利口惟贤,余风未殄,公其念哉!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敝化奢丽,万世同流。兹殷庶士,席宠惟旧,怙侈灭义,服美于人。骄淫矜侉,将由恶终。虽收放心,闲之惟艰。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惟德惟义,时乃大训。不由古训,于何其训。

  王曰:呜呼!父师,邦之安危,惟兹殷士。不刚不柔,厥德允修。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厎于道,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四夷左衽,罔不咸赖,予小子永膺多福。公其惟时成周,建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子孙训其成式,惟乂。呜呼!罔曰弗克,惟既厥心;罔曰民寡,惟慎厥事。钦若先王成烈,以休于前政。

周书  君牙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缵乃旧服。无忝祖考,弘敷五典,式和民则。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呜呼!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
  王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

周书  冏命

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作《冏命》。
  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従,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祇若,万邦咸休。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尔无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非人其吉,惟货其吉,若时,瘝厥官,惟尔大弗克祇厥辟,惟予汝辜。王曰:呜呼,钦哉!永弼乃后于彝宪。

周书  吕刑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
  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鳏寡无盖。
  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家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
  王曰:嗟!四方司政典狱,非尔惟作天牧?今尔何监?非时伯夷播刑之迪?其今尔何惩?惟时苗民匪察于狱之丽,罔择吉人,观于五刑之中;惟时庶威夺货,断制五刑,以乱无辜,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

  王曰:呜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今尔罔不由慰曰勤,尔罔或戒不勤。天齐于民,俾我一日,非终惟终,在人。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五刑不简,天于五罚;五罚不服,正于五过。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其罪惟均,其审克之!

  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简孚有众,惟貌有稽。无简不听,具严天威。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罪惟倍,阅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实其罪。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
  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惟察惟法,其审克之!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罚惩非死,人极于病。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察辞于差,非従惟従。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其刑其罚,其审克之。狱成而孚,输而孚。其刑上备,有并两刑。
  王曰:呜呼!敬之哉!官伯族姓,朕言多惧。朕敬于刑,有德惟刑。今天相民,作配在下。明清于单辞,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狱货非宝,惟府辜功,报以庶尤。永畏惟罚,非天不中,惟人在命。天罚不极,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

  王曰:呜呼!嗣孙,今往何监,非德?于民之中,尚明听之哉!哲人惟刑,无疆之辞,属于五极,咸中有庆。受王嘉师,监于兹祥刑。

周书  文侯之命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
  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従,肆先祖怀在位。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父义和!汝克绍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汝多修,扞我于艰,若汝,予嘉。
  王曰:父义和!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一鬯卣,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父往哉!柔远能迩,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用成尔显德。

周书  费誓

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

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今惟淫舍牿牛马,杜乃擭,敜乃穽,无敢伤牿。牿之伤,汝则有常刑!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复之,我商赉汝。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无敢寇攘,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
  甲戌,我惟征徐戎。峙乃糗粮,无敢不逮;汝则有大刑!鲁人三郊三遂,峙乃桢干。甲戌,我惟筑,无敢不供;汝则有无余刑,非杀。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无敢不多;汝则有大刑!

周书  秦誓

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